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印刷工艺原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印刷工艺原理](https://www.shukui.net/cover/47/34628602.jpg)
- 余节约,田培娟编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8080460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199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209页
- 主题词:印刷-生产工艺-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印刷工艺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颜色复制原理1
一、网点对图像层次的传递原理1
二、网点对图像色彩的复制原理3
第二节 印刷的分类和特点9
一、柔性版印刷9
二、平版胶印10
三、凹版印刷12
四、丝网印刷13
复习思考题14
第二章 润湿与水墨平衡控制15
第一节 印刷过程的润湿15
一、表面张力与界面张力15
二、润湿的分类17
三、接触角和杨氏润湿方程19
四、固体表面的毛细吸附20
五、胶印印版的结构和润湿性21
六、PS版润湿性的保护22
第二节 油墨的乳化23
一、乳状液稳定的条件24
二、油墨在印刷中的乳化机理24
三、乳状液的类型26
四、影响油墨乳化的因素27
五、油墨乳化对印刷质量和印刷工艺的影响28
第三节 胶印润湿液29
一、润湿液的作用29
二、润湿液的种类29
三、润湿液的印刷适性32
第四节 水墨平衡的控制37
一、水墨平衡的理论37
二、润湿液的消耗途径28
三、水墨不平衡的危害38
四、润湿液用量的控制38
五、版面水分大小的鉴别40
复习思考题42
第三章 印刷压力的控制44
第一节 印刷压力基础知识44
一、印刷压力的表示方法44
二、压印面上印刷压力的分布特征46
三、印刷压力的作用48
第二节 橡皮布及滚筒包衬48
一、粘弹性变形特征48
二、包衬的变形特征50
三、包衬的种类和印刷适性51
四、橡皮布的性能及对印刷的影响52
五、其他衬垫材料的性能要求60
第三节 压印面的滑动60
一、滑动速度的理论计算60
二、异径包衬理论62
三、压印面滑动的危害64
第四节 影响印刷压力的因素65
一、印刷压力与油墨转移率的关系65
二、印刷压力与承印物平滑度的关系66
三、印刷速度与印刷压力、油墨转移率的关系67
四、印刷压力设置不当对印刷的影响67
第五节 印刷压力的调节68
一、印刷压力的计算68
二、印刷压力的调节方法69
三、包衬厚度和滚枕间隙的检验70
复习思考题72
第四章 油墨的传输与转移74
第一节 胶辊74
一、胶辊的印刷适性要求74
二、胶辊的使用和保养77
第二节 给墨行程78
一、墨量的调节78
二、影响供墨的其他因素79
第三节 分配行程81
一、墨层的分配与转移81
二、影响匀墨和着墨质量的因素85
第四节 转移行程88
一、油墨从印版到橡皮布的转移88
二、从橡皮布到承印物的油墨转移分析89
三、油墨的附着89
第五节 油墨传递过程的动力分析91
一、油墨在墨辊间的传递91
二、油墨的转移过程分析92
第六节 油墨转移方程94
一、油墨转移方程的建立94
二、油墨转移方程参数的赋值方法96
复习思考题99
第五章 套印的控制101
第一节 套印不准的基本形式101
一、定位不准导致的套印不准101
二、图像变形导致的套印不准103
第二节 套印精度的检测与要求104
一、胶印对印刷品套印精度的要求104
二、套准精度测定方法104
三、对印刷机套印精度要求104
第三节 图像变形导致的套印不准106
一、印前制作对套印的影响106
二、印版变形对套印的影响106
三、纸张变形对套印的影响112
四、印刷压力对套印的影响117
五、剥伸张力对套印的影响118
六、滚筒衬垫厚度对套印的影响119
七、橡皮布变形对套印的影响120
第四节 印刷机械引起的套印不准121
一、纸张定位对套印的影响121
二、递纸对套印的影响122
三、压印滚筒咬牙对套印的影响122
复习思考题122
第六章 油墨转移过程控制124
第一节 油墨的叠印124
一、干式油墨叠印124
二、湿式油墨叠印125
三、印刷色序126
第二节 油墨的渗透128
一、油墨渗透对印刷的影响128
二、渗透深度129
三、透印131
四、粉化与墨色暗淡131
第三节 油墨的干燥132
一、油墨的干燥形式132
二、影响印迹干燥的主要因素134
三、背面蹭脏137
第四节 印刷过程的拉毛139
一、拉毛对印刷的影响139
二、纸张表面强度与拉毛速度140
三、拉毛速度与印刷速度的关系140
四、纸张拉毛的控制141
第五节 重影143
一、重影对印刷的影响143
二、重影的种类143
三、发生重影的原因144
复习思考题146
第七章 印刷过程的其他问题148
第一节 环境与安全148
一、车间温湿度148
二、环境污染150
第二节 飞墨151
一、飞墨产生的原因152
二、影响飞墨的因素152
三、减少飞墨产生的措施153
第三节 静电154
一、静电对印刷的影响154
二、产生静电的因素154
三、静电的消除方法155
第四节 油墨转移故障156
一、黑条痕157
二、白杠158
三、墨色不匀158
四、花版159
五、糊版160
六、浮脏160
七、油腻161
第五节 印版耐印力162
一、印版的内在因素162
二、晒版质量162
三、印版的静态保护状况162
四、印刷过程对耐印力的影响162
复习思考题164
第八章 印刷质量检测与控制165
第一节 印刷质量的评价165
一、评价印刷质量的方法165
二、印刷质量评价的条件控制166
第二节 印刷质量的检测171
一、反射密度的测量171
二、网点面积的测量174
三、网点面积、网点积分密度和实地密度之间的关系177
四、实地密度的控制178
五、印刷过程中网点变化的控制181
六、叠印率187
七、灰平衡189
八、色度测量190
第三节 清晰度192
一、清晰度的内涵192
二、印刷过程中影响清晰度的主要因素193
第四节 印刷品光泽度194
一、光泽对印刷质量的影响194
二、影响印刷品光泽的因素195
三、印迹光泽的测量与评价197
复习思考题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