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英翻译技巧教学与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汉英翻译技巧教学与研究
  • 王大伟,魏清光著;方梦之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 ISBN:7500113978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56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75页
  • 主题词:英语-翻译-教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汉英翻译技巧教学与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1

目录1

1 词汇1

1.1 词义准确1

1.1.1 褒、贬义的准确1

1.1.1.1 使用褒义词1

前言3

1.1.1.2 使用中性词3

1.1.1.3 使用贬义词5

1.1.2 语义的准确7

译例出处及书中简称7

1.2 一词双义引起的简练12

1.2.1 动词的一词双义12

1.2.2 名词的一词双义13

1.2.3 介词的一词双义16

1.3 选择正式或非正式用词16

1.4 变换用词21

1.5 汉英词汇视点之差异26

1.6 动态与静态28

1.7 填充词30

1.7.1 虚词填充词30

1.7.2 实词填充词34

1.8 冠词37

1.9 范畴词40

1.10 词语的搭配能力43

1.10.1 选用正确搭配43

1.10.2 选用搭配能力强的词45

1.10.3 添加词汇以满足搭配要求46

1.11 数字的模糊表达47

1.12 倍数、百分比的译法49

2 句法结构53

2.1 介词词组53

2.1.1 将介词词组转为从句54

2.1.2 用语义具体的实词修饰远处的相关词57

2.2.1.1 缩短状语与被修饰对象之间的距离59

2.2 状语59

2.2.1 解决修饰不清的问题59

2.2.1.2 是否修饰两个对象63

2.2.1.3 限制性与非限制性状语68

2.2.2 多个状语的安排69

2.2.2.1 状语的位置69

2.2.2.1.1 分置状语以求结构平衡69

2.2.2.1.2 将相关状语安排在一起72

2.2.2.2 将状语转为其他句子结构74

2.3 定语75

2.3.1 前置与后置定语75

2.3.1.1 使用名词性定语76

2.3.1.2 前置定语与后置定语的选择77

2.3.1.2.1 前置定语的使用78

2.3.1.2.2 后置定语的使用80

2.3.1.3 含有介词的名词词组作前置定语82

2.3.1.4 前置定语中避免过多地叠用名词83

2.3.2 多定语与长定语的处理84

2.3.2.1 平衡前置定语与后置定语84

2.3.2.2 将隔离的词组定语改为从句定语87

2.3.2.3 将长定语分流到从句或主句中88

2.3.2.4 将长定语分流到并列结构中91

2.3.2.5 将长定语分流到同位结构中92

2.3.2.6 调整长、短定语的前后位置95

2.3.2.7 修改全句句型96

2.3.2.8 括号内容的翻译98

2.4 汉语无主句、无宾句的处理99

2.4.1 补上人称代词作为主语100

2.4.2 补上语义虚泛或具体的词语充当主语102

2.4.3 转为被动语态103

2.4.4 将非主语成分转为主语104

2.4.5 补上省略的宾语106

2.4.6 使用英语名词以省略宾语107

2.5 主从关系的处理108

2.5.1 词汇、词组的主从109

2.5.2 分句的主从111

2.6 合并与分拆114

2.6.1 连接词并句114

2.6.2 非连接词并句115

2.6.2.1 副词并句116

2.6.2.2 形容词并句118

2.6.2.3 介词并句119

2.6.2.4 分词并句120

2.6.2.5 名词词组并句121

2.6.3 分拆121

2.7.1 把汉语并列结构译成英语并列结构124

2.7 并列结构124

2.7.2 把汉语非并列结构改成英语并列结构127

2.8 多层次并列关系128

2.8.1 改变英语词形129

2.8.2 使用大型连接词132

2.8.3 添加或减少连接词语134

2.8.4 减少语法层次138

2.9 提取“公因式”141

2.9.1 显性提取“公因式”141

2.9.2 隐性提取“公因式”145

2.10 管辖问题149

3.1 衔接154

3.1.1 指代154

3 篇章154

3.1.1.1 使用代词155

3.1.1.2 使用实词158

3.1.2 省略、替代160

3.1.3 标点符号衔接161

3.2 连接词语的衔接力165

3.2.1 使用适当长度的连接词语165

3.2.2 连接词语的联用168

3.2.3 使用从句连接词增强拖动力173

3.2.4 添加总结词175

3.2.4.1 添加前置总结词175

3.2.4.2 添加后置总结词178

3.2.5 简化总分结构中的连接词语181

3.2.6 重复介词以增强衔接性185

3.3 语段衔接187

3.3.1 缩短两个语段之间的距离188

3.3.1.1 前面语段向后移188

3.3.1.2 后面语段向前移192

3.3.1.3 缩减两相关语段之间的词汇194

3.3.2 利用搭配关系遥相呼应196

3.4 尾心与尾重198

3.4.1 尾心198

3.4.1.1 使用正常语序取得尾心198

3.4.1.2 将一结构移前以取得尾心199

3.4.2 尾重202

3.4.2.1 将长结构移到句末202

3.4.2.2 拉长句末结构或缩短前面结构206

3.4.3 尾重与尾心的综合处理207

3.4.3.1 尾重与句首信息中心208

3.4.3.2 尾重与句中信息中心210

3.4.3.3 尾心及适当增大尾重211

3.4.3.4 仅保留尾心213

3.4.3.5 综合分析215

3.5 汉语主题的几种译法217

3.5.1 将汉语主题转为英语主语217

3.5.2 “关于……”句型的译法219

3.5.3 长主题的译法221

4 修辞与语义226

4.1 形象的处理226

4.1.1 保留形象226

4.1.2 转换形象228

4.1.3 删去形象229

4.1.4 加强形象232

4.2 拟人化233

4.2.1 将汉语非人物性主语转为英语的人物性主语233

4.2.2 将汉语非人物性主语中的人物转为英语的人物性主语235

4.2.3 使用与人类活动较密切的非人物名词充当主语237

4.2.4 使用与汉语非人物主语中与人类活动较密切的名词充当主语238

4.2.5 将汉语非人物性主语转为非主语239

4.3 减弱语气242

4.3.1 改用语气不太强烈的词语243

4.3.2 删除语气强烈的词语245

4.4 加强语气247

4.5 重复的处理250

4.5.1 显性重复251

4.5.1.1 删除不必要的重复251

4.5.1.2 变换用词253

4.5.2 隐性重复255

4.5.2.1 描述整体时的重复255

4.5.2.2 描述“进一步”时的重复258

4.5.2.3 其他重复259

4.6 可推断地点、时间、人体的省略260

5 译者的主体性264

5.1 基础语法项目266

5.1.1 时与体266

5.1.2 虚拟语气273

5.1.3 情态276

5.1.4 词性转换279

5.1.5 冠词284

5.2 词语语义的模糊性286

5.2.1 词汇语义的模糊性287

5.2.2 词组语义的模糊性291

5.3 句子结构293

5.3.1 添加主语、宾语中的主观性293

5.3.2 对主从关系的不同理解297

5.3.3 对语序的不同处理299

5.3.3.1 词组顺序300

5.3.3.2 全句语序304

5.3.4 对逻辑关系的不同理解309

5.4 语篇311

5.5 意象、修辞的处理317

5.5.1 删除318

5.5.2 转换321

5.5.3 添加325

5.6 逻辑准确329

5.6.1 时间上的准确330

5.6.2 数量、范围上的准确331

5.6.3 推理上的准确335

5.6.4 缺损语义的补充337

5.7 对文化信息丰富的词语的解释性翻译340

5.7.1 政治术语的解释340

5.7.2 历史文化术语的解释343

5.7.3 地理名称的解释345

5.7.4 礼貌用语的添加348

5.7.5 标题与图片说明的翻译350

参考文献35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