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曲向荣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24224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84页
- 文件大小:77MB
- 文件页数:297页
- 主题词: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环境1
1.1.1 环境的概念1
1.1.2 环境要素及其属性1
1.1.3 地球环境的构成3
1.1.4 环境的功能6
1.1.5 环境承载力7
1.2 环境问题8
1.2.1 环境问题的由来与发展8
1.2.2 当前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1
1.3 环境科学16
1.3.1 环境科学的产生16
1.3.2 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17
1.3.3 环境科学的任务17
1.3.4 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18
1.4 环境保护19
1.4.1 世界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20
1.4.2 中国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21
1.4.3 环境保护的目的和内容29
思考讨论题31
第2章 生态学基础32
2.1 生态学32
2.1.1 生态学的概念32
2.1.2 生态学的发展32
2.2 生态系统34
2.2.1 生态系统的概念34
2.2.2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34
2.2.3 生态系统的类型37
2.2.4 生态系统的功能39
2.3 生态平衡48
2.3.1 生态平衡的概念48
2.3.2 生态平衡的破坏48
2.3.3 生态平衡的再建50
2.4 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50
2.4.1 对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评价50
2.4.2 对环境污染的生物净化51
2.4.3 制订区域生态规划,建设生态型城市52
2.4.4 发展生态农业53
思考讨论题56
第3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57
3.1 概论57
3.1.1 自然资源的定义57
3.1.2 自然资源的分类57
3.1.3 自然资源的属性58
3.2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60
3.2.1 中国水资源特点60
3.2.2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61
3.2.3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63
3.3 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65
3.3.1 中国土地资源的特点65
3.3.2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66
3.3.3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67
3.4 矿产资源的利用与保护68
3.4.1 中国矿产资源的特点68
3.4.2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70
3.4.3 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70
3.5 能源的利用与保护71
3.5.1 能源的概念及其分类71
3.5.2 中国能源利用特点72
3.5.3 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73
3.5.4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和主要对策74
3.6 生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75
3.6.1 森林资源的利用与保护75
3.6.2 草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79
3.6.3 生物物种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保护80
思考讨论题83
第4章 环境污染与防治84
4.1 大气污染与防治84
4.1.1 大气污染的定义及其污染物和危害84
4.1.2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90
4.2 水体污染与防治96
4.2.1 水体污染的定义及其污染物和危害96
4.2.2 水体污染控制工程102
4.3 固体废物污染与防治110
4.3.1 固体废物的分类、来源及特性110
4.3.2 固体废物的环境问题112
4.3.3 化学工业危险废物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114
4.3.4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工程115
4.3.5 城市垃圾的处理127
4.4 噪声和其他物理污染与防治130
4.4.1 噪声污染与防治130
4.4.2 电磁辐射污染与防治137
4.4.3 放射性污染与防治140
4.4.4 热污染与防治145
思考讨论题146
第5章 土地退化及其防治148
5.1 土壤退化的概念及分类148
5.1.1 土壤退化的概念148
5.1.2 土壤退化的分类148
5.2 我国土壤退化的基本态势149
5.2.1 我国土壤退化的特点149
5.2.2 土壤退化对我国产生的影响150
5.3 土壤退化及其防治150
5.3.1 土壤沙化和土地沙漠化150
5.3.2 土壤水土流失153
5.3.3 土壤盐渍化与次生盐渍化156
5.3.4 土壤潜育化与次生潜育化159
5.3.5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防治160
5.3.6 土壤化学农药污染及其防治166
思考讨论题173
第6章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践174
6.1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由来174
6.1.1 古代朴素的可持续性思想174
6.1.2 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和发展175
6.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基本原则178
6.2.1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178
6.2.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178
6.2.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179
6.3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途径180
6.3.1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181
6.3.2 全球《21世纪议程》184
6.3.3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186
6.4 实践中的可持续发展194
6.4.1 循环经济194
6.4.2 清洁生产202
6.4.3 环境标志206
思考讨论题210
第7章 环境伦理观211
7.1 环境伦理观的由来与发展211
7.1.1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211
7.1.2 环境伦理观的产生214
7.1.3 中国古代的生态智慧214
7.1.4 西方环境伦理学的代表性观点215
7.2 环境伦理学的主要内容216
7.2.1 环境伦理学的定义216
7.2.2 环境伦理学的主要内容216
7.2.3 学习和研究环境伦理学的意义223
7.3 环境伦理观与人类行为方式225
7.3.1 环境伦理观对决策者行为的影响225
7.3.2 环境伦理观对企业家行为的影响232
7.3.3 环境伦理观对公众行为的影响235
思考讨论题237
第8章 环境法238
8.1 概述238
8.1.1 环境法的定义238
8.1.2 环境法的目的、功能与地位239
8.2 环境法的基本原则240
8.3 环境法体系241
8.3.1 环境法体系的概念241
8.3.2 我国环境法体系的构成242
8.4 环境法律责任246
8.4.1 环境行政责任246
8.4.2 环境民事责任247
8.4.3 环境刑事责任247
思考讨论题249
第9章 环境规划250
9.1 概述250
9.1.1 环境规划的基本概念250
9.1.2 环境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关系250
9.1.3 环境规划在我国的发展251
9.2 环境规划的原则和类型252
9.2.1 环境规划的原则252
9.2.2 环境规划的类型253
9.3 环境规划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内容257
9.3.1 环境规划的工作程序257
9.3.2 环境规划的主要步骤和内容258
9.4 环境规划的作用265
思考讨论题266
第10章 环境管理267
10.1 概述267
10.1.1 环境管理的概念267
10.1.2 环境管理的目的和任务268
10.1.3 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269
10.1.4 环境管理的特点271
10.1.5 环境管理的基本职能272
10.2 环境管理的手段273
10.2.1 行政手段273
10.2.2 法律手段274
10.2.3 经济手段274
10.2.4 技术手段274
10.2.5 宣传教育手段275
10.3 环境管理的基本制度275
10.4 我国环境管理的发展趋势278
10.4.1 由末端的环境管理转向全过程环境管理278
10.4.2 由污染物排放浓度控制转向总量控制和生态总量控制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总量控制279
10.4.3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环境管理运行机制280
10.4.4 建立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法规体系281
10.4.5 突出区域性环境问题的解决281
思考讨论题281
参考文献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