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社会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环境社会学
  • 崔凤,唐国建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311532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76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92页
  • 主题词:环境社会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环境社会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环境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2

一、环境社会学产生的背景2

二、环境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5

第二节 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11

一、环境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12

二、环境问题15

三、环境行为17

第三节 环境社会学的研究范式23

一、新生态范式24

二、系统论范式26

三、政治经济学范式27

四、建构主义范式29

五、整合性范式35

六、生活环境主义范式36

七、社会转型范式38

第二章 环境与社会41

第一节 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42

一、生态系统概述——从环境灾难说起42

二、社会系统的基本内容47

三、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关系49

第二节 环境社会科学的相关研究50

一、环境伦理学的理性反思51

二、环境经济学的利益假设52

三、环境政治学的制度选择55

四、环境史学的生态关怀57

五、小结58

第三节 环境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59

一、人、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59

二、社会对环境的影响63

三、环境对社会的影响65

第三章 环境问题68

第一节 环境问题的含义、类型和特征69

一、环境问题的含义69

二、环境问题的类型和特征72

第二节 当代环境问题的历史演变76

一、当代环境问题的起始——工业革命77

二、当代环境问题的全面爆发——20世纪40-50年代78

三、当代环境问题的持续恶化——20世纪70年代79

四、当代环境问题的彻底反省——20世纪80年代79

五、当代环境问题的全面行动——新世纪的起点81

第三节 环境问题的社会影响82

一、环境问题的世界影响82

二、我国环境问题的社会影响83

三、环境问题的影响类型85

第四节 环境问题的社会根源87

一、环境问题的一般性社会根源87

二、环境问题的深层根源90

第五节 环境问题的相关研究91

一、基于“环境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的环境问题研究91

二、基于建构主义的环境问题研究92

第四章 环境意识94

第一节 环境意识的内涵95

一、环境意识的定义95

二、环境意识的内涵99

第二节 环境意识的影响因素102

一、自然环境的变迁102

二、人的认知水平103

三、环保运动103

四、政府104

五、环境教育105

六、媒体105

第三节 环境意识的测量106

一、欧美环境社会学测量环境意识的理论基础与量表106

二、环境意识测量量表在中国的运用122

第四节 中国公众环境意识的现状126

一、中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简介126

二、中国公众环境意识的现状128

第五章 环境正义132

第一节 环境正义的提出与含义133

一、环境正义的术语选用133

二、环境正义的内涵134

三、环境正义的原则138

四、环境正义的外延探讨140

第二节 代内环境正义141

一、国际环境正义141

二、国内环境正义144

第三节 代际环境正义148

一、代际环境正义:从代际正义理论谈起148

二、当“代际正义”遇到“资源与环境”149

三、与后代人的“对话”缺失带来的争论151

第六章 环境运动153

第一节 环境运动的内涵与特征154

一、环境运动的内涵154

二、环境运动的特征156

第二节 环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157

一、环境运动的兴起157

二、西方环境运动的发展历程159

第三节 环境运动的类型及影响170

一、环境保护运动及其影响170

二、环境正义运动及其影响173

三、反环境运动及其影响174

第四节 环保组织与绿色政治177

一、环保组织的类型177

二、绿色政治181

三、“绿色政治”在中国185

第七章 环境控制190

第一节 环境控制的内涵191

一、环境问题和环境控制191

二、环境控制的内涵193

三、环境控制的特征195

四、环境控制的意义196

第二节 环境管理197

一、环境管理概念的界定197

二、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198

三、环境管理的机构设置208

四、环境管理的手段214

第三节 环境政策215

一、环境政策(environmental policy)概述215

二、环境政策的类型216

三、环境政策的制定219

四、环境政策的执行223

五、环境政策的评估227

第四节 中国的环境政策及其问题232

一、中国环境政策体系及其演变232

二、中国环境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235

第八章 环境教育227

第一节 环境教育概述238

一、环境教育的产生与发展238

二、环境教育的内涵243

三、环境教育的特点244

第二节 环境教育的类型与作用246

一、环境知识教育及其作用247

二、环境道德教育及其作用248

三、环境实践教育及其作用249

第三节 环境教育的国内外实践250

一、环境教育的国际实践250

二、环境教育的国内实践257

第四节 环境教育与环境问题259

一、环境教育与环境意识260

二、环境教育与环境控制261

三、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261

参考文献264

后记2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