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设计原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设计原理
  • 黄厚石,孙海燕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564100516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02页
  • 文件大小:90MB
  • 文件页数:315页
  • 主题词:物理学-实验-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设计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1 设计的动力因1

第一章 设计的产生分析3

第一节 物理缺陷3

一、生理缺陷3

二、环境缺陷4

第二节 心理缺陷5

一、懒惰5

二、犯错误6

第一节 什么是设计?8

一、设计概念的演变8

第二章 设计的本体分析8

二、国内设计理论研究中与“设计”相关的概念9

1.图案:设计的早期概念9

2.工艺美术:设计的初期概念10

三、设计概念在语义上的优越性11

四、设计行为的性质13

第二节 设计的本质特征15

一、设计与人类生活方式的辩证统一15

1.设计与市场分析15

2.设计与人类行为研究17

二、设计的创造性特征19

三、设计是科学与艺术之间的第三条道路21

1.设计的艺术化特征21

2.设计的科技化特征26

课后练习:什么是设计?29

第三节 设计的分类32

一、设计分类的困境32

二、设计的类型34

三、艺术设计的类型34

1.产品设计35

2.视觉传达设计36

3.服装设计37

4.环境设计38

第三章 设计的主体分析42

第一节 人人都是设计师42

一、人人都是设计师42

二、俄罗斯套娃——设计师的产生44

1.套娃1:“看什么看,说你呢!”45

2.套娃2:“闲情偶寄”47

3.套娃3:百工之计48

4.套娃4:图穷“币”现51

5.套娃5:流水线改变了一切53

第二节 工业时代的设计师54

一、现代意义上设计师的出现54

二、职业设计师的分类58

1.从工作的方式分类58

2.从设计的传统与风格分类59

3.设计师的细化和设计团队60

1.创造能力61

一、设计师能力的构成61

第三节 设计师的素质61

2.观察能力62

3.合作能力63

4.预测能力64

5.艺术修养64

二、设计师的责任65

注释68

2 设计的目的因77

引言77

第四章 设计目的的第一层次——功能性79

第一节 功能之美79

第二节 功能的主导性85

第三节 形式化功能88

第四节 多功能的悖论(上)90

一、詹姆斯·邦德的打火机90

二、功能越多,产品就越复杂91

第五章 设计目的的第二层次——易用性98

1.19世纪末至第一次世界大战106

2.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106

3.第二次世界大战至20世纪60年代106

——人类工效学的成熟时期106

4.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人类工效学107

四、人类工效学的内容108

1.人类工效学的目标108

第三节 产品语义学109

2.人类工效学的特点109

1.手枪与电吹风110

一、产品语义学的本质110

2.小玛德莱娜点心111

二、媒介即讯息114

三、电子产品的语义困惑115

四、产品语义的操作提示性118

1.预设用途119

2.自然匹配120

3.语境原理120

4.熟悉原理122

课后练习:为男性用户设计男士润唇膏123

1.弱势群体124

第四节 普适设计124

一、普适设计的产生124

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125

二、什么是普适设计?125

1.普适设计的原则127

2.残疾人128

3.儿童129

4.普适设计的局限129

第六章 设计目的的第三层次——快乐性131

第一节 “形式美”的观念沿革131

一、古希腊:形式作为本质131

三、近代:纯形式与先验形式132

二、中世纪:形式的神秘化132

四、现代:超越形式回归存在133

五、后现代:形式的解构134

第二节 形式的意义134

第三节 装饰之辩135

一、谁是罪恶的?135

二、装饰的原则137

第四节 设计的快乐138

3 设计的限制因149

引言149

第一节 消费社会151

一、我买故我在151

第七章 消费伦理151

二、炫耀性消费153

三、消费社会的符号化155

第二节 消费区隔156

一、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156

二、左岸与右岸156

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158

四、物以稀为贵与消费区隔的变动性159

第三节 时尚160

第四节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社会的麦当劳化163

第八章 环境伦理165

第一节 环境伦理问题的产生165

一、环境伦理学165

二、天使的反击166

三、情人,看刀!168

第二节 环境伦理问题的根源169

一、现代性与设计伦理169

1.人类的依赖性危机171

2.自由意志171

二、人类中心论172

第三节 绿色设计174

一、什么是绿色设计?174

二、垃圾之歌176

1.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垃圾发展史177

2.抛弃,抛弃,再抛弃178

3.从摇篮到坟墓179

4.从摇篮到摇篮180

三、垃圾,给我个理由先?181

课堂讨论:一台饮水装卸机的功能和价值185

四、减少未来垃圾185

1.“THINK SMALL”——浓缩186

2.压缩190

3.多功能的悖论(下)——积聚192

课堂练习:筷子的功能193

4.轮回(“Reuse”)194

5.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196

6.“有破铜、破铁、废报纸拿来卖!”197

7.旧瓶装新酒(Refill)198

8.“还魂”(Recycling)199

五、绿色建筑201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204

一、发展还是增长?204

二、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开展与概念的提出204

三、可持续发展的原则206

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207

1.去污染:消除或减少设计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2.新材料:采用和研发新的产品材料以减少资源紧缺的压力208

3.新能源:采用和研发新的能源以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压力210

结论212

课后练习:绿色设计和我的生活213

注释216

引言229

4 设计的资源因229

第九章 设计资源的特性231

第一节 资源的概念231

第二节 设计资源的基本特性234

一、符号性234

二、时代性237

1.谁的媚眼在飞?237

2.政治游戏238

三、流动性241

第十章 设计资源的类型说243

第一节 设计资源的分类243

一、传统物质文化资源244

第二节 类型一:传统文化资源244

二、传统非物质文化资源247

1.关联性思维247

2.运动之美250

3.“镂金错采”与“初发芙蓉”251

4.隔与不隔252

5.务头256

第三节 自然设计资源258

、科学上的启示258

二、美学上的启示262

第十一章 设计资源的方法论264

第一节 间离与陌生化效果264

第二节 戏仿266

第三节 资源整合的多样性结果269

第十二章 文化产业271

第一节 文化产业的内容271

第二节 文化产业的背景273

一、全球时代的到来273

二、全球化将资源结构重新组合274

第三节 文化产业的实质277

一、资源的激活277

二、体验280

结论283

课后练习:将设计史上已有的著名设计作品,重新设计为新的作品283

注释284

参考书目29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