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 孙居涛,俞思念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7307040123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27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38页
  • 主题词:邓小平理论-高等学校-教材;“三个代表”思想-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1

二、主要内容和特色2

三、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5

第一章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7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创立7

一、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7

二、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和现实依据9

三、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10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14

一、邓小平理论是科学的开放的理论体系14

二、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17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20

四、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22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24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24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24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29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地位31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31

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的理论成果39

三、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43

第三章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48

第一节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48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48

二、党的思想路线新发展50

第二节 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精神状态53

一、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53

二、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57

第三节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59

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59

二、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63

第四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70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70

一、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70

二、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73

三、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意义76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79

一、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79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80

第三节 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83

一、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83

二、抓住机遇加快发展87

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88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92

第一节 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92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92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及其意义94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矛盾97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99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及其内涵99

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101

三、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103

四、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108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112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112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114

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119

第一节 现代化发展战略与小康社会119

一、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119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23

第二节 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基本实现工业化127

一、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127

二、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133

三、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136

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139

第三节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142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42

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46

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50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55

第一节 确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55

一、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理论的提出155

二、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确立160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16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167

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67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及其实现形式169

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75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178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78

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181

三、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183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188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188

一、人民民主专政188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1

三、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3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5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197

一、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197

二、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201

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208

第三节 政治体制改革211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211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目标和任务213

三、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建设217

第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21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221

一、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221

二、社会主义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225

三、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228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229

一、大力发展先进文化229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231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236

四、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44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指导方针246

一、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246

二、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248

三、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250

第十章 “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255

第一节 “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255

一、“一国两制”的提出255

二、“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内涵259

三、“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重大意义262

第二节 “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264

一、香港回归祖国是“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巨大成功264

二、澳门回归祖国是中华民族的又一盛事266

三、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完全统一268

第十一章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273

第一节 对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273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73

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278

第二节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80

一、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280

二、社会主义中国的外交原则281

三、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目标286

第三节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289

一、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289

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293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296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296

一、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296

二、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301

三、必须依靠各族人民的团结303

四、必须依靠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304

五、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305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307

一、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307

二、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保证309

第三节 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312

一、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必要性312

二、以改革的精神建设党314

三、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318

参考书目325

后记32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