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礼仪生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礼仪生活](https://www.shukui.net/cover/24/34738733.jpg)
- 朱宁虹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 ISBN:7504724440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18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4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礼仪生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中华民族人生礼仪1
一、中国的礼和礼仪1
礼的分类1
目录1
人生礼仪2
生产礼仪2
交接之礼2
礼的地位2
二、礼的发展和影响4
中国古代服饰礼仪习俗的历程7
上古时期7
一、中国衣着服饰礼仪习俗7
第二章 中国民间衣食住行的礼仪习俗大观7
秦汉时期10
魏晋南北朝12
隋唐五代14
宋代17
辽金元时期19
明代22
清代24
民国时期26
颜色禁忌29
贵色忌29
中国民间服饰禁忌习俗29
贱色忌30
凶色忌32
艳色忌34
材料禁忌35
款式禁忌36
穿戴禁忌38
放置禁忌40
缝补禁忌41
各地民间服饰拾趣41
天津服饰趣谈41
瑶族传统民间服饰46
苗族服饰48
侗族服饰49
壮族服饰49
客家服饰49
潮州妇女装饰55
潮汕百褶礼裙56
二、中国的饮食礼仪习俗57
礼仪之始——食礼57
“酒不及乱”58
“食无求饱”59
“用筷十忌”60
中国饮食文化的地域差异62
饮食的起源和特色62
各个地域饮食习惯的差异63
不同民族的饮食习俗差异64
三大流域与四大菜系65
中国饮食中的茶文化67
茶的起源68
饮茶简史69
中国茶区和名茶71
茶叶的种类73
饮茶礼仪75
中国历代饮茶方法的演变76
中国茶圣陆羽77
茶果78
分茶78
茶78
唐代饮茶方式78
清饮79
陆羽煎茶法程序80
备茶80
备水80
生火煮水80
调盐81
投茶81
育华81
分茶81
洁器82
饮茶82
各地茶食茶趣83
功夫茶艺83
成都的盖碗茶84
神功射茶85
太湖的熏豆茶85
苏州的香味茶86
闽南的肉骨茶86
德清的咸橙茶87
湖南的姜盐茶87
节日食俗88
春节食俗88
中元节食俗89
中秋节食俗89
元宵食俗89
清明食俗89
重阳节食俗90
冬至节食俗90
腊八节食俗90
灶王节食俗91
除夕食俗91
全席食俗92
烤全羊92
清真名菜全羊席92
全藕宴会93
马陵全鱼席93
全牛席93
北京全鸭席93
客家饮食习俗94
焖狗肉94
盐局鸡、酿豆腐、扣肉、肉圆94
炒鸡酒95
板食96
哈萨克族的食俗97
岭南饮食习俗98
日常饮食习惯98
节庆饮食风情99
饮食行会组织99
粤菜三绝100
广州的风味小食101
炒田螺101
煎禾虫101
美点101
粥品102
炖品102
饼饵业与广式月饼103
广式腊味105
清凉饮料106
中山小榄的菊花餐106
增城龙角的“莲叶餐”107
中秋鱼宴108
花县的木耳宴108
食槟榔109
食鱼生109
三、中国的民居和村落110
原始建筑——古代穴居与版筑110
穴110
版筑111
古代城市布局112
民居构造点滴114
堂室114
萧墙115
室115
北京四合院116
各个地域民居及风俗大观116
东北民居118
鲜族古居121
蒙古包122
山东民居123
山西民居123
山西平遥古城124
陕北土窑洞126
苏州同里民居127
江西婺源的紫阳民居128
安徽西递村古民居129
湘西侗族吊角楼130
土家族民居131
贵州侗族民居132
四川民居133
西藏的民居134
广西民居135
广州特色民居136
水上民居的“连家艇”138
广州居住风俗拾零139
客家人的“族楼”140
客家民居特色141
“牛斗坎”式民居144
潮州民居145
少数民族的民居149
瑶族民居149
侗族民居150
苗族民居150
壮族民居150
傣族竹楼150
黎族船形屋151
中国典型民居图片欣赏153
居住禁忌165
建舍禁忌166
择地禁忌167
择日禁忌169
格局禁忌171
结构禁忌173
材料禁忌175
建造禁忌175
庭院禁忌176
迁居禁忌181
四、中国民间的交通习俗182
行的习俗182
车与马183
车的产生183
车与身份制度184
立乘与驭马186
古代乘车的礼俗186
乘车位次188
超乘189
车的种类190
牛车、羊车190
栈车191
辎车191
安车192
温车192
传车193
辇193
行和走194
步行的礼仪讲究194
肩舆194
“时”195
不同的走法196
“趋”197
五、行当集市中的民间老字号199
同仁堂199
大栅栏200
张一元200
六必居201
广德楼戏园201
大观楼电影院202
功德林202
鸿宾楼203
金福德老正兴饭庄204
荣宝斋204
北京瑞蚨祥绸布店205
天福号205
“八宝印泥”萃文阁206
上海老饭店207
王老吉207
三多轩208
皇上皇208
广州何济公209
太平馆209
莲香楼210
亨得利210
内联升211
谦祥益212
龙顺成家具212
元长厚213
胡庆余堂213
马利颜料214
第三章 中国民间的婚丧嫁娶礼仪习俗217
一、婚姻中的礼仪习俗217
“纳采”218
“问名”218
“纳吉”218
“亲迎”219
“纳征”219
“请期”219
二、中国民间婚、育习俗大观221
中国北方民间婚俗221
议婚221
定婚222
出嫁224
迎娶225
婚礼228
拜堂229
洞房229
回门230
彩礼与嫁妆233
依照古制的陕西婚俗235
提亲235
订婚235
送彩礼236
定婚期236
婚礼237
宴请237
耍公婆238
闹房238
交扫帚238
婚礼239
杭州婚、育习俗239
生育241
泉州的婚姻礼俗246
婚前246
婚娶248
婚后250
奇特的少数民族婚俗251
蒙古订婚送礼多251
蒙古新郎受掰羊脖考验252
盘郎和过门要换三双鞋——仡佬族婚俗252
偷女婿和偷新娘——布朗族婚俗253
驯鹿和神像——鄂温克族婚俗254
撒面粉喝盐水——塔吉克族婚俗254
赠烟盒、撒大米茶叶——德昂族婚俗255
三天不吃男家的饭——保安族婚俗256
马踏新房射新娘——裕固族婚俗257
饮茶定亲——独龙族婚俗258
踢沙折枝试情意——京族婚俗259
舅舅试新郎——门巴族婚俗260
耳朵里插鲜花——基诺族婚俗261
逮新娘和锁媒人——普米族婚俗262
隔街相望找情人——壮族婚俗263
泼水迎亲和摔跤婚礼——彝族婚俗264
串情人咬手背——瑶族婚俗265
骑马迎亲与抱木枕头——蒙古族婚俗267
闹洞房解衣扣——锡伯族的婚俗268
草标密码和揉耳朵表情意——苗族婚俗268
隔墙谈情——哈尼族婚俗269
秤杆揭盖头——满族婚俗271
踩脚后跟试情意和火把迎亲——侗族婚俗272
花草树叶作情书——景颇族婚俗273
卖鸡肉找对象——傣族婚俗274
情卦和抢帽子——藏族婚俗275
偷鸡头与抬锅盖——阿昌族婚俗276
盘瑶婚俗279
红瑶婚俗281
花瑶婚俗282
侗族婚俗284
苗族婚俗287
壮族婚俗290
三、中国古代婚姻中的禁忌291
择婚禁忌292
氏族外婚禁忌293
氏族内婚禁忌293
民族内婚禁忌294
同姓不婚禁忌295
异姓不婚禁忌296
异辈不婚禁忌297
表亲婚禁忌298
等级婚禁忌300
恋爱禁忌302
媒人禁忌305
纳彩禁忌307
问名禁忌309
定婚禁忌317
嫁娶禁忌322
亲迎禁忌327
拜天地禁忌348
婚宴禁忌350
洞房禁忌351
婚后禁忌357
回门禁忌359
离婚禁忌362
再婚禁忌363
四、中国古代民间丧俗366
中国北方的丧俗367
初终367
入殓370
吊祭372
出殡375
祭奠378
中国南方的丧俗380
殓期380
殡葬381
服丧383
寿庆385
第四章 中国各民族其他生活礼仪和习俗大观385
泉州三加之礼386
泉州16岁生日387
杭州的寿诞习俗387
少数民族酒风俗388
山栏酒388
肝胆酒389
牛角酒389
青稞酒389
纳西族“客酒”390
“独龙族”竹筒酒390
为啥头碗新米饭要喂狗391
各个地域的传说大观391
生肖的传说391
狗头帽的传说392
戒指的传说392
耳坠的传说392
馒头的传说393
插秧吃蚱鲍肉的传说393
敲五更的传说393
走后门的来历394
扔愁帽394
小囡穿毛衫394
缠足395
口围395
荆州妇女红鼻梁395
宁波人爱吃臭咸菜396
胶东人走路背搭手396
鸦叫不祥397
水草敬牛397
人死布遮面397
麒麟送子398
谢梁轮姓398
上门女婿称“补代”398
送面羊399
斗鼠敬老399
乳名用阿399
长嫂如母400
吃讲茶400
望蚕讯401
夫妻借宿不同床401
“双喜”从何来401
偷出嫁的传说402
媒人的传说402
纸石定亲402
哭嫁冲丧403
妹上轿亲哥抱403
新娘相遇换手帕403
洞房窗口糊红纸404
浙江女子尽封王404
大公鸡娶亲405
少数民族的习俗礼仪405
拉祜族生活习俗405
瑶家生活习俗406
苗族生活习俗407
侗乡生活习俗408
新疆少数民族生活习俗409
客家生活习俗410
藏族的礼仪412
满族日常礼俗415
结束语——民俗:一个民族和国家文化的象征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