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心血管麻醉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临床心血管麻醉实践](https://www.shukui.net/cover/16/34718656.jpg)
- 于钦军,李立环主编;王伟鹏,陈雷副主编;王云,王古岩,王宇红,龙村,刘白玲,刘明政,朱涛,纪宏文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69961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644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665页
- 主题词:心脏血管疾病-外科手术-麻醉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临床心血管麻醉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1章 心脏的解剖和生理 王伟鹏 李立环1
第1节 心脏应用解剖1
一、心脏的临床解剖特征1
二、心脏传导系统2
三、心脏的冠状循环4
四、心脏的神经支配6
第2节 心脏应用生理7
一、心肌细胞的膜电位7
二、心肌收缩及其影响因素10
三、心动周期13
四、心排血量15
五、心室功能17
六、冠状循环生理18
第2章 麻醉前评估和准备 于钦军 李立环20
第1节 麻醉前访视20
一、麻醉前访视目的20
二、麻醉前访视内容21
第2节 麻醉前评估24
一、一般问题24
二、心脏疾病的临床评估25
三、对各系统疾病的评估28
第3节 麻醉前用药31
一、术前心脏用药31
二、麻醉前用药32
第4节 麻醉前准备33
一、病人的准备33
二、麻醉器械和物品准备34
三、麻醉实施前的检查和准备36
四、麻醉准备室(holding room)38
第5节 麻醉记录39
一、麻醉前访视记录39
二、麻醉术中记录39
三、麻醉后随访记录40
第3章 麻醉监测 于钦军41
第1节 麻醉监测的标准41
一、麻醉的风险和安全性41
二、麻醉监测的标准43
第2节 心血管功能监测44
一、听诊器监测44
二、心电图监测45
三、动脉压监测49
四、中心静脉压53
五、左房压57
六、肺动脉导管58
七、心排血量64
八、超声心动图66
第3节 肺功能监测72
第4节 体温监测72
一、临床意义72
二、体温监测设备73
三、体温监测部位73
第5节 肾功能监测74
第6节 脑监测74
第1节 吸入麻醉药75
一、吸入麻醉药的一般特性75
第4章 麻醉药理 于钦军 陈雷75
二、临床常用的吸入麻醉药79
第2节 静脉麻醉药82
一、阿片类镇痛药82
二、丙泊酚88
三、硫喷妥钠89
四、苯二氮?类药90
五、氯胺酮93
六、依托咪酯94
第3节 肌肉松弛药95
一、肌肉松弛药的一般特性95
二、临床常用的肌肉松弛药103
一、正性肌力药的一般特性109
第1节 正性肌力药109
第5章 常用心血管药物 于钦军 李立环109
二、肾上腺素类药113
三、非肾上腺素类药122
第2节 血管扩张药128
一、血管扩张药的一般特性128
二、常用的血管扩张药物129
第3节 β受体阻滞药138
一、β受体阻滞药的一般特性138
二、常用的β受体阻滞药143
第4节 钙通道阻滞药147
一、钙通道阻滞药的一般特性147
二、常用的钙通道阻滞药149
第1节 小儿心血管生理152
一、胎儿循环系统的发育152
第6章 先天性心脏病的麻醉处理 张东亚 于钦军152
二、出生后循环系统的调整和过渡154
三、新生儿与成人心脏的生理差异155
第2节 先心病的病理生理156
一、先心病的临床分类156
二、CHD对心脏发育的影响158
三、临床表现159
四、麻醉对先心病的影响及对策162
第3节 先心病的一般麻醉处理166
一、麻醉前评估166
二、麻醉前准备169
三、小儿气管内插管172
四、麻醉诱导和维持175
五、体外循环178
六、体外循环后的处理181
第4节 不同病种先心病的麻醉处理182
一、室间隔缺损182
二、房间隔缺损184
三、心内膜垫缺损或房室通道186
四、动脉导管未闭187
五、主动脉缩窄188
六、肺动脉瓣狭窄190
七、法洛四联症191
八、大动脉转位193
九、三尖瓣闭锁196
十、永存动脉干198
十一、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200
十二、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201
十三、右心室双出口202
十四、Ebstein畸形206
十五、部分减状手术的麻醉处理209
第5节 术后早期处理212
一、心血管系统212
二、呼吸系统212
三、肾脏213
四、代谢和液体平衡214
五、中枢神经系统214
第7章 心脏瓣膜疾病的麻醉处理 陈雷216
第1节 心脏瓣膜疾病的一般特征216
一、心脏瓣膜疾病的病因216
二、正常心脏对瓣膜疾病的代偿反应216
三、心脏瓣膜疾病的麻醉处理原则218
第2节 二尖瓣狭窄219
一、病理生理学改变219
二、外科治疗220
三、围术期的管理221
第3节 二尖瓣关闭不全223
一、病理生理学改变223
二、外科治疗225
三、围术期的管理226
第4节 主动脉瓣狭窄227
一、病理生理学改变227
二、外科治疗229
三、围术期的管理229
第5节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31
一、病理生理学改变231
二、外科治疗233
三、围术期的管理233
一、冠心病的病理生理235
第8章 冠心病外科的麻醉处理 李立环235
第1节 冠心病的病情特点235
二、冠心病的辅助检查238
三、冠心病外科的术前危险因素241
第2节 冠心病外科的麻醉244
一、围术期影响心肌氧供需平衡的因素244
二、围术期监测246
三、麻醉药物的选择249
四、麻醉前用药253
五、麻醉诱导和维持253
六、麻醉管理中须注意的问题254
七、非体外循环CABG的麻醉256
一、病因259
二、分类259
第1节 胸、腹主动脉瘤的病因和分类259
第9章 胸、腹主动脉瘤手术的麻醉处理 刘明政 程卫平259
第2节 胸、腹主动脉瘤的外科处理262
一、外科治疗的目的和指征262
二、常见的外科和体外循环技术263
三、不同部位动脉瘤的外科技术265
第3节 胸、腹主动脉瘤手术的麻醉266
一、术前准备和评估266
二、术中监测270
三、麻醉处理的基本原则271
四、不同部位主动脉瘤手术的麻醉特点272
五、重要器官的保护277
一、围术期危险因素281
二、麻醉处理281
第10章 特殊心血管病人的麻醉处理 纪宏文 林雪 王古岩281
第1节 再次心脏手术的麻醉281
第2节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手术的麻醉283
一、病理生理283
二、麻醉处理283
第3节 原发性心脏肿瘤手术的麻醉285
一、原发性心脏肿瘤的临床特征285
二、麻醉处理286
第4节 合并糖尿病病人心脏手术的麻醉286
一、糖尿病的病理生理286
二、糖尿病的治疗288
三、合并糖尿病的麻醉处理289
一、病理生理290
二、麻醉处理290
第5节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麻醉290
第6节 急性心包压塞手术的麻醉291
一、病理生理特点291
二、麻醉处理要点292
第7节 慢性肺动脉栓塞手术的麻醉293
一、病理生理特点293
二、围术期的麻醉处理294
第8节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麻醉296
一、病理生理特征296
二、麻醉处理要点297
第11章 原位心肺移植术的麻醉处理 陈雷 于钦军301
第1节 原位心脏移植的麻醉301
一、历史回顾301
二、受体的选择和评估302
三、供体的选择和供心的处理303
四、病理生理学306
五、外科处理307
六、麻醉管理308
第2节 肺移植的麻醉312
一、历史回顾312
二、受体的选择313
三、供体的选择和移植肺的采取313
四、病理生理学314
五、麻醉管理316
六、并发症322
第3节 心肺联合移植的麻醉324
一、历史回顾324
二、受体选择324
三、供体选择和移植物采取324
五、麻醉管理325
四、病理生理学325
六、并发症326
第12章 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处理 杨静 李立环327
第1节 非心脏手术的一般麻醉处理327
一、术前评估327
二、术前准备328
三、麻醉前用药328
四、麻醉选择328
五、术中管理331
六、术后处理332
第2节 不同类型心脏病的麻醉处理332
一、先天性心脏病332
二、心脏瓣膜疾病336
三、冠心病非心脏手术的麻醉340
第1节 手术室外麻醉的特点344
一、环境特点344
第13章 手术室外的麻醉处理 王云 刘白玲344
二、病人特点345
三、工作职责和内容345
四、设备及其他345
五、麻醉原则346
第2节 诊断性检查和介入治疗的麻醉346
一、左、右心导管检查及造影的麻醉346
二、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及缺损封堵的麻醉348
三、CT或超高速CT检查的麻醉349
四、射频消融术的麻醉349
五、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或支架放置术的麻醉350
六、埋藏式自动转复除颤器的麻醉351
七、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的麻醉处理354
一、正常电解质和酸碱平衡356
第14章 输血和输液 周建新 于钦军356
第1节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356
二、临床常见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359
三、术中输液和输血原则369
第2节 血液制品和血浆代用品370
一、输血适应证370
二、成分输血371
三、输血并发症374
四、血浆代用品375
第3节 血液保护和血液麻醉379
一、严格输血指征和提倡成分输血379
二、提高麻醉质量降低应激反应380
三、血液保护的其他措施381
一、病因384
第1节 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384
第15章 围术期心律失常 晏馥霞 李立环384
二、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386
第2节 心律失常的诊断388
一、正常心律的必要条件388
二、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388
第3节 抗心律失常药391
一、抗心律失常药的基础电生理作用391
二、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392
三、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393
第4节 常见心律失常的处理401
一、心律失常的电治疗方法401
二、心律失常一般处理方法402
三、围术期常见心律失常的特异处理403
一、麻醉诱导前期407
第16章 体外循环手术的麻醉管理 王伟鹏 于钦军407
第1节 麻醉诱导期间管理407
二、诱导插管期间410
三、常见问题及处理412
第2节 体外循环前期管理415
一、体外循环前期的基本操作415
二、问题和处理417
第3节 体外循环期间管理418
一、体外循环前的检查(LAMPS)418
二、体外循环中的LAMPS419
三、停机前的LAMPS424
四、特殊问题和处理425
第4节 脱离体外循环机429
一、脱机前的准备429
二、脱离体外循环432
三、脱机后的处理434
第5节 体外循环后期437
一、肝素的拮抗437
二、外科手术操作438
三、麻醉管理438
四、转运过程440
第17章 心脏外科术后早期处理 于钦军441
第1节 到达ICU的即刻处理441
一、初步评估441
二、口头交班442
三、进一步评估442
第2节 呼吸功能的支持443
一、心脏手术后肺部变化443
二、机械通气时呼吸参数的设定444
三、机械通气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445
四、呼吸方式的改变446
五、呼吸机446
六、机械通气的监测447
七、脱离呼吸机447
八、气管拔管后的呼吸管理449
九、呼吸并发症的管理449
十、重新气管内插管451
第3节 循环的管理452
一、低心排血量452
二、低血压453
三、心律失常453
四、肺动脉高压454
五、高血压454
一、镇静和镇痛455
六、外科并发症455
第4节 中枢神经系统的管理455
二、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457
第18章 抗凝与止血 于钦军458
第1节 生理止血机制458
一、血小板与止血458
二、凝血和抗凝血过程460
三、凝血功能的检查462
第2节 抗凝、拮抗和监测465
一、肝素抗凝465
二、肝素的拮抗468
三、抗凝期间的监测471
第3节 体外循环和凝血473
一、术前原有影响凝血的因素473
二、体外循环对凝血功能的影响475
三、外科和其他因素477
四、预防和治疗措施478
五、术后渗血的外科处理原则479
第4节 抗凝血药和促凝血药479
一、抗凝血药479
二、促凝血药483
第19章 体外循环 龙村490
第1节 体外循环装置490
一、体外循环方式和目的490
二、体外循环管道490
三、氧合器494
四、血泵496
五、滤器499
一、常温体外循环501
第2节 常用的体外循环技术501
三、中度低温体外循环502
二、浅低温体外循环502
四、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503
五、深低温停循环体外循环503
六、上下半身分别灌注体外循环504
七、部分体外循环505
第3节 体外循环中的管理505
一、平均动脉压505
二、中心静脉压506
三、左房压507
四、温度507
六、流量508
七、血气508
五、抗凝与拮抗508
八、电解质509
九、红细胞比容(Hct)509
十、体外循环水代谢的管理509
第20章 心肌保护 张毅 龙村515
第1节 心肌保护的基础知识515
一、心肌的血供及其影响因素515
二、心肌缺血时的能量代谢515
三、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516
四、心肌抗缺血的自身保护作用517
五、冠状静脉逆行灌注(RCSP)的生理基础519
六、婴幼儿未成熟心肌的特点519
七、老年病人的心肌保护520
三、主动脉阻断前的心肌保护522
二、体外循环前的心肌保护522
一、心肌保护的基本概念522
第2节 体外循环中的心肌保护522
四、主动脉阻断期间的心肌保护523
五、主动脉开放后的心肌保护529
六、体外循环后的心肌保护530
第21章 脑保护 于钦军 李立环531
第1节 脑生理531
一、脑的基本生理特点531
二、体外循环对脑血流的影响532
第2节 脑损伤534
一、发生率534
二、病因535
三、病理生理536
一、脑电图(EEG)监测538
第3节 脑监测538
四、相关危险因素538
二、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540
三、脑血氧饱和度监测542
四、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监测543
五、脑温度监测543
六、颅内压监测543
第4节 脑保护544
一、保证脑的有效灌注544
二、低温脑保护544
三、预防脑栓塞546
四、药物性脑保护546
第22章 肺保护 王伟鹏 于钦军548
第1节 肺生理548
一、肺通气548
二、肺换气550
三、肺循环551
第2节 肺功能监测553
一、肺容量、肺通气和肺换气功能553
二、肺的呼吸动力学556
三、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557
四、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559
五、血气监测560
第3节 肺损伤560
一、肺损伤的原因560
二、与肺损伤有关的危险因素561
三、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561
第4节 肺保护563
一、体外循环相关的肺保护563
二、术后早期肺损伤的防治565
三、心脏手术后肺损伤的治疗进展569
第23章 肾保护 常勇男 朱涛573
第1节 肾脏生理573
一、肾脏的结构特点573
二、肾功能574
第2节 麻醉和体外循环对肾脏的影响575
一、麻醉药物的影响575
二、麻醉操作和手术的影响576
三、体外循环的影响577
第3节 肾保护578
一、围术期肾功能监测578
二、肾保护措施580
第4节 脱水药和利尿药…………………………………(581 )581
一、利尿药的分类581
二、常用脱水药和利尿药582
第24章 心脏起搏 王宇红 张毅587
第1节 心脏起搏器的基础587
一、起搏器的基本结构587
二、起搏器的识别代码及起搏方式588
三、心脏起搏的适应证591
第2节 起搏器病人的围术期管理593
一、起搏器病人的术前评估593
二、围术期临时起搏594
三、麻醉手术中的管理596
四、植入起搏器的术中处理597
五、围术期起搏器故障的处理597
六、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起搏601
一、主动脉内球囊反搏603
第1节 辅助循环装置603
第25章 辅助循环装置和体外膜肺支持 龙村603
二、心室辅助606
第2节 体外循环膜肺支持610
一、体外循环膜肺支持(ECMO)原理610
二、ECMO的适应证和禁忌证610
三、循环途径611
四、ECMO的管理612
五、并发症615
主要参考书目617
附录 李丽萍 于钦军618
附录1 常用实验室检查正常值618
附录2 常用心脏超声检查正常值620
附录3 常用循环血流动力学参数625
英中文名词对照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