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态产业链与生态价值链整合中的循环农业发展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生态产业链与生态价值链整合中的循环农业发展研究
  • 张俊飚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151420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195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06页
  • 主题词:农业经济-经济模式-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生态产业链与生态价值链整合中的循环农业发展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言1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3

1.2.1 国外研究的综述3

1.2.2 国内研究的综述4

1.3 循环农业发展的理论基础9

1.3.1 可持续发展理论9

1.3.2 循环经济理论12

1.3.3 生态经济理论13

1.3.4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理论15

1.3.5 循环农业基础理论综述及发展趋势15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16

1.4.1 研究内容16

1.4.2 研究方法17

1.5 研究的基本观点与主要结论17

第2章 中国循环农业发展的现实必要性及现状分析20

2.1 循环农业的科学内涵20

2.2 发展循环农业的战略意义21

2.2.1 发展循环农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21

2.2.2 发展循环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22

2.2.3 发展循环农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22

2.2.4 发展循环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3

2.2.5 发展循环农业是中国农业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迫切需要23

2.2.6 中国已经具备了发展循环农业的有利条件24

2.3 发展循环农业的现实必然性25

2.3.1 农业经济发展的资源现状25

2.3.2 农业经济发展的环境现状30

2.3.3 发展循环农业,突破环境制约36

2.4 中国循环农业发展的基本现状分析37

2.4.1 中国循环农业发展与实践运行现状37

2.4.2 中国循环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41

第3章 中国循环农业发展时空差异分析及制约因素解构45

3.1 循环农业发展评价的理论基础45

3.1.1 循环农业发展评价目标46

3.1.2 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原则47

3.1.3 指标体系及权重的设定48

3.2 评价指标体系及说明50

3.3 中国循环农业发展变化及制约因素分析51

3.3.1 中国循环农业整体发展态势分析51

3.3.2 中国循环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54

3.4 中国循环农业发展空间差异分析及制约因素解构56

3.4.1 中国循环农业发展空间差异分析56

3.4.2 中国循环农业发展区域制约因素解构58

3.5 结论和政策建议61

3.5.1 研究的主要结论61

3.5.2 促进中国循环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61

第4章 循环农业中生态产业链与生态价值链互动的理论和实证66

4.1 生态产业链与生态价值链的基本内涵66

4.1.1 生态产业链的起源与内涵66

4.1.2 生态价值链的起源和内涵70

4.2 循环农业中生态产业链与生态价值链的运行特征73

4.2.1 循环农业中生态产业链的运行特征73

4.2.2 循环农业中生态价值链的运行特征74

4.3 生态产业链与生态价值链互动过程中的融合与分离75

4.3.1 物质流、能量流和价值流的融合76

4.3.2 物质流、能量流和价值流的分离77

4.3.3 生态产业链与生态价值链之间良性互动的实证研究78

第5章 基于生态产业链和生态价值链互动的循环农业区域发展评价88

5.1 农业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88

5.1.1 经济增长阶段与农业资源环境污染特征88

5.1.2 经济发展对农业资源环境的影响效应90

5.2 农业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动态耦合模型93

5.2.1 理论模型架构93

5.2.2 理论模型的经济含义94

5.3 实证评价94

5.3.1 农业资源环境利用与农业经济增长评价指标的选取94

5.3.2 数据来源与基本描述95

5.3.3 数据的量化处理及耦合演变轨迹的综合评估97

5.3.4 农业资源环境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耦合态势分析99

5.4 主要结论100

第6章 生态产业链与生态价值链整合中的影响因素分析101

6.1 宏观方面的影响因素分析101

6.1.1 政治法律因素101

6.1.2 社会经济因素103

6.1.3 文化因素104

6.1.4 制度因素105

6.2 中观方面的影响因素分析108

6.2.1 区域农业循环系统109

6.2.2 区域协作109

6.3 微观方面的影响因素分析111

6.3.1 主体特征因素111

6.3.2 农业生产技术114

6.3.3 农户环保认知与行为116

第7章 生态产业链和生态价值链整合中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构建118

7.1 中国现有运行中的循环农业模式118

7.1.1 立体复合型农业模式118

7.1.2 以废弃物循环利用为目标的循环农业模式120

7.1.3 农业生态园区模式122

7.1.4 养(种)、加、销一体化的企业模式123

7.2 循环农业模式构建的基本思路和原则124

7.2.1 区域适宜性原则124

7.2.2 科学性原则124

7.2.3 持续性原则125

7.2.4 实用性原则125

7.2.5 产业链延伸原则125

7.2.6 价值链增值原则126

7.3 模式的设计与构建126

7.3.1 资源节约型循环农业模式127

7.3.2 资源再利用型循环农业模式133

7.3.3 资源开发型循环农业模式134

第8章 世界发达国家发展循环农业的经验与启示139

8.1 世界循环农业发展的基本特征139

8.1.1 循环农业发展的背景139

8.1.2 世界循环农业发展现状141

8.2 以物质再利用为特征的循环农业模式143

8.2.1 日本的爱东町地区循环农业模式143

8.2.2 德国的“绿色能源”循环农业144

8.2.3 阿根廷的免耕直播法145

8.3 以减量化原则为特征的循环农业模式146

8.3.1 美国的精准农业146

8.3.2 美国的节水农业147

8.3.3 以色列的节水农业149

8.4 以资源化原则为特征的循环农业模式:日本宫崎县菱镇模式150

8.5 生态产业园的循环农业模式:菲律宾玛雅农场151

8.6 国外循环农业发展的支撑体系152

8.6.1 补贴税收与技术管理配合使用152

8.6.2 政府的财政资助和科研支持153

8.6.3 相关配套法律的制定与支持153

8.7 国外循环农业发展对中国的经验借鉴与启示154

8.7.1 以法律政策为基础,促进循环农业的发展155

8.7.2 坚持基础研究、实用技术、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推广相配套155

8.7.3 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农民的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155

8.7.4 制定区域循环农业发展规划,构建循环农业发展体系156

8.7.5 推广物质多层次循环利用的庭院生态农业模式156

第9章 推进中国循环农业发展的对策设计157

9.1 加强政策扶持引导,积极推广循环农业157

9.2 加大宣传和教育,树立循环农业发展意识158

9.3 制定循环农业发展规划,部署长远发展工作159

9.4 推进循环农业经济立法,加强配套政策的制定实施160

9.4.1 加快推进循环农业经济立法160

9.4.2 不断完善循环农业配套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工作161

9.5 增强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完善循环农业投入体系161

9.6 加强技术研究与开发,强化循环农业发展技术支持力度162

附录163

附录1 企业调查问卷163

附录2 农户调查问卷170

附录3 村委会访谈183

参考文献19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