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学研究与工程试验设计方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成岳,夏光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922241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65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78页
- 主题词:水泥-原料-粉碎-设备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科学研究与工程试验设计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科学与技术1
1.1 科学与科学精神1
1.1.1 科学1
1.1.2 科学精神2
1.2 技术与高技术4
1.2.1 技术4
1.2.2 高技术5
1.3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8
1.4 科学技术发展趋势10
1.4.1 现代科学的数学化10
1.4.2 现代科学的整体化10
1.4.3 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11
思考题与习题12
2 科学研究内容13
2.1 科学研究的概念和内容13
2.1.1 科学研究的概念13
2.1.2 科学研究的内容13
2.1.3 科学研究的步骤14
2.2 研究课题的选择14
2.2.1 研究课题的来源14
2.2.2 研究课题的选择原则15
2.3 科学研究的类型16
2.3.1 接研究过程分类16
2.3.2 按研究性质分类17
2.3.3 按研究规模分类18
2.3.4 按研究方法区分19
2.4 科研设计21
2.4.1 科研设计的概念与意义21
2.4.2 科研设计的目的21
2.4.3 科研设计书的具体内容21
2.4.4 开题报告22
2.4.5 开题报告会22
2.5 科研设计方法24
2.5.1 指标、因素与水平24
2.5.2 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27
2.5.3 设计试验步骤28
2.5.4 正交表及试验安排30
2.5.5 常用统计量及其计算34
思考题与习题37
3 研究试样的采取与制备39
3.1 矿床采样39
3.1.1 采样要求39
3.1.2 采样设计41
3.2 工厂取样44
3.2.1 静置料堆的取样44
3.2.2 流动物料的取样45
3.3 研究前试样的制备45
3.3.1 试样加工操作45
3.3.2 固体原料试样的采取和加工工作的自动化和联动化47
思考题与习题47
4.1.2 平分法的作法48
4.1.1 平分法概念48
4 单因素试验设计法48
4.1 平分法48
4.2 黄金分割法49
4.2.1 黄金分割法的概念49
4.2.2 0.618法的作法49
4.3 分数法50
4.3.1 所有可能的试验总数正好是某一个Fn-150
4.3.2 所有可能的试验总数大于某一Fn-1而小于Fn+1-151
4.4 预给要求法51
4.5 比例分割法52
思考题与习题53
5.1.1 试验方案设计54
5.1 单指标正交试验设计54
5 正交试验设计与极差分析54
5.1.2 试验结果的计算、分析55
5.2 正交试验设计原理的直观解释60
5.3 多指标正交试验设计61
5.3.1 综合平衡法61
5.3.2 综合评分法66
5.3.3 排队评分法68
5.4 混合型正交表的试验设计68
5.5 考虑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设计71
思考题与习题76
6.1.2 方差分析的概念79
6.1.1 方差分析的意义79
6.1 概述79
6 方差分析79
6.1.3 方差分析的种类80
6.2 单因素试验的方差分析80
6.2.1 问题的提出80
6.2.2 简单的示例80
6.2.3 单因素试验方差分析的一般步骤83
6.3 双因素试验的方差分析89
思考题与习题92
7.1.1 偏差平方和的计算94
7.1.2 计算平均偏差平方和与自由度94
7.1 在正交表上进行方差分析的步骤与格式94
7 正交试验设计的方差分析94
7.1.3 计算F值及查F分布表95
7.1.4 对因素进行显著性检验96
7.2 二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的方差分析98
7.1.1 不考虑交互作用的二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的方差分析98
7.2.2 考虑交互作用的二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的方差分析100
7.3 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的方差分析102
7.3.1 不考虑交互作用的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的方差分析102
7.3.2 有交互作用的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的方差分析105
7.4 四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的方差分析110
7.5 混合型正交表的方差分析112
7.6.1 重复试验的方差分析114
7.6 重复试验和重复取样的方差分析114
7.6.2 重复取样的方差分析118
7.7 0~1数据的计算分析法120
思考题与习题122
8 正交试验设计的灵活应用124
8.1 并列法124
8.2 拟水平法126
8.2.1 拟水平法的直观分析126
8.2.2 拟水平的方差分析127
8.3 组合法129
8.4 部分追加法132
8.5 直积法136
9.1.1 前言141
9 正交设计法在工业上的应用141
9.1 电子陶瓷材料的研制141
9.1.2 试验内容142
9.1.3 结果与讨论144
9.1.4 结论145
9.2 陶瓷颜料的研制145
9.2.1 试验内容与试剂145
9.2.2 试验设备145
9.2.3 试验结果与分析145
9.2.4 色度测定148
9.3.1 试验内容149
9.3 釉的研制149
9.2.5 结论149
9.3.2 试验结果与分析150
9.3.3 结论157
9.3.4 红釉试验158
9.4 高档细瓷的研制162
9.4.1 试验内容与原料162
9.4.2 试验结果的分析163
9.4.3 第二批正交试验163
9.4.4 试验结果164
9.5 环境监测分析165
9.6.2 试验方法166
9.6.1 试验内容和药品及仪器166
9.6 水污染处理工程166
9.6.3 结果与讨论167
思考题与习题169
10 试验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171
10.1 真值与误差171
10.1.1 真值与平均值171
10.1.2 误差与误差的分类172
10.1.3 观测的精度173
10.2 偶然误差的分布规律173
10.2.1 偶然误差的性质与特点173
10.2.2 误差的表示方法174
10.3.1 有效数字的确定177
10.3.2 常用的基本运算法则177
10.3 有效数字与运算法则177
10.3.3 可疑观测值的取舍179
10.4 试验数据的整理与归纳181
10.4.1 列表法181
10.4.2 图示法181
10.4.3 方程法183
思考题与习题193
11 科技工作报告与科技论文194
11.1 概述194
11.2 科技工作报告195
11.2.1 科技试验报告195
11.2.2 实验报告196
11.2.3 科技开题报告197
11.2.4 研制报告197
11.2.5 测试报告198
11.2.6 生产使用报告198
11.2.7 技术总结报告198
11.2.8 可行性研究报告198
11.2.9 专题文献综述199
11.2.10 申请鉴定的报告及鉴定证书199
11.3 科技论文200
11.3.1 科技论文概述200
11.3.2 科技论文的基本格式200
11.3.3 论文的写作过程204
11.3.4 自然科学学位论文的撰写207
11.4 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208
思考题与习题210
12 科技成果的评价、申报与应用211
12.1 科技成果的特点、类型与表现形式211
12.1.1 科技成果的特点211
12.1.2 科技成果的类型及表现211
12.2 科技成果的鉴定与评价212
12.2.1 科学技术成果的技术鉴定212
12.2.2 科学技术成果的鉴定程序213
12.2.3 科技成果的经济评价216
12.2.4 综合评价218
12.3.1 科技成果的申报221
12.3 科技成果的申报及推广应用221
12.3.2 科技成果的应用与推广222
思考题与习题223
附录224
附录1 国际原子量表224
附录2 矿物表226
附录3 各种筛子的规格235
附录4 F检验临界值表237
附录5 常用正交表247
附录6 可化成直线的常用曲线类型261
附录7 法定计量单位制的单位263
附录8 基本物理量264
参考文献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