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中山地方史 第1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共产党中山地方史 第1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63/34653120.jpg)
- 郭昉凌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 ISBN:978750980606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86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524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党史-中山市-1921~1949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中山地方史 第1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近代香山社会与早期反帝反封建斗争1
第一节 近代香山社会状况1
一、鸦片战争前后的香山社会状况1
二、葡萄牙入侵澳门与香山契约华工5
第二节 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先声9
一、香山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与林则徐香山禁烟9
二、辛亥革命在香山17
第三节 五四运动在香山25
一、五四前后香山的无政府主义思潮25
二、五四运动对香山影响28
三、杨匏安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31
第二章 大革命运动和中共中山组织的创建37
第一节 中共中山组织的创立与早期的工人运动37
一、早期工人运动37
二、中共中山支部的创建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41
第二节 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48
一、农民运动的兴起与首个乡农会的建立48
二、中山县农会的成立与农民运动的深入发展54
三、农民自卫军的诞生60
第三节 工人运动的开展63
一、中山工会的建立与工人运动的开展63
二、支援省港大罢工66
第四节 学生运动与妇女运动69
一、学生运动的兴起69
二、广大妇女的觉醒73
第五节 共产党、青年团组织的发展壮大76
一、青年团组织的发展76
二、中共中山县委的建立78
第六节 反对国民党右派的斗争和大革命的失败79
一、反对国民党右派势力的斗争79
二、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在中山87
第三章 大革命失败后的斗争与党组织的重建90
第一节 中山夏季“讨蒋起义”——卖蔗埔起义90
一、中山县工农革命行动委员会的成立与武装起义的准备90
二、卖蔗埔起义的经过92
三、起义的意义及其经验教训94
第二节 在白色恐怖中坚持斗争96
一、党组织转入隐蔽活动96
二、组织秋收暴动99
三、支援广州起义101
四、中山县委遭破坏102
第三节 党继续领导人民进行隐蔽的革命斗争104
一、县委机构的健全与受“左”倾盲动主义影响的挫折104
二、革命低潮时期中山八、九区人民的艰苦斗争108
第四节 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111
一、九一八事变后的中山抗日救亡运动111
二、中山人在上海的抗日救亡活动114
三、一二·九运动在中山的反响116
四、抗战文化活动的开展119
第五节 中共中山组织的恢复与重建123
一、中国青年同盟中山支部的建立与发展123
二、各地党组织的相继恢复129
三、中共中山县工委的建立131
第四章 中山抗战的中流砥柱134
第一节 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与党组织的发展134
一、全国抗战爆发与中共中山县委的建立134
二、抗日救亡热潮的掀起与民众抗日团体的建立137
三、党组织的发展与党的思想建设的加强143
四、抗日武装斗争的准备147
第二节 抗战初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开展154
一、对爱国人士的统战工作154
二、做好抗日军队的思想工作157
三、抗先与“妇协”的成立160
四、国共两党精诚合作,全县民众坚决守土165
第三节 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的爱国义举171
一、海外侨胞、港澳乡亲对家乡抗战的支持171
二、港澳乡亲在中山的活动178
三、团结华侨和港澳乡亲共同抗日184
第四节 回击反共逆流与党组织的内部整顿187
一、反击反共逆流的斗争187
二、中山党组织的内部整顿192
第五节 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199
一、沦陷后中共中山县委工作重点的转移199
二、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武装的创建212
三、“白皮红心”政权的建立216
四、沦陷区交通情报网建设220
五、敌后游击战的开展222
第六节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227
一、五桂山抗日根据地的开辟227
二、珠江敌后武装斗争中心转移中山240
三、人民抗日武装的壮大与义勇大队成立247
四、敌后游击战的广泛开展252
第七节 五桂山抗日根据地建设264
一、加强党的建设264
二、中山人民抗日武装的建设268
三、中山县行政督导处的成立与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274
四、根据地的文化教育和民众抗日团体建设282
五、减租减息运动的推行与大生产运动的开展286
第八节 民族统一战线的进一步开展与反顽斗争288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进一步开展288
二、统一战线工作在澳门的开展297
三、中山人民对抗日游击队的支持304
四、反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311
第九节 迎接抗战的最后胜利314
一、中区纵队在五桂山成立314
二、槟榔山会议的贯彻和分兵挺进318
三、珠江纵队在中山成立321
四、深入开展敌后游击战324
五、反对内战活动329
六、打破日伪顽的“五·九扫荡”331
七、珠纵一支队的战略转移341
八、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346
第五章 为中山的解放而斗争350
第一节 争取和平民主与贯彻“隐蔽待机”方针350
一、抗战胜利后中山形势与党组织斗争策略的转变350
二、调整党组织架构,开展自卫斗争355
三、粉碎八月大“绥靖”与澳门会议365
四、“隐蔽待机”方针的贯彻落实372
第二节 中山党组织和武装斗争的恢复和发展375
一、党组织的巩固与发展375
二、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二期绥靖计划378
三、武装斗争的恢复和发展380
四、交通情报网的建立385
五、巩固五桂山革命根据地389
第三节 群众运动与统战工作的开展394
一、群众运动的开展394
二、反“三征”斗争396
三、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巩固与壮大402
四、隐蔽战线的开辟与“白皮红心”政权的建立407
第四节 中山的解放409
一、地方党组织各级机构的调整与加强党的建设409
二、发展壮大人民武装,加强军事斗争414
三、策动国民党军队反正420
四、中山人民迎接解放斗争与迎军支前工作的开展425
五、中山解放与城市接管431
附录一:中共中山县组织和党员数443
附录二:中共中山组织主要领导人名单444
附录三:人物446
后记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