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课程初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朱文军,陆海鲲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
- ISBN:9787504743688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44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256页
- 主题词:中学物理课-教学研究-初中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课程初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有效课堂的生成1
第一节 让学生的思维灵动起来——以“压强”中的一个思考题为例1
第二节 以问题为中心引领教学 以思维为核心促进发展——以液体压强习题教学为例4
第三节 为学生的思维发展而教——以“瓶吞蛋”实验为例7
一、“吞”进去的方法7
二、“吐”蛋的方法8
第四节 第十四种解法10
第二章 物理思维方法13
第一节 一种构建物理概念的重要方法——比值定义法13
一、物理概念的构建13
二、比值定义法14
三、结束语17
第二节 寻找“相似性”运用类比法17
第三节 谈谈竞赛试题对物理科学方法的考察20
一、类比法20
二、物理模型法(模型法)22
三、控制变量法23
第四节 科学探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控制变量法24
一、科学探究的含义25
二、控制变量法25
三、中学物理应用控制变量法的案例分析26
四、中考探究题中对控制变量法的考察28
第五节 中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心理分析及其能力培养30
一、关于问题解决的几种理论30
二、中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五个阶段32
三、影响中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因素34
四、如何培养中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36
第六节 浅谈类比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37
一、类比法的概念及分类37
二、类比与比喻、比较的区别40
三、为什么要用类比41
四、类比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44
第三章 教学智慧51
第一节 焦耳定律实验的比较研究及改进51
一、几种教材中的实验方法比较53
二、几种改进方案55
三、实验方案的再改进56
四、实验方案的整合58
第二节 应大力提倡物理实验教学——江苏省2009年首届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操作技能大赛展演侧记59
一、主要问题60
二、问题解决的策略65
第三节 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006—2008年全国中学物理教学大赛(初中)案例分析之一66
一、课堂教学引入的分类67
二、实验引入67
三、录像引入69
四、游戏引入70
五、故事引入72
六、图片引入73
七、列举不足引入74
第四节 激发初中生学习物理兴趣浅谈75
一、物理学习兴趣的心理结构76
二、初中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发展水平76
三、物理教学中激发兴趣的具体方法77
第五节 概念图及概念图软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79
一、概念图的定义与构成80
二、概念图的理论基础80
三、如何构建概念图82
四、结束语87
第六节 相似三角形在初中光学中的应用88
一、小孔成像中的相似三角形88
二、凸透镜成像中相似三角形知识88
三、凹透镜成像中相似三角形知识90
第四章 实验设计92
第一节 在声现象教学中整合教育技术资源92
一、eshow软件介绍92
二、实验改进与设计94
第二节 对两个教学实验设计的改进99
一、探究液体内部压强99
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00
第三节 该实验能说明浮力产生的原因吗101
第四节 由一道实验考题谈实验设计的优化102
第五节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比较研究109
一、探究凸透镜成像整体设计110
二、怎么猜想到焦距f会影响成像性质的112
三、实验到底要做几次113
四、实验数据的处理113
五、实验用的光源如何选取比较好115
第六节 “二力平衡”实验设计的思考117
一、各版本教材的实验方案117
二、期刊网上的两种改进方案119
三、二力平衡实验设计的逻辑关系分析120
四、优化后的实验设计122
五、结束语126
第五章 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127
第一节 从“浮力”谈如何进行教学设计127
一、我们的教学设计要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127
二、教学设计要能生成有效的问题128
三、设计探究性实验时要能驾驭学生提出的可能变量128
四、教学设计要勇于创新129
第二节 基于爱国主义教育的“速度”教学案例130
一、教材分析130
二、设计思想130
三、教学目标131
四、教学过程132
第三节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139
一、教学设计思想139
二、学习任务分析140
三、学习者分析141
四、教学目标142
五、教学准备142
六、教学过程143
七、教学流程150
八、教后反思150
第四节 基于学生兴趣的光学实验复习(教学案例)153
一、复习目标153
二、重点难点153
三、教具153
四、设计思想154
五、教学过程154
第五节 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基于“动能与势能”教学案例的研究160
一、引入161
二、提问的有效性163
三、如何引导学生猜想166
四、预设与生成167
第六节 什么样的知识适合探究——基于“功率”教学案例的研究170
一、引入要有思维含量170
二、什么样的知识适合探究172
三、测量功率实验的设计174
第七节 浅谈如何处理教材——基于“功”一节教学案例的研究176
一、有“成效”就是做功吗177
二、“什么叫做功”需要探究吗179
三、判断是否有力做功的例子应如何选取179
四、“功的计算”需要探究吗182
五、如何理解功的原理183
第八节 什么样的呈现方式最有效——基于“眼睛与眼镜”教学案例的研究184
一、如何引入最有效184
二、Flash和实验应选择谁186
三、其他有效教学片段187
四、符合知识内部逻辑结构的有效板书188
第九节 实验设计思想及操作规范——基于“透镜”教学案例的研究189
一、如何让学生理解凸透镜对光的折射规律189
二、实验设计、操作的规范性190
三、教师语言、板书的准确性192
第六章 试题研究195
第一节 对一道错题的剖析195
第二节 数学方法在物理解题中的妙用196
第三节 它们为什么总是容易做错198
第四节 杠杆和电表示数动态变化分析201
一、杠杆类动态问题的分析201
二、电学中的动态问题分析202
第五节 第十五届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几道能源问题的试题分类解析204
一、判断说理题204
二、分析计算题205
第六节 体现评价新理念推进教学素质化——浅析2000年和2001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208
一、试题的开放程度大增209
二、实用性、实验性题目增多210
三、考察知识迁移能力的题目增多211
四、掌握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212
第七节 这样的“小题”值得大做213
第八节 这样的题目适合初中生吗——由一道画凸透镜特殊光线试题说起216
随笔218
参考文献240
后记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