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历史探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历史探寻
  • 秦宏毅,王青山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出版社
  • ISBN:7543031965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11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2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历史探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对农民的认识1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农民观1

一、主客体之争——重农抑或轻农:中国共产党对农民作用主体地位的认识1

二、义利之辨——给予、让利还是剥夺农民:中国共产党对农民利益主体地位的认识12

三、权、责、利之别——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必须定责:中国共产党对农民劳动主体地位的认识22

四、教育之途——教育农民一定要坚持逐步引导:中国共产党对农民教育主体地位的认识26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富农问题的认识29

一、从国民革命到党的六大为第一阶段。在这一时期,中共对富农的路线是从打击走向联合30

二、从六大到遵义会议为第二阶段。这一时期,受共产国际影响,中国共产党内出现了“左”倾错误路线,中共对富农的路线是从联合走向斗争34

三、从遵义会议到新中国成立为第三阶段。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正确地认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动力、对象、前途和阶段等问题,提出了把地主与富农分开对待的政策,允许富农经济的存在38

四、从新中国成立到三大改造运动为第四阶段,出于对农村资本主义势力发展的担忧,中共对富农采取了由限制到消灭的政策42

第二章 建国前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54

第一节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土地革命政策55

一、从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55

二、其他革命根据地的土地政策69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土地政策78

一、减租减息政策的提出78

二、减租减息政策的贯彻执行82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制度改革政策88

一、《五四指示》与土地制度改革的发动88

二、《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制定和实施93

第三章 中共农业思想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101

第一节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始与中共领导人在农业合作化问题上的分歧及其原因101

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始101

二、中共领导人在农业合作化问题上的分歧及其原因108

第二节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农业经济观改变的原因128

一、国内因素128

二、国际因素137

第四章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与“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共的农业政策149

第一节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运动149

一、人民公社运动兴起的原因149

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兴起和特征154

三、对人民公社的调整162

第二节 夭折的农业生产责任制187

一、安徽“责任田”的探索187

二、对“责任田”的分歧与批判191

第三节 农业学大寨运动199

一、大寨红旗的升起199

二、“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变异与终结201

第五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农业政策208

第一节 家庭联产责任制的兴起及对中国社会的巨大影响208

一、家庭联产责任制的兴起208

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特点216

三、家庭联产责任制对中国社会的巨大影响222

第二节 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226

一、乡镇企业的前身——社队企业的发展历史226

二、乡镇企业的曲折发展229

三、乡镇企业的地位和作用235

四、乡镇企业的调整和提高238

第六章 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农业现代化思想246

第一节 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背景246

一、中国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46

二、制约中国农业现代化推进的主要因素252

三、对国外农业现代化模式的借鉴257

第二节 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内容261

一、农业生产的现代化261

二、农业经营管理的现代化268

三、农村经济的现代化276

四、农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286

第三节 农业现代化建设和战略选择292

一、实施科教兴农的发展战略292

二、发展可持续农业战略297

三、实施依法治农战略299

四、非均衡发展战略303

五、实施城镇化战略305

后记31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