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移动IP与安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周贤伟主编;景晓军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7118039667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46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262页
- 主题词:移动通信-通信协议-安全技术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移动IP与安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1章 绪论1
1.1 OSI7层协议模型与TCP/IP协议模型1
1.2 TCP/IP协议4
1.2.1 IPv4编址4
1.2.2 IP包格式6
1.2.3 IP的路由选择8
1.2.4 传统IP的局限性15
1.3 移动IP协议19
1.3.1 移动IP解决的问题20
1.3.2 移动IP应用的范围20
1.3.3 移动IP设计的要求及目标21
1.3.4 移动IP的基本内容22
1.3.5 3种IP封装25
1.4.1 移动切换28
1.4 移动IP的关键问题28
1.4.2 组播问题29
1.4.3 移动安全29
参考文献32
第2章 移动IPv433
2.1 移动IPv4中的代理发现33
2.1.1 代理通告与代理请求33
2.1.2 代理发现对外地代理和家乡代理的要求36
2.1.3 代理发现对移动节点的要求37
2.2 移动IPv4中的注册38
2.2.1 注册概述38
2.2.2 注册中的认证扩展39
2.2.3 注册请求与注册应答41
2.2.4 注册对移动节点的要求43
2.2.5 注册对外地代理的要求47
2.2.6 注册对家乡代理的要求50
2.3.1 单播数据分组的路由54
2.3 移动IPv4的路由54
2.3.2 广播数据分组的路由55
2.3.3 组播数据分组的路由56
2.3.4 移动路由器56
2.3.5 ARP、Proxy ARP和Gratuitous ARP57
参考文献59
第3章 移动IP切换技术60
3.1 切换的基本概念60
3.1.1 基本切换类型60
3.1.2 切换判决条件61
3.1.3 切换过程61
3.1.4 切换控制方式62
3.1.5 软切换与硬切换63
3.1.6 切换技术在IP网中的应用64
3.2 移动IPv4中的移动检测方法66
3.2.1 有代理广播消息的情况66
3.1.7 Mobile IP的切换问题66
3.2.2 没有广播消息的情况67
3.3 移动IPv4低延迟切换技术68
3.3.1 低延迟切换基本概念68
3.3.2 预先注册切换方法70
3.3.3 过后注册切换方法72
3.3.4 联合切换方法75
3.3.5 几种切换技术的比较75
参考文献76
第4章 移动IP组播技术77
4.1 固定网络的组播技术77
4.1.1 IP组播服务模型78
4.1.2 组播传输树的典型算法78
4.1.3 密集模式的组播路由协议80
4.1.4 稀疏模式的组播路由协议81
4.2.1 移动IP组播面临的新问题83
4.1.5 域间组播协议83
4.2 移动IP组播83
4.2.2 移动IP组播算法的评价标准84
4.2.3 移动IP组播的研究现状84
4.3 移动IP组播技术85
4.3.1 双向隧道85
4.3.2 远程加入85
4.3.3 移动组播(MoM)协议86
4.3.4 基于范围的移动组播(RBMoM)协议90
4.3.5 MobiCast93
4.3.6 路由优化的移动组播协议(MMROP)94
4.3.7 组播代理(MA)协议95
4.3.8 移动组播代理(MMA)协议97
4.4 可靠组播路由协议101
4.4.1 可靠移动组播协议(RMMP)101
4.4.2 基于范围的可靠移动组播(RRBMoM)协议103
参考文献105
第5章 移动IP安全问题106
5.1 网络安全106
5.1.1 网络安全的目标106
5.1.2 网络安全的机制和技术107
5.2 移动IP分析110
5.2.1 移动IP面临的安全威胁110
5.2.2 增强安全性的策略111
参考文献112
第6章 IPSec简介113
6.1 IPSec协议概述113
6.1.1 综述113
6.1.2 封装安全载荷(ESP)114
6.1.3 验证头(AH)116
6.2 IPSec体系116
6.2.1 IPSec安全结构117
6.2.2 IPSec模式118
6.2.3 安全关联和隧道121
6.2.4 安全关联数据库122
6.3 IPSec实施124
6.3.1 IPSec实施结构124
6.3.2 IPSec协议处理125
6.3.3 分段和PMTU130
参考文献132
第7章 移动IP的安全体系结构133
7.1 基于公钥的安全移动IP133
7.2 IPSec保护的数据包重定向134
7.3 防火墙已知透明因特网移动性体系结构135
7.3.1 移动IP和防火墙135
7.3.2 Handoff-Aware无线访问因特网基础设施138
7.3.3 防火墙已知透明因特网移动性体系结构138
参考文献143
第8章 移动IP认证144
8.1 认证概述144
8.1.1 Needham-Schroeder协议144
8.1.2 直接认证144
8.2 身份认证145
8.2.1 Kerberos协议分析145
8.2.2 移动IP中的身份认证150
8.3 源认证的数字签名163
8.3.1 几种数字签名算法163
8.3.2 签名算法比较167
8.3.3 移动IP的源认证168
参考文献168
第9章 PKI及其密钥管理169
9.1 PKI技术169
9.2 PKI的基本组成170
9.3 运行机理172
9.5 PKI的特点173
9.4 PKI的作用173
9.5.1 实现密钥的私有性174
9.5.2 实施认证过程中无须第3方KDC参与174
9.5.3 离线工作方式174
9.5.4 具有极强的可扩展性174
9.5.5 具有数字签名的特点174
9.6 集中式与自治式相结合的安全管理175
9.7 X.509证书管理系统175
9.7.1 X.509证书175
9.7.2 证书管理系统设计176
9.8 基于PKI技术CA密钥算法分析与认证过程178
9.8.1 3DES算法178
9.8.2 RSA算法分析179
9.8.3 MD5算法分析179
参考文献180
9.8.4 CA数字认证过程180
第10章 以公钥为基础的安全移动IP182
10.1 移动IP的安全需求182
10.2 MoIPS系统的总览182
10.2.1 安全服务182
10.2.2 以公钥为基础的结构184
10.3 X.509公钥基础设施(PKI)185
10.3.1 使用基于DNS PKI的原因185
10.3.2 证书类型185
10.3.3 证书的权利和策略186
10.3.4 Subject Name(主体名字)186
10.3.5 MoIPS证书和CRL的框架187
10.3.6 证书的层次187
10.3.7 基于DNS的证书分发187
10.4.2 计算算法188
10.4.1 设计的目标188
10.4 对移动IP控制信息的保护188
10.3.8 直接证书交换188
10.4.3 PKI支持189
10.5 重定向包的IPSec保护189
参考文献191
第11章 IKE密钥交换192
11.1 IKE的机制192
11.2 主模式交换193
11.3 IKE的安全195
11.3.1 机密性保护195
11.3.2 完整性保护及身份验证196
11.3.3 抵抗拒绝服务攻击196
11.3.4 防止中间人攻击196
11.3.5 完美向前保密196
11.4 关于IPSec密钥交换的研究及实现196
11.4.2 IKE动态密钥交换总体流程197
11.4.1 密钥管理与ISAKMP/Oakley197
11.5 基于IPSec的虚拟专用网络密钥交换199
11.6 在IKE中引入Kerberos服务200
11.6.1 产生和计算第2阶段所需材料201
11.6.2 在IKE载荷中传递KRB_AP_REQ、KRB_AP_REP201
11.6.3 安全关联的安装202
参考文献202
第12章 移动IPv6概述203
12.1 移动IPv6一般性描述203
12.2 移动IPv6详细描述204
12.2.1 在家乡网络中的MN204
12.2.2 外地网络中的MN204
12.2.3 移动检测205
12.2.4 移动节点绑定更新205
12.2.5 数据包转发206
12.3.3 绑定请求208
12.3.2 动态家乡代理发现208
12.3.4 流量转发208
12.2.6 返回家乡网络208
12.3 移动IPv6其他功能208
12.3.1 移动代理请求208
第13章 移动IPv6体系结构和切换技术210
13.1 移动IPv6体系结构210
13.2 在LINUX平台上的移动IPv6211
13.2.1 转交地址的自动配置211
13.2.2 站点间的切换211
13.2.3 站点内的切换212
13.3 移动IPv6切换技术简介212
13.3.1 移动IPv6快速切换技术212
13.3.2 移动IPv6平滑切换技术213
13.3.3 层次型移动IPv6214
14.1 移动IPv6关键路由技术分析215
14.1.1 移动IPv6关键路由技术215
第14章 移动IPv6的路由技术215
14.1.2 移动IPv6对IPv6通信节点和路由器的要求217
14.2 移动IPv6优化路由安全方案217
14.2.1 概述217
14.2.2 受到的威胁219
14.2.3 安全路由最优化220
14.2.4 其他威胁222
参考文献222
第15章 移动IPv6安全概述223
15.1 移动IPv6的安全目标和受到的威胁223
15.2 推荐的认证方法224
15.2.1 IPSec224
15.2.2 返回路由224
15.2.3 方法分析226
参考文献227
16.3 安全性考虑228
16.2 适用性陈述228
第16章 移动IPv6预配置绑定管理密钥228
16.1 预配置一个绑定管理密钥228
参考文献229
第17章 移动IPv6认证技术230
17.1 概述230
17.1.1 认证操作流程230
17.1.2 移动消息认证选项231
17.1.3 处理考虑232
17.1.4 安全考虑232
17.2 移动IPv6的Child-proof认证(CAM)233
17.2.1 产生背景233
17.2.2 CAM协议234
17.2.3 家乡地址选项235
参考文献236
17.2.4 在移动IPv6中整合CAM236
第18章 移动IPv6源特定组播238
18.1 概述238
18.2 组播的过去、现在和未来239
18.3 MIPv6SSM的描述、组成和优势240
18.4 IETF标准化241
18.5 其他研究组和出版物241
参考文献242
第19章 移动IPv6的应用244
19.1 移动IPv6在FreeBSD平台中的应用244
19.2 移动IPv6在Linux平台中的应用244
19.2.1 Linux-MIPL项目244
19.2.2 CMU Monarch项目245
19.2.3 USAGI(UniverSAI playGround)246
19.2.4 Lancaster项目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