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江苏通史 晚清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江苏通史 晚清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2/30384058.jpg)
- 徐梁伯,蒋顺兴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凤凰出版社
- ISBN:7550611429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595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60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江苏通史 晚清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南京条约》与晚清江苏的开端6
第一节 江苏第一次遭遇的西方侵略6
一 英国发动侵华战争6
二 险恶的“扬子江战役”计划10
第二节 江苏军民的抗英壮举14
一 陈化成血战吴淞口14
二 镇江守军浴血抗战17
三 靖江人民击退英军的骚扰23
四 沿江民众奋勇打击侵略者25
第三节 兵临城下的清廷乞和27
一 英军陈兵南京城下27
二 清廷求和29
三 静海寺中的谈判预备会32
第四节 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在南京签订35
一 中英代表的会谈35
二 《南京条约》的签订39
第五节 鸦片战争对江苏社会的影响42
一 战争对江苏社会经济的破坏43
二 江苏口岸逐步对外开放45
第二章 江苏地区的太平天国运动(上)49
第一节 太平天国建都南京49
一 太平天国缘起49
二 太平军攻克南京54
三 建都南京58
第二节 太平天国的内政外交政策62
一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62
二 改行“照旧交粮纳税”政策67
三 思想文化方面的变革70
四 天京实施全民军事化的社会组织制度和城防建设73
五 外交政策78
第三节 清军和太平军以南京为中心的攻防大战83
一 清军紧围南京、扬州、镇江83
二 太平军挥师东进87
三 大破江北大营,再克扬州88
四 击溃江南大营,扭转天京战局89
第三章 江苏地区的太平天国运动(下)92
第一节 “天京内讧”和重振声威的努力92
一 领导成员间的矛盾激化92
二 天京内讧97
三 洪仁玕总理朝政103
四 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重振声威107
第二节 苏福省的设置和终结115
一 苏福省的建立116
二 巩固新政的措施119
三 清政府实施“中外会防”联合剿杀太平军126
四 苏福省的终结137
第三节 太平天国在江苏的溃败141
一 天京被围和洪秀全病逝141
二 天京陷落146
三 李秀成被俘149
第四章 江苏近代民族工业的出现152
第一节 江苏近代民族工业的序幕152
一 有识之士“借法自强”152
二 李鸿章创办苏州洋炮局154
三 金陵制造局的建立156
第二节 江苏第一个煤矿的诞生159
一 徐州煤矿的创办159
二 胡恩燮父子对江苏早期民族工业的开拓162
第三节 民用工业的兴起165
一 纺纱厂的创办166
二 丝厂和其他厂矿的兴办170
三 甲午战争后江苏近代民用工业兴起的原因172
第四节 江苏早期民族工业经营模式评析173
一 官办173
二 官督商办175
三 商办178
第五章 江苏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与农业、手工业的新变化181
第一节 新政时期清政府振兴实业的政策和措施181
一 成立工商管理机构181
二 颁布一系列经济法规183
三 设立商品陈列馆和举办“赛会”184
四 劝办商会、兴办商报和实业学校187
五 实施保护和扶持工商业的政策和措施188
第二节 近代棉纺织、缫丝、面粉工业的发展190
一 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190
二 缫丝业的兴起194
三 面粉业的创建197
第三节 近代其他各类工业的兴办202
一 水电业的兴办202
二 食品工业的发展205
三 日用品工业的兴办207
四 机器制造业和矿业的发展209
第四节 南通大生集团的形成和张謇的经济思想211
一 大生纱厂的迅速发展211
二 大生集团的形成215
三 张謇的经济思想220
第五节 荣氏兄弟初创企业的活动224
一 荣氏兄弟最初的经济活动224
二 创办机器面粉厂225
三 创办振新纱厂228
四 荣氏兄弟企业初创活动的分析229
第六节 江苏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特点231
第七节 江苏近代农业的新变化和手工业的嬗变236
一 农业的新变化237
二 手工业的嬗变243
第六章 江苏教育、文化的变革250
第一节 江苏教育革新250
一 建立新的教育行政机构250
二 新式学堂的创办254
三 派遣留学生257
四 著名教育活动家258
第二节 文化领域的创新260
一 谴责小说的盛行260
二 第一个革命文学团体——南社263
三 近代报刊的创办266
四 书局、图书馆和博物苑的创立269
第三节 西医学的传播277
一 教会医院和卫校的创办278
二 西医论著的翻译281
三 中西医汇通284
四 西医学科体系的建立和西医技术的引进285
第四节 近代体育的起步287
一 西方体育的传入287
二 近代体育运动项目的展开288
三 第一届全国运动会290
四 张謇与近代体育293
第七章 江苏社会改革思潮的产生和发展296
第一节 从“经世致用”到“借鉴西学”296
一 江苏封疆大吏经世观的变化297
二 渴望改革的社会呼声抬头303
三 改革派思想家的崛起309
四 “针砭时弊”,“倡言变法”319
第二节 社会群体组织活动的兴起332
一 学会组织、报刊杂志的诞生和发展333
二 支持“变法”、“维新”的江苏官吏347
第三节 民族主义理性的逐步觉醒358
一 社会基层对外来文化的抗拒与变迁359
二 社会上层民族主义理性的觉醒371
第八章 江苏绅商对晚清“新政”、“预备立宪”的推动378
第一节 促成改革的《变法平议》和《江楚会奏三折》378
一 张謇和《变法平议》379
二 刘坤一和张之洞的《江楚会奏三折》382
第二节 江苏绅商对“预备立宪”的推动385
一 张謇参观日本和对“预备立宪”的秘密宣传策动386
二 成立团体,上促下联,推动“立宪”392
第三节 江苏省谘议局的成立及其运作398
一 全省首次民主选举398
二 江苏省谘议局的成立及常会活动410
第四节 首倡全国规模的国会请愿运动417
一 发动第一次国会请愿运动417
二 继续发动第二次国会请愿运动423
三 “请愿”的失败和教训428
第九章 反帝爱国运动与反清革命运动的兴起和高涨435
第一节 反帝爱国运动的兴起和高涨435
一 江苏留日学生的反帝救亡思潮和拒俄运动435
二 抵制美货运动和反对洋商非法经营的斗争440
三 收回路权运动445
第二节 反清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451
一 反清革命思潮的逐渐兴起451
二 同盟会江苏分会的建立和反清革命运动的开展456
第三节 民众抗争的全面开展和逐步升级461
一 农民抗租抗粮斗争462
二 手工业工人的罢工斗争467
三 商人抗捐抗税与裁厘认捐风波470
四 抢米风潮和抗拒户口调查风潮476
第十章 江苏在辛亥革命中的贡献485
第一节 全省独立,连锁易旗486
一 上海起义487
二 苏州独立492
三 苏南各地连锁易旗494
四 苏北各地闻风响应505
第二节 江浙联军会攻南京518
一 清军固守南京和新军起义失败519
二 联军会攻南京522
三 江苏都督府的建立532
四 全省独立的完成538
第三节 为终结帝制创建共和伟业奠基献策543
一 沪苏独立,扭转革命危局544
二 江苏谋士赵凤昌为创建民国出谋划策546
三 促成推翻帝制、南北统一、共和伟业的完成558
四 余响:一点启示561
附录566
一 大事记566
二 主要参考文献592
后记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