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多数据库系统原理与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多数据库系统原理与技术
  • 李瑞轩,卢正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121009544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24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42页
  • 主题词:数据库系统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多数据库系统原理与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多数据库系统概述1

1.1 问题背景2

1.2 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5

1.3 多数据库系统的定义6

1.4 多数据库系统的特征7

1.4.1 已存性7

1.4.2 分布性8

1.4.3 自治性8

1.4.4 异构性9

1.5.1 按多数据库系统的特性分类10

1.5.2 按有无全局模式分类10

1.5 多数据库系统的分类10

1.6 多数据库技术研究概述11

1.6.1 传统的多数据库系统11

1.6.2 扩展的多数据库系统15

1.6.3 多数据库研究综述20

第2章 多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23

2.1 分布异构环境的互操作体系结构24

2.1.1 互操作性概念24

2.1.2 分布对象技术与互操作25

2.1.3 互操作系统体系结构27

2.2 多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29

2.2.1 数据集成与互操作的方法29

2.2.2 多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30

2.2.3 基于代理的多数据库体系结构31

2.3 联邦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34

2.3.1 联邦数据库系统概念34

2.3.2 联邦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35

第3章 公共数据模型39

3.1 数据模型40

3.2 多数据库模式结构41

3.3 公共数据模型43

3.3.1 公共数据模型的作用43

3.3.2 常用的公共数据模型44

3.3.3 异构数据源集成模型45

3.4 OIM模型46

3.4.1 带根连通有向图46

3.4.2 OIM对象模型47

3.4.3 OIM对象代数50

3.4.4 基于OIM的查询53

3.5 XIDM模型55

3.5.1 XML技术的发展55

3.5.2 基于XML的集成数据模型56

3.5.3 多数据库模式映射58

3.5.4 XIDM模型及模式映射示例62

3.5.5 XIDM模型与其他模型的比较64

第4章 模式集成67

4.1 模式集成概述68

4.2 模式集成框架70

4.2.1 模式集成的两个阶段70

4.2.2 模式映射72

4.3 模式冲突的分类及解决策略73

4.3.1 对象标识冲突及解决策略74

4.3.2 模式定义冲突及解决策略74

4.3.3 语义冲突及解决策略79

4.3.4 数据冲突及解决策略79

4.4 模式集成正确性判断标准80

4.4.1 信息容量80

4.4.2 模式变换正确性标准82

4.4.3 模式变换分析84

4.5 完整性约束的集成85

4.5.1 基本操作85

4.5.2 处理完整性约束的规则87

4.5.3 规则应用示例89

第5章 查询处理93

5.1 查询处理体系结构94

5.1.1 传统数据库查询处理94

5.1.2 分布式数据库查询处理97

5.1.3 多数据库查询处理99

5.2 多数据库查询语言103

5.2.1 查询语言剖析103

5.2.2 多数据库对象结构化查询语言107

5.3 查询内部表示与查询转换110

5.3.1 查询树110

5.3.2 查询转换规则111

5.3.3 多数据库规范树113

5.4.1 查询分解预处理114

5.4 查询分解114

5.4.2 查询分解原则115

5.4.3 基于查询任务树的并发调度体系117

5.4.4 查询分解算法及其等价性分析120

5.4.5 查询分解的实现123

第6章 查询优化127

6.1 传统的查询优化技术128

6.1.1 查询优化的意义128

6.1.2 集中式数据库的查询优化129

6.1.3 分布式数据库的查询优化130

6.1.4 集中式与分布式数据库查询优化技术的比较131

6.2.1 多数据库查询优化问题分析132

6.2 多数据库查询优化概述132

6.2.2 多数据库查询优化的准则133

6.2.3 多数据库查询优化的代价估算134

6.3 基于局部数据源查询能力的优化134

6.3.1 局部数据源查询能力分析134

6.3.2 基于局部数据源查询能力的代数优化136

6.4 查询后处理与查询调度139

6.4.1 全局查询图139

6.4.2 查询后处理调度依据141

6.4.3 全局查询超图集的生成141

6.4.4 查询后处理的并发调度原理145

6.5 查询后处理优化145

6.5.1 查询后处理优化的基本内容145

6.5.2 查询后处理的代价参数146

6.5.3 查询后处理静态优化算法149

6.5.4 查询后处理动态优化策略154

第7章 事务管理159

7.1 传统的事务管理160

7.1.1 事务的基本概念160

7.1.2 可串行化161

7.1.3 形式化描述162

7.2 多数据库事务模型163

7.2.1 事务类型163

7.2.2 调度类型164

7.2.3 可串行性165

7.3 多数据库事务管理体系结构168

7.4 多数据库事务管理问题169

7.4.1 全局可串行化问题169

7.4.2 全局原子性和恢复问题171

7.4.3 全局死锁问题172

7.5 全局可串行化173

7.5.1 局部数据库调度类型与全局可串行化策略173

7.5.2 两级并发控制方法182

7.5.3 嵌套事务的可串行化问题184

7.6 放松的可串行化标准187

7.6.1 多数据库一致性和完整性约束188

7.6.2 强正确性190

7.6.3 两级可串行化(2LSR)191

7.6.4 2LSR调度的强正确性192

7.6.5 基于视图的2LSR调度195

7.6.6 2LSR调度分析200

7.7 多数据库事务原子性保证策略201

7.7.1 重做方法202

7.7.2 重试方法203

7.7.3 补偿方法203

7.7.4 2PC协议204

7.7.5 四种方法的结合205

第8章 安全管理211

8.1 多数据库系统安全体系212

8.1.1 多数据库中的安全问题212

8.1.2 多数据库安全研究现状214

8.1.3 多数据库系统的安全体系215

8.2 多数据库系统的认证体系217

8.2.1 需要解决的问题217

8.2.2 两种身份认证技术218

8.2.3 多数据库系统中的身份认证222

8.3 多数据库系统的访问控制223

8.3.1 传统的访问控制模型223

8.3.2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228

8.3.3 多数据库系统中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233

8.4 多数据库系统的安全事务管理242

8.4.1 多级安全数据库系统的事务管理242

8.4.2 多数据库系统的安全事务管理245

第9章 文件系统的集成251

9.1.1 文件和文件系统252

9.1 文件系统的特点252

9.1.2 文件系统的特征253

9.1.3 半结构化数据253

9.2 集成文件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254

9.2.1 集成文件系统的技术要求254

9.2.2 公共数据模型255

9.2.3 查询处理255

9.2.4 模式集成256

9.2.5 视图管理256

9.2.6 事务处理256

9.3 集成文件系统的一般方法256

9.3.1 集成文件系统的多数据库体系结构256

9.3.2 数据抽取和预处理257

9.3.3 文件系统的局部代理260

9.4 基于XML的文件系统与多数据库系统集成261

9.4.1 XML概述261

9.4.2 XML图263

9.4.3 基于XML的公共数据模型268

9.4.4 基于XML的查询语言268

9.5 集成文件系统的多数据库事务模型271

9.5.1 事务模型271

9.5.2 全局事务管理器272

9.5.3 事务提交协议272

9.5.4 局部代理设计274

第10章 多数据库系统实现277

10.1.1 系统实现框架278

10.1 Panorama系统体系结构278

10.1.2 系统功能结构279

10.1.3 系统基本处理过程281

10.2 Panorama底层支撑平台281

10.2.1 对象粒度282

10.2.2 调用类型283

10.2.3 客户请求映射方式283

10.2.4 对象生命期283

10.2.5 激活策略284

10.3 模式集成实现策略285

10.3.1 系统模式结构285

10.3.2 模式集成过程285

10.3.3 模式冲突解决策略286

10.3.4 模式信息管理287

10.4 查询处理实现策略293

10.4.1 全局查询定义293

10.4.2 查询处理过程294

10.4.3 全局查询分解294

10.4.4 中间结果合并295

10.4.5 查询优化处理297

10.5 事务处理实现策略300

10.5.1 局部代理的设计300

10.5.2 全局事务的并发控制302

10.5.3 全局事务提交协议304

附录A305

参考文献30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