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汉语因果复句优先序列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汉语因果复句优先序列研究
  • 肖任飞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88828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95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314页
  • 主题词:汉语-句法-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汉语因果复句优先序列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选题原因2

第二节 运用的理论和方法8

第三节 意义和价值14

第四节 要研究的问题和全书的布局17

第五节 符号和公式说明19

第六节 图表索引和语料说明20

第二章 因果复句优先序列总览26

引言26

第一节 本书的复句标准26

一 有关复句的几点认识26

二 具体标准27

第二节 因果复句在复句序列中的地位30

一 在小说语体中的地位31

二 在口语语体中的地位32

三 在报刊语体中的地位33

四 在科普语体中的地位34

五 各语体间因果复句地位比较36

第三节 语序视点下各语体中的因果复句38

一 “因-果”和“果-因”复句的频次频率39

二 各语体中“因-果”、“果-因”复句对比度43

三 分句语序与因果复句结构模式46

第四节 关联标记视点下各语体的因果复句60

一 “因-果”复句三种关联模式的频次频率61

二 “果-因”复句三种关联模式的频次频率66

三 关联标记数量上的不对称现象68

四 有无关联标记视点下“因-果”和“果-因”复句比较74

小结75

第三章 “因-果”复句及其优先序列78

引言78

第一节 各语体中的“因-果”复句78

一 两类“因-果”复句的频次频率78

二 关联标记视点下的两类“因-果”复句81

第二节 说明性“因-果”与优先序列95

一 要明确的问题和关联标记的跨语言比较96

二 因句标记前置或后置优先序列98

三 标记位置与主语的一致性及其优先序列103

四 果句标记前置后置序列及其相关解释111

第三节 前带“又”字的“因-果”复句122

一 四种模式下句式的检视123

二 “又”字的语义及其与前后成分的关系126

三 各条件对“因-果”复句的影响131

第四节 推论性“因-果”与优先序列136

一 为已知信息的前分句及其绝对倾向性137

二 标记的前置和后置情况及其优先序列140

三 关联标记的前置和后置与主语的一致性问题142

小结147

第四章 “果-因”复句及其优先序列151

引言151

第一节 各语体中的“果-因”复句151

一 两类“果-因”复句的频次频率152

二 关联标记视点下的两类“果-因”复句154

第二节 断定性“果-因”复句与优先序列161

一 关联标记构成断定性“果-因”复句的可能性程度161

二 关联标记构成断定性“果-因”复句的条件163

三 关联标记的语序倾向性及其优先序列168

四 关联标记的语序倾向性与主语的一致性问题174

五 断定性“果-因”复句的信息结构模式175

第三节 补充性“果-因”复句及其优先序列178

一 语篇视点下的补充性“果-因”复句178

二 起话语链接作用的结果分句与补充性“果-因”复句180

三 “果-因”复句与时间连续性的强弱186

小结192

第五章 “才”字分句与因果复句196

引言196

第一节 句法结构框架及语用频率差异197

一 句法结构框架197

二 各模式“才”字因果复句示例197

三 各模式的频率差异和运用上的倾向性199

第二节 模式A分析200

一 “才”字分句的类型及其频率差异200

二 各类型“才”字分句的语义分析202

第三节 模式B分析204

一 “才”字分句的类型及其频率差异204

二 “才”字分句的语义及与原因分句的关系206

第四节 模式C分析217

一 “才”字分句的类型及其频率差异217

二 “才”字分句的语义及与前后成分的关系219

第五节 模式D分析222

一 “才”字分句的类型及其频率差异222

二 “才”字分句的语义及与前后成分的关系226

小结229

第六章 前后分句的照应及其制约因素232

引言232

第一节 照应的四种模式232

一 模式A:前后分句都照应233

二 模式B:前后分句都不照应233

三 模式C:前分句照应而后分句不照应234

四 模式D:前分句不照应而后分句照应234

第二节 前分句视点下关联标记的照应强度235

一 “因为……所以……”类235

二 “正(是)因为……”“就因为……”类239

三 “既然……(那么)就……”类243

四 “(之)所以……(是)因为……”类245

第三节 后分句视点下关联标记的照应强度248

一 “既然……就……”类248

二 “之所以……是因为……”类251

三 “正(是)因为……”“就因为……”类253

四 “因为……所以……”类257

第四节 照应的不对称现象及其相关解释261

一 前后分句照应的不对称现象261

二 不对称现象、信息结构与焦点居后原则263

三 关联标记的语义俯瞰现象266

小结268

第七章 结语270

第一节 本书的结论270

第二节 几点启示277

第三节 本书的不足及今后的工作281

参考文献283

后记29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