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
  • 黄济人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ISBN:9787515314334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501页
  • 文件大小:115MB
  • 文件页数:523页
  • 主题词:纪实文学-中国-当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部2

序章 洛阳之战2

1.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蒋介石三次派专机接他到南京2

2.蒋介石的一句肺腑之言像一把火,把他周身的血烧烫了。他保证:“除非天塌地陷,洛阳万无一失。”4

3.酒肉征逐后清扫射界,为孤注一掷,牡丹古城遭受空前蹂躏7

4.负隅顽抗,无奈大势去矣9

第一章 黄河北岸12

1.陈赓似乎忘了审询的公务,邱行湘似乎忘了战俘的身份,而像故人重逢,亲切无间,对坐在硝烟刚刚散去的战场上12

2.求死不得,求生不愿,他茫茫乎无路可走14

3.邱行湘原以为,天底下有两种老百姓,一种喜欢共产党,一种喜欢国民党17

4.赖钟声响应“一寸山河一滴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参加青年军,设有专用电台与蒋经国直接联系,如今却诚惶诚恐20

第二章 黄埔村中23

5.此黄埔非彼黄埔,邱行湘竟得他乡遇故知23

6.以蒋介石“以不变应万变,以万变保不变”的哲学为武器,他气宇轩昂地走进了崭新的战场26

7.训练班教唱《蒋介石,你这个坏东西》,他又一次面临生存危机28

8.又是一场战役——孙殿英部的鸦片枪被解放军缴了械30

9.生平第一次劳动,扁担将他压矮的同时,一个从未有过的意识的形体却产生并长高了32

10.胡琏究竟何时进入了洛阳阵地?洛阳失守到底怪谁?康泽这个无兵司令怎会被推到第一线34

第三章 井陉河畔37

11.邱行湘求教于张岚峰:冯玉祥曾把蒋军打得焦头烂额,为何冯军又瓦解得如此之快呢?37

12.毛泽东的补丁和陈诚的鹅绒,他一眼便看到了人类的经验和教训40

13.原国民党暂编第三纵队快速纵队副司令蒋铁雄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否有失节之嫌?他心力交瘁42

14.他曾把蒋介石的命令当作事业的指南,现在他把毛泽东的文章当作生命的暗示44

15.邱行湘面临一场严峻的考试——策反担任北平德胜门守备的妹夫黄剑夫46

第四章 功德林里49

16.庙宇+监狱=梅花、梧桐、清净+电光形胡同、八角楼、恐怖49

17.戊字胡同内,邱行湘大胆地进行了一次试探51

18.甲字胡同内,文强向共产党的“典狱官”传授监狱管理办法53

19.乙字胡同内,康泽和董益三不时交头接耳,伏案“交代”55

20.丙字胡同内,黄维的一切,都像他那颗小黑痣那样固定58

第五章 胡同之间60

21.一本《人民公敌蒋介石》引发了邱行湘关于“是非”和“统治正宗”的思考60

22.黄维和董益三之间发生了功德林里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打人事件62

23.陈长捷要从共产党的老祖宗马克思那里开刀,托人买来《资本论》第一、二、三卷65

24.同一条胡同里的日本战犯说:“中国共产党对我们日本人不错。”67

第六章 高墙内外70

25.“美军仁川登陆”,他们有的兴奋得夜不能寐,有的掏心掏肺地慷慨陈词,有的一言不发却最先抢看报纸70

26.朝鲜战场的战况搅乱了他的思维,炒麦大战却升腾了他的性灵72

27.杨伯涛执笔《关于美军战术之研究》,被称赞“你们对人民有功”,又写了七言绝句《为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炒干粮》75

28.苏联女人在功德林的“臭虫风波”让邱行湘窥一斑而见全豹77

第七章 八角楼下79

29.朝鲜战场的硝烟弥漫到功德林的时候,杜聿明居然从病榻上走下来,破天荒地主动找共产党人说话了79

30.黄维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当手纸,遭众人围攻,却被他口中“灭绝人性”的管理员解了围81

31.邱行湘被议论有纵火嫌疑,管理处却把一包火柴递到了他的手中83

32.日本战犯别时依依,管理员泪中带笑,他懂得了“强者”的全部含义85

第八章 碎石路上88

33.在白公馆怒目阴沉的宋希濂,终于笑着走进功德林,被文强发现酷似龙门石窟中一个笑眯眯的佛像88

34.陈长捷对《资本论》的顶批叫文强大吃一惊,他停止了唐诗宋词对身体的疗养,开始了马列经典对灵魂的急诊90

35.邱行湘唯一碰到的钉子是康泽,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在他后面保驾的也是康泽92

36.梁培璜、林伟俦、邱行湘一起就各自的最后一役滔滔不绝,却在毛泽东兵法的文字面前默默无语95

第九章 走廊顶端98

37.杜聿明被俘时连自己的姓名都没有承认,六年后,他承认了共产党的伟大98

38.宋希濂交代的罪行非同小可,之前曾和瞿秋白有过一番关于阶级斗争的谈话101

39.邱行湘有保留地交罪。保留的部分,他认为自己有功;交代的部分,他唯恐言之不详104

40.陈长捷痛愧:邓演达与之同窗,但前者彪炳千古,后者遗臭万年106

第十章 梅花丛中110

41.公共场合仅点头微笑,私下范汉杰和文强在厕所密谈,方靖和邱行湘在澡堂擦背110

42.功德林大礼堂由鸦雀无声到人声鼎沸。邱行湘和罗历戎四目相对,蓦地想起北平居仁堂会议来112

43.战犯内部成立了学习委员会,自我管理,轻松愉快114

44.邱行湘和杨伯涛相互开导劝慰,仍不禁默默回想着王凌云来救他的时间116

第十一章 巷道阡陌119

45.王耀武两次在文强面前面如土色、呆若木鸡,又因黄维的牙刷深刻检讨,并慌忙表示不能崇拜关云长119

46.张淦用《易经》对抗毛泽东的《矛盾论》,舌战群儒122

47.他发现黄维不是神行太保,不是书呆子,甚至不是黄维,而是一个怪癖的陌生人124

48.宋希濂在功德林发起了一场斗须运动,庞镜塘、刘嘉树,乃至黄维,无一幸免127

第十二章 战场上下130

49.周恩来在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治报告,勾起了宋希濂一番难言的衷曲130

50.负责审核材料的李科长提醒杜聿明,他的《自传》遗漏了一个重要事件132

51.杨伯涛当面对黄维说:“你是共产党的功臣,你是国民党的罪人。”又直端端地对王耀武说:“你是日本人的功臣,你是中国人的罪人。”134

52.邱行湘绘声绘色地从湘西会战之武阳一役,讲到了牟廷芳的“五子登科”137

第十三章 阳光洒处140

53.沈醉在功德林写的全部日记里,平均每三则就有一个“雪”字140

54.邱行湘收到了老家和妹夫黄剑夫的回信,心潮难已142

55.张治中、程潜、章士钊、邵力子、傅作义、蒋光鼐、张难先、郑洞国、侯镜如等先后来到了功德林144

56.“不是亲人,却是恩人。”他们给毛泽东上书了一封感恩信146

第十四章 青砖壁头149

57.在一张竖起的双人白色床单上,廖耀湘和陈林达分庭抗礼,王陵基无力招架149

58.《新生园地》文学艺术专栏,文强、沈鹏、沈醉、黄铁民诗言志,歌咏怀152

59.邱行湘和康泽的战事刚刚平息,与徐远举的战火又要燃起154

60.李仙洲成为蜚声功德林的电影“观后”专栏作家,自称“不要三从,要四德(得)”157

第十五章 荒土角落160

61.杜聿明在缝纫室的核心地位,与他在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的核心地位一样,是由他的才能决定的160

62.黄维在他的永动机战役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哪怕试图闯关的有张治中、郭沫若、杜聿明,甚至他的妻子162

63.狼狈如胡临聪、白丁如“周老黑”,一张报告会的木椅,仍使之享有功德林最高的荣誉和地位165

64.宋希濂的发言稿堪称政治与艺术的结合,范汉杰携一大捆高等数学书本进了功德林,廖耀湘能全文背诵《哥达纲领批判》167

第十六章 长河尽头170

65.杜聿明和宋希濂分率甲、乙两组展开辩论:孙中山先生是否接受了共产主义?170

66.沈醉曾问叶挺若获释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又曾为江竹筠在桌子下面踢了徐远举一脚172

67.檄文变契约,邱行湘和徐远举先后背起了失去双腿的杨光钰175

68.康泽对杜聿明响亮地说:“我们都是黄埔学生,我们要坚持民族气节,不能做软骨头!”177

第十七章 旋涡之中180

69.杜聿明两次给从未谋面的大女婿杨振宁写信,两次提到“民族”二字180

70.黄维第一个在“应该坚持什么样的民族气节”的大辩论上发言,从而招致第二次批判黄维大会183

71.曾获美国加州大学博士学位的杜建时,最终为一本中国普通大学的教科书《政治经济学》所折服185

72.外出参观的整齐的“蓝衣将军”队伍里,竟夹杂着两位穿黑色囚服的187

第十八章 国土上面190

73.杜聿明竟忘了国民党头等战犯的身份,径直拉开车门,“嘟嘟”两声,把汽车开跑啦!190

74.厂长自我介绍说他是一个资本家,旋即出人意料地赢得了他们炸雷般的掌声192

75.杜建时的名字曾和周恩来连在一起,而他的经历如同轮船上的定向器,一个一百八十度之后,还得有一个一百八十度,才能平安回来194

76.武汉长江大桥上,文强脱口而出“我身不觉在霄汉,睹此宏图暗叫惊”;邱行湘心中默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196

第十九章 真理面前198

77.杨伯涛用诗抒儿女情,牟中珩用画表父母心198

78.杜聿明终于发出了人生慨叹:“败在敌人手里可以挽回,败在老百姓手里,就再也挽不回来了!”200

79.张淦宣称:“毛主席是懂《易经》的,不然他写不出《矛盾论》。”黄维断言:“像我们这样的国家,只要解决了动力问题,很快就能赶上西方。”203

80.学习委员会第二次发起致毛主席的感恩信,择文强草稿,由邱行湘缮写205

第二十章 五云山下208

81.离开功德林“大本营”,他们开赴新的疆场——秦城208

82.邱行湘率队在“鱼鳞坑战役”中打成平局,在“苹果坑战役”中获得险胜210

83.杜聿明用一本《果树栽培技术》开启崭新的事业,陈长捷捧一本《资本论》在破窑里亲身检验213

84.百户之家庆团圆,众将献艺名堂多215

第二十一章 阳关大道218

85.五云山下安居乐业,王陵基手舞葵花,廖耀湘错把胡萝卜当芫荽218

86.“沈醉不知归路”,篱笆另一侧的小男孩告诉他:“天快黑了,你还不回去,你妈妈在家里等你呢!”220

87.关于国民党战犯秦城农场生活的新闻纪录片里,邱行湘为什么表情那样悲戚,甚至眼角还有泪滴?223

88.杜聿明从左脚那只棉鞋里拉出一只死老鼠,也引出了未曾有过的“意识革命”226

第二十二章 金秋时节230

89.1959年9月14日,幸福突然袭击,最终打垮了这支队伍230

90.1959年10月2日,回到功德林的他们全体给毛泽东写了第三封感恩信233

91.1959年12月4日,首批特赦蒋介石集团战争罪犯大会在功德林大礼堂隆重举行235

92.溥仪在宾馆的楼道里勃然大怒,邱行湘为了黄维重返功德林237

93.周恩来红着眼圈对他们说:“不怪你们,怪我对你们接近得太少……”240

第二十三章 石头城里243

94.出去之后,回去之前,不管是原来的阵营,还是现在的政权,都对他作了相应的交代243

95.省亲之行,他跪倒在老母的病榻跟前,也跪倒在十年前的两个长工面前245

96.明故宫旧机场,当年他从这里飞赴洛阳,留下罪恶,如今他在这里开荒种菜,创造生活247

97.娶了美眷,生得“虎子”,邱行湘握锄头的手拿起了钢笔,书写全新的一页250

第二十四章 长江南岸253

98.杜聿明走进人民大会堂;李仙洲走在济南街头;杨伯涛走在田间小路;曹天戈走在西子湖畔;邱行湘走在长江南岸253

99.全国政协文史专员及其眷属们在邱行湘家中欢聚一堂,有人新婚燕尔,有人破镜重圆,有人独自等待255

100.既感“天高地厚恨难报,愿为统一蹈火汤”,何叹“冠盖满京华,唯我独消瘦”?258

101.失败在一个战场,胜利在另一个地方261

下部276

第一章 翰墨春秋276

1.穿越时空隧道,陈赓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回忆洛阳战役》就摆在邱行湘的案头276

2.正如毛泽东所说,这是“人民解放战争中,夺取大城市的第一场硬战”278

3.邱行湘忘不了陈赓的临别赠言:“如今我们解放了洛阳,解放了这里的人民,也解放了你。”281

4.周恩来的承诺不到三个月就实现了。邱行湘在《文史资料选辑》上看到了分别不久的杜聿明283

第二章 破镜重圆286

5.会见蒙哥马利后,疏于笔墨的杜聿明写了一篇长达两万多字的“鸿篇巨制”286

6.邱行湘意外收到杨伯涛寄来的文章清样,终于按捺不住,拍案而起289

7.周恩来劝郑庭笈复婚,最早前来贺喜的是傅作义291

8.陈长捷与傅作义前嫌冰释,并和邱行湘一道,被周恩来表扬为吃苦耐劳的典型294

第三章 直面人生297

9.“周老黑”重塑形象,发表了处女作《四川綦江战干团惨案回忆》297

10.继陈赓、杨伯涛之后,邱行湘从国民党洛阳警备司令的角度再写洛阳之战300

11.庞镜塘特意去向王耀武辞行,所带礼物却被王耀武撕得粉碎303

12.沈醉在获赦的第二天即乘车南下,准备迎候雪雪的归来305

第四章 生活逻辑308

13.黄剑夫解甲归田,邱行湘不懊海与之失之交臂,却担心妹夫成为众矢之的308

14.杜聿明在前线独木难支,曹秀清在后方遍尝炎凉311

15.以“告状”为进步手段的董益三,现在“告”的是康泽,“状子”是《襄樊战役康泽被擒记》313

16.宋希濂不得不对自己的信仰进行反省,第一步就是学习《毛泽东选集》316

第五章 处世之道319

17.全国文史专员们在邱行湘的新家聚首,摒弃前嫌的同时,似乎还有了共同的方向319

18.宋瑞珂坚持平均七天给黄维写一封信,黄维终于回信了,内容却让人始料未及322

19.周恩来接见在京获赦人员及其家属时说:“中国革命是个复杂的过程,有些时候很难用谁对不起谁来诠释历史……”324

20.康泽写的交罪认罪材料,据说毛泽东看了一个通宵326

第六章 斗争哲学329

21.一连五批特赦名单中都没有他,难道是因为他的历史最复杂?329

22.宋希濂苦苦思索:蒋介石打了败仗,为什么要扯到哲学上去呢?共产党人又有怎样的斗争哲学?332

23.邱行湘决定好好工作,通过自己的正面形象,去扭转晚辈们的被动局面334

24.沈醉望眼欲穿的“家书”不啻晴天霹雳,还好有小女儿带来了慰藉337

第七章 万事静观340

25.文强请杜聿明转告《文史资料选辑》编辑部一句话:“这不是资料,这是笑料!”340

26.阔别多年的方靖和邱行湘重聚,话题仍是他们曾经的长官黄维342

27.《红岩》畅销,沈醉炙手可热,可他却后悔了344

28.谨小慎微的陈长捷,却在撰写文史资料问题上不惜与别人争得面红耳赤348

第八章 逆水行舟351

29.因了两种不同的人生经历,黄剑夫积极面对,提出质疑;邱行湘被动接受,只知感恩351

30.沈醉痛心连累妻女,却遭到了其他文史专员们的批判354

31.杜聿明的思想被彻底打乱了,字里行间,他还感受到了一股杀气356

32.文史专员办公室被贴上了封条,他们执笔的手又拿起了铁镐359

第九章 乍暖还寒362

33.宋希濂先是开怀畅谈,而后戛然而止,叮嘱记者一定不能写362

34.家事不堪回首,国事风云莫测,文强看见了人性的善良,也看见了人性的残忍364

35.因“内查外调”的需要…沈醉家中各色人等络绎不绝,甚至上演了“全武行”367

36.噩耗频传。最让邱行湘痛不欲生的,是妹夫黄剑夫的惨死370

第十章 磋跎岁月373

37.得知大儿子的厄运和他所崇敬的凌副部长的遭遇,黄维试图做出自己的解释373

38.沈醉莫名其妙地又被关进监狱,而且由先前的国民党战犯,“升格”为国家级要犯376

39.落难中的黄剑夫一家艰难中求存,他的二儿子黄济人终于听见了来自北京的爆炸声378

40.杨振宁回国了,他才知道岳父杜聿明不仅懂军事,还懂政治381

第十一章 心有余悸384

41.文强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了“批林批孔”的社论,不由得想起了孙殿英384

42.恢复上班的第一天,文史专员们要打扫环境,更要收拾心境387

43.沈醉终于弄清了被“二进宫”的缘由,并做了自认为一生中做过的最聪明的事390

44.赖钟声拒绝见杨振宁,理由有二:其一是自惭形秽,其二是孤芳自赏392

第十二章 大地回春395

45.黄维代表最后一批获赦人员宣读致毛泽东的感谢信时,突然放下讲稿,即兴演说起来395

46.文强主持了追悼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的文史专员座谈会,深情回忆起毛泽东教他背先祖文天祥的《路歌》398

47.黄剑夫获得平反,黄济人却把家宴弄得不欢而散,他需要读懂别人、诠释自己401

48.杜聿明号召大家写国民党对日作战的正面战场,并忆起戴安澜的一件身后事403

第十三章 道路纵横407

49.沈醉的文章出现在揭露“四人帮”罪行的中共中央文件的附页。拨乱反正后,沈醉却笑称“此生怀揣一个特赦证足矣”407

50.宋希濂在美国和台湾的一家报社打了一场官司,又意外地当选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的首席顾问409

51.黄维认定唯有永动机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才能报答别人的恩情,不料却引发了家庭悲剧412

52.蓬头垢面的黄济人突然出现在邱行湘的家门口,而且一住就是七天415

第十四章 双管齐下418

53.回不回老家?回了老家该怎么交代?问题始终萦绕,争论还在继续418

54.郑庭笈找杜聿明商量如何知恩图报,杜聿明亲身示范,给他上了一课421

55.沈醉到香港与前妻会面。想得到的没有发生,想不到的却发生了423

56.黄维的肺腑之言让黄济人吃了一惊,黄济人的《功德林》初稿让公安部高度关注426

第十五章 多说并存429

57.宋希濂在美国利用难得的机会做了一件难得的事情,并借李敖写他的文章标题,作自传《鹰犬将军》429

58.李宗仁找沈醉核实一桩针对他的阴谋,叹息国民党内山头林立、积怨成仇432

59.黄维的反对引发了众人的争论,《淮海战役亲历记》中终于有了黄维的文章434

60.黄济人让杨伯涛“有意见”,让黄维“有三个想不到”,让杜聿明属意代写功过文章437

第十六章 自然规律440

61.《解放石家庄》的电影让罗历戎频频点头,他们庆幸现在“不像过去那种搞法”440

62.暗自感伤怀才不遇的杜建时,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成就和荣誉443

63.杜聿明留下肺腑遗言后平静地走了,但树欲静而风不止445

64.杜聿明的追悼会上,从邓小平和黄维发红的眼圈中,黄济人有了意想不到的发现448

第十七章 白纸黑字452

65.从来不记笔记的黄维竟要找杜建时抄一段,并把他准备呈送邓小平的材料锁进了抽屉里452

66.文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个海就是台湾海峡……看我以后的行动吧。”455

67.沈醉:“迷离往事无从记,每向心房频索取。过眼硝烟皆散去,待我今朝都写起。”457

68.邱行湘:“我们写文史资料,只能当运动员,不能当裁判……功过是非自然有人评说。”460

第十八章 落叶归根464

69.十位湖南籍原国民党将领被盛邀返乡,文强的感言最受欢迎,因为他讲了气话,但也是真话464

70.杨伯涛的《陈诚军事集团发展史纪要》激怒了长官黄维。他对杨改口诛为笔伐,打起了笔墨官司466

71.在《文史资料选辑》的质疑、补充和订正栏目上,杨伯涛受到了黄维、宋瑞珂、邱行湘和方靖的“集团攻击”470

72.“国难未纾家难续”,戴安澜遗属“强肩巨责”,续写“抗战史上一部血的成就”473

第十九章 海峡两岸477

73.“严醉”没有死,“华子良”没有疯,他们从《红岩》里走到现实中,抚今追昔477

74.文强应蒋志云之邀访美,意外得知他在台湾竟有一百万美金待领480

75.向来公私分明的黄维,却理直气壮地让黄济人替他去办一件私事483

76.黄维和方靖也走了。黄济人的笔记本上,记录了历史与现实交融的愉悦和苦涩486

第二十章 地球上面490

77.弥留之际,郑庭笈看到了戴复东递到他手里的照片,泪水夺眶而出490

78.因了“冤家路宽”,砸了砚台的沈醉提笔沾新墨,不复旧容颜493

79.邱行湘真的去台湾了,百感交集之余,他拒绝了台湾方面的“困难补助”,还对蒋纬国提了点意见496

80.文强走进只为他一个人敞开的文史专员办公室,想起了艾青的一句诗:房子在地球上,地球在房子里4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