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泉州传统戏曲剧丛书 第2卷 梨园戏·小梨园剧目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泉州传统戏曲剧丛书 第2卷 梨园戏·小梨园剧目 下](https://www.shukui.net/cover/32/34750412.jpg)
- 郑国权主编;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 ISBN:710401117X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60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7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泉州传统戏曲剧丛书 第2卷 梨园戏·小梨园剧目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前言1
泉州明戏评介及明清戏曲刊本三种1
《荔镜记》的来源与归属问题刍议1
明刊《彦臣全部》初探21
明刊《彦臣全部》校订本37
——附原刊《彦臣全部》剪辑85
明刊《荔镜记》上栏中段的新发现——“新增勾栏”竟然有“陈三”111
明刊《荔镜记》上栏中段“新增勾栏”校订本——附原刊《荔镜记》上栏中段“新增勾栏”以及后段“新增北曲”剪辑116
校订乾隆刊本《同窗琴书记》缘由139
乾隆四十七年镌《同窗琴书记》校订本143
明代泉州戏曲的重大发现——简介《明刊闽南戏曲弦管选本三种》175
泉州明清戏曲方言考释百篇187
1、泉州方言的创意字:?——?字字典不录,其本字应为娶、挈187
2、“入花园,简相随”——女婢作简、?都不当,应为囝190
3、得桃、?迌、踢投——这个常用方言词有待推敲192
4、“官员都佃”、“吹唱都佃”——佃是滇的借音字,滇,满满也194
5、体灯、看灯、睇灯——“睇”字在《楚辞》中早已出现196
6、“踝林大爹一踝”——下跪行大礼应为“启”197
7、林大?街看平宜——逡街而非?街198
8、“船无舵拙东拙西”——拙是借音字,本字也许是?199
9、何为“颠狂?话”、“会?话”?——以“乡谈”为例,?、?应改为谈200
10、乾埔、查某考——《荔镜记》称丈夫、孜娘202
11、操琴与斫琴——斧头陈、斧头阵,应是斧头?205
12、细二、细腻、细致——在明清戏文中,“细二”有多种用法207
13、“恁向片阮障片”——泉州方言读为“只爿许爿”209
14、袜、袂、?——用“?”表示“不会”合音是可取的210
15、一阵娘仔相挨相束——束、捒都是用借字,应改为搡211
16、穿“拙哄”的陈三“缚笼床”——关于本字暀与甑的考证213
17、“一位娘子刈吊人心”——刈不读割,割吊才是正字216
18、男女嫁娶称相媵——相停、相阵都是近音借用字218
19、益春说陈三“平坦”不沃花——平坦、贫瘅、贫惮,不如用“贫惰”220
20、使用频率很高的古字:?——爻、肴,都是借音字,本字应恢复使用222
21、竹杯、信杯不是杯——?才是本字,圣珓是宋代正名224
22、“迢递”本字是“特地”——明刊《满天春·英台会山伯》可为证226
23、“一侪仔”是“生分人、色事人?”——益春、五娘辨识磨镜小子的问答227
24、“各唱一段”是“却唱一段”——各、却:约定俗成的错位字228
25、翰徽埋名,假作张生——翰徽也不是韩非,而是“隐讳”231
26、五娘斥陈三“夭句相箭”——其义应是“还敢厮誩”233
27、“二目恰似相拿电”——陈三的目光如闪电游移不定234
28、无人“迟”、不“碟”?——《说文》有正字:?235
29、“人那卜生得怯世”——长相不佳以“怯视”称之237
30、劳营、奈营、劳荣是什么?——原来是“?盈”,引申为不识时务、不自量力239
31、磨治洗汰,其俗一变——“磨抬”、“磨刣”似应为“磨汰”241
32、“偷刣牛”应是“偷宰牛”——《康熙字典》刣,音鍾,刮削也243
33、“呵恼”不等于是“阿谀”——从“讴诗”再想到“讴傩”245
34、“我一?口乾”——?无字,一?即一阵247
35、“?计力只春留带?”——留带不是停留,应是留?248
36、假虔、创景——两句富有生命力的口语250
37、八死?歹势?——明中叶流行至今仍鲜活的话252
38、“小妹一身喃喃攻攻”——益春说的原来是褴褴褛褛254
39、“画乡分里,以奠庶民”——?、店的本字应为“奠”255
40、“在我面前执执力力”——执疑为缉,力应是掠257
41、“人都无工上厝”——借音字导致断句不准一例259
42、“仓厝袂底得谷”——《满天春》可证“贮”是底的本字261
43、“蛇无头值处会梭”——蛇、虫爬行应为蠕262
44、捍定、?定、安定——追求音准不求字正又一例264
45、水即婑也——《列子》中可以找到例证265
46、“厩马多肉尻脽圆”——苏东坡的诗句为“加川”提供本字266
47、“待阮等到日都罩”——泉州把白天分为“上昼”、“日昼”、“下昼”268
48、司马迁的“佴”字在泉州——“那”(停留)的本字“佴”在《报任少卿书》中270
49、“莫说我牢内干计”——干计、艰计,原来是艰?,即艰难也273
50、“你都那卜乾乾雷”——干雷、奸雷也许从“乾擂白拓”而来275
51、“胶膝不如阮坚佃”——坚佃的同义词有橂笃、巉岩、俨硬277
52、“开箇含箇毕目箇谢箇”是什么?——个、個、箇作语助应改为“的”279
53、“冥日夭饥失顿”——夭、饫都不对,“枵腹从公”的“枵”是本字283
54、“四壁虫?畏听闻”——“?”字字典不录,应是豸284
55、“新妇好亲浅,乞我斟一下”——其本字为“新妇好新鲜,让我唚一下”286
56、乾愈“彼苍天者,曷其有极”——“割极”、“结极”、“葛极”应是“曷极”288
57、“待我读续去”,“今唱续去”——司马迁的“绍明世”,绍可代续290
58、三翻两“吝”返——“状如转辚”的“辚”为“吝”的本字292
59、喃渗、渗说、渗走——本字为?儳、儳説、儳走294
60、“弄扩”大、“弄旷”富——本字为“闶阆”,同素移序为“阆闶”296
61、“伫伫好即吞落去”——“尘埃甫定”的甫是伫的本字297
62、“为啥理理要返去”——理屡同音,理理应是屡屡299
63、“咸慢查某大心肝”——苏轼《思治论》有“汗漫”一词300
64、老人称“老岁仔”、“老货仔”——准确的叫法应是“老伙仔”302
65、“十朋笔迹朝端”——“佻?”也许是“朝端”的本字303
66、戏谑老者为“老冇头”——冇不读“怕”,应是“老泡头”304
67、“共我死死殆殆出去”——殆字音同致误,本字为逮306
68、韩愈用“时馐”祭侄儿——零食“四寿”由此找到本字307
69、“屎礐石头橂兼臭”——礐是借用字,疑为“?”字309
70、“油桶轱远了”——“笱身”、“笱手”的笱应改为轱310
71、五娘骂林大为“丁古”作何解?——丁古疑为“丁蛊”,即“遇到害人虫”311
72、居、竖、站、企——音义较准确的只有“徛”312
73、“彻彻”就是“光光”——抄本中“剔剔”、“忒忒”都是近音借用字314
74、缠滞、缠块应改为“缠缀”——明刊有“鸾缀凤飞”句可为证315
75、按呢、焉尔,就是“这样”——苏东坡的“云耳”似更准确317
76、“野剔”应该是“雅倜”——泉州人对一切美好的人或事的赞颂词319
77、“茶钴”应为“茶?”——钴是金属元素,有放射性,不作器皿。322
78、“设人”、“哓人”都是借音字——本字谑,戏谑,《诗经》早有“相谑”句323
79、液体经压力而喷射曰“澍”——抄本中借用“趋”、“注”应改正324
80、识、色音同字不同——校订《目连》戏《心经》的小插曲325
81、“蒙正临时傢伙大”——傢伙同家伙,应改为“家贿”326
82、“心头搭领着一惊”——搭领、??、傝儮都是忐忑328
83、“绽”是裂开,“?”才是缝合——绽、?可通,又有区别329
84、“土墼”不是“土葛”——《后汉书》有“筑墼以自给”可为证331
85、“鸡岫(巢)”疑是“鸡宿”——宿有两种读音:缩、秀333
86、“含咳”、“颔下”应改为“含罅”——罅与厦同音,泉方言为“夏”(平声)334
87、“米筛”不是“米笞”——“笞”音“痴”,“鞭笞”常误读为“鞭抬”336
88、“解结头”不如“?结头”——?,泉方言音同普通话的“讨”337
89、越、轧、斡——“越头”、“轧榜巷”都用借音字339
90、“鸡赖仔”应是“鸡鹨仔”——字典有据:鹨,即雏鸡341
91、“伊将门关朝朝”——朝朝是借音字,牢牢才是本字342
92、头壳朴朴?——朴朴是借音字,本字是趴趴343
93、“?相知”与“?收夭”?——城市肥粪回田的一种城乡协作345
94、“陷陷”即“泛泛”——“陷陷代”就是“泛泛戴”,寻常事也347
95、“加字”、“茄?”是“葭苴”——其原料为蒹草,则被误叫为“咸草”349
96、“你骑马格膏裕”——“膏裕”不是“高裕”而是“膏腴”352
97、《观音修行》中的两个“井”字——原来是谫、?的借音字354
98、“年头贮贮算”、“伫眠”?——“贮贮”、“伫”的本字是“亸”356
99、“当律”、“律去”的“律”应为“撸”——“律字行”、“律职”则是“黜字匀”、“黜职”358
100、宗巳丈、鍾已文、将已大?——原来是古老的副词“终已然”360
字字计较,很有必要——校正刊本抄本讹字四例364
附录·泉州戏曲活动纪实368
泉州是片神奇的土地——中国首次南戏学术讨论会侧记368
南戏精神通古今——96’泉州中国南戏国际学术研讨会侧记376
泉州传统戏曲的荣耀——全国第三届古代散曲研讨会侧记381
龙彼得教授在泉州386
弦管声中忆故人——丁马成先生的精神与南音同在392
立定南天,歌啸海外——悼念新加坡国宝潘受先生403
一部沉重的书——《南音名曲选》出版纪事409
南音散曲与丁马成新词413
南音文化圈生机勃勃——新加坡湘灵南音盛会纪事419
传统剧目锤炼成精品的典范——略谈梨园戏《陈三五娘》从传统本改编成新的演出本的艺术成就425
泉州传统戏曲的文化积淀434
继往开来,一脉相承447
来之不易,传之千秋——《泉州传统戏曲丛书》全部出版纪事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