图书介绍
中国素质教育政策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素质教育政策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19/34777885.jpg)
- 金一鸣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ISBN:753284756X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31页
- 文件大小:76MB
- 文件页数:450页
- 主题词:基础教育:素质教育-教育政策-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素质教育政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素质教育与素质教育政策1
目录前言1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2
(一)什么是素质教育2
(二)素质教育的目标4
(三)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9
(四)素质教育是一种理想追求14
二、影响素质教育推行的政策因素15
(一)素质教育政策之“宽”16
(三)教师资格政策和继续教育政策的局限性17
(二)素质教育政策之“泛”17
(四)高考制度对素质教育的制约21
(五)基础教育财政政策制肘“普九”22
三、素质教育呼唤政策支持25
(一)学校层面的呼唤26
(二)教育行政层面的呼唤30
第二章 素质教育政策发展的历史进程35
一、应试教育36
(一)应试教育的历史渊源36
(二)高考与高考升学率39
(三)应试教育的巨大负面后果45
(一)建国后17年整治应试教育的政策52
二、整治应试教育政策的历史回顾52
(二)改革开放后整治应试教育的政策59
(三)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并非简单的对立64
三、素质教育政策深化的过程66
(一)酝酿创立期(1983—1993)66
(二)区域推广期(1994—1996)68
(三)全面推进期(1997年至今)69
第三章 素质教育政策的理论基础73
(一)教育民主化的发展74
一、教育民主化与素质教育74
(二)教育机会均等的理论与实践78
(三)终身教育与素质教育84
二、适应社会发展与素质教育88
(一)科教兴国与素质教育88
(二)素质教育与现代社会背景94
三、人的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100
(一)教育价值观与素质教育100
(二)教育目的观与人才素质培养目标104
第四章 影响素质教育政策实施的因素分析115
(一)经济发展水平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116
一、经济因素116
(二)经济发展提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118
二、政治因素121
(一)素质教育改革的“政策牵引”121
(二)从五次全教会看素质教育政策的发展124
(三)从“九五”期间的五次政府工作报告看素质教育126
三、文化因素128
(一)素质教育观念与素质教育政策128
(二)“学习型社会”的目标与素质教育实施132
(一)科技发展与素质教育的要求135
四、科技因素135
(二)科技发达时代的素质教育139
(三)素质教育时代教育内容的选择143
五、教育因素145
(一)我国教育现状与教育创新145
(二)实施素质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148
(三)教学改革与素质教育152
(四)基于素质教育的学校管理改革154
第五章 从重点扶持到均衡发展——重点校政策分析159
一、我国重点中学政策的发展轨迹160
(一)延安时期160
(二)50年代前期163
(三)1958年“教育大革命”165
(四)60年代前期167
(五)“文化大革命”时期168
(六)70年代末以后169
(七)90年代以来170
二、重点中学政策的理论基础分析172
(一)关于教育平等的理论172
(二)关于教育效益的理论175
(三)关于教育的平等与效益关系的研究177
(一)对我国重点中学与非重点中学差异的调查180
三、我国重点中学与非重点中学资源情况及重点中学效益分析180
(二)对重点中学经济效益的分析185
(三)对重点中学非经济效益的分析187
(四)薄弱学校状况及成因分析188
四、均衡之路:结论和建议193
(一)结论193
(二)建议196
第六章 从单一到多元——高考政策分析205
一、高考政策变革的轨迹207
(一)以“接受和改造”为典型特征的建国初期的“过渡性”高考政策208
(二)以社会发展为根本旨趣的注重国家建设需要的高考统考政策209
(三)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注重人的多元发展的高考政策212
二、高考政策从单一走向多元的背景分析218
(一)高考政策从单一走向多元:教育的外部因素分析219
(二)高考政策从单一走向多元:教育的内部因素分析222
三、高考政策多元化发展的政策建议227
(一)多元化发展的变革方向227
(二)多元化发展的价值转轨229
(三)多元化发展的新价值追求231
第七章 从集权走向分权——课程政策分析237
一、基础教育课程政策的发展轨迹:从集权走向分权238
(一)“国家”模式阶段239
(二)“国家+地方”模式阶段240
(三)“国家+地方+学校”模式阶段247
二、课程政策从集权走向分权的原因剖析251
(一)对国际课程政策改革趋势的回应252
(二)教育民主化浪潮的影响254
(三)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256
(四)反思课程自身弊端的结果258
三、课程政策权力的再分配261
(一)谁有权控制课程261
(二)校本课程在权力分配中的作用267
第八章 从普通职业走向专门职业——教师政策分析271
一、教师政策的理论基础272
(一)教师政策发展的国际趋势272
(二)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分析276
二、教师政策的实践基础284
(一)我国教师专业化政策的实践284
(二)教师专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292
三、推进教师专业化的政策建议295
(一)继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296
(二)建立教师专业标准297
(三)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制度298
(四)完善教师专业化的外部条件302
(五)促进教师自主发展303
第九章 从“人民教育人民办”到“人民教育政府办”——教育财政政策分析307
一、“人民教育人民办”的成就与现实问题308
二、教育财政充实与“人民教育政府办”314
(一)“人民教育政府办”的理论诉求315
(二)“人民教育政府办”的法律依据与财政背景316
(三)“人民教育政府办”的实践需求与发展趋势319
(四)“人民教育政府办”在财政与管理上的分离策略321
三、教育财政均衡与“人民教育政府办”322
(一)义务教育财政在城乡间的差异状况323
(二)义务教育财政在省际间的差异状况324
(三)义务教育财政在省内间的差异状况327
四、“人民教育政府办”的政策建议329
第十章 从行政依附到学校自主——学校管理政策分析333
一、学校管理体制的演变334
(一)中央集权下的学校管理(1985年以前)334
(二)地方负责条件下的学校管理(1985—1994)335
(三)以国家法律的形式确定学校自主权(1995年至今)339
二、学校自主管理难以落实的原因341
(一)立法规定上的不足342
(二)贯彻落实中的失真343
(三)学校缺乏相应的自主管理能力346
三、学校自主管理的权利内容及相应的政策支持352
(一)教育教学权354
(二)人事权356
(三)财产管理权359
第十一章 行政管理与行政监督由合到分——教育督导制度分析361
一、教育督导制度建设的历程363
(一)教育督导制度的恢复363
(二)重建教育督导制度364
(三)教育督导网络的形成366
(一)国际教育督导的重点:督学367
二、“督政”与“督学”367
(二)我国教育督导制度的特点:重在“督政”369
(三)教育督导的基本任务:“督学”378
(四)“督政”与“督学”的结合381
三、终结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382
(一)目标导向模式的利与弊382
(二)国外教育评价模式的发展386
(三)发展性督导评价:来自上海的经验390
(一)与人民代表大会、政协系统的配合394
(二)发挥评估机构(中介机构)的作用394
四、教育督导与社会监督394
(三)建立教育质量监控系统395
(四)社会舆论监督396
第十二章 从学历社会到学习化社会——终身教育政策分析397
一、终身教育政策的提出399
二、终身教育政策的实施策略403
(一)终身教育政策的目标403
(二)终身教育政策的体系406
(三)终身教育政策的实施策略413
三、迈向学习化社会423
主要参考文献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