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护理药理学 第3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护理药理学 第3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49/34628098.jpg)
- 肖顺贞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 ISBN:781116404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10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23页
- 主题词:护理学-药理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护理药理学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言1
一、护理药理学内容1
二、护士在临床用药中的作用1
三、药物治疗中的护理须知1
第二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3
第一节 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3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3
二、药物作用的选择性3
三、药物的作用方式3
四、药物作用的临床效果4
五、个体差异4
第二节 药物的量效关系5
一、剂量的概念5
二、量效反应曲线5
三、量反应和质反应6
第三节 药物作用机制和受体学说6
一、药物作用机制6
二、药物和受体学说7
三、联合用药8
第三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9
第一节 药物的转运9
一、被动转运9
二、主动转运10
第二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10
一、药物的吸收10
二、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11
三、药物的分布11
四、药物的代谢12
五、药物的排泄13
第三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参数13
一、时量曲线13
二、药物消除动力学14
三、表观分布容积15
四、血浆半衰期15
五、多次给药的时量曲线和稳态血药浓度16
第四章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17
第一节 药物因素17
一、药物剂型17
二、给药途径17
三、药物相互作用17
四、耐受性和药物依赖性18
第二节 机体因素18
一、生理状态18
二、病理状态19
三、饮食对药物作用的影响19
四、时间药理学19
五、心理因素与用药关系20
第五章 药物一般知识和给药护理须知22
一、药物一般知识22
二、常用给药途径的护理注意事项23
第六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25
第一节 传出神经递质及分类25
第二节 传出神经递质的生物合成与代谢26
一、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26
二、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A)26
第三节 传出神经的受体分布及效应26
一、胆碱受体及效应26
二、肾上腺素受体及效应27
第四节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作用方式及分类29
一、传出神经系统药物作用方式29
二、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分类29
第七章 拟胆碱药30
第一节 胆碱受体激动药30
一、M、N胆碱受体激动药(完全拟胆碱药)30
二、M受体激动药30
第二节 抗胆碱酯酶药31
一、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32
二、难逆性抗胆碱酯酶药33
第八章 抗胆碱药36
第一节 M胆碱受体阻断药36
一、阿托品类生物碱36
二、阿托品的合成代用品39
第二节 N2胆碱受体阻断药(骨骼肌松弛药)39
一、去极化型肌松药39
二、非去极化肌松药40
第三节 N1胆碱受体阻断药(神经节阻断药)41
第九章 拟肾上腺素药42
第一节 激动α和β受体的拟肾上腺素药42
第二节 主要激动α受体的拟肾上腺素药45
第三节 主要激动β受体的拟肾上腺素药46
第十章 抗肾上腺素药48
第一节 α受体阻断药48
一、非选择性α受体阻断药48
二、α1受体阻断药49
第二节 β受体阻断药49
第十一章 麻醉药52
第一节 全身麻醉药52
一、吸入麻醉药52
二、静脉麻醉药54
第二节 局部麻醉药55
第十二章 镇静催眠药57
第一节 苯二氮?类(benzodia-zepines,BDZ)57
第二节 巴比妥类59
第三节 其他镇静催眠药61
第十三章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62
第一节 抗癫痫药62
第二节 抗惊厥药68
第十四章 抗震颤麻痹药70
第一节 补充脑内多巴胺药70
第二节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72
第三节 中枢性抗胆碱药73
第十五章 抗精神失常药74
第一节 抗精神病药74
第二节 抗抑郁药80
一、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81
二、三环类抗抑郁药81
三、四环类抗抑郁剂83
四、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T)83
五、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84
六、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和再摄取抑制剂(SARI)85
七、去甲肾上腺素及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NassA)85
八、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NR1)85
九、复方制剂86
第三节 心境稳定剂86
第四节 抗焦虑药89
第十六章 麻醉性镇痛药91
第一节 药物分类和作用机制91
一、分类91
二、作用机制91
第二节 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92
第三节 人工合成镇痛药94
第四节 阿片受体拮抗剂97
第五节 麻醉性镇痛药护理须知97
第十七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98
一、解热作用98
二、镇痛作用98
三、抗炎抗风湿作用98
第一节 药物分类98
第二节 常用药物99
第三节 解热镇痛药的复方配伍102
第十八章 中枢兴奋药103
第一节 概述103
第二节 常用药物104
第十九章 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108
第一节 正性肌力药物108
一、强心苷类(cardiac glycosides)108
二、β受体激动剂112
三、磷酸二酯酶抑制剂112
第二节 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112
一、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剂(ACEI)113
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113
第三节 利尿药113
第四节 血管扩张药113
第五节 β受体阻断药114
第二十章 抗心律失常药116
第一节 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116
第二节 临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116
一、Ⅰ类抗心律失常药116
二、Ⅱ类抗心律失常药:β受体阻断药119
三、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延长动作电位时间药119
四、Ⅳ类抗心律失常药:钙拮抗剂120
第二十一章 抗心绞痛药122
第一节 硝酸酯类药122
第二节 β受体阻断药124
第三节 钙拮抗药125
第二十二章 抗高血压药127
第一节 抗高血压药的分类127
一、交感神经抑制药物127
二、扩血管药:肼屈嗪、硝普钠等127
三、钙拮抗剂:硝苯地平等127
四、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卡托普利和洛沙坦等127
五、利尿降压药:氢氯噻嗪、吲哒帕胺等127
第二节 常用抗高血压药127
一、交感神经抑制药128
二、直接扩张血管药132
三、钙拮抗药133
四、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134
五、利尿药136
第二十三章 调节血脂药物137
一、树脂类137
二、烟酸类138
三、苯氧酸类138
四、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类139
五、其他降脂药物140
第二十四章 利尿药和脱水药141
第一节 利尿药作用的生理学基础141
第二节 常用利尿药142
一、高效利尿药142
二、中效利尿药144
三、低效利尿药145
四、脱水药146
第二十五章 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148
第一节 抗贫血药148
第二节 促白细胞增生药153
第三节 影响血凝过程的药物155
一、止血药155
二、抗凝血药158
三、抗血小板聚集药161
第二十六章 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163
第一节 治疗消化性溃疡和胃炎药物163
一、抗酸药163
二、胃酸分泌抑制剂166
三、胃肠解痉药170
四、胃泌素受体拮抗剂172
五、黏膜保护药173
六、前列腺素类174
七、其他治疗消化性溃疡药174
八、抗菌类药176
第二节 助消化药177
第三节 促胃肠动力药178
第四节 止吐药和催吐药180
一、止吐药180
二、催吐药182
第五节 导泻药和止泻药183
一、导泻药183
二、止泻药186
第六节 利胆药188
第二十七章 镇咳、祛痰及平喘药192
第一节 镇咳药192
一、中枢性镇咳药192
二、外周性镇咳药193
第二节 祛痰药194
第三节 平喘药196
一、拟肾上腺素药196
二、茶碱类199
三、抗胆碱药201
四、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201
五、肥大细胞膜稳定药201
六、其他药202
第二十八章 组胺与抗组胺药203
第一节 组胺(histamine)203
第二节 抗组胺药204
H1受体阻断药204
第二十九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207
第一节 糖皮质激素类药207
第二节 盐皮质激素214
第三节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215
第三十章 甲状腺激素与抗甲状腺药216
第一节 甲状腺激素216
第二节 抗甲状腺药218
一、硫脲类218
二、碘和碘化物220
三、放射性碘221
四、β受体阻断剂221
第三十一章 降血糖药222
第一节 胰岛素222
第二节 口服降血糖药225
一、磺酰脲类225
二、双胍类227
三、胰岛素增敏药227
四、α-葡萄糖苷酶抑制药228
第三十二章 抗菌药概述229
一、化疗概念229
二、机体、药物和病原体的相互关系229
三、抗菌谱229
四、抗药性229
第三十三章 抗生素231
第一节 β-内酰胺类231
一、青霉素类231
二、头孢菌素类234
三、其他β-内酰胺类236
第二节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其他类236
第三节 氨基糖苷类和多粘菌素类237
一、氨基糖苷类237
二、多粘菌素类240
第四节 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240
一、四环素类240
二、氯霉素(chloramphenicol)242
第三十四章 氟喹诺酮类、磺胺类及其他人工合成抗菌药244
第一节 氟喹诺酮类(第三代喹诺酮类)244
第二节 磺胺类药物245
第三节 甲氧苄啶248
第四节 硝基呋喃类248
第五节 硝基咪唑类249
第三十五章 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250
第一节 抗真菌药250
一、治疗浅部真菌感染的药物250
二、抗深部真菌药251
三、广谱抗真菌药252
第二节 抗病毒药253
第三十六章 抗结核病药和抗麻风病药255
第一节 抗结核病药255
一、常用抗结核病药255
二、抗结核病药的应用原则259
第二节 抗麻风病药259
一、砜类260
二、其他抗麻风病药260
第三十七章 抗恶性肿瘤药262
第一节 概述262
一、细胞增殖周期的概念262
二、药物分类262
三、抗肿瘤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和防治措施263
第二节 常用抗肿瘤药263
一、烷化剂263
二、抗代谢药264
三、抗生素类266
四、激素类266
五、植物药和其他267
第三节 抗肿瘤药物的应用及护理原则268
一、联合化疗原则268
二、给药方法268
三、肿瘤病人的护理须知269
第三十八章 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270
第一节 免疫抑制剂270
一、常用的免疫抑制剂270
二、免疫抑制剂的不良反应271
第二节 免疫增强剂271
第三十九章 抗寄生虫病药273
第一节 抗疟药273
一、疟原虫的生活史和抗疟药的作用环节273
二、常用抗疟药273
第二节 抗阿米巴病药和抗滴虫病药276
一、抗阿米巴病药276
二、抗滴虫病药278
第三节 抗血吸虫病药和抗丝虫病药278
一、抗血吸虫病药278
二、抗丝虫病药278
第四节 驱肠虫药279
一、抗肠道蠕虫药279
二、抗绦虫药281
第四十章 消毒防腐药283
第一节 总论283
一、概述283
二、消毒防腐药的选择应用283
第二节 各论284
一、酚类284
二、醇类285
三、醛类286
四、酸类287
五、卤素类288
六、氧化剂292
七、重金属化合物293
八、表面活性剂294
九、染料类295
十、其他296
第四十一章 维生素298
第一节 水溶性维生素298
第二节 脂溶性维生素303
第四十二章 水、电解质平衡调节药307
第一节 电解质平衡调节药307
第二节 酸碱平衡调节药309
一、碱化剂309
二、酸化剂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