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穿越理论与历史 李军自选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穿越理论与历史 李军自选集
  • 李军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811014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33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448页
  • 主题词:社会科学-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穿越理论与历史 李军自选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 忧心忡忡的蚂蚁1

美术史研究3

历史与空间——瓦萨里艺术史模式之来源与中世纪晚期至文艺复兴教堂的一种空间布局3

引言“可见的艺术史”3

一、瓦萨里艺术史模式:一个想象中的殿堂6

二、《最后审判》图像与西斯廷礼拜堂的图像程序17

三、另一类图像传统:《方济各生平》祭坛画32

四、原型:阿西西圣方济各教堂上堂图像与布局38

五、几个相关图像与历史问题67

尾声 空间的历史叙事73

起源与终结——从瓦萨里到丹托的现代艺术史体制研究80

引言 黑格尔与艺术史叙事80

一、谁是真正的现代艺术史之“父86

1.冈布里奇基本观点陈述86

2.艺术史的“遗传”92

3.瓦萨里的“艺术世界”:艺术、历史与空间三位一体93

4.乌菲奇的综合106

5.从瓦萨里回看温克尔曼与黑格尔110

6.父—子关系与现代艺术史建构的逻辑119

二、现代艺术史的终结122

1.“艺术的终结”122

2.“艺术史的终结”133

3.“博物馆的终结”141

结论 现代艺术史体制之完成146

弗莱彻尔“建筑之树”图像渊源考151

一、弗莱彻尔“建筑之树”考151

1.《比较法建筑史》的特征152

2.“建筑之树”的两种图像156

3.“历史风格”与“非历史风格”辨160

4.图式A与图式B162

二、“树形图”图像渊源考164

1.“谱系树”164

2.“知识树”167

3.“耶西树”172

4.“历史之树”183

5.“血亲树”195

6.另一种“生命树”201

三、简短的总结与预期205

古典主义、结构理性主义与诗性的逻辑——林徽因、梁思成早期建筑设计与思想的再检讨210

问题之提出210

一、梁、林早期建筑设计风格辨析213

二、“现代古典主义”与“适应性建筑”辨225

三、1932年:断裂与延续230

四、“结构理性主义”辨236

五、林徽因的天性与艺术趣味243

六、专业语境:艺术史的作用248

七、接受的历史契机252

文学与美术批评265

灵魂的显形及其命运——卡夫卡的《变形记》265

一、作为方法的“变形”266

二、作为主题的“变形”268

三、《变形记》的秘密269

四、精神的现代命运276

父性的衰落:当代文艺中的男性形象(上)280

一、父亲的形象史280

二、复归于婴儿:一部退缩的历史288

三、脆弱的男性289

四、逆子的回归295

大地浪子:当代文艺中的男性形象(下)302

一、历史语境302

二、人民之子306

三、神性的骄子307

四、两类女性形象312

五、真正的人是X315

母性·长女·幼女:当代文艺中的女性形象320

一、样板戏中的三类女性形象320

二、母性的牺牲与救赎322

三、负重的长女325

四、逃离的幼女331

猫眼的视觉:当代美术杂评340

一、“配猪”事件:兽与人340

二、漂浮的女人世界344

三、汉语油画——从“美术批评家94年度油画提名展”谈起345

四、女性绘画中的自我意识——关于《女画家的世界》347

五、爱江山恰如美人350

六、前卫艺术的肉身何为?351

七、沙上的痕迹——朱永灵其人其书355

八、建筑的“脸皮”有多厚?357

九、最崇高的形象358

十、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361

美学与文化理论369

论中国艺术的诗心369

一、为天地立心:中国艺术的诗心及其哲学基础369

二、诗言志:诗心的基本结构374

三、诗以道性情:诗心情感论378

四、意象与意境:诗心意味论383

转型期的心理—文化理论392

一、西方的心理—文化转型理论:经典俄狄浦斯情结及其新近发展392

1.经典俄狄浦斯情结的基本内容392

2.拉伊奥斯情结或者阉割情结394

3.拉康的“象征秩序”与“象征阉割”395

4.克里斯蒂娃:记号反对象征396

5.性别主体的理论:一种必要的补充397

二、“家”的情结:俄狄浦斯情结的中国化400

1.子—父关系401

2.子—母关系403

3.自性(性别)模式404

4.转型期的性别主体:面向异性存在406

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理论模式比较研究408

一、文化遗产的“普遍性”和“特殊性”408

二、文化遗产的两种保护模式412

三、欧洲文化遗产修复的主要流派416

四、布兰迪的修复理论421

五、《威尼斯宪章》关于修复的基本原则424

六、中国的“修旧如旧”426

后记 依然睽异的古道43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