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
  • 张静主编 著
  • 出版社: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10034598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75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89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发展-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1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过程1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演进9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13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7

(一)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17

(二)提升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为理论19

(三)植根马克思主义于中国优秀文化之中22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特征26

(一)时代性特征是对时代课题的回应和对时代精神的升华26

(二)实践性特征是重视研究解决重大实践问题并善于对最鲜活的实践经验作出理论概括28

(三)民族性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有机结合所表现出来的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30

(四)创新性特征是以创新为基础推进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过程31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依据33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依据33

(一)“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34

(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37

(三)“实事求是”的理论精髓42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依据45

(一)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45

(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客观需要48

(三)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客观要求50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依据52

(一)作为先进文化形态的马克思主义53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族文化的价值契合55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60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60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60

(二)第一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运动67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71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76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新起点76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初探索80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过程82

(一)奠定基础的毛泽东思想82

(二)继往开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86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90

一、不断解放思想,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90

(一)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90

(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两种不同态度及结果92

(三)既坚持又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95

二、立足基本国情,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96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96

(二)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就是最大的从实际出发98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101

三、坚持与时俱进,在实践基础上理论创新103

(一)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和丰富发展的103

(二)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104

(三)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105

四、尊重历史遗产,批判继承民族传统文化108

(一)创造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形式108

(二)批判地继承中国历史文化遗产109

(三)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民族特色111

五、依靠集体智慧,发挥党和人民的创造力112

(一)两大理论成果凝聚了全党上下的集体智慧113

(二)树立群众观点,尊重人民的创造主体地位114

(三)坚持用两大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115

六、分清大是大非,坚决同错误倾向作斗争117

(一)马克思主义在同错误倾向作斗争中不断发展118

(二)坚决抵制来自“左”、右两种错误倾向的干扰119

(三)筑牢思想防线,自觉划清“四个重大界限”121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124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124

(一)毛泽东思想的萌芽124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126

(三)毛泽东思想的成熟128

(四)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130

二、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131

(一)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131

(二)确定“毛泽东思想”概念133

(三)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35

三、毛泽东思想永远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旗帜141

(一)活的灵魂142

(二)三大作风146

(三)三大法宝148

(四)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156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59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59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过程160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条件165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基础170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172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172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174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176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意义195

(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196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197

(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98

四、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199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199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同发展阶段的客观反映200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202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205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命题提出的必要性205

(一)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挑战的客观需要206

(二)保持马克思主义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208

(三)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举措212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内涵215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15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217

(三)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220

三、整体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223

(一)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关系223

(二)整体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226

第八章 海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232

一、我国台湾学者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情况233

(一)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殊视角233

(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内涵的看法234

(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实意义的评价236

二、西方学者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情况237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239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240

(三)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形式243

三、海外学者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术范式244

(一)传统的经验主义研究范式245

(二)新兴的历史主义研究范式247

(三)历史主义范式的借鉴意义250

第九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研究252

一、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252

(一)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基本含义253

(二)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基本特征257

(三)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基本意义260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研究264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基本认识264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基本问题269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基本路径271

后记2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