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脊柱外科实用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脊柱外科实用技术
  • 赵建华,金大地,李明主编(上海长海医院骨科)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7801948564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32页
  • 文件大小:118MB
  • 文件页数:449页
  • 主题词:脊椎病-外科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脊柱外科实用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第1章 脊柱应用解剖1

第一节 脊柱的发生与发育1

第二节 脊柱外观2

第三节 颈椎椎弓根参数测量及其解剖学特点2

一、径线参数测量2

二、角度参数测量3

三、毗邻结构测量3

四、国人颈椎椎弓根解剖学特点3

第四节 胸椎和腰椎椎弓根解剖4

第五节 脊髓的血液供应6

第六节 腰椎和下胸椎神经根解剖7

一、基本概念8

二、大体解剖要点8

三、镜下解剖要点8

四、硬脊膜内神经根的排布9

五、硬脊膜外神经根的排布12

第2章 脊柱疾患的病史询问和临床检查15

第一节 病史采集15

一、性别、年龄、职业15

二、外伤史15

三、发病与病程16

四、疼痛性质与特点16

五、伴随症状17

第二节 体格检查17

一、脊柱形态检查18

二、疼痛的检查18

三、运动功能检查18

四、颈椎检查19

五、腰椎检查20

第一节 脊柱生物力学24

第3章 脊柱生物力学,脊柱不稳及其手术指征24

第二节 脊柱不稳25

第三节 过度活动和脊柱不稳26

一、上颈椎(枕骨、寰椎、枢椎)27

二、下颈椎(枢椎以下)27

三、胸椎(胸1~10)28

四、胸腰段(胸11~腰2)28

五、腰椎28

六、慢性不稳28

第4章 围手术期脊柱影像学31

第一节 脊柱退行性疾病31

一、传统放射学31

二、动力位摄片32

三、椎管造影32

四、计算机断层扫描32

五、磁共振成像34

六、椎间盘造影术36

七、影像学检查的选择37

八、术中影像学检查37

九、术后影像学检查37

第二节 感染性疾病38

一、传统影像学38

二、骨扫描39

三、MRI39

第三节 炎性疾病40

一、X线平片和动力位摄片40

二、CT和MRI41

第四节 肿瘤42

一、常规摄片42

四、CT43

五、MRI43

三、水溶性造影剂椎管内造影43

二、骨扫描43

第五节 创伤44

一、普通X线平片44

二、骨扫描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45

三、椎管造影45

四、CT45

五、MRI46

第六节 血管畸形47

第5章 脊柱脊髓创伤51

第一节 下颈椎骨折51

一、诊断51

二、分型51

三、早期处理57

四、手术治疗58

第二节 胸椎、胸腰椎和腰椎骨折62

一、概述62

二、脊柱稳定性评价64

三、骨折的分类65

四、治疗66

五、腰椎骨折的治疗75

第三节 脊髓损伤79

一、损伤机制79

二、病理改变80

三、病理生理改变82

四、分类83

五、临床表现84

六、定位诊断85

七、辅助检查87

八、鉴别诊断87

十、治疗89

九、功能评估89

十一、常见并发症91

第6章 寰枢关节伤病98

一、寰枢关节伤病的诊断98

二、治疗原则100

三、寰枢关节复位术103

四、寰枢关节稳定术104

第7章 颈椎病113

第一节 颈椎病的病变基础113

一、颈椎间盘变性113

二、椎体及其附件的变化113

第二节 颈椎病的诊断116

一、诊断依据116

二、分型诊断根据117

三、鉴别诊断119

第三节 颈椎病的治疗119

一、非手术治疗120

二、手术治疗121

第8章 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132

第一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概要132

一、局部解剖132

二、症状133

三、体征133

四、辅助检查134

五、诊断136

六、鉴别诊断136

七、治疗原则141

第二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142

一、常规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142

二、前路腰椎间盘摘除术144

三、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146

四、显微外科技术腰椎间盘摘除术147

五、椎间盘镜手术148

六、化学髓核溶解术149

七、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151

八、人工椎间盘和人工髓核置换术152

九、腰椎间盘手术失败的治疗153

第三节 腰椎管狭窄症156

一、分型156

二、发病机制156

三、临床表现157

四、诊断158

五、鉴别诊断159

六、非手术治疗159

七、手术治疗159

第9章 结核病与脊柱结核164

第一节 结核病164

一、流行病学164

二、病原学165

三、病理改变与发病机制170

四、抗结核化疗173

第二节 脊柱结核177

一、临床病理177

二、临床表现181

三、诊断183

四、鉴别诊断185

五、治疗185

第10章 脊柱肿瘤193

第一节 概述193

一、分类193

二、诊断193

三、治疗196

第二节 原发性脊柱骨与软骨良性肿瘤199

一、骨样骨瘤199

三、脊柱软骨骨瘤200

二、骨母细胞瘤200

四、软骨母细胞瘤201

第三节 脊柱瘤样病变202

一、嗜酸性肉芽肿202

二、动脉瘤样骨囊肿203

三、孤立性骨囊肿203

四、纤维结构不良204

第四节 脊柱血管瘤205

一、临床表现205

二、影像学表现205

三、病理检查205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206

五、治疗206

第五节 脊柱常见原发恶性和恶性倾向的骨肿瘤206

一、骨巨细胞瘤206

二、软骨肉瘤208

三、骨髓瘤209

四、脊索瘤210

第六节 椎管内肿瘤212

一、神经鞘瘤212

二、脊膜瘤213

三、神经胶质瘤213

第七节 脊柱转移性肿瘤214

一、临床表现214

二、影像学特征214

三、实验室检查215

四、病理活检216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216

六、治疗216

二、分类219

一、基本概念219

第一节 概述219

第11章 脊柱滑脱症219

三、分度222

第二节 脊柱滑脱症的病因学、病理解剖学222

一、病因学及自然病史222

二、病理解剖学223

第三节 脊柱滑脱症的诊断223

一、症状和体征223

二、放射学评估223

三、诊断226

第四节 椎弓崩裂的治疗226

一、非手术治疗226

二、手术治疗226

第五节 脊柱滑脱症的治疗229

一、治疗策略及其理论依据229

二、治疗方法231

第12章 特发性脊柱侧凸239

第一节 概述239

一、发病率239

二、自然史239

第二节 病因学240

一、基因240

二、脊柱结构元件241

三、椎旁肌241

四、代谢和化学因素241

五、内分泌241

六、中枢神经系统241

七、褪黑素、5-羟色胺及钙调节蛋白的作用242

第三节 诊断和影像学评估243

一、诊断243

二、影像学检查与评估244

一、根据顶椎位置分类245

第四节 分类分型245

二、按照侧凸部位和形状分型246

第五节 年龄与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关系247

一、婴幼儿特发性脊柱侧凸247

二、儿童特发性脊柱侧凸248

三、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248

四、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248

第六节 特发性脊柱侧凸的非手术治疗249

一、锻炼250

二、脊柱按摩疗法250

三、电刺激疗法250

第七节 支具治疗250

一、原理250

二、适应证和禁忌证251

三、支具的类型251

五、不良反应252

四、治疗方法与效果观察252

第八节 脊柱侧凸三维矫形融合术253

一、手术治疗指征253

二、术前准备253

三、手术入路的选择254

四、手术方式254

五、手术安全性260

六、植骨260

七、术后康复260

第九节 三维矫形理论260

一、三维平面的畸形261

二、策略性椎体263

第十节 特发性脊柱侧凸手术融合节段的选择263

一、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263

二、矫形设计264

三、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265

二、婴儿型和儿童型特发性脊柱侧凸265

一、感染267

二、神经损伤267

第十一节 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手术并发症267

三、内固定的并发症268

四、脑脊液漏268

五、硬脊膜撕裂268

六、假关节形成268

七、其他并发症268

第十二节 常用脊柱侧凸内固定器械269

一、后路矫形内固定系统269

二、前路矫形内固定系统272

一、适应证275

二、融合范围275

第一节 概述275

第13章 脊柱融合与内固定术275

三、融合部位276

四、融合术的基本方法276

五、术后处理277

六、并发症277

第二节 植骨块的切取278

一、髂骨植骨块278

二、胫骨植骨块278

三、腓骨植骨块279

第三节 脊柱后路融合术279

一、Hibbs脊柱融合术279

二、改良的Hibbs术式280

三、Albee脊柱融合术280

四、Hibbs-Albee脊柱融合术280

五、H形植骨术280

七、假关节修补术281

六、腰骶段小关节融合术281

第四节 脊柱其他融合术式282

一、后外侧融合术282

二、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282

三、脊柱前路融合术282

四、颈椎前路融合术284

第五节 颈椎前路融合术的类型284

一、Robinson等法285

二、Bailey和Badgley法285

三、经咽外途径前路枕颈融合术286

四、前路上颈椎融合术286

五、腓骨支撑植骨在颈椎融合术中的应用287

六、颈前路融合的常见失误287

第六节 颈椎后路融合术288

一、寰枕骨板钢丝固定、融合术288

七、术后并发症288

二、寰-枢融合术289

三、Brooks和Jenkins法290

第七节 颈椎固定术290

一、颈1-2经关节突螺钉固定术290

二、齿状突空心螺钉固定术290

三、枕骨至颈2后路钢板螺钉固定术292

四、ORION颈前路钢板螺钉固定术293

第八节 脊柱后路长节段固定术294

一、Harrington双撑开棒技术294

附:改良Harrington手术295

二、Luque棒固定296

三、Galveston技术296

四、其他后路长节段固定技术297

第九节 经椎弓根脊柱短节段固定技术297

一、Dick椎弓根钉-棒系统297

三、AF椎弓根钉-棒系统299

二、RF椎弓根钉-棒系统299

四、SF椎弓根钉-棒系统300

五、CD椎弓根钉-棒系统300

六、TSRH技术301

七、Tenor内固定器302

八、Steffee椎弓根钉-板系统302

第十节 脊柱前路减压、植骨与内固定技术303

一、前路钉-板系统303

二、钉-棒系统306

二、流行病学313

四、OVCF治疗的关键313

三、OVCF对患者的影响313

五、PVP的发展历史313

一、基本概念313

第一节 概述313

第14章 骨质疏松性脊椎压缩骨折与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313

六、临床疗效评价314

七、PVP的止痛机制314

八、适应证、禁忌证和手术时机315

四、体位316

三、穿刺途径316

二、影像引导方式316

一、术前准备316

第二节 常规操作技术316

五、麻醉317

六、骨折复位317

七、穿刺置针317

八、椎体静脉造影317

九、注射骨水泥318

三、预防性注射骨水泥319

二、椎体严重压缩的OVCF319

一、多发性OVCF319

十、术后处理319

第三节 特殊情况OVCF的PVP治疗319

第四节 PVP治疗OVCF的并发症320

第五节 PVP治疗OVCF的不足与研究方向320

一、PVP治疗OVCF的不足320

二、研究方向320

第15章 胸腰段脊柱前路手术323

第一节 发展简史323

一、胸腰段前路手术的显露323

二、内固定器械的主要特点和临床应用323

第二节 胸腰段骨折的诊断和分类325

一、神经损伤的分类325

二、胸腰段骨折的分类326

三、治疗327

四、胸腰段前入路手术改进前后操作流程331

六、并发症的诊断和处理332

五、术后处理332

七、注意事项335

第三节 胸腰段脊柱结核的前路手术337

一、小儿的脊柱结核337

二、病灶较大的脊柱结核术式337

三、病灶的处理和脊髓减压程序338

第四节 经前路胸腰段肿瘤切除术340

一、手术适应证340

二、手术方法341

第16章 脊柱翻修术343

第一节 腰椎手术的翻修343

一、翻修的原因343

二、翻修术前的评估345

三、腰椎翻修手术方法346

一、适应证347

第二节 脊柱畸形翻修手术347

二、临床症状348

三、影像学评价349

四、治疗方案349

五、术后制动351

第三节 脊柱肿瘤术后翻修术351

一、翻修原因351

二、翻修术的复杂性351

三、手术适应证及原则352

四、术前准备352

五、翻修术技术要点354

六、预后与影响因素357

第四节 翻修术中并发症357

一、手术方法360

第一节 胸腔镜技术在脊柱外科的应用360

第17章 微创脊柱外科360

二、与其他脊柱手术比较361

三、胸腔镜手术的优点361

四、胸腔镜手术的缺点361

第二节 椎间盘源性腰痛髓核成形术362

一、发展历史362

二、适应证及禁忌证363

三、手术原理363

四、技术方法364

第三节 微创腰椎融合术368

一、原理368

二、存在问题368

三、发展简史369

四、融合技术369

一、颈椎手术并发症及其对策372

第四节 手术并发症及其对策372

二、胸椎手术并发症及其对策373

三、腰椎手术并发症及其对策374

第18章 人工全椎间盘置换术和人工髓核置换术377

第一节 人工全椎间盘的类型和生物力学377

一、金属假体377

二、非金属假体378

三、金属-非金属假体378

四、人工全椎间盘存在的问题380

第二节 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380

一、术前准备380

二、术前检查381

三、适应证381

四、禁忌证381

五、手术方法381

六、术后处理382

七、术后随访和评价383

八、临床疗效383

第三节 并发症384

一、前路手术并发症384

二、置入技术并发症384

三、与假体有关的并发症385

四、再手术与并发症385

第四节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385

一、人工颈椎间盘假体385

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手术过程386

三、适应证和禁忌证387

四、临床疗效387

五、并发症387

第五节 人工髓核置换术发展简史387

一、椎间盘结构与功能388

二、椎间盘髓核的生物力学特性388

第六节 人工髓核假体设计388

三、设计原则389

四、人工髓核假体类型及其生物力学390

五、人工髓核假体存在的问题391

第七节 PDN人工髓核假体391

一、PDN假体设计391

二、生物力学特点391

三、生物学测试392

四、可行性研究和设计的演变393

五、PDN-SOLO假体的研制394

六、展望394

二、术前检查395

三、适应证395

四、禁忌证395

一、术前准备395

第八节 人工腰椎间盘髓核(PDN)假体置换术395

五、手术方法396

第九节 人工髓核置换术的术后护理及康复403

一、术后护理403

二、康复护理404

二、药物治疗408

一、急性下腰痛的非手术治疗方案408

第一节 急性腰背痛的处理408

第19章 腰背痛的围手术期处理408

三、神经阻滞治疗411

第二节 术后疼痛和慢性疼痛的处理413

一、术后疼痛413

二、慢性疼痛413

第20章 脊柱外科康复415

第一节 脊柱外科的康复器具415

一、脊柱矫形器415

第二节 脊柱功能评定419

二、轮椅419

三、助步器419

一、脊柱稳定性评定420

二、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与脊髓功能评定420

第三节 围手术期康复421

一、保持正确的体位421

二、防止并发症421

三、物理治疗421

四、功能训练421

第四节 截瘫的康复421

一、康复评定422

二、康复治疗423

三、截瘫行走器的应用424

三、康复治疗425

二、膀胱功能康复的目标425

一 、膀胱功能障碍的分类425

第五节 膀胱功能康复425

四、电刺激骶部传入神经426

五、膀胱去神经426

六、膀胱神经再支配426

七、人工尿道括约肌426

八、膀胱控制器电刺激排尿426

第六节 性功能康复426

一、性功能评定427

二、康复治疗427

第七节 其他症状、体征的康复428

一、痉挛428

二、异位骨化430

三、直肠功能障碍的康复431

四、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431

五、褥疮的防治4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