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商代社会生活与礼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商代社会生活与礼俗
  • 宋镇豪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85469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652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671页
  • 主题词:社会生活-研究-中国-商代;礼仪-研究-中国-商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商代社会生活与礼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居住礼俗10

第一节 度地立邑10

一 王邑14

二 方国邑19

三 诸侯臣属邑25

四 普通族邑30

第二节 房屋建筑名类和建筑礼俗34

一 建筑物用语34

二 建筑营造仪式43

三 定其人神所居52

四 殷人祀门之礼63

第三节 居所设施和作息生活67

一 宫室与贵族宅落建制67

二 族居形态78

三 住宅生活起居81

四 纪时制88

第二章 饮食礼俗109

第一节 商代人的食品109

一 谷类粮食109

二 肉食、水产和蔬果124

(一)肉类食品消耗124

(二)水产与蔬果食品134

三 饮料——酒的酿制与品种137

(一)酒的社会消费和酿酒业137

(二)商代酒的品种140

第二节 烹饪俗尚146

一 粮食加工和食品储藏146

二 食品的烹制151

三 调味品157

第三节 器用名物制度161

一 饮食用器161

二 进食方式和餐具165

三 名物礼器177

第四节 食政与食礼214

一 饮食心态214

二 筵席宴飨220

(一)筵宴的礼规220

(二)商王朝筵宴的对象229

(三)朝觐礼和筵宴的场所234

三 合族聚食239

第五节 饮食业242

第三章 服饰制度251

第一节 服饰品位252

一 服饰品类252

二 衣料质地和纹样色调259

第二节 人体衣着打扮264

一 服饰样式264

二 冠制与冠式277

三 发型与头饰283

四 履制292

第三节 服饰的地域性风格296

一 三星堆人像的服饰296

(一)衣服款样297

(二)束腰带301

(三)发式301

(四)冠式302

(五)履与袜303

(六)人体装饰与化妆303

二 金沙遗址出土人像的服饰304

第四节 商代服饰的观念形态307

第四章 交通出行309

第一节 道路交通309

第二节 殷商的路政312

一 路守据点313

二 旅舍“羁”316

三 驿传与驿站317

第三节 出行方式和交通工具321

一 徒步出行321

二 乘车322

(一)商王朝的车服制322

(二)商代各地贵族的马车332

(三)牛车和人力小车337

三 骑马341

四 商人服象346

第四节 水上交通348

一 过河、桥梁与渡津348

二 水行载舟351

第五章 农业礼俗358

第一节 农业生产礼俗358

第二节 农业信仰礼俗365

一 农业御灾礼俗365

(一)宁雨、求雨的行事370

(二)祭风、宁风的行事380

(三)祭云御水旱祲象的行事387

(四)宁息蝗灾的行事389

二 “告秋”与“告麦”礼俗391

三 农业登尝礼俗394

第六章 婚姻礼俗399

第一节 商代婚制399

一 一夫一妻婚制399

二 多妣多妇的命名和变态婚制403

三 贵族的政治婚姻414

四 婚娶礼仪420

(一)议婚421

(二)订婚422

(三)请期423

(四)亲迎424

第二节 生育和子息428

一 男女婚龄428

二 玄鸟生商429

三 求生风习432

四 名子礼俗437

五 多子的受氏标志442

第三节 亲属称谓445

第四节 冥婚观念451

第七章 人生俗尚453

第一节 尚武尚勇453

第二节 学校教学和养老教子456

第三节 弓矢竞射礼468

第四节 歌舞娱乐477

一 殷人尚声477

二 礼乐序政490

第五节 卫生俗尚500

一 环境卫生500

二 饮食卫生505

三 清洁卫生保健508

第八章 疾患和梦幻512

第一节 病征的识明512

一 疾患类别512

二 病情观察534

第二节 巫医交合539

一 巫术作医539

二 医疗的俗信546

第三节 梦幻与占梦550

一 梦兆迷信550

二 殷人睡眠中的梦景梦象551

三 梦魂与梦因观念557

四 占梦与释梦558

五 禳梦行事562

第九章 丧葬礼俗565

第一节 丧礼与葬具565

第二节 含贝玉与握贝577

第三节 墓地设置580

第四节 殷墟王陵区583

第五节 宗庙祭祖礼587

第十章 占卜礼俗595

第一节 甲骨占卜礼程595

一 甲骨的取用596

二 甲骨的整治601

三 甲骨钻凿形态603

四 占卜内容的写刻与甲骨后处理605

第二节 甲骨文类别607

一 甲骨卜辞607

二 与甲骨占卜有关的记事刻辞613

三 其他刻辞621

第三节 甲骨占卜法630

一 一事多卜630

二 习卜632

三 三卜制635

第四节 小石子数占与筮占风习644

图1—1 甲骨文天邑商、立邑墉筑和邑人(《合集》36535、《英藏》1107、林缀14、《合集》799)13

图1—2 偃师商城平面示意图15

图1—3 郑州商城平面示意图17

图1—4 安阳洹北商城与殷墟商邑位置图18

图1—5 山西垣曲商城平面图(《文物》97—12)21

图1—6 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平面图(参照《夏县东下冯》)21

图1—7 湖北黄陂盘龙城平面图(据刘森淼,2002年)22

图1—8 四川广汉三星堆古城示意图(参照孙华《四川盆地的青铜时代》)23

图1—9 江西清江吴城商代方国遗址平面图(参照《南方文物》03 3)25

图1—10 甲骨文“望乘邑”和“右邑”(《合集》7071、36429)26

图1—11 河南焦作府城商代城址平面图(参照《华夏考古》2000—2)28

图1—12 家邑官员和族尹邑子(《瑞典》附10、《法藏》16)31

图1—13 令多奠就依于迩近之城(《合集》6943)32

图1—14 甲骨文建筑称名(1.右宫《合集》30375 2.王家《屯南》332 3.小?《合集》27818 4.?、?《合集》30347 5.馆《安明》2094 6.南廩《合集》9638 7.西仓《屯南》3731)35

图1—15 甲骨文“祊宫”(《花东》294)36

图1—16 戍嗣子鼎铭(据《殷墟发掘报告》第3页)37

图1—17 御沚簋铭“小圃”(《集成》3990)38

图1—18 洹北商城一号宫室之“大庭”(据《考古》03—5)40

图1—19 令多尹乍王寝和工造祊宗门(《合集》32980、《屯南》737)51

图1—20 偃师商城宫城布局(参考杜金鹏《偃师商城初探》、王学荣《古代文明研究》)53

图1—21 郑州商城牛肋骨社祭卜辞和殷墟甲骨文“右宗”“邦土”(1.《殷虚卜辞综述》图版拾伍上 2.《合集》30415 3.《合集》846)59

图1—22 甲骨文筑邑祭社(《合集》13505正)60

图1—23 江苏铜山丘湾商代立石祭社遗迹(据《考古》73—2)61

图1—24 “门示”与坎牲祀门神(《合集》34126、19800)65

图1—25 偃师商城二号基址楼阁式建筑(采自《宫殿考古通论》)68

图1—26 偃师商城五号宫室透视示意图(采自《宫殿考古通论》)69

图1—27 郑州商城宫室复原(据《文物》83—4)70

图1—28 殷墟小屯宫殿区钻探图(考古所岳洪彬提供)74

图1—29 石璋如复原的乙组基址(据史语所《集刊》70—4)75

图1—30 藁城台西商代贵族宅落复原示意图(采自《藁城台西商代遗址》)76

图1—31 湖北黄陂盘龙城宫室鸟瞰图(采自《盘龙城》)77

图1—32 殷墟北徐家桥“四合院”式建筑基址群(采自《安阳殷墟考古研究》)80

图1—33 河南柘城孟庄泥墙架梁式房屋复原图(据《考古学报》82—1)83

图1—34 四川成都十二桥商代“干栏式”木构建筑复原图(据《文物》87—12)84

图2—1 甲骨文谷类作物(《合集》33351、9991、9951、32014、《蔡缀》201、《合集》9565、37517、10040、9946)113

图2—2 甲骨文谷类作物秜(稻)(《合集》13505正)118

图2—3 惊人的“鲜食”祭品(《英藏》1256)125

图2—4 卜问小雌马产仔白不白(《合集》3141)127

图2—5 猎获丰美的野生动物(《醉古》369)130

图2—6 祭品百鬯百牛(《合集》32044)142

图2—7 商代冷藏井(采自《藁城台西商代遗址》)148

图2—8 四祀邲其卣铭152

图2—9 青铜分体甗蒸炊礼器(采自《殷墟妇好墓》)154

图2—10 青铜汽柱甑形器(采自《殷墟妇好墓》)155

图2—11 征取与贡致卤盐(《合集》7022、19497)158

图2—12 殷墟白陶豆162

图2—13 陕西绥德出土商代飨字铜钺(采自《陕西出土商周青铜器》一)165

图2—14 商代餐具166

图2—15 商代青铜礼器(1、5.斝 2、6.爵 3、8.鼎 4.盉 7.簋 9.觚 10.盘 11.甗)178

图2—16 殷墟1004号王陵出土牛鼎、鹿鼎218

图2—17 厨官“多食”(《合集》30989)226

图2—18 甲金文中的“飨”、“食”、“燕”、“酓”(1.《合集》27650、2.5532反、3.5745、4.《集成》3975)227

图2—19 设宴款待禄位赴任的地方官(《屯南》341)232

图2—20 甲骨文臣子朝拜君王礼(《花东》363)236

图2—21 甲骨文贝和铜罍铭“廿朋五夅”(《怀特》142、《集成》9808)246

图3—1 安阳出土铜钺上的回纹绮残痕(采自《中国美术全集·印染织绣》上)261

图3—2 殷墟妇好墓出土纺织品遗迹(采自《殷墟妇好墓》)262

图3—3 商代跪坐玉石人像265

图3—4 商代蹲踞玉石人像268

图3—5 商代箕踞玉石人像271

图3—6 商代玉石立人像274

图3—7 商代冠式与皮甲279

图3—8 商代头饰与发型284

图3—9 “雀屏冠饰”鬼神面288

图3—10 骨笄和铜笄(1—11采自《殷墟的发现与研究》)291

图3—11 玉冠饰与玉笄(采自《殷墟的发现与研究》)291

图3—12 山西柳林高红商墓出土铜靴(据《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294

图3—13 河南柘城孟庄遗址出土商代草鞋(据《考古学报》1982—1)295

图3—14 三星堆青铜立人像(采自《三星堆祭祀坑》)298

图3—15 三星堆贵族或武士衣式(采自《三星堆祭祀坑》)299

图3—16 三星堆近侍衣式(采自《三星堆祭祀坑》)300

图3—17 三星堆人像发式(采自《三星堆祭祀坑》)302

图3—18 三星堆人像冠式(采自《三星堆祭祀坑》)303

图3—19 成都金沙遗址人像(采自《金沙淘珍》)305

图4—1 安阳殷墟发现的晚商双向车道311

图4—2 设立军事据点“枼陮”慎路守(《合集》33149)314

图4—3 旅舍“羁”站间的编次(《殷拾》2·5、《合集》28156)317

图4—4 甲骨文“六车”(《合集》11452)323

图4—5 商王主车与臣正副车磕撞(《合集》10405)328

图4—6 殷车名物(参照史语所《集刊》40下,石璋如)330

图4—7 商代马策331

图4—8 滕州前掌大M41带车伞盖马车复原图(采自《滕州前掌大墓地》)337

图4—9 甲骨文牛车“牵”(《怀特》156)338

图4—10 甲骨文骑马奔猎野鹿(《花东》295)345

图4—11 商王骑铜色马(《合集》36984)346

图4—12 泛舟与推舟(《合集》11477、33691)355

图4—13 殷墟王邑泊舟处“左邕”(《合集》30757)356

图5—1 商王耤田种黍(《合集》9525正)361

图5—2 岳、夒害禾稼生长(《合集》33337)367

图5—3 禾稼会否遭遇涝灾(《合集》33351)368

图5—4 上帝令雨正年(《合集》10139)369

图5—5 作土龙、焚巫尪祈雨(《合集》29990)374

图5—6 禘四方四风祈求丰年(《合集》14295+3814+13485+13034+《乙》4872+5012)382

图5—7 宁风四方用五犬(《合集》34144)386

图5—8 河岳高祖亥害云(《屯南》2105)387

图5—9 酒祭三嗇云(《合集》13399)388

图5—10 燎牲祭六云(《合集》33273)389

图5—11 宁息蝗灾祭帝五?臣(《合集》33281、14158、34148)389

图5—12 立斿告秋(《合集》28207、《屯南》867)392

图5—13 登献南?新米报祭祖乙(《合集》34165)396

图6—1 上甲妣甲和三匚母(《合集》1249、32393)400

图6—2 后妇好、后辛、后母辛、后?母癸及卜问后妃无忧(《合集》19213正、妇好墓石牛刻文、妇好墓鼎铭、尊铭、《合集》2672)411

图6—3 娶干族女子及干族徽识(《合集》21457、28145、17917、武官大墓E9簋铭、《集成》7704爵铭)416

图6—4 一组商王室议婚迎娶新妇的卜辞(《合集》22246)426

图6—5 祈子拜生于示壬配妣庚、大乙配妣丙、祖丁配妣己、小乙配妣庚(《屯南》1089)434

图6—6 名子之卜(《合集》2784、21793)441

图6—7 上帝及先王娶“冥妇”妇好(《合集》2637、2636正)451

图7—1 中子肘疾田猎以舒筋保健(《合集》21565)456

图7—2 甲骨文所见学校(《屯南》60、《合集》16406、20101、30518)460

图7—3 旦时学万舞(《屯南》662)464

图7—4 教戍多方小子小臣(《合集》28008)465

图7—5 一组贵族子弟习射礼程卜辞(《花东》37)472

图7—6 甲骨文中几种祭乐名(《合集》30032、31033、33128、31027、《殷拾》18·7、《屯南》4343)479

图7—7 戍?彝铭置镛钟舞九律带(《集成》9894)482

图7—8 甲骨文中几种乐器名(《合集》30693、31021、34641、22912、《英藏》2370、《屯南》417)484

图7—9 甲骨文中三种弦乐器名(《合集》14311、16026、1941)487

图7—10 商代乐器(1.侯家庄1217大墓蟒皮鼓 2.妇好墓鸮纹条形石磬 3.殷墟刘家庄M1046组铃 4.殷墟三件制编铙 5.石楼曹家垣铎形器)491

图7—11 埙(1.郑州商城石埙 2、3.殷墟骨埙和陶埙)494

图7—12 商代面具(1.西安老牛坡铺首 2.新干铜双面神器 3.安徽舒城97金敦村铜面饰 4.西安老牛坡铜面具 5.殷墟西区M701牛头铜面具 6、7.广汉三星堆铜面具 8.城固苏村铜面具)497

图7—13 水寝预防疾疫和宁疾于四方(《合集》23532、《屯南》493)503

图7—14 商代水井(1.郑州商城木构井盘式水井 2.殷墟刘家庄水井 3.藁城台西水井)508

图7—15 商王推算妇好预产期(《合集》14002)511

图8—1 子首疾、目疾、心慌症(《花东》446)513

图8—2 鼻疾(《合集》11506正)517

图8—3 御除子患口疾(《花东》247)517

图8—4 齿溢与齿疾(《合集》13645、13651)520

图8—5 王心荡、腹胀、腹不安、长疣赘和患脚气症(《蔡缀》350、《安明》1383、《合集》5373、5370、24983)522

图8—6 病魔缠身致死病例(《合集》13752)536

图8—7 妇好分娩之卜(《合集》14001)539

图8—8 手执十字交法器殴鬼之祭(《合集》34146)541

图8—9 商王杀牲致祭戒耳鸣之症(《合集》22099)544

图8—10 小疾臣诊疗子辟之疾(《合集》21036)548

图8—11 子有鬼梦(《花东》349)557

图8—12 梦鬼魂降落“庭阜”(《合集》7153、10405正)561

图8—13 占梦讯之巫医“小疾臣”(《合集》5598正反)562

图8—14 杀牲用鬯酒禳除恶梦(《花东》314)564

图9—1 殷人尚牲用白(《花东》278)567

图9—2 滕州前掌大M4墓上建筑立柱残迹(采自《考古学报》92—3)570

图9—3 侯家庄1500号大墓南墓道龙牛虎之石兽队列(采自《来自碧落与黄泉》)572

图9—4 安阳后冈殷墓M3朱书祖先神主石柄形器(《考古》93—10)573

图9—5 哭丧与宾祭妇好礼(《合集》2644、2668、2638)575

图9—6 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商代“楔齿”青铜柶(采自《殷周时代青铜器の研究——殷周青铜器综览一》)579

图9—7 殷墟王陵区大墓及祭祀坑示意图(采自《中国考古学·夏商卷》)584

图9—8 墓形保存较好的M1002号大墓(采自《侯家庄第一○○二号大墓》)587

图9—9 外祀土与内祀土(《合集》34189)588

图9—10 顺祀和逆祀先公先王(《合集》32385+35277+《甲》2283、《屯南》37)591

图10—1 甲骨文记地方来贡不同龟种(《合集》8996正反)598

图10—2 安阳出土“改制背甲”(《合集》118、《花东》87)602

图10—3 叙、命、占、验辞四要素具备的甲骨卜辞(《合集》17055正反)610

图10—4 象肩胛卜骨和牛肋骨卜辞(《合集》13758、31678)612

图10—5 甲桥刻辞(《合集》438反)614

图10—6 甲尾、中甲、背甲、骨臼、骨面五种记事刻辞(《合集》9334、9353、19932、17598、1661臼、《补编》2472)616

图10—7 人头骨刻辞与人髋骨卜骨(1—12.《合集》38758—38764、《甲》3739、《怀特》1914、《东京》972、《综述》图版13中、《合集》40701;13.人髋骨卜骨《考古学报》91—1)622

图10—8 雕花骨刻辞和牛胛骨记事刻辞(《补编》11300正反、11301正反、《合集》36481)625

图10—9 牛距骨刻辞、骨符与祀谱(《合集》35501、20505、35406)626

图10—10 习刻干支表(《粹》1468)629

图10—11 甲骨文“习卜”(《合集》31674、26979、31669)632

图10—12 左卜、右卜、元卜和多卜(《屯南》930、《合集》25019、23390、24144)642

图10—13 殷墟历年出土筮数陶文(GT406④:6、GT409④:6、PNM80、2000AGT14③:16)647

图10—14 殷墟四盘磨SP11出土卜骨记卦名的筮占数列649

图10—15 殷墟易卦卜甲(据《考古》89—1)65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