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模具设计与制造手册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实用模具设计与制造手册 第2版
  • 许发樾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019741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1801页
  • 文件大小:83MB
  • 文件页数:1816页
  • 主题词:模具-设计-技术手册;模具-制造-技术手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实用模具设计与制造手册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2版 前言1

第1版 前言1

第一章 概论1

第一节 模具及其功能与作用1

一、模具1

二、模具的功能和作用1

第二节 模具分类及用途1

一、模具分类1

二、模具的应用3

第三节 模具的构造与组成4

一、模具设计的基本条件4

二、模具的驱动、驱动压力和运动7

三、模具型面构造和设计9

四、模具整体构造及设计11

第四节 模具标准化及标准件12

一、模具标准化12

一、模具工业体系的产业基础13

第五节 模具制造与生产现代化13

二、模具标准化为现代模具生产的技术基础13

二、模具标准件13

四、高硬材料高效、高精加工14

五、模具CAD/CAE/CAM、FMS技术14

三、模具工作零件型面的高效、高精成形加工技术及其互换性14

一、冲模种类及用途15

第一节 冲模分类与构造15

二、冲模构造及技术要求15

第二章 冲模设计(一)15

第二节 冲模设计的技术基础18

一、冲件的工艺性18

二、冲裁工艺及工艺参数的分析与确定26

三、弯曲工艺与模具设计要素44

四、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要素57

五、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要素111

第三节 冲模设计要点及零件设计121

一、冲模结构类型和选择121

二、凸、凹模设计方法122

三、卸料及压料零件设计与标准133

四、导向副设计与标准137

五、定位零件设计与标准138

六、支承件、模架设计与标准143

三、进行工艺计算166

二、确定合理的冲压工艺方案166

四、模具总体设计166

五、选择冲压设备166

一、冲件工艺分析166

第一节 冲模设计程序与步骤概述166

第三章 冲模设计(二)166

第二节 冲裁模设计167

一、落料模设计167

六、模具图样设计167

二、冲孔模设计168

三、切边模设计170

四、切断模与剖切模173

第三节 弯曲模设计174

一、设计要点174

二、典型范例175

第四节 拉深模设计178

一、设计要点178

二、典型范例179

一、设计要点181

二、典型范例181

第五节 成形模设计181

第六节 多工序集合冲模设计183

一、复合冲模设计183

二、多工位级进冲模设计190

第七节 硬质合金冲模设计203

一、设计要点203

三、对制作和排样的要求204

四、典型范例204

二、模具材料204

第八节 汽车覆盖件拉深模设计206

一、设计要点206

二、覆盖件拉深工艺设计原则207

三、大型覆盖件拉深工序的工艺要素207

四、大型覆盖件拉深模典型范例213

五、凸模、凹模、压料圈和导向装置的结构与设计214

第四章 组合冲模、快换冲模设计与应用第一节 组合冲模的设计与应用220

一、组合冲模的类型、工作原理及功能220

二、组合冲模结构设计223

三、12mm槽系组合冲模227

一、快换冲模的工作原理252

二、快换冲模的种类、应用及应用范围252

第二节 快换冲模设计与应用252

三、QDC模架256

四、快换冲模应用实例257

第五章 精冲模设计260

第一节 精冲工艺260

一、精冲工艺过程及特征260

二、精冲复合工艺261

三、精冲件质量266

四、精冲材料268

五、精冲工艺润滑269

第二节 精冲件结构工艺性271

一、圆角半径271

四、孔径和孔边距272

五、齿轮模数272

六、半冲孔相对深度272

三、环宽272

二、槽宽和悬臂272

第三节 精冲工艺参数273

一、精冲工艺的力能参数273

二、排样与搭边274

三、V形环尺寸274

四、间隙和凸、凹模尺寸275

第四节 精冲模结构276

一、结构特点与分类276

二、凹模278

三、V形环压边圈279

四、凸模280

五、凸模座及桥板281

六、冲孔凸模281

八、顶杆282

九、传力杆282

七、反压板282

十、排气、冷却、润滑结构283

十一、零件间配合和尺寸要求284

十二、零件常用材料及硬度要求285

十三、模架标准285

第五节 典型结构295

一、活动凸模式模具典型结构295

二、固定凸模式模具典型结构296

三、连续模典型结构297

第一节 塑料模分类及构造298

一、塑料模分类及用途298

第六章 塑料模设计(一)298

二、塑料模的基本结构299

三、塑料模综合性能要求302

四、塑料模失效及常见缺陷304

第二节 塑料模具设计的技术基础307

一、塑件材料的成型工艺参数及成型条件307

二、塑件设计的工艺性要求318

三、成型零部件工作尺寸计算339

四、塑料模零件强度计算及校核346

五、塑料成型设备主要技术参数350

六、塑料模设计采用的标准366

第三节 塑料模构件设计及标准391

一、塑料模构件设计与标准391

二、塑料模机构设计与标准404

三、加热与冷却系统的设计436

二、确定塑件成形工艺和设备442

一、分析塑件工艺性和工艺条件442

三、模具结构方案初步设计442

四、模具工作图设计442

第一节 塑料模设计程序与步骤概述442

第七章 塑料模设计(二)442

第二节 注射模设计443

一、注射模分类443

二、注射机选择444

三、成型零部件设计447

四、浇注系统设计457

五、热塑性注射模设计472

六、热固性塑料注射模设计481

七、高速、自动成型模具设计483

第三节 压缩模设计487

一、压缩模分类487

二、压缩模与压力机489

三、压缩模成型零、部件设计491

四、压缩模脱模机构501

五、压缩模设计程序与模具实例502

一、压注模的分类与结构特征506

二、压注模压机的选择506

第四节 压注成型模具506

三、压注模设计要点507

四、普通液压机用模具实例512

五、专用液压机用模具实例513

第五节 挤出成型模设计514

一、挤出机头特征及设计原则514

二、挤出机头结构及设计要点515

三、挤出机头实例548

第六节 吹塑成型模具设计550

一、结构特征及功能550

二、模具结构设计要点551

三、吹塑成型模具实例559

四、吹塑制件质量分析559

第七节 发泡塑料成型模具561

一、塑件材料及性能561

二、塑料成形工艺562

三、塑件的工艺性563

四、发泡塑料成型模具分类564

五、模具结构特征及设计要点564

六、典型实例569

第一节 压铸模设计的相关技术基础571

一、压铸及其特点简介571

第八章 压铸模设计(一)571

二、压铸件材料及性能574

三、压铸件的设计577

四、压铸机591

五、有关压铸工艺参数简介604

第二节 压铸模的基本构造与总体要求概述605

一、压铸模的基本构造605

二、压铸模的总体要求概述606

三、压铸模热疲劳失效和提高模具寿命的措施607

一、压铸件的脱模力和脱模阻力611

二、压铸机有关参数的核定611

第三节 压铸模设计中的理论分析计算611

三、浇注系统分析计算615

四、溢流、排气系统的分析计算621

五、压铸模模体受力零件尺寸的计算623

六、常用抽芯机构的原理与计算625

七、常用推件机构的原理与有关计算639

八、成形零件尺寸计算644

九、加热和冷却的分析计算647

一、分型面与型腔布局650

第一节 压铸模设计的实践基础650

二、浇注系统的设计650

第九章 压铸模设计(二)650

三、溢流、排气系统的设计665

四、压铸模主体结构的设计667

五、压铸模模座的设计680

六、压铸模抽芯机构的设计681

七、压铸模推件机构的设计704

八、压铸件嵌件在模具中的安装定位730

九、压铸模顺序分型机构的设计734

十、压铸模的加热和冷却系统设计736

十一、压铸模的标准化、通用化738

十二、压铸模的技术要求752

第二节 压铸新工艺及其模具简介762

一、真空压铸762

二、充氧压铸763

三、定向抽气充氧压铸765

四、气流负压压铸766

五、双压射冲头压铸766

六、黑色金属压铸767

七、半固态金属压铸769

第三节 压铸模设计程序771

一、设计程序771

二、设计程序举例773

第四节 压铸模结构图例782

一、一般模具结构782

二、斜拉杆、弯拉杆抽芯模具结构789

三、斜滑块抽芯的模具结构795

四、其它方式抽芯、推件的模具结构801

五、二次以上分型的模具结构812

六、联合抽芯的模具结构823

一、锻模的分类830

三、常用金属的锻造温度范围830

二、锻模设计的原则与程序830

四、常用金属的变形抗力830

第一节 概述830

第十章 锻模设计(一)830

五、锻模材料836

六、常用锻造设备839

第二节 模锻件的结构工艺性851

一、模锻件的分类851

二、模锻件的结构设计要点854

三、模锻件的结构要素860

一、概述876

第一节 锤锻模设计876

二、模锻工步的选择876

第十一章 锻模设计(二)876

三、模锻方法的选择885

四、坯料尺寸的确定886

五、锻锤吨位的确定887

六、模锻模膛设计888

七、制坯模膛设计893

八、锤锻模结构设计902

九、锤上模锻实例916

第二节 锤用胎模设计926

一、摔模926

二、扣模928

三、垫模930

四、套模931

五、合模933

六、漏模937

七、胎模锻附件939

八、自由锻锤用固定模设计942

九、胎模锻设备吨位的确定944

十、胎模锻实例944

第三节 螺旋压力机用锻模设计948

一、锻件图的制定949

二、模锻工步的选择949

三、模膛设计950

四、模具的结构设计952

五、设备吨位的确定974

六、螺旋压力机上模锻实例975

二、模锻工步选择978

一、锻模设计的特点978

三、坯料尺寸的确定978

第四节 热模锻压力机用锻模设计978

四、模膛设计979

五、锻模结构设计981

六、设备吨位的确定994

七、热模锻压力机上模锻实例994

第五节 平锻机用锻模设计1001

一、工艺分析1001

二、垂直分模平锻机模具设计1039

三、水平分模平锻机模具设计1064

四、平锻模常用材料及热处理硬度1072

五、模具主要尺寸公差和表面粗糙度1073

第六节 辊锻机用锻模设计1079

一、概述1079

二、辊锻变形的基本参数1085

三、制坯辊锻工艺及模具设计1103

四、成形辊锻工艺及模具设计1123

第七节 切边模与冲孔模设计1155

一、概述1155

二、切边模设计1156

三、冲孔模的设计1162

四、切边冲孔力的计算与压力中心的确定1166

五、切边冲孔连续模与复合模1166

第一节 挤压工艺分类1168

一、按挤压时金属流动方向与凸模运动方向的关系分类1168

第十二章 挤压模设计1168

二、按金属加热温度分类1169

第三节 挤压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1170

二、挤压工序的拟定原则1170

一、热挤压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1170

一、挤压件尺寸设计原则1170

第二节 挤压件尺寸设计与挤压工序拟定原则1170

二、冷挤压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1171

三、温热挤压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1173

第四节 变形程度的计算1174

一、变形程度的计算方法1174

二、确定挤压件变形程度时应考虑的问题1175

一、热挤压力的计算1176

二、温热挤压力的计算1176

第五节 挤压力的计算与挤压设备选择1176

三、冷挤压力的计算1180

四、冷镦变形力的计算1191

五、挤压设备的选择1191

第六节 挤压模具设计1193

一、冷挤压模设计1193

二、热挤压模设计1207

三、温热挤压模设计1211

四、挤压模具实例1214

第一节 橡胶及橡胶模制品1223

一、橡胶知识简介1223

第十三章 橡胶模设计1223

二、常用橡胶1226

三、橡胶制品和橡胶模制品1231

四、橡胶模制品的设计工艺性1232

五、橡胶模制品生产的工艺流程1236

六、橡胶实心模压制品和压出制品的尺寸公差1242

第二节 橡胶模具设计1245

一、橡胶模具1245

二、橡胶模制品零件对橡胶模具设计的工艺性要求1250

三、橡胶模具的常用机构与设计1251

四、橡胶模具设计常用技术参数1262

五、浇注系统的设计1271

六、橡胶的硫化收缩率与模具型腔的设计1274

七、分型面与模具设计1279

八、橡胶模具的公差配合与精度要求1282

九、橡胶模具的材料与热处理1286

第三节 典型橡胶模具设计实例1287

一、O形橡胶密封圈模具1287

二、矩形、角形橡胶制品模具1299

三、Y、U、V、L形橡胶密封圈模具1300

四、J形橡胶密封圈及油封模具1302

五、囊套类及轴类制品模具1304

六、波纹管类制品模具1307

七、含有嵌件的制品模具1308

八、薄膜类制品模具1310

九、其它类型制品模具1311

第四节 橡胶模具的辅助工装1313

一、卸模器1313

二、压注器1314

三、成型挤出器1314

四、气动下料装置1315

五、机械手1315

一、模具的使用1316

二、模具的清洗1316

第五节 模具的使用和保管1316

三、模具的保管1317

四、可剥性塑料1317

二、热作模具材料应具有的性能1319

一、冷作模具材料应具有的性能1319

三、塑料模具材料应具有的性能1319

第一节 模具的综合性能要求1319

第十四章 模具材料及热处理1319

四、模具选材原则1320

第二节 冷作模具钢及其热处理1323

一、冷作模具钢及其分类与特性1323

二、冷作模具钢的热处理1329

三、冷作模具钢的性能1340

第三节 热作模具钢及其热处理1356

一、热作模具钢的分类与特性1356

二、热作模具钢的选用原则1361

三、热作模具钢的热处理1368

四、热作模具钢的基本性能1379

第四节 塑料模具用钢及其热处理1392

一、塑料模具钢的种类与用途1392

二、塑料模具钢的选用原则1396

三、塑料模具钢的热处理1396

四、塑料模具钢的性能1404

第五节 模具钢的表面强化处理1412

一、模具钢的渗氮和氮碳共渗1414

二、模具钢的渗碳和碳氮共渗1414

三、模具钢的渗硼1426

四、模具钢的渗硫及硫氮、硫碳氮共渗1430

五、模具钢的盐浴渗金属1432

附录A 我国工模具钢与国外钢号对照表1435

附录B 模具材料及热处理常用的标准1437

附录C 模具材料及热处理常用的检验标准1439

附录D 常用符号名称对照表1441

一、模具制造发展简史1443

第一节 模具制造及其基本要求1443

二、模具制造工艺特征与精度概念1443

第十五章 模具制造与制造工艺1443

一、模具成型件尺寸精度1446

二、冲模制造精度1446

第二节 模具制造精度和表面粗糙度1446

三、塑料注射模制造精度1448

四、压铸模制造精度1450

五、其它类模具制造精度1451

六、模具成型件加工表面质量1451

一、模具制造周期控制1453

二、模具生产成本的控制1453

第三节 模具制造周期与成本控制1453

第四节 模具的制造工艺过程1454

一、模具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1454

二、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过程1455

三、模具制造工艺过程组成及其要素1455

四、模具成型件制造工艺与加工工序1458

五、模具制造工艺与生产装备配置1459

一、现代化模具生产方式1460

二、模具合理化生产1460

第五节 现代模具生产方式与合理化生产1460

第十六章 模具制造工艺与工艺规程第一节 模具制造工艺规程1462

一、工艺规程的定义、内容与特点1462

二、工艺规程的文件形式1463

第二节 模具制造工艺规程的技术基础1467

一、模具成型件的结构工艺及其要素1467

二、工艺基准的确定1469

三、模具成型件的加工方法与制造精度1470

四、加工方法与表面粗糙度1474

第三节 模具零件制造工艺规程的基本内容1475

一、模具零件毛坯和加工余量1475

二、模具零件制造工序、工序尺寸与公差1478

第四节 模具制造工艺规程的执行与模具验收1484

一、工艺规程的执行1484

二、模具验收及其技术条件1486

第十七章 工件的定位、基准与夹紧第一节 工件的定位与定位基准1489

一、工件的定位原理1489

二、工件定位基准1492

第二节 工件定位方式和定位元件1494

一、校正、确定安装于机床上的工件定位基准1494

二、工件安装于夹具中的定位方式与元件1498

第三节 工件定位误差分析与计算1505

一、定位误差分析1505

二、定位误差计算1507

第四节 工件的夹紧1511

一、夹紧工件的基本要求1511

二、夹紧力的确定与分析1512

三、夹紧误差分析1518

四、夹紧元件与夹紧机构1519

第十八章 模具凸、凹模型面强化及研抛技术第一节 凸、凹模型面的强化技术1527

一、模具表面沉积法1527

二、电火花强化技术1530

第二节 研磨与抛光技术1531

一、工具研磨与抛光技术1531

三、渗氮处理1531

二、挤压珩磨加工1535

三、玻璃球喷射法精研1537

四、超声研磨技术1537

第三节 成型件型面的精细加工工艺1538

一、成型件型面成形加工与表面粗糙度1538

二、精细加工工艺与工艺组合1539

第十九章 凸、凹模成形铣削加工与机床第一节 成形铣削工艺1541

一、立铣加工工艺1541

二、仿形铣加工工艺1542

三、刀具1546

四、数控铣削加工1548

第二十章 凸、凹模型面成形磨削与机床第一节 成形磨削工艺1556

一、展成法成形磨削1556

一、仿形铣床1557

二、数控铣床1557

三、加工中心1557

四、数控立式铣镗床1557

第二节 机床及其性能1557

第三节 典型加工实例1561

一、微型计算机箱盖注射模型腔1561

二、锻模型腔1561

二、仿型法成形磨削1576

三、成形砂轮修整方法和修整夹具1578

二、曲线磨床1587

一、平面磨床与缩放尺砂轮修整夹具1587

三、坐标磨床1587

第二节 机床1587

第三节 坐标磨床磨削及其应用1589

一、基本磨削方法1589

二、坐标磨削型孔1593

三、连续轨迹成形磨削1593

一、硬质合金的种类与特性1601

二、钢结硬质合金的种类与特性1601

第二十一章 高硬材料的成形加工与机床第一节 模具凸、凹模用高硬材料1601

三、硬质合金与钢结硬质合金的加工工艺1602

第二节 金刚石砂轮成形磨削1604

一、金刚石砂轮1604

二、磨削工艺1607

第三节 电火花成形加工及机床1608

一、工艺基础及应用1608

二、机床及其性能1616

第四节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1623

一、工艺基础及应用1623

二、切割斜度和三维曲面1626

三、程序编制与CNC原理1629

四、电火花线切割机床与性能1636

第一节 模具装配与装配方法1645

一、模具装配及其技术要求1645

第二十二章 模具装配工艺1645

二、模具装配方法1646

第二节 模具装配件定位、联接与固定1648

一、装配件间的定位1648

二、装配件间的联接与固定1651

一、模具标准化1659

二、模具技术标准1659

第三节 模具装配与模具标准件1659

三、模具装配与标准件应用1661

第四节 模具总装与调试1662

一、冲模总装与调试1663

二、塑料注射模总装与调试1665

第一节 冲模的安装与调试1668

一、冲模上、下模的安装1668

第二十三章 模具的安装与调试1668

二、调整与试模1669

三、压力机上安装模具部位的结构与尺寸范围1680

一、定、动模的安装1683

二、调整与试模1683

第二节 塑料注射模的安装与调试1683

三、注射机1691

第三节 塑压模和塑封模的安装与调试1734

一、塑压模的安装与调试1734

二、塑封模的安装与调试1737

第四节 压铸模安装与调试1742

一、压铸模的安装1742

二、压铸机1745

三、压铸模的使用与调整1750

第五节 锻模的安装与调试1755

一、锻模用设备种类与特性1755

二、锻模的安装与紧固1757

三、锻模的使用1758

一、模具检测1762

二、模具使用安全1762

第二十四章 模具的使用、维护和修理第一节 模具的使用1762

三、模具使用的要求1785

第二节 模具的保管与维护1787

一、模具保管1787

二、模具使用现场要求1788

三、模具的编号1788

四、模具的标记1789

五、模具的维护与运输1789

第三节 模具使用期内的保养和修理1790

一、模具的检修1790

二、冲模凸、凹模的修理1791

三、注射模的保养和修理1796

四、压铸模的保养和修理1797

五、模具其它方面的修理1799

主要参考文献180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