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清末民初旗民生存状态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清末民初旗民生存状态研究
  • 戴迎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97138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85页
  • 文件大小:77MB
  • 文件页数:293页
  • 主题词:八旗制度-研究-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研究-中国-近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清末民初旗民生存状态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19世纪中期以前的旗民社会生活14

第一节 八旗制度与清代旗民社会的形成14

一、八旗制度的形成与旗民社会群体的出现14

二、八旗兵布防与旗民分布16

三、八旗等级制度与旗民社会构成18

第二节 旗民特权与旗民社会地位21

一、旗民特权21

二、旗、民分治与旗民社会生活25

第三节 旗民生计问题的出现32

一、八旗体制对旗民社会发展的制约32

二、旗民生计问题的出现34

三、解决旗民生计问题的尝试45

第二章 清末社会变迁与旗民社会生存状态的变化51

第一节 旗民社会发展的转折——近代内外战争的打击51

一、两次鸦片战争对八旗社会的初步打击51

二、太平天国运动对八旗社会的沉重打击55

第二节 近代化因素的生长与旗民群体边缘化趋势的出现60

一、满汉关系的调整对旗民社会生存的影响60

二、近代军事变革与八旗军队的名存实亡63

三、新的社会群体的出现与旗民社会边缘化的开始65

第三节 晚清旗民生计的恶化与清末八旗制度改革68

一、晚清旗民生计的恶化68

二、清末旗制改革的尝试73

三、清末旗民生计的筹划80

第四节 清末旗民社会群体的挣扎与生存方式的变化87

一、旗民社会群体的挣扎87

二、旗民生存方式的变化91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旗民社会身份的变化96

第一节 辛亥革命时期的旗民社会96

一、排满风潮的出现96

二、光复时期的旗民伤亡状况100

三、旗民对于辛亥革命的两种不同态度107

第二节 旗民社会生活的失序110

一、原有生活秩序被打破111

二、旗饷的开始愆期与南方旗产的初步清理115

三、旗民生计的困厄119

第三节 旗民社会身份的变化122

一、《清室优待条件》的签订与“五族共和”思想的确立123

二、旗民政治地位的变化125

三、姓名与籍贯的变化131

第四章 北洋时期的八旗组织与旗民社会发展137

第一节 北洋时期八旗组织的残留137

一、八旗组织残留的原因137

二、北洋时期的八旗组织139

三、北洋时期八旗组织的特点152

第二节 北洋时期的涉旗事务155

一、八旗官员的任职、升补与世职接袭155

二、八旗俸饷的支放160

三、旗地纠葛的处置与旗地的全面整理163

第三节 八旗组织的残留对旗民社会生存的影响171

一、积极影响171

二、负面作用174

第五章 旗民生计的贫困与北洋时期的旗民生计筹划181

第一节 北洋时期旗民生计普遍贫困181

一、北洋时期旗民生计普遍贫困181

二、北洋时期旗民生计贫困的原因186

第二节 北洋时期的旗民生计筹划193

一、筹办八旗生计处的设立193

二、社会各阶层对于旗民生计的多种考量198

三、各地旗民生计救济与筹划活动202

第三节 影响旗民生计筹划的多重因素210

一、相关政策稳定性的缺乏与财政的支绌210

二、旗民工厂及救济机关的收效甚微213

三、旗产纠葛与旗民问题上的利益之争219

第六章 八旗组织的最终消亡与旗民社会的现代转向223

第一节 《清室优待条件》的修正和旗产的彻底清理223

一、《清室优待条件》的修正223

二、旗产的彻底清理225

三、旗产清理中的利益争夺232

第二节 旗营的相继消亡238

一、南方旗营的裁撤239

二、部分北方旗营的裁撤241

三、京旗的消亡245

四、东三省驻防的消亡247

第三节 旗民社会群体的现代转向250

一、旗民社会团体的出现250

二、旗民流动与人口变化253

三、旗民职业的多元化257

四、居住方式和婚姻观念的变化266

余论269

参考文献27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