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流域生态补偿理论探索与案例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流域生态补偿理论探索与案例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38/34631845.jpg)
- 许凤冉,阮本清,王成丽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ISBN:9787508476889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140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152页
- 主题词:流域-生态环境-环境保护-补偿性财政政策-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流域生态补偿理论探索与案例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背景和意义1
1.2研究目标、内容与思路2
1.2.1研究目标2
1.2.2主要研究内容2
1.2.3研究思路3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实践经验5
2.1研究进展5
2.1.1流域生态补偿的相关概念5
2.1.2理论基础研究7
2.1.3补偿标准测算7
2.2实践经验8
2.2.1国际经验8
2.2.2国内经验10
2.3实施案例11
2.4存在问题与启示15
2.4.1存在问题15
2.4.2启示18
第3章 流域生态补偿理论基础与框架初探19
3.1可持续发展理论19
3.1.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19
3.1.2流域生态补偿与可持续发展20
3.2水文水资源学相关理论20
3.2.1水资源的属性和功能20
3.2.2人类活动对流域水循环的影响22
3.2.3水权与排污权23
3.3生态学理论27
3.3.1生态学的相关概念27
3.3.2流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0
3.3.3人类活动对河流生态系统及其服务功能的影响32
3.4环境水力学与生态水力学33
3.4.1环境水力学33
3.4.2生态水力学33
3.5水资源经济学34
3.5.1水资源价值34
3.5.2水资源价值的转化与运移规律38
3.5.3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与用水库兹涅茨曲线40
3.5.4水资源的准公共物品理论42
3.5.5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外部性理论43
3.6流域生态补偿理论框架46
3.7小结46
第4章 流域生态补偿概念与框架体系48
4.1流域生态补偿的概念和内涵48
4.1.1对生态补偿概念的认识48
4.1.2流域生态补偿的概念和内涵49
4.2流域生态补偿总体框架50
4.3流域生态补偿分类体系51
4.4小结52
第5章 区域水资源与水体纳污能力的利用程度评价方法53
5.1区域可用水资源的耗用系数评价53
5.2水域纳污能力利用系数评价54
5.2.1水域纳污能力估算方法54
5.2.2大尺度区域污染物入河量估算方法54
5.2.3水域纳污能力利用系数评价60
5.3小结61
第6章 区域间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模型62
6.1引言62
6.2流域上游水源涵养与保护的共建共享理念与测算方法62
6.2.1流域上游水资源共建共享的概念和测算思路62
6.2.2实际保护投入的分摊测算方法63
6.2.3因限制发展导致的机会损失估算65
6.3上下游区域间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外部性的补偿测算方法67
6.3.1基于跨界断面水量水质的补偿量测算模型67
6.3.2区域间基于水资源与纳污能力利用程度的补偿标准测算模型70
6.4小结72
第7章 流域生态补偿案例研究73
7.1新安江流域基本情况73
7.1.1自然地理73
7.1.2经济社会74
7.1.3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74
7.1.4水环境及其保护状况74
7.1.5流域水功能区划75
7.1.6重要控制断面水量水质变化情况77
7.1.7新安江流域与下游地区水资源利用的关系分析80
7.2新安江流域实施生态补偿的重要意义85
7.2.1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85
7.2.2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面临的问题与挑战86
7.2.3新安江流域实施生态补偿的必要性与可行性87
7.2.4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意义88
7.3水资源与纳污能力利用程度评价89
7.3.1区域可用水资源的耗用系数89
7.3.2水域纳污能力利用系数90
7.3.3流域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递进规律及启示95
7.4水源涵养与保护的共建共享范围与测算97
7.4.1新安江流域水资源共建共享的范围97
7.4.2实际保护投入的分摊测算98
7.4.3因限制发展导致的机会损失测算105
7.5上下游区域间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外部性的补偿测算108
7.5.1基于跨界断面水量水质的补偿量测算108
7.5.2区域间基于水资源与纳污能力利用程度的补偿量测算109
7.6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设想112
7.6.1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目标112
7.6.2实施范围及补偿主体、对象114
7.6.3流域生态补偿措施115
7.6.4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框架117
7.7小结119
第8章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实现机制与措施120
8.1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框架120
8.2生态影响及损益关系121
8.2.1生态影响121
8.2.2损益关系121
8.3补偿主体与补偿对象122
8.4补偿模式122
8.5补偿标准、补偿类别与方式123
8.6资金筹措与使用124
8.7非资金措施126
8.8体制、机制和制度保障126
8.9不同类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127
8.9.1预防保护型127
8.9.2治理修复型128
8.10实施建议129
8.10.1完善基础工作129
8.10.2通过试点逐步探索完善129
8.10.3探索实施各种生态补偿措施129
8.10.4建立和完善管理机制与法律、法规130
8.11小结130
第9章 结论与展望131
9.1主要成果和结论131
9.2研究展望133
参考文献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