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性别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社会性别概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46/34623747.jpg)
- 刘建中,孙中欣,邱晓露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907584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60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77页
- 主题词:社会-性别差异-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社会性别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女性主义理论1
第一节 妇女运动与女性主义理论2
一、第一波妇女运动3
二、第二波妇女运动5
三、第三波妇女运动7
第二节 主要的女性主义理论9
一、自由主义女性主义10
二、激进女性主义12
三、马克思主义及社会主义女性主义15
第三节 其他女性主义理论16
一、后现代女性主义17
二、生态女性主义19
三、女同性恋女性主义22
四、第三世界女性主义与跨国女性主义26
小结30
第二章 性别研究:方法论和方法31
第一节 女性主义知识论与方法论32
一、女性主义知识论32
二、女性主义方法论36
第二节 女性主义研究方法40
一、女性主义与量化研究41
二、女性主义与质性研究44
三、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之分45
第三节 女性主义研究方法举例47
一、问卷以及其他统计调查法48
二、访谈法49
三、民族志方法或实地研究法52
四、个案研究法55
五、女性主义独创的研究方法56
小结59
第三章 性与性别60
第一节 概念与理论沿革61
一、概念界定61
二、理论沿革64
第二节 性与性别不平等:妇女议题67
一、性对于女性主义的重要性67
二、性压迫与性别不平等的表现69
第三节 性与性取向不平等:关注同性恋74
一、同性恋研究的发展74
二、同性恋的社会态度变迁77
三、异性恋霸权79
第四节 性分层、性革命与社会变迁80
一、性分层80
二、性革命82
三、性与中国社会变迁84
小结87
第四章 人口、生育与社会性别89
第一节 生育90
一、人口现状与人口再生产90
二、生育—自主的选择94
三、养育—共同的责任104
第二节 节育与流产109
一、节育及其对女性的意义109
二、流产及其对女性的意义113
第三节 生殖健康115
一、生殖疾病的种类及防治115
二、保护生殖健康118
小结122
第五章 性别与健康124
第一节 性别与健康理论综述124
一、健康的概念124
二、相关的健康理论125
三、生殖健康127
第二节 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128
一、环境因素128
二、生理和遗传因素128
三、生活行为方式因素129
四、医疗保健因素129
第三节 性别与健康的主要内容130
一、男女性别差异130
二、性别与生殖健康132
三、性别与心理健康138
四、性别角色与健康140
第四节 健康维护行动142
一、卫生保健的公平性142
二、国内外女性健康维护行动144
三、女性健康运动147
四、男性参与生殖健康148
小结150
第六章 婚姻家庭与性别151
第一节 家庭起源过程中的性别状况及其影响152
一、家庭起源过程中的性别状况152
二、一夫一妻制家庭形成时的性别状况对后世的影响157
第二节 家庭生活中的性别角色差异160
一、男女性爱的角色差异160
二、男女家庭分工的角色差异163
三、男女抚育子女的角色差异167
第三节 性别差异所产生的家庭矛盾与冲突169
一、男女期望的差异与冲突169
二、家庭暴力172
小结175
第七章 就业与社会性别176
第一节 就业与家庭时间配置176
一、就业及其相关概念176
二、女性家庭时间配置178
第二节 就业与妇女社会地位182
一、妇女劳动权益182
二、妇女就业概况185
三、就业与女性社会地位190
第三节 就业与社会性别192
一、社会性别倾向192
二、就业中的性别不平等194
三、抵制就业中的性别歧视195
四、促进就业中的性别平等198
小结201
第八章 社会性别与参政202
第一节 妇女参政的概念和内涵203
一、妇女参政的概念203
二、赋权205
三、社会性别主流化207
四、政治领域的性别化指标209
第二节 参政的理论212
一、激进女性主义214
二、自由主义女性主义215
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217
四、后现代女性主义218
第三节 社会性别与参政的现状及成因分析221
一、世界范围内社会性别与参政的状况221
二、中国正式领域的社会性别平等的状况228
三、动力与阻力共存的妇女参政232
小结237
第九章 大众文化与社会性别239
第一节 大众文化简介239
一、大众文化及其特征240
二、媒体:大众文化的载体242
第二节 从媒体看大众文化中的社会性别信息244
一、媒体对社会性别的刻画及女性在媒体中的待遇244
二、纸质媒体中的社会性别信息246
三、电视中的社会性别信息249
四、广告中的社会性别信息251
第三节 社会性别形象的影响254
一、社会性别的认知和个体的自我评价255
二、对性的态度和立场255
第四节 异化和异化的扬弃:媒体—社会性别的塑造者256
一、打破社会性别“刻板印象”的有利工具256
二、利用媒体推进社会性别256
小结257
后记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