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商代战争与军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商代战争与军制](https://www.shukui.net/cover/56/34652305.jpg)
- 宋镇豪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8925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572页
- 文件大小:64MB
- 文件页数:590页
- 主题词:战争史-中国-商代;军事制度-中国-商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商代战争与军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成汤灭夏的战争1
第一节 夏商之际的历史大势1
一 夏后氏及其主要与国的兵要地理2
二 商族的崛起与夏商力量对比的消长13
第二节 成汤灭夏23
一 成汤伐夏的准备与谋略23
二 鸣条之战40
三 商王朝的建立64
第二章 商代前期的战争69
第一节 夷夏交争69
一 夷夏交争的历史回顾70
二 仲丁伐蓝夷76
第二节 开疆拓土84
一 经略“有夏之居”89
二 开拓四土94
第三章 商代后期的战争(上)108
第一节 商代后期历史大势与武丁征伐分期研究108
一 武丁中兴及其后的发展109
二 武丁时期征伐卜辞分期研究118
第二节 振兴王朝的战争125
一 宙、征基方缶125
二 伐?、执亘140
三 敦?、?周与其他小规模用兵156
第三节 武丁对多方的战争172
一 对夷、巴、龙、下?诸方之战172
二 拓疆南土192
第四节 抗御畜牧族内侵203
一 四土以外的畜牧民多方204
二 对方的战争217
三 对土方的战争227
四 对?方的战争232
五 小结248
第四章 商代后期的战争(下)250
第一节 廪辛康丁前后对羌人的战争250
一 殷代的羌和羌方250
二 廪辛、康丁对羌方的战争257
三 对其他方国的战争264
四 小结273
第二节 武乙、文丁对西北方国的征伐274
一 武乙前后对方的战争274
二 武乙文丁对召方的战争288
三 小结297
第三节 帝乙帝辛时期的战争298
一 对夷方战争的起因及概况299
二 十祀伐夷方研究310
三 伐盂方、二邦方、三邦方、四邦方327
四 小结333
第四节 牧野之战与商王朝的覆灭334
一 力量对比的变化334
二 牧野决战348
三 纣之百克,而卒无后358
四 小结365
第五章 商代的军事制度367
第一节 军事领导体制和武装力量构成367
一 军事领导体制367
二 武装力量构成385
第二节 兵种、编制与兵役制度397
一 兵种397
二 编制414
三 兵役制度430
第六章 商代的军事装备与国防436
第一节 武器装备与战车437
一 格斗武器437
二 远射武器461
三 防护装具470
四 战车478
第二节 国防491
一 封疆警卫系统491
二 城防设施515
第七章 余说520
第一节 商代军礼发凡520
一 商代军礼的特点520
二 以蒐狩习战阵535
三 军事训练与军事法规544
第二节 军事思想萌芽550
一 《仲虺之诰》与《说命》550
二 “慎战”思想在殷墟甲骨文中的反映554
图1—1 先商文化南下拓展示意(采自《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21
图1—2 商汤伐桀示意图(采自《中国军事通史》第一卷,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10月)67
图2—1 商代早期商文化分布示意图(采自王立新《早商文化研究》)85
图2—2 盘龙城地理位置示意图(采自《盘成城——1963—1994年考古发掘报告》)103
图2—3 铜岭古铜矿及檀树咀遗址位置示意图(采自《铜岭古铜矿遗址发现与研究》、《江西瑞昌市檀树咀商周遗址发掘简报》)104
图3—1 《合集》6830125
图3—2 《合集》6834125
图3—3 《合集》1027126
图3—4 《合集》8445128
图3—5 《合集》6863130
图3—6 《合集》6862131
图3—7 《合集》6570133
图3—8 《合集》6942140
图3—9 《合集》6939142
图3—10 《合集》6959148
图3—11 1亘鬲,2—6曾侯乙钟,7秦公簋(采自《殷周金文集成》)151
图3—12 《合集》7024157
图3—13 《合集》53157
图3—14 《合集》227159
图3—15 《合集》34239159
图3—16 《合集》6813160
图3—17 《合集》6814160
图3—18 《合集》4885162
图3—19 《合集》6960166
图3—20 《合集》6835167
图3—21 《合集》6886局部168
图3—22 《合集》6895170
图3—23 《合集》6877正170
图3—24 《合集》7084171
图3—25 《合集》7083171
图3—26 《合集》6476174
图3—27 《合集》6513178
图3—28 《合集》6527180
图3—29 《合集》7311181
图3—30 《合集》6480184
图3—31 《合集》6594186
图3—32 《合集》831188
图3—33 《合集》6532189
图3—34 《合集》6554190
图3—35 《合集》34122194
图3—36 《合集》20510194
图3—37 《合集》6667198
图3—38 《合集》5504199
图3—39 《合集》5512199
图3—40 《合集》8592205
图3—41 《合集》6057正、反212
图3—42 《合集》6771220
图3—43 《合集》6759224
图3—44 《合集》6769225
图3—45 《合集》6409229
图3—46 《合集》6354231
图3—47 《合集》8610233
图3—48 《合集》6185238
图3—49 《合集》6345243
图3—50 《合集》548245
图3—51 《合集》5445246
图4—1 《合集》7345251
图4—2 《合集》22134251
图4—3 《合集》191253
图4—4 《英藏》150253
图4—5 《合集》258255
图4—6 《合集》6615256
图4—7 《甲编》2002258
图4—8 《合集》27975260
图4—9 《合集》36528反局部263
图4—10 《合集》27990265
图4—11 《合集》33213266
图4—12 《合集》27995267
图4—13 《合集》28087268
图4—14 《合集》36481271
图4—15 《屯南》2651272
图4—16 《合集》28011278
图4—17 《合集》33049283
图4—18 《合集》33114284
图4—19 《合集》36443288
图4—20 《合集》33033289
图4—21 《合集》33029293
图4—22 《合集》37852301
图4—23 《合集》36482302
图4—24 《合集》36492+36969+《合集补编》11309305
图4—25 《合集》36493306
图4—26 《集成》5990307
图4—27 《集成》5417308
图4—28 《集成》944309
图4—29 《合集》36518327
图4—30 《合补》11242328
图4—31 《遗续二》056331
图4—32 《合集》36530332
图4—33 武王伐纣示意图364
图5—1 《合集》41529371
图5—2 《合集》27882374
图5—3 《合集》33045375
图5—4 《合集》33006376
图5—5 《合集》4834377
图5—6 《合集》27881383
图5—7 《合集》5746388
图5—8 《合集》32937389
图5—9 《合集》34133393
图5—10 《合集》66395
图5—11 《合集》35398
图5—12 《合集》10405正402
图5—13 《合集》5766407
图5—14 《合集》5825410
图5—15 《合集》27996412
图5—16 《合集》32834413
图5—17 《屯南》2328摹本416
图5—18 《合集》33087418
图5—19 《合集》35346420
图5—20 《屯南》728425
图5—21 《屯南》2320427
图6—1 殷代格斗武器(采自《殷墟发现与研究》第317页图一七七)437
图6—2 商代前期的戈(采自《藁城台西商代遗址》第133页,图八零—1、7、3)440
图6—3 商代后期的戈(采自《殷墟的发现与研究》、《安阳殷墟花园庄东地商代墓葬》等)440
图6—3 (续)441
图6—4 殷墟出土的青铜戵(采自《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第311页图一七一)444
图6—5 商代近距格斗兵器(采自《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第313页)446
图6—6 藁城墓葬中戈矛合体的兵器(采自《藁城台西商代遗址》第124页图73—12)447
图6—7 商代銎斧(采自《中国考古学·夏商卷》第400页)448
图6—8 铜钺(采自《殷虚妇好墓》第106页线图66)451
图6—9 亚醜大钺(采自《中国青铜器全集》4∶182彩版)451
图6—10—1.2.3 商代铜钺(1.采自《盘龙城》第178页,2.采自《安阳殷西郭家庄商代墓葬》第106页图82—3,3.采自《安阳殷墟花园庄东地商代墓葬》第137页图一零三—2)452
图6—10—4 大洋洲商墓大型铜钺(采自《文物》1991年第10期图一二—1)453
图6—11 藁城台西中型铜钺(采自《藁城台西商代遗址》彩版四)454
图6—12 M633中型铜钺(采自《考古》1988年第10期)455
图6—13 金文氏族徽号(采自《三代》6—16,5—3)456
图6—14 商代墓葬兵器(1.采自《老牛坡》第419页附图六—3,2.采自《花园庄东地商代墓葬》第155页图一一八,3.采自《安阳殷墟郭家庄商代墓葬》第107页图83)457
图6—15 殷墟西区M1713出土大刀(采自《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第314页图174)459
图6—16 大型脊背刀(采自《考古》1979年第3期第225页图二—1,《藁城台西》第124页图七三—10,《殷虚妇好墓》图版六五—1)460
图6—17 商代短剑(采自《文物》1972年第4期图版六—5)460
图6—18 商代青铜镞(采自《老牛坡》第91页图六五—1,4)463
图6—19 长脊双翼式镞(采自《台西商代遗址》第82页图五三—19)464
图6—20 妇好墓出土弓形器(采自《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第318页图一七八)468
图6—21 弓形器使用示意图(采自《林沄学术文集》第357页图四)469
图6—22 殷墟出土皮甲纹饰(采自《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第413页图二七五)471
图6—23 商代铜胄(采自《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第316页图一七六)472
图6—24 商代皮胄(采自《滕州前掌大墓地》第324页)473
图6—25 商代干盾遗痕(采自《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第411页图二七二)474
图6—26 金文氏族徽号(采自《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第412页图二七四)476
图6—27 商代马具示意图(采自《滕州前掌大墓地》第645页图四)478
图6—28 小屯村五座车马坑排列图(采自《商文化论集》上第371页图一)479
图6—29 梅园庄东南M41出土曲衡车(采自《考古》1998年第10期第56页图九)484
图6—30 郭家庄M52出土车马器(采自《考古》1998年第10期第885页图一)485
图6—31 滕州前掌大遗址马车复原示意图(采自《滕州前掌大墓地》第635页)487
图6—32 《合集》13575493
图6—33 殷墟西区M1713随葬兵器(采自《考古》1986年第8期)497
图6—34 《合集》36824514
图6—35 《合集》28157514
图7—1 《合集》6584522
图7—2 《合集》6585522
图7—3 随葬铜爵铭文(采自《安阳小屯村北的两座殷墓》)523
图7—4 随葬玉戈铭文(采自《考古学报》1981年第4期)523
图7—5 《合集》7204526
图7—6 《合集》7205526
图7—7 《合集》27972528
图7—8 《屯南》29529
图7—9 《合集》3952正530
图7—10 《合集》32036530
图7—11 《合集》36426531
图7—12 《合集》36475532
图7—13 鹿头刻辞533
图7—14 《合集》1118534
图7—15 《合集》38759535
图7—16 《合集》24391537
图7—17 《合集》27558539
图7—18 《合集》20749539
图7—19 《合集》28789540
图7—20 《合集》28790540
图7—21 《合集》28799541
图7—22 《合集》27302543
图7—23 《合集》28008544
图7—24 《合集》5786546
图7—25 《屯南》119548
图7—26 《合补》9632548
图7—27 《屯南》2350局部559
图7—28 《屯南》2064559
图7—29 《合集》4888560
图7—30 《合集》6801561
图7—31 《合集》6800561
图7—32 《合集》28000562
图7—33 《合集》20472563
图7—34 《合集》6764、6765563
图7—35 《合集》6167565
图7—36 《合集》6665566
图7—37 《合集》13759567
图7—38 《合集》28089568
图7—39 《合集》6822569
图7—40 《合集》22317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