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明代官式建筑大木作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明代官式建筑大木作](https://www.shukui.net/cover/22/34769396.jpg)
- 郭华瑜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56410074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05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217页
- 主题词:物理课-高中-教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明代官式建筑大木作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1 明代官式建筑大木作技术发展概况1
1.1 明代官式建筑大木作范式的含义与界定1
1.1.1 “明代官式建筑”的含义1
1.1.2 明代官式建筑与地方做法的关系2
1.1.3 明代大木作技术与宋、元、清三代的关系4
1.1.4 从明代大木作技术发展的阶段看“范式”的形成7
1.2 明代用材制度的激变与特征8
1.2.1 材份制在明代的解体8
1.2.2 斗口制在明代的建立10
2.1 殿堂结构形式19
2 大木构架的类型与特点19
2.2 厅堂结构形式24
2.3 柱梁结构形式27
2.4 楼阁结构形式31
2.4.1 基本类型33
2.4.2 平坐结构36
3 大木构架构成39
3.1 平面构成39
3.1.1 柱网特点39
3.1.2 房屋面阔与进深的比例45
3.1.3 开间的确定49
3.2 剖面构成51
3.2.1 举高的加大52
3.2.2 各步架深取值特点54
3.2.3 折屋特点60
3.3 立面构成62
3.3.1 檐柱、斗栱、举高之比62
3.3.2 檐出、檐高之比63
3.3.3 檐柱高与明间面阔的比例64
3.3.4 侧脚与生起66
3.3.5 屋角特征73
4 不同类型屋顶的特点77
4.1 悬山顶77
4.1.1 悬山顶山面出际尺寸及相关构造77
4.1.2 山墙面砌法80
4.1.4 几个典型实例82
4.1.3 悬山建筑的大木构架类型82
4.2 硬山顶85
4.2.1 硬山顶的起源85
4.2.2 硬山顶在明代的特征88
4.3 卷棚顶90
4.4 盝顶90
4.5 攒尖顶94
4.5.1 几种主要构架类型的继承与发展94
4.5.2 攒尖屋顶中主要构件的演变98
4.6 歇山顶99
4.6.1 梢间构架类型100
4.6.2 歇山平面柱网类型及其与山面构造的关系104
4.6.3 歇山山面构件特点及做法105
4.7 庑殿顶108
4.7.1 几种常见柱网类型及构架109
4.7.2 推山做法的成熟110
4.7.3 脊端部构造的演变与定型115
4.8 十字脊118
4.9 木牌楼门120
4.10 重檐122
5 斗栱127
5.1 明代斗栱的用材127
5.1.1 斗栱用材等级划分127
5.1.2 斗栱用材取值的依据及其标志等级作用的减弱131
5.1.3 斗栱用材骤减的原因132
5.2 外檐斗栱的类型134
5.3 柱头科137
5.4 平身科139
5.4.1 平身科攒数骤增的原因139
5.4.2 平身科数量及间距的确定与间广、进深的关系143
5.5 角科146
5.5.1 鸳鸯交首栱形式的继承与发展148
5.5.2 由昂、斜昂、斜翘等构件的宽度(水平投影宽度)变化150
5.5.3 附角斗的运用151
5.6 溜金斗栱152
5.6.1 各主要构件成因分析152
5.6.2 明、清溜金斗栱的异同157
5.7.1 字科159
5.7 室内斗栱159
5.7.2 檩下斗栱160
5.7.3 隔架科161
5.7.4 丁头栱161
5.8 斗栱细部的变化163
5.8.1 上昂的残留163
5.8.2 栱长164
5.8.3 昂与昂嘴166
5.8.4 耍头与齐心斗166
6 大木构件分述169
6.1 柱169
6.1.1 柱的种类与式样169
6.1.2 柱径170
6.1.3 檐柱径与柱高之比172
6.2 梁的形制与断面173
6.3 额枋与平板枋173
6.4 檩176
6.5 大木构件及其制作177
6.5.1 扶脊木177
6.5.2 檩的交接及其与梁头的关系178
6.5.3 柱梁交接180
6.5.4 平板枋、额枋与柱头的相交184
6.5.5 椽的做法186
附录:明代典型建筑年代考辑190
主要参考文献202
后记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