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墨香阁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墨香阁集
  • (清)彭维新撰 著
  • 出版社: 长沙:岳麓书社
  • ISBN:9787807614760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48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80页
  • 主题词:文学-作品综合集-中国-清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墨香阁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卷之首2

天威远播平定青海颂 有序2

圣驾东巡盛京恭谒祖陵大礼庆成颂 有序3

圣寿万年诗 有序6

圣母皇太后六旬万寿诗 有序10

圣母皇太后七旬万寿诗 有序12

恭和御制瀛台侍宴诗四首原韵13

恭和圣制御门日雨原韵14

恭和御制夜雨原韵14

恭和御制甘霖既沾,诣畅春园问安,仰慰圣母望岁之诚并成长句,恭志盛德原韵15

乾隆年月日圣驾幸翰林院,御制首倡以唐臣张说诗为韵,命儒臣分韵赋,臣新分得翰字15

恭和御制驾幸翰林院分韵联句,后复得七言律诗四首并示诸臣原韵15

恭和御制翰林院宴毕驾幸贡院七律四首原韵16

恭和御制落花诗六首原韵17

赐宴瀛台,御制首倡以唐臣张说诗为韵18

农民苦行18

玉瓮诗 应制18

赋得为有源头活水来 康熙癸巳年应制19

赋得二月春风似剪刀 应制19

赋得江城五月落梅花 应制19

卷之一20

序20

孔门易绪序20

诗经论世序21

经疑序22

周易十五家辑注序23

乙丑会试录序24

史臆自序25

宣化录序26

集句和韵序27

唐音集鷇序28

历代著述人名书目序29

重刻华阳国志序30

马首刘氏族谱序30

古城谭氏族谱序32

郭珂印谱序32

涉园诗文集序33

辑古逸诗歌谣箴铭诸辞序34

汉阳劳尊三诗序34

音误举正序35

卷之二37

序37

薛进士仿山制义序37

陈桃文时艺序38

激书序39

宝墨诗卷序39

游乐倡和卷序40

平江彭氏家谱序41

赠张紫庸擢广州守序42

文心雕龙序43

龙氏族谱序44

甘息轩诗集序45

樗亭诗稿序46

重刻论衡序46

巡河杂咏序47

段相山制义序48

廖东雩先生三关志序49

裘沧晓五赋序50

诗经鸟兽草木虫鱼图序51

天花诗集序53

雁山十咏序53

山水同名录序54

卷之三56

序56

雁汊藏书目录序56

刘杜三诗集序57

杨赤城唐诗选序58

江维牧注黄山谷古诗序59

袁栎堂集宋诗序60

顾友于遗稿序61

姓氏溯源序63

勿药自寿编序64

杜诗不解解序65

老子、关尹子合刻序66

校刻小学序66

圣学源流要义序67

斑竹谭氏族谱序68

罗氏族谱序69

卷之四71

记71

莱州府修建圣庙学舍记71

守实园记72

安涧记73

石窝潭记75

此适堂记76

种竹记76

书堂山记77

复轩记78

修建长沙郡会馆记79

括苍天光寺藏经楼记80

游龙湫雁荡记81

徐天池画记85

庚子科陕西乡试曲江题名记86

会景楼记87

石砻彭氏义仓记88

郴州何氏重建祖祠记89

类涧记90

卷之五92

论92

汲黯论92

谯周论93

荀彧论94

陈寿论96

王羲之论98

阳城论99

元稹论100

周濂溪论101

薛文清论102

羊祜论103

李文正论104

卷之六106

杂著106

读淮南子106

辩天禄阁外史106

怪竹说107

南岳衡山辨108

夏口考110

题孔丛子112

题徐幹中论113

答龙湫瀑布问113

读公孙龙子114

读李翱复性书115

盗说116

书吕氏春秋117

叶生圃字说118

纪翁孝子事118

赠吴兴笔工徐霖苍120

题柳子厚吏商篇121

卷之七122

书122

复浙江学使王振声阁学书122

答吴荆山书123

复方灵皋书124

与马虞樽少司空书126

与苏州太守徐正峰书128

与朱参议书129

与冯粮道书131

寄杨宾实前辈书133

与张慕莘漕院书134

卷之八136

墓志铭136

光禄大夫太子太保两广总督文肃陈公墓志铭136

翰林院庶吉士内殿纂修陈君延溪墓志铭139

通奉大夫山东按察使司按察使蔡公墓志铭141

翰林院庶吉士唐君赤子墓志铭142

丁母王孺人墓志铭144

卷之九146

五言古诗146

泰山顶观日出146

次韵郑鱼门秋夕书感146

耒阳飞龙洞146

乐昌泷147

端州七星岩147

粤归,次梁道始饯别韵148

祝融峰148

灵岩 又名月到岩 二首148

碧泉岩149

节母杨太夫人八十寿诗150

送太原郡丞朱龙跃告归粤西终养,次蒋石塘前辈韵150

望太华150

登华150

春游杂吟六首,次赵秋谷前辈韵151

青州旧署就圮,予捐资重加营葺。赵秋谷前辈赋燕喜堂诗寄贺,兼订今春同游云门山。讵按试历郡,两阅春期,始自济南移驻,今又将出试登莱,不得赴云门之约矣,因次贺诗原韵奉酬152

按试东昌,涂次送季弟叶五还楚乡试152

次韵题万授一前辈兰窗卷153

次王予未除夕怀亲韵153

赠指头画吴生154

铜剑154

侠客154

丽人154

酒徒154

才子155

高僧155

飞仙155

渔父155

隐者155

贫士155

樵人156

牧竖156

耕夫156

赠瞽目卜者董道含156

次汪文升前辈咏邯郸旧事韵三首156

宿雁荡碧霄洞157

姚仙岭157

括苍道中题交青驿壁157

吼山158

曹娥庙158

吹台158

晚泊邳州港159

戏题任苍佩垂钓图159

泊大通港将游九华,风阻不果159

书严海珊梅花诗卷159

送聂进士函有宰镇安160

游罗浮二首160

自冲虚观而上遍寻诸胜,将登飞云峰,至玉女峰值骤雨返160

天台道中炎暑不可支,入山驿顿萧爽。挹道旁石泉煮茶,甘香逾常161

卷之十162

七言古诗162

蓬莱阁观海162

番禺东乡赛神曲162

羊城苦雨162

题浈江粤海诗卷163

次韵梁进士道始赠端砚163

放蝶歌163

题警庵宗兄江村负米图164

木石居端砚164

题孙子未前辈梅雪图165

送李惠伯归汉阳,次留别韵165

次涔东兄得月轩韵166

题罗饭牛风雨载酒图166

题溯湘望衡图166

枣花书屋次刘太乙韵166

义兴长桥歌167

春游曲167

寒山饯春次韵167

枫桥麦167

赠傅苍霖168

口占戏留段相山山斋度岁168

新塘白沙行168

菊花满头歌169

渡洞庭,谭紫玺于舟中弹琴170

舟溯湘江,卧听谭紫玺弹落雁操,次王嵋雪韵170

赠陈侣柏171

卷之十一172

五言律诗172

雨霁阁望172

次郑鱼门感秋二首172

瓜步舟中送郭钟蘥游宣城172

送余考功田荪还延平觐省,次留别韵四首172

洪洞驿馆午憩173

卧病初起,嵇礼斋、吴荆山、缪湘芷携酒见过,分韵得平字173

韩泷173

秋雨晚霁,周层崖见过,留饮174

过方灵皋174

春晓招徐山人174

狂叟诗174

送邓中翰蓼伊册封安南174

庚子秋七月次蒲东,门人薛毅、张鋗携酒果待于驿馆,同次壁间韵174

秦归,薛、张二子携山茗蒲酒仍待于旧馆,灯下复次前韵175

赵秋谷前辈自乡入城相晤。复移寓郊外,今又远寓山园,招饮,分韵得枝字175

赠华阴令简霞山175

刘大山前辈招同宫友鹿、吴荆山、黄际飞诸君及余集饮寓斋,送顾友于世兄还江都,分韵得江字175

寻峡山寺三生石,张照人先往,不相及。时已抵暮,招之返舟176

按试次东阿驿,粤东洪庸箴使至,答来书并次见怀韵176

山行饭田舍176

赠石门僧鉴初176

登碧霄峰顶176

雁荡五首177

山阴舟行,睡起煎茶,次裘沧晓韵177

沧晓入天台山,予待于国清寺。逾日不归,诗以招之178

查赈次安东178

河堤雨宿178

晓发版浦,望海中云台山178

淮北书所见178

雨泊大伊山下179

赈淮北水灾,重九日舟次高邮,中丞尹元长驰诗六章,走笔次韵179

寿程大翁二首180

楼望180

次唐赤子庶常春怀韵三首180

题万授一前辈春日读书图,次仇沧柱先生韵181

秋夜吟,次唐赤子庶常韵181

夜泊隆平镇181

东林寺181

安涧181

辛酉立春日作182

雨滞安东,题公馆壁182

销夏二集,分得渔叟,限钱字韵182

湘江晚泊182

游峡山飞来寺八首182

峡石坡仙亭次壁间韵183

赋得歌声识采莲183

清明日偕同人泛湘,分得人字、催字184

迎春四集,分得柳絮,限由字184

山阁184

江楼重饯杨定山还潭浦184

乡居十咏有序184

皇雩泉185

石人峰185

书堂山185

莱坡186

石窝潭186

马潭186

龙堀186

安涧187

禅和冲187

太和岭187

段相山和韵后又别作十首,犹谓隶事未尽,索予和以补之,因次其韵187

癸亥春二月,常履坦中丞招游韬光寺,即席赋诗,次韵率和,兼以志别189

范侍御母王太君挽诗189

浈阳舟中同张鹿轩家涔东饯送张照人归白下,次留别原韵190

秋夜类涧月台宴集,得何字190

舟行夜过平望书感190

送王戴芬之越东190

赠雁荡僧侣云190

翠微寺190

淮口舟夜191

月夜集饮潘相湖小山园池亭,得青字191

常云峰顶老僧191

王符躬甫客归复远游,秋晓集天宁寺饯送,得横字191

夏夜池亭纳凉191

秋夕海上蓬莱阁坐月191

大梁驿集饯赵云夫之官褒城,得身字192

江岸晚霁192

盛暑按试越东,道中止宿半岭寺192

潭试归舟,同刘绎武诸人岸行,纡回入山家小憩。竹树隐映,有幽趣。主人煮园茗谈山居事,类有道者,诗以纪之192

使越,舟泊尹山桥,同年吴江令徐正峰携樽夜话192

送丁翰编赴松陵192

蛱蝶193

秋杪偕署中诸友饯送江维牧,得殊字193

督赈江北水灾,舟行复值雨193

杭城送韩哕伍归关中193

薄暮发华溪,二更抵茭道驲馆,未宿,复然炬山行193

踏青193

荆山得佳酒,招同人集饮,月下分韵,得粗字194

欹枕194

一舸194

乡思194

北河阻风194

野泊194

次夏镇195

甑山僧195

夜发杨子桥至仪征195

雨夜泊昭阳湖195

淮南舟夜195

卷之十二196

七言律诗196

万柳堂雅集196

题胡抑斋少宗伯秋树斋196

林起皋下第南归,有终焉之意,次留别韵二首196

己丑夏,洪庸箴养疴金鱼池之东,至秋愈。有遗以名酒者,招予与郑鱼门、嵇礼斋、吴荆山集饮,庸箴赋诗索和,各即席次韵197

题效忠图197

墨画牡丹,次巢大司寇寄亭韵四首197

七夕次张雪书年伯韵198

又次乞巧韵198

秋霁,陶然亭展眺,与庄荪服、吴七云分韵同赋,得纹字198

题王予未望椿图199

次周寒溪前辈晚年举子自嘲韵199

寿何太夫人199

寿相国大仓王年伯199

南归,元夕次汴城200

登岳麓山200

游衡山三首200

赠王长公201

浈江碧落岩201

羊城杂诗,次寓馆壁间韵四首201

肇庆大奎楼望城北七星岩202

暮烟202

粤归,夜泊胥江驿,梁道始诸君远送,距广城百七十里矣。觞之岸亭,道始赋诗赠别,即席次韵202

晚泊澄口202

壬辰夏,假满入都,同年潘特书留止寓斋,集同人公宴赋诗,次韵二首203

僦居东城,潘特书赠诗,次韵奉酬二首203

积雨,次涂燮庵前辈韵203

秋夕雨甚,同年襄阳万采六以古磁瓶盛荆酒并携乡味至寓斋小饮赋诗,次韵204

次韵鸿磐轩二首204

次尧复和韵,仍索和204

赋得波光日影映旌旗205

同门陶苍柱远寓郊寺,作岁晚书怀诗,声情凄切,次韵招之入城二首205

守岁,叠前韵同潘特书作205

元日朝回有作,叠前韵和钱天槎205

春夕,集文石涛先生寓斋,分赋灯下玻璃瓶鱼,得初字206

落叶次韵206

寿鄂渚王年伯母206

送阁学邹石瞻先生予告还麻城,次汤西涯院长韵三首206

都城上元夜观灯,分和俳体诗二首207

寿刘年伯母屈太君207

送缪湘芷督学湖广208

李山庵罢官还山左,赋诗志别,词甚凄惋,次其韵赠行208

寿贾年伯母208

次韵答广平令华士捷208

游晋祠,次壁间韵四首208

由晋祠左佛室上峰顶,宿吕仙亭,次冯九升韵三首209

晋水源,次汪文升前辈题难老泉韵210

送殿撰王海文督学秦中210

赋得二月春风似剪刀,次宫友鹿韵三首210

少宰蔚州李年伯七十寿211

饯送胡代言还荆门二首211

畅春园南书房轮直,与惠仲、儒须、凤苞同赋211

家阁学直上先生乞假归邓州展墓,署中有为之绘图征诗者,次留别原韵二首211

送徐亮直翰编册封流求212

寿李讱庵七十212

赋得霜叶红于二月花,赏秋二集,得墙字212

门人张鋗成进士后例就教习,以急于省亲不赴,冒暑出都212

送庶常韩从王乞假归里,用前韵213

送王畴五督学江西213

卖花声,次郑鱼门韵二首213

前题,次吴荆山韵三首213

由曲江至乐游原返,憩慈恩寺,题壁214

温台道中,黄岩冯总镇远饷羔酒野鸡,走笔谢之214

秋夕,汴城东楼宴罢展眺,同冯瀚思作214

方镜和韵215

小孤山215

由下河查赈至兴化215

次海州215

酃县谭文尤幼丧母,刻木肖像,事之如生,每进食辄悲泣,终其身不怠。事其父色养备至,孝行著于乡里。今其子隐之秀才亦以孝称,纪之以诗216

自灵隐上韬光寺,暮归,次常履坦中丞韵二首216

题塞晓峰阁学玉堂纪恩诗卷216

乙丑闱中,次钱集斋少司寇题画扇寿阿立恒大司寇韵217

寿欧阳太翁217

丙寅除夕,次念劬韵二首217

韩东篱先生九十寿诗三首217

怡亲王大妃尹氏六十正寿征诗218

赠王秋史218

乡中有作树兰诗者,各次其韵218

卷之十三220

五言排律220

红苗归化,恭纪二十四韵220

拟唐人端午日赐衣诗,限韵220

立春前五日,饮常履坦中丞东斋,时西砌红梅二株盛开,履坦出诗三首索和,即席次韵221

送安溪李相国恩假归里展墓221

七言排律222

清明日招同人白艮山、家艾庵、虞在九、梁道愿、杨采芝泛舟,饭海珠寺。在九载酒,由珠江历东沙、东浦、乌涌抵扶胥口,谒南海神庙,饮浴日亭,同赋222

却寒第三集,分得洋山茶,限旗字223

九日登云台山223

五言绝句224

山馆二首224

访黄炼师224

涵月泉224

寿阳驿舍224

柳园公馆中夜闻唤渡者不绝224

罨绿庵225

亦是园四首225

山斋秋夜225

斋宿郊坛,听杨石湖少司马述陈氏二女御流寇事甚悉,纪之以诗225

东林驿226

山夕226

夜风挟雪压树,晓起喜朱霞花开226

夏日题竹中居二首226

七言绝句227

石淙舟行227

春日题斋壁227

缙云溪上二首227

湖堤柳227

长夏山楼228

黄崖道中228

白石桥高堘酒家园有巨桃树,花时烂绚照数弓地。己丑春,余与蔡阜亭过此,目为天半明霞。癸巳三月,寿雨六集同人觞咏其下,距今三十馀年,重过其处,酒肆桃株均不可得,询之土人,云树久凋悴,仅存枯根墙隈耳,感而吟此228

三月三日,途遇徐正峰于青驼驿,口占赠之228

连日春风大作,病起,柬钱天槎问寓园海棠无恙否228

永兴观音崖229

江行杂咏八首229

鄂渚送别230

题青墩卷二首230

题同年高密令李梅花纸帐三首230

乐昌舟中231

郴州山行至宜章五首231

听松读庄图231

题邹环西桂树图三首232

秋夕,趁泊吴集市,刘际五、曾黄锡沽饮旧酒家二首232

蒸江舟行口号二首232

题吴闇存活水轩读书图二首233

避风新堤233

赠姜渔台三首233

夜步汉阳湖堤234

驿路抵高山旁一峰,桃花环簇,上有双井,泉水芬冽。前春曾取啜,兹重过小憩,井边煎茶234

浙归,后园梅花已落,朵瓣纷积,感而拾之234

题许苍崖观察剑阁策蹇图二首234

山井234

题梅处士斋壁235

六言绝句235

秋杪,泊舟南津港。夜,巴陵章明府馈桂花酒,招邻船徐正峰同年共饮,口占二首235

刘云嵋堂后佛阁索题二首235

太末道中236

卷之末237

补遗237

寿州尊张栗亭六十序237

六井泉香序239

重建文庙记240

重修茶陵州城记242

江淹论243

房琯论244

四皓说245

题李文正公遗像24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