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矿业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矿业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12/30383406.jpg)
- 朱训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9787116066274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714页
- 文件大小:252MB
- 文件页数:733页
- 主题词:矿业-工业史-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矿业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论3
第一章 中国矿业的发展历程3
第一节 中国古代矿业的发展历程(1840年以前)3
一、史前旧石器时代的矿业(距今约12000年以前)4
二、史前新石器时代的矿业(距今约12000~8000年)4
三、史前陶器时代的中国矿业(距今约8000~4000年)4
四、夏商周(西周)时期的中国矿业(公元前21世纪~前771年)6
五、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矿业(公元前770~前221年)6
六、秦—清前期的中国矿业(公元前221~1840年)7
第二节 中国近代矿业的发展历程(1840~1949年)8
一、中国近代矿业的萌芽时期(1840~1895年)8
二、列强掠夺时期的中国矿业(1895~1936年)9
三、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矿业(1937~1945年)10
四、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矿业(1946~1949年)11
第三节 中国现代矿业的发展历程(1949~2006年)12
一、经济恢复时期的中国矿业(1949~1952年)12
二、计划经济时期的中国矿业(1953~1978年)13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矿业(1979~2000年)15
四、新世纪新时期的中国矿业(2000~2006年)18
第二章 中国矿业的历史功勋22
第一节 中国矿业对国家的历史贡献22
一、中国矿业为5000年来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提供了矿产资源保障22
二、中国矿业为现代中国能源原材料工业大发展提供了资源条件22
三、中国矿业促进了神州大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23
四、中国矿业发展加速了中国城市化进程24
五、中国矿业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24
六、中国矿业为劳动就业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25
第二节 中国矿业对世界的贡献25
一、中国古代矿业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25
二、中国矿业为世界1/5人口提供了矿产资源26
三、中国矿业是世界矿业的重要支柱26
四、中国矿业为稳定世界能源供需形势作出了重要贡献28
五、中国矿业为国际矿产品市场增强了活力29
第一篇 中国古代矿业史33
引言33
第一章 中国古代矿业的发展历程34
第一节 史前旧石器时代的矿业(距今约12000年以前)34
第二节 史前新石器时代的矿业(距今约12000~8000年)36
第三节 史前陶器时代的中国矿业(距今约8000~4000年)37
一、划分陶器时代的必要性37
二、陶器时代的陶器特征39
第四节 夏商周(西周)时期的中国矿业(公元前21世纪~前771年)44
一、夏代(公元前21~前16世纪)矿业44
二、商代(公元前16~前11世纪)矿业45
三、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的中国矿业47
第五节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的中国矿业47
第六节 秦—清前期的中国矿业(公元前221~1840年)50
一、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矿业51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矿业52
三、隋唐时期(589~907年)矿业52
四、五代十国时期(907~960年)矿业54
五、宋朝(960~1279年)矿业54
六、元朝(1271~1368年)矿业56
七、明朝(1368~1644年)矿业56
八、清朝前期(1644~1840年)矿业57
第二章 中国古代矿产开发利用60
第一节 中国古代矿产的采选技术60
一、露天开采60
二、地下开采60
三、选矿62
第二节 中国古代金属矿产的冶炼技术63
一、古代金属矿产的冶炼设备63
二、古代金属矿产的冶炼加工技术64
第三节 中国古代能源矿产的开发利用70
一、中国古代的采煤技术70
二、中国古代的油气开发技术74
第四节 中国古代非金属矿产的开发利用78
一、中国古代陶瓷矿产开发利用79
二、中国古代盐矿的开发利用81
第三章 中国古代矿政管理83
第一节 先秦时期的矿政管理83
第二节 秦代的矿政管理84
第三节 汉代的矿政管理85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的矿政管理85
第五节 隋唐的矿政管理86
一、隋代86
二、唐代86
第六节 宋代的矿政管理87
第七节 辽金的矿政管理88
一、辽代88
二、金代88
第八节 元代的矿政管理89
第九节 明代的矿政管理89
第十节 清代前期的矿政管理90
第四章 中国古代矿业的基本特点93
第一节 开发利用矿产的时间早93
第二节 开发利用的矿产种类数量多94
第三节 矿业活动地理分布广泛而不平衡94
第四节 矿业生产呈波动式发展95
第五节 宽严不一的矿政管理96
第二篇 中国近代矿业史99
引言99
第一章 萌芽时期的中国近代矿业(1840~1895年)101
第一节 中国近代矿业诞生的历史背景101
一、外国人希望在华就地获得煤炭供应101
二、中国旧式煤窑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102
三、西方先进采矿技术为中国开办新式矿山提供了可能103
四、中国自身条件已经具备104
第二节 中国近代第一批矿业企业的出现104
一、新式矿山的试办和中国近代地质矿产勘探历史的开创104
二、中国近代矿业始于台湾基隆煤矿105
三、开平煤矿的成功开办106
四、其他新式煤矿的起落兴衰110
五、金属矿的开采113
第三节 中国近代矿业初创时期的特点117
一、创办人大都是封建官僚和地方官吏,企业管理腐败落后117
二、技术上完全依赖外国118
三、开办资金难筹119
第二章 列强对中国矿权的掠夺和民族矿业的兴起(1895~1936年)120
第一节 列强对中国矿权的掠夺和对中国矿业的投资120
一、列强对中国矿权的掠夺120
二、列强对中国矿业的投资122
三、外资和中外合资(办)矿业企业124
第二节 民族矿业在逆境中兴起132
一、收回矿权的运动132
二、民族矿业的兴起133
第三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矿业(1936~1945年)145
第一节 抗战时期国民党管辖区的矿业145
一、急速发展的西南煤矿业145
二、湖南、广东及西北各省煤矿业初步发展147
三、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与抗战时期矿业开发148
第二节 抗战时期革命根据地的矿业开发158
一、陕甘宁边区与地质矿产工作有关的机构和组织158
二、陕甘宁边区的地质矿产调查159
三、其他解放区的矿业开发160
第三节 沦陷区的矿业161
一、矿业投资及矿业企业161
二、沦陷区各矿种概况162
第四章 解放战争时期的矿业(1946~1949年)164
第一节 国民政府管辖区的矿业164
一、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接管矿山的概况164
二、国民政府煤炭生产计划的破产166
三、严重煤荒与燃料统配168
第二节 解放区矿业蒸蒸日上168
一、解放区矿业概况169
二、恢复遭受破坏的矿井172
三、煤矿管理体制的初步改革174
简短的结论176
第三篇 中国现代矿业史181
引言181
第一章 中国现代煤炭矿业史182
概述182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及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煤炭产业的发展,为我国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82
二、“大跃进”、“文革”期间煤炭产业的曲折发展183
三、在改革开放中探索煤炭工业发展的新路子185
四、煤炭进入市场及国有煤炭企业的改革与脱困186
五、新世纪新时期煤炭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88
六、重新认识煤炭工业的地位和作用190
第一节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煤炭矿业(1949~1952年)191
一、地质勘探192
二、煤矿基本建设192
三、煤矿生产与安全194
四、煤炭工业管理196
第二节 计划经济时期的煤炭矿业(1953~1978年)197
一、“一五”时期的煤炭产业197
二、“大跃进”及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煤炭产业200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煤炭产业203
第三节 改革开放时期的煤炭矿业(1979~2000年)206
一、第二次煤炭工业大调整207
二、探索煤炭工业发展的新路子208
三、煤炭生产建设211
四、地方煤矿的发展217
五、煤矿安全与环境保护219
六、国有煤炭企业的改革与脱困及煤炭产业结构调整223
第四节 新世纪新时期的煤炭矿业(2001~2005年)233
一、煤炭资源233
二、煤炭企业和煤炭生产235
三、煤矿建设237
四、煤炭经济运行238
五、煤炭科学技术与资源综合利用240
六、煤炭方针、政策242
附图3-1-1中国煤炭资源分布图246
附图3-1-2中国大型煤炭基地布局示意图247
附表3-1-1 1949~2005年中国一次能源产量及构成248
附表3-1-2中国原煤产量(按隶属关系分)250
附表3-1-3 2000~2005年中国原煤产量(按省区、市分)252
附表3-1-4中国煤炭消费库存和进出口情况253
附表3-1-5中国煤炭工业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及新增固定资产255
附表3-1-6 2005年中国煤炭工业100强企业名单(按销售收入排列,2005年统计数)257
附表3-1-7中国煤炭资源国家规划矿区目录(2005年版)259
附表3-1-8 2005年中国煤炭储量分布表(按省、区、市分)259
附表3-1-9 2005年中国煤焦用煤储量分布表(按省、区、市分)260
第二章 中国现代油气矿业史262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油气矿业(1949~1958年)262
一、油气田开发决策部署与实施262
二、石油勘探理论发展264
三、油气田开发状况266
第二节 自力更生实现自给时期的油气矿业(1959~1978年)268
一、石油勘探战略东移和石油大会战268
二、石油勘探理论发展272
三、油气田开发状况274
第三节 改革开放时期的油气矿业(1979~1999年)277
一、勘探开发战略决策和实施277
二、石油勘探理论发展281
三、油气田开发状况285
第四节 进入新世纪的油气矿业(2000~2005年)290
一、油气工业开始适应市场经济的管理模式290
二、石油地质理论发展与实践294
三、油气田开发状况296
第五节 中国主要油气区300
一、大庆油气区301
二、胜利油气区304
三、辽河油气区306
四、新疆准噶尔油气区308
五、塔里木油气区311
六、长庆油气区315
七、四川油气区317
八、华北油气区320
九、冀东油气区322
十、渤海油气区323
十一、南海西部油气区325
十二、南海东部油气区326
第三章 中国现代铀矿业史329
概述329
第一节 计划经济时期的铀矿业(1953~1978年)331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铀矿地质勘查业331
二、计划经济时期的铀矿采冶业333
三、计划经济时期的核电业336
第二节 改革开放时期和新世纪的铀矿业(1979~2007年)336
一、改革开放时期和新世纪的铀矿地质勘查业336
二、改革开放时期和新世纪的铀矿采冶业340
三、改革开放时期和新世纪的核电业342
第四章 中国现代黑色金属矿业史345
概述345
第一节 经济恢复时期的黑色金属矿业(1949~1952年)354
一、鞍钢三年恢复时期的矿山建设355
二、本钢矿山在三年恢复时期的建设情况356
三、龙烟铁矿三年恢复时期的建设情况357
四、山东金岭铁矿三年恢复时期的建设情况357
五、磁山铁矿三年恢复时期的建设情况358
第二节 计划经济时期的黑色金属矿业(1953~1978年)358
一、计划经济时期重点生产和建设的黑色金属矿山359
二、计划经济时期黑色金属矿山的重点工作371
第三节 改革开放时期的黑色金属矿业(1979~2000年)376
一、改革开放初期黑色金属矿山面临的形势376
二、改革开放22年中黑色金属矿山战线取得的主要成绩378
三、改革开放时期黑色金属矿山的重点工作379
第四节 新世纪新时期的黑色金属矿业(2001~2005年)386
一、新世纪新时期前5年黑色金属矿山取得的主要成绩386
二、新世纪新时期前5年黑色金属矿山的重点工作387
三、总结经验,为今后促进黑色金属矿山发展战略提出的建议393
第五章 中国现代有色金属矿业史398
概述398
一、有色金属的分类398
二、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399
三、有色金属的生产399
第一节 经济恢复时期的有色金属矿业(1949~1952年)401
一、矿业开发恢复厂矿生产401
二、矿业开发地质工作先行403
第二节 计划经济时期的有色金属矿业(1953~1978年)405
一、奠定基础的“一五”计划时期(1953~1957年)405
二、曲折发展的“二五”计划和三年调整时期(1958~1965年)414
三、“文化大革命”中的有色金属工业(1966~1976年)416
四、有色金属工业走向振兴时期(1976~1978年)416
第三节 改革开放时期的有色金属矿业(1979~2000年)417
一、铜矿业424
二、铝矿业427
三、铅锌矿业429
四、镁矿业431
五、镍钻矿业432
六、钼矿业433
七、钛矿业433
八、钨锡矿业434
九、锑汞矿业435
十、稀有、稀土金属矿业436
十一、铂族金属、银矿业438
第四节 新世纪新时期的有色金属矿业(2001~2005年)439
一、铜矿业440
二、铝矿业441
三、铅锌矿业442
四、镁矿业443
五、镍钻矿业444
六、钼矿业445
七、钛矿业446
八、钨锡矿业446
九、锑汞矿业447
十、稀有、稀土金属矿业448
十一、铂族金属、银矿业449
第五节 中国主要有色金属企业451
一、中国铝业公司451
二、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451
三、五矿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451
四、西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455
五、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55
六、江西铜业集团公司455
七、金川集团有限公司456
八、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456
九、大冶有色金属公司456
十、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456
十一、白银有色金属公司457
十二、中条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457
十三、云南冶金集团总公司457
十四、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458
十五、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458
十六、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458
十七、江西稀有稀土金属钨业集团公司458
十八、云南锡业集团有限公司459
十九、金堆城钼业集团有限公司459
二十、锡矿山闪星锑业有限责任公司459
二十一、甘肃稀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460
二十二、宜春钽铌矿460
第六章 中国现代黄金矿业史461
引言 金的年产量:金矿开发事业的标志461
第一节 重获生机:经济恢复时期的金矿开发事业(1949~1952年)464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黄金矿业情况464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黄金矿业的恢复与发展465
第二节 栉风沐雨:计划经济时期的金矿开发事业(1953~1974年)466
一、1952~1955年的黄金矿业467
二、1956~1958年的黄金矿业468
三、1959~1962年的黄金矿业470
四、1963~1966年的黄金矿业472
五、1967~1968年的黄金矿业477
六、1969~1973年的黄金矿业478
七、1974年的黄金矿业479
第三节 指数增长:改革开放前期的金矿开发事业(1975~1993年)481
一、黄金矿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481
二、国家扶持黄金工业的方针政策483
三、发展黄金工业的具体措施484
四、黄金管理机构的建立和工业体系的形成490
五、黄金地质工作的加强与金矿找矿大丰收492
六、改革开放前期黄金矿业的丰硕成果493
第四节 波浪前进:改革开放后期的金矿开发事业(1994~2000年)495
一、黄金工业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前进495
二、改革开放后期黄金工业发生的大事497
第五节 直线上升:新世纪新时期的金矿开发事业(2001~2006年)499
一、黄金矿业进一步发展499
二、中国主要黄金企业501
结语 资源和经济:金矿开发事业的支柱503
附录506
一、关于金矿勘探费投入情况506
二、关于金矿资源量储量探明情况507
三、关于黄金产量的情况509
第七章 中国现代化工矿业史510
概述510
第一节 经济恢复时期的化工矿业(1949~1952年)513
一、地质勘查工作和资源储量513
二、化工矿业生产和建设514
第二节 计划经济时期的化工矿业(1953~1978年)515
一、化工地质专业队伍的组建和发展515
二、地质勘查工作和资源储量516
三、化工矿业的生产和建设520
四、化工矿业的科技进步537
五、化工矿业的开发管理情况539
第三节 改革开放时期的化工矿业(1979~2000年)539
一、化工地质专业队伍的改革和发展540
二、地质勘查工作和资源储量545
三、化工矿业的生产和建设551
四、化工矿业的科技进步576
五、化工矿业的开发管理情况583
第四节 新世纪新时期的化工矿业(2001~2006年)584
一、地质勘查工作和资源储量584
二、化工矿业的生产和建设590
第八章 中国现代建材非金属矿业开发史612
概述612
第一节 经济恢复时期的建材非金属矿业(1949~1952年)613
一、水泥石灰岩与水泥工业613
二、玻璃硅质原料与平板玻璃工业613
三、高岭土与建筑卫生陶瓷工业614
四、石膏615
五、石墨616
六、滑石616
七、装饰石材617
第二节 计划经济时期的建材非金属矿业(1953~1978年)617
一、水泥石灰岩与水泥工业617
二、玻璃硅质原料与平板玻璃工业619
三、高岭土与建筑卫生陶瓷工业620
四、石膏622
五、石墨623
六、滑石625
七、装饰石材627
第三节 改革开放时期的建材非金属矿业(1979~2000年)628
一、水泥石灰岩与水泥工业628
二、玻璃硅质原料与平板玻璃工业630
三、高岭土与建筑卫生陶瓷工业631
四、石膏634
五、石墨635
六、滑石638
七、装饰石材639
第四节 新世纪新时期的建材非金属矿业(2001~2005年)641
一、水泥石灰岩与水泥工业641
二、玻璃硅质原料与平板玻璃工业646
三、高岭土与建筑卫生陶瓷工业651
四、石膏655
五、石墨659
六、滑石663
七、装饰石材667
第五节 中国现代建材非金属矿业发展特点671
一、发展速度快,总体规模大671
二、小矿多,产业结构还需调整671
三、产业链较短,需要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品种档次和质量672
四、参与全球矿产资源配置,行业的国际融合度在提高672
五、建材非金属矿业和建筑业相互依存,关系密切672
六、投资呈多元化,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在快速发展中672
七、逐渐由资源换汇向技术换汇转变673
第九章 中国现代盐矿矿业史674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的盐矿开发简况(1949年前)674
一、盐业发展史略674
二、制盐技术的发展675
第二节 经济恢复时期的盐业(1949~1952年)676
一、召开全国盐务工作会议676
二、建立健全盐务管理机构677
三、进行盐业所有制改革677
第三节 计划经济时期的盐业(1953~1978年)678
一、“一五”计划时期的盐业(1953~1957年)678
二、“大跃进”与调整时期的盐业(1958~1965年)680
三、“文革”和“洋冒进”时期的盐业(1966~1978年)681
第四节 改革开放时期的盐业(1979~2000年)681
一、盐矿勘探取得丰硕成果682
二、盐矿开采技术方法多样化682
三、盐业生产呈波浪式发展682
四、盐的质量显著提高682
五、大中型企业发挥骨干作用683
六、盐业生产科技取得显著进步684
七、改革管理体制686
八、发展盐化工和多种经营686
九、盐业生产布局和产业结构逐步优化687
十、加强盐业管理688
第五节 新世纪新时期的盐业(2001~2007年)688
一、盐矿地质勘探取得新的进展688
二、盐业产能结构进一步改善689
三、井盐产量持续上升689
四、盐业企业向大型化发展689
五、盐业产能区域分布差异化在改善690
六、盐类的分配使用方向多元化690
七、中国盐业面临的新问题691
结束语——历史的启示692
一、要充分认识与重视矿业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692
二、要牢记中国矿业发展历史进程中的经验教训697
大事记701
主要参考文献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