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土壤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环境土壤学
  • 陈怀满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49033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554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570页
  • 主题词:环境土壤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环境土壤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土壤与土壤圈1

一、土壤1

二、土壤圈2

第二节 环境污染与土壤污染4

一、环境与环境污染4

二、环境污染4

三、土壤环境问题和土壤污染6

第三节 土壤质量及其评估14

一、土壤质量14

二、土壤质量的评估14

三、需要探索的问题18

第四节 环境科学与环境土壤学19

一、土壤在环境中的作用与地位19

二、环境土壤学的产生与研究内容38

思考题与习题45

主要参考文献45

建议进一步阅读的文献46

第二章 土壤的基本组成、性质和分类48

第一节 土壤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48

一、土壤矿物质48

二、土壤有机质54

三、土壤生物64

四、土壤水68

五、土壤空气76

第二节 土壤性质78

一、土壤物理性质78

二、土壤化学性质92

三、土壤生物学性质101

第三节 土壤的形成104

一、土壤形成因素105

二、土壤形成过程107

三、土壤剖面分化与特征110

第四节 土壤分类与分布111

一、土壤分类概述111

二、土壤发生分类(中国土壤分类系统)112

三、系统分类(中国土壤系统分类)116

第五节 土壤环境及其功能118

思考题与习题119

主要参考文献119

建议进一步阅读的文献121

第三章 土壤中碳、氮、硫、磷与环境质量122

第一节 土壤中的碳与环境质量122

一、土壤有机碳库122

二、土壤碳的形态与活性128

三、土壤有机碳的分解与转化129

四、土壤碳库与甲烷133

五、全球气候变化对土壤碳循环的影响136

第二节 土壤氮素与环境质量138

一、土壤中氮的含量和形态139

二、氮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141

三、土壤氮素管理与环境质量147

第三节 土壤中硫素与环境质量152

一、土壤中硫的含量与形态152

二、硫在土壤中的行为155

三、硫素循环对环境的影响160

第四节 土壤中磷素与环境质量164

一、土壤中磷的含量与形态165

二、磷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与固定167

三、土壤磷素与水体富营养化170

思考题与习题172

主要参考文献173

建议进一步阅读的文献174

第四章 土壤-植物系统中的硒、氟和碘及其环境行为176

第一节 土壤-植物系统中的硒176

一、土壤中的硒177

二、植物中硒的含量183

三、土壤-植物系统中硒的迁移186

四、硒的健康效应及其调节188

第二节 土壤-植物系统中的氟189

一、土壤中氟的含量与来源190

二、土壤氟的形态192

三、土-水系统中氟的化学平衡195

四、土壤氟的生物效应197

五、土壤-水-植物系统中的氟与地氟病201

第三节 土壤-植物系统中的碘203

一、土壤中碘的含量与来源203

二、影响土壤碘行为的因素206

三、植物对碘的吸收209

四、碘缺乏病防治211

思考题与习题213

主要参考文献213

建议进一步阅读的文献215

第五章 土壤重金属元素与环境质量216

第一节 土壤中的重金属216

一、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来源216

二、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219

三、控制土壤中重金属溶解度的主要反应223

第二节 土壤元素背景值和土壤负载容量237

一、土壤元素背景值238

二、土壤负载容量242

第三节 重金属污染对环境质量的影响246

一、重金属对土壤肥力的影响246

二、重金属的植物效应及其影响因素247

三、重金属对土壤微生物和酶的影响252

四、重金属对人类健康的影响255

第四节 稀土元素在土壤中的行为与环境质量256

一、土壤中稀土元素的来源和含量256

二、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形态258

三、稀土元素在土壤中的吸附与解吸260

四、稀土元素的环境效应262

第五节 土壤中污染物的交互作用264

一、土壤、植物系统中的Pb-Cd交互作用对植物吸收Cd的影响265

二、交互作用对模式参数的重要性267

三、土壤中重金属与有机污染物的交互作用267

思考题与习题271

主要参考文献271

建议进一步阅读的文献273

第六章 土壤中有机污染物与环境质量274

第一节 土壤中有机污染物概述275

一、农药275

二、多环芳烃类279

三、多氯联苯280

四、二噁英281

五、石油类污染物283

六、其他重要的有机污染物283

第二节 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286

一、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吸附与迁移286

二、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转化292

三、土壤中农药的结合残留299

第三节 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生态效应与环境质量301

一、有机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301

二、农药污染与农产品质量安全307

第四节 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展望310

思考题与习题312

主要参考文献313

建议进一步阅读的文献314

第七章 土壤中的放射性物质与环境315

第一节 土壤中的放射性物质315

一、放射性和放射性污染315

二、土壤中放射性物质的来源318

三、放射性污染物的危害322

四、放射性核素在土壤中的行为324

第二节 土壤中放射性核素的植物效应330

一、植物吸收的途径330

二、影响植物根系吸收放射性核素的因素336

三、植物吸收放射性污染物的调控339

第三节 放射性核素在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341

一、放射性核素示踪土壤侵蚀的基本原理342

二、侵蚀示踪技术的基本方法343

三、侵蚀示踪研究的基本现状和前景344

思考题与习题345

主要参考文献345

建议进一步阅读的文献347

第八章 土壤退化过程与环境质量348

第一节 土壤的自然演变与退化348

一、土壤变化与环境条件的关系349

二、人为导致的土壤退化351

第二节 土壤侵蚀与环境质量353

一、土壤水蚀及其影响因子353

二、土壤水蚀的估计和预测354

三、土壤水蚀对环境质量的影响357

第三节 荒漠化过程中的土壤和环境质量变化363

一、荒漠化及其影响363

二、荒漠化过程的特点和影响因子366

三、荒漠化评价的土壤和环境指标367

第四节 土壤酸化与环境质量369

一、土壤酸化过程的形成和实质370

二、土壤酸化的主要成因375

三、土壤酸化的环境效应379

第五节 土壤盐渍化382

一、土壤盐渍化过程及其影响因子382

二、盐渍化土壤的管理387

思考题与习题391

主要参考文献391

建议进一步阅读的文献395

第九章 污染土壤的修复397

第一节 土壤修复的概念与分类397

一、土壤修复的概念397

二、土壤修复的分类398

第二节 污染土壤的物理修复398

一、翻土和客土398

二、高温热解399

三、真空/蒸气抽提400

四、固化/填埋401

第三节 污染土壤的化学修复402

一、化学钝化剂及改良剂403

二、淋洗/萃取405

三、电动修复409

第四节 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412

一、有机物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413

二、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415

三、微生物修复技术的优缺点416

四、原位微生物修复417

五、异位微生物修复419

第五节 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422

一、植物修复技术的概念与分类422

二、植物修复技术的优缺点423

三、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424

四、有机物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432

五、放射性核素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435

第六节 污染土壤修复的发展趋势438

思考题与习题439

主要参考文献439

建议进一步阅读的文献441

第十章 土壤环境工程442

第一节 地下管道的腐蚀与保护442

一、金属腐蚀的定义和分类442

二、土壤中金属的腐蚀原理443

三、金属在土壤中的腐蚀过程448

四、影响土壤中金属管道腐蚀的因素450

五、土壤腐蚀性表征452

六、地下管道的腐蚀防护455

第二节 城市污水土地处理457

一、污水慢速渗滤处理系统457

二、其他土地处理系统465

第三节 固体废弃物的土地处置467

一、固体废物在处置过程中的反应468

二、固体废弃物土地处置过程中的环境问题469

三、固体废弃物的土地填埋472

四、填埋场终场覆盖系统的构成和稳定化后的土地利用484

思考题与习题486

主要参考文献486

建议进一步阅读的文献487

第十一章 环境土壤学研究法488

第一节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488

一、采样方案的拟订488

二、样品采集与处理492

三、采样质量保证与控制(QA/QC)493

第二节 土壤中典型无机污染物的分析方法示例498

一、样品的制备与分析质量控制498

二、土壤中总砷的分析498

三、土壤中镉的分析502

四、土壤中总铬的分析505

五、土壤中铜的分析507

六、土壤总汞的测定508

七、土壤中总镍的分析510

八、土壤中铅的分析511

九、土壤中锌的分析513

十、土壤氟的测定514

第三节 土壤典型有机污染物分析方法示例516

一、土壤多氯联苯气相色谱分析517

二、水稻土中除草剂丁草胺的测定519

第四节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示例521

一、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521

二、环境质量影响评价525

三、植物吸收模拟533

思考题与习题545

主要参考文献545

建议进一步阅读的文献547

附表1 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A层)548

附表2 中国土壤(A层)和世界土壤化学组成的中值549

附表3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550

附表4 食品中元素限量标准551

附表5 食品中部分有机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552

附表6 食品中放射性物质限制浓度标准553

附表7 地质年代简表55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