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美术史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美术史 上
  • 李福顺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
  • ISBN:7531418487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635页
  • 文件大小:64MB
  • 文件页数:679页
  • 主题词:美术理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美术史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序言1

第一章 奇异的开端——中国原始时期的美术1

第一节 石骨 玉器4

一 工具的变化及人类审美意识的发生发展4

二 骨器和玉器10

1 骨制工具和装饰品10

2 玉器14

第二节 原始建筑18

一 中国原始建筑的一般情况18

二 两种建筑的雏型19

三 南方的干栏系列23

第三节 制陶工艺25

一 中国原始制陶工艺的发生与发展25

二 不同类型文化的制陶工艺及其特点27

三 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39

第四节 原始绘画与雕塑43

一 地画与陶器画43

二 原始雕塑46

第五节 中国岩画54

一 中国岩画的发现与研究54

二 中国岩画功能概说57

1 传播知识的记事图画58

2 表达宗教感情的神灵崇拜图像62

3 寄托生活理想的生殖崇拜图画67

4 宣泄娱乐情绪的舞蹈图画69

三 岩画的审美特征72

1 选择美的环境72

2 选择合适的工具与材料74

3 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77

四 中国岩画是特殊的审美眼睛下的产物83

第二章 铸鼎象物 使民知神奸——夏、商、西周时期的美术86

第一节 建筑 雕塑 工艺88

一 建筑88

1 最早的宫殿88

2 夏、商、周宫殿遗址88

3 商代宫殿基址90

4 西周建筑92

二 雕塑93

1 青铜雕塑94

2 玉石雕刻——殷墟妇好墓商代玉雕97

三 工 艺97

1 青铜工艺97

2 玉石工艺111

一 三代绘画遗迹117

第二节 绘画与书法117

二 书法119

1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119

2 青铜铭纹121

第三章 百花齐放 争奇斗艳——春秋战国时期的美术121

第一节 概述121

第二节 建筑雕塑工艺125

一 建筑125

1 列国都城的基本情况125

2 主要成就及特征131

二 雕塑134

1 青铜雕塑134

2 俑:铜、木、泥俑137

3 漆木雕刻140

三 工艺141

1 玉石工艺141

2 漆器工艺143

3 青铜工艺147

4 织绣工艺148

第三节 绘画和书法149

一 绘 画150

1 丰富多彩的壁画150

2 漆画和帛画151

3 铜器画154

4 春秋战国时期绘画的主要特征157

二 书 法158

1 铜器铭文——金文158

2 石鼓文及其他160

第四章 图形存影 劝善戒恶——秦汉时期的美术164

一 建筑166

1 秦长城及宫殿建筑166

第一节 建筑、雕塑、工艺166

2 两汉宫殿建筑167

二 雕塑167

1 秦汉雕塑与古希腊雕塑之影响167

2 秦始皇陵兵马俑171

3 汉霍去病墓石刻175

4 秦汉俑176

三 工 艺184

1 青铜工艺185

2 玉器188

3 漆器——中国漆器发展史上的高峰190

4 织绣、印染工艺193

5 陶瓷工艺196

第二节 秦汉绘画199

一 宫殿、墓室壁画200

1 秦宫壁画残片200

2 汉墓壁画201

二 帛 画207

1 长沙马王堆西汉早期墓室帛画207

2 山东金雀山西汉早期墓室帛画212

三 漆 画212

1 漆棺画212

2 漆器画214

第三节 画像砖画像石217

一 画像石的代表作及其艺术特征218

1 画像石的艺术手法218

2 画像石的集中地219

二 画像砖的代表作及其艺术特征223

1 画像砖的集中地223

2 画像砖的艺术手法227

1 秦统一文字的历史功绩228

一 秦小篆228

第四节 秦汉书法228

2 秦小篆遗迹229

二 汉 隶229

三 鸿都门学对书画艺术的影响232

1 最早的综合艺术大学232

2 文房四宝的改进232

第五章 艺术觉醒 以形写神——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233

概述233

第一节 绘画概况238

第二节 峻宇雕墙 图绘天地——壁画240

一 宫殿壁画240

二 墓室壁画242

1 酒泉、嘉峪关魏晋墓室壁画242

2 南京西善桥东晋墓室砖画:形象刻画之精道244

1 魏少帝曹髦、杨修等251

一 三国时期重要画家及其作品251

第三节 魏晋画坛251

2 吴画家曹不兴、吴王赵夫人等252

3 蜀诸葛亮等253

二 两晋画家254

1 晋明帝司马绍254

2 诗文书画兼擅的画家254

3 其他以画最见长者257

4 集雕绘技艺于一身的戴逵父子258

5 有作品流传至今的画家顾恺之265

(3)顾恺之在绘画史上的地位286

三 魏晋画论288

1 曹植论画289

2 顾恺之三篇画论289

3 释慧远(334—416)等人的画论300

1 文人隐居与田园诗画兴起305

第四节 南朝绘画305

一 概 况305

2 仕隐分工论与山水画307

二 南朝宋画家310

1 六法兼备陆探微310

2 隐逸文人山水画家311

3 人物画家324

三 南齐画家326

1 人物画家326

2 山水画家327

3 畜兽画家328

4 肖像画家谢赫及其《画品》329

四 梁陈画家335

1 梁元帝萧绎336

(1)陆杲(2)陶弘景(3)袁昂 江僧宝等344

3 人物画家344

2 山水画家萧贲344

4 张僧繇345

5 外国画家备拔陀罗等348

6 南陈画家顾野王349

7 姚最及其《续画品》350

第五节 十六国北朝绘画351

一 概 说351

二 墓室壁画353

1 甘肃地区魏晋墓室壁画353

2 中原地区北朝墓室壁画354

3 茹茹公主墓室壁画356

4 北齐娄叡墓室壁画358

三 幽岩嵌壁,象形传心——石窟艺术360

1 佛教东渐与石窟艺术大发展360

2 克孜尔石窟363

3 敦煌石窟369

4 云冈石窟375

5 龙门石窟381

6 石窟寺石窟388

7 巩县石窟391

8 麦积山石窟391

四 石窟艺术的主要特征396

1 神性与人性的融合396

2 环境与心境的结合396

3 佛门等级与造像布局397

4 装彩与眼神399

5 象征性与艺术处理399

五 北朝绘画400

1 后魏绘画400

2 北齐绘画403

3 北周绘画405

1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406

六 北朝文献记载中的绘画406

2 魏收《魏书·释老志》410

3 郦道元《水经注》413

4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419

第六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421

一 书风之变421

二 著名书法家422

三 南北朝名碑427

第七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431

一 都城431

二 园林建筑432

三 寺、塔、石窟建筑433

四 陵墓建筑436

一 陶 瓷437

第八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437

二 书画材料——文房四宝439

三 织绣工艺441

第九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对外美术交流443

一 与印度的美术交流443

二 与朝鲜、日本等国的美术交流445

第六章 大唐风神华丽恢弘——隋唐时期的美术454

第一节 概述454

第二节 隋唐石窟艺术459

一 隋唐石窟艺术的主要特征459

二 主要石窟462

1 敦煌石窟462

2 龙门石窟472

3 麦积山石窟481

5 天龙山石窟482

4 炳灵寺石窟482

6 乐山大佛、皇泽寺483

7 安岳石刻群486

8 巴中南龛与大足石窟489

9 剑川石窟490

第三节 隋唐时期的绘画492

一 概 述492

二 隋唐时期的绘画493

1 承前启后的隋代绘画493

2 丰富多彩的唐代绘画499

三 隋唐时期的壁画557

1 石窟壁画558

2 墓室壁画566

3 唐文献记载的唐代壁画572

1 彦悰《后画录》594

四 隋唐时期的画史画论594

2 裴孝源《贞观公私画史》595

3 朱景玄《唐朝名画录》595

4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596

第四节 隋唐时期的工艺599

一 陶瓷工艺599

二 金属工艺603

三 丝织工艺608

一 都城与宫殿612

第五节 隋唐时期的建筑612

二 园林建筑615

三 寺、塔、陵墓建筑616

第六节 隋唐时期的书法622

一 唐初书法622

二 唐中期书法的全面繁荣625

三 唐中期篆书、隶书的再兴与变化632

四 晚唐大书法家柳公权63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