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层人民法院法官培训教材 实务卷 民商事审判篇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基层人民法院法官培训教材 实务卷 民商事审判篇
  • 杜万华,宋晓明主编;王东敏等撰稿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 ISBN:7802170699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785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804页
  • 主题词:民事诉讼-审判-中国-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基层人民法院法官培训教材 实务卷 民商事审判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3

第一编 民事审判3

第一章 国有土地使用权合同纠纷案件的审理3

第一节 国有土地使用权的一般原理3

第二节 审判实践中出让土地使用权合同纠纷案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6

第三节 审判实践中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纠纷案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13

第四节 审判实践中合作开发房地产合同纠纷案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34

第二章 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的审理39

第一节 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概述39

第二节 审判实践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42

第三章 商品房买卖合同案件的审理67

第一节 商品房买卖合同的一般原理67

第二节 审判实践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68

第四章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案件的审理93

第一节 建设工程合同的一般原理93

第二节 审判实践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101

第五章 婚姻纠纷案件的审理125

第一节 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125

第二节 法定离婚标准132

第三节 离婚后的子女抚养与探望权问题及有关赡养问题137

第四节 夫妻财产的有关问题141

第五节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152

第六节 事实婚姻与同居关系157

第七节 关于“婚姻契约”161

第六章 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审理165

第一节 损害赔偿的一般原理165

第二节 审判实践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176

第七章 民事简易程序220

第一节 民事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220

第二节 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权224

第三节 口头起诉226

第四节 送达地址的申报和确认231

第五节 被告送达地址的拟制234

第六节 送达地址不准确导致送达不能的后果236

第七节 调解前置及其例外241

第八节 调解协议的生效条件244

第九节 民事调解书的补正246

第十节 民事简易程序中的法院释明权247

第十一节 当庭宣判及其例外250

第十二节 裁判文书的领取及送达253

第十三节 缺席判决及其判决依据255

第十四节 定期宣判与当庭送达256

第十五节 简易程序中民事裁判文书的简化258

第八章 民事诉讼证据260

第一节 民事诉讼证据的一般原理260

第二节 诉权与证明责任273

第三节 举证责任的概念及其双重含义276

第四节 举证责任倒置的法理基础及其价值取向282

第五节 举证责任倒置的八种情形286

第六节 民事诉讼中的自认及其除外条件302

第七节 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范围309

第八节 证据保全311

第九节 司法鉴定314

第十节 举证通知与举证期限的确定319

第十一节 逾期举证与证据失权321

第十二节 人民法院告知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的释明义务323

第十三节 证据交换的方式及其范围325

第十四节 新的证据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326

第十五节 质证的原则、程序及方法330

第十六节 证人证言与意见证据的排除规则333

第十七节 诉讼辅助人的性质及其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337

第十八节 法律真实与证明要求339

第十九节 独立审查判断证据的原则341

第二十节 单一证据的审查认定343

第二十一节 非法证据的判断和排除规则标准346

第二十二节 瑕疵证据的补强规则350

第二十三节 反驳及其反驳证据351

第二十四节 高度盖然性原则352

第二十五节 自认及其反悔的审核认定355

第二十六节 举证妨碍及其推定357

第二十七节 最佳证据规则359

第二十八节 证人证言的审核认定363

第二十九节 心证公开原则与裁判文书的说理性366

第二编 商事审判373

第一章 公司纠纷案件的审理373

第一节 关于设立公司行为所引发的民事纠纷案件373

第二节 股权确认和股权转让诉讼377

第三节 股东权益诉讼382

第四节 关于否认公司法人人格诉讼389

第二章 企业改制民事纠纷案件的审理395

第一节 企业改制与政府主管部门对企业国有资产进行行政性调整、划转的区别以及两种纠纷的解决途径397

第二节 企业改制合同效力的确认401

第三节 企业改制后债务承担的一般原则402

第四节 企业公司制改造中的法律适用404

第五节 企业股份合作制改造中有关法律的适用413

第六节 企业债权转股权中的有关法律适用414

第七节 国有小型企业出售中的有关法律适用418

第八节 企业改制中隐瞒或者遗漏债务的处理425

第九节 《企业改制司法解释》的法律适用430

第三章 法人的解散和终止432

第一节 法人解散理论概述432

第二节 法人解散事由435

第三节 法人解散的分类443

第四节 法人解散的管理制度446

第五节 法人的解散和终止447

第六节 清算中法人456

第七节 清算组织(清算人)460

第八节 债务人解散时债权人的司法救济途径464

第四章 审理破产案件应注意的问题471

前言:本部分编写的说明471

第一节 我国《破产法》的适用范围472

第二节 破产原因478

第三节 破产案件管辖上应注意的问题483

第四节 申请与受理484

第五节 破产程序禁止个别清偿原则487

第六节 关于管理人制度490

第七节 有关债务人财产的若干问题494

第八节 债权申报中的问题497

第九节 关于债权人会议应注意的若干问题500

第十节 关于重整和和解程序应注意的若干问题501

第十一节 关于破产清算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502

第十二节 破产案件是否适用再审程序512

第五章 《合同法》适用中的法律问题513

第一节 《合同法》的适用范围513

第二节 合同的效力516

第三节 债权人代位权522

第四节 债权人撤销权555

第六章 审理资产管理公司清收国有不良贷款案件的相关问题及其处理565

第一节 资产管理公司催收债权行为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特殊效力566

第二节 关于处理《担保法》生效前发生保证行为的保证期间问题568

第三节 关于适用144号通知应明确的几个问题570

第七章 保险纠纷案件审理中的几个问题573

第一节 近因原则法律适用与判解573

第二节 保险利益原则的适用578

第三节 保险合同的解除权585

第四节 保险合同不利解释原则的理解与适用590

第五节 保险人的说明义务599

第六节 投保人的告知义务607

第七节 保费的迟延交付对保险合同效力及保险人责任的影响616

第八章 审理票据纠纷案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633

第一节 无因性原则的理解与适用633

第二节 《票据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的理解与适用642

第三节 票据保证与民事保证的关系646

第四节 空白票据的适用范围及法律效力651

第一部分 担保法司法解释的适用659

第一节 对外担保的效力659

第九章 审理担保纠纷案件中的几个问题659

第二节 独立担保的适用范围663

第三节 担保合同无效的处理665

第四节 担保物权期间671

第五节 保证期间约定不明的确定678

第六节 一般保证人先诉抗辩权的限制行使679

第七节 人保与物保并存情形中的担保人责任680

第八节 担保物权竞存683

第九节 所有人抵押权689

第十节 定金类型与定金罚则适用691

第一节 权利质权概述697

第二部分 权利质押理论与司法实务697

第二节 权利质权的设定700

第三节 权利质押合同702

第四节 权利质权的效力704

第五节 权利质权的实行707

第十章 融资租赁纠纷案件的法律适用710

第一节 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工作的基本回顾710

第二节 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审判工作的指导思想712

第三节 融资租赁产品的创新给人民法院审判工作带来了新课题714

第一节 诉讼时效制度的法理基础729

第十一章 诉讼时效制度司法适用中的问题729

第二节 诉讼时效的利益处分731

第三节 诉讼时效起算点的确定问题734

第四节 诉讼时效中断事由分析738

第五节 法院能否依职权主动审查诉讼时效问题742

第十二章 民商事纠纷与刑事犯罪交叉的法律适用745

第一节 民商事纠纷与刑事犯罪交叉的法理思考746

第二节 处理民商事纠纷与刑事犯罪交叉问题的历史沿革748

第三节 处理民商事纠纷与刑事犯罪交叉在程序上应注意的问题750

第四节 处理民商事纠纷与刑事犯罪交叉在实体上应注意的问题76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