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决策溪流论 国家重点基建项目决策过程的逻辑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子明著 著
- 出版社: 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8406451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92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310页
- 主题词:基本建设项目-项目决策-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决策溪流论 国家重点基建项目决策过程的逻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论1
1.1 研究的背景1
1.1.1 问题的提出1
1.1.2 研究的定位3
1.1.3 核心概念5
1.2 研究文献综述15
1.2.1 关于决策过程的一般性研究15
1.2.2 关于政府过程的研究17
1.2.3 关于当代中国重大建设项目决策的研究20
1.2.4 综合评价26
1.3 研究方案26
1.3.1 研究目的26
1.3.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27
1.3.3 研究方法28
1.3.4 研究案例选择29
1.3.5 研究的主要创新35
第2章 决策溪流论:国家重点基建项目决策过程分析的新框架36
2.1 四种相关理论资源36
2.1.1 着眼于决策主体行为的理论37
2.1.2 关注决策主体与决策环境之间关系的理论39
2.1.3 着眼于决策“过程”性特征的理论40
2.1.4 立足于决策系统组织特性的理论42
2.2 “过程溪流论”的启示43
2.2.1 “过程溪流论”概述43
2.2.2 “过程溪流论”的理论特点46
2.2.3 “过程溪流论”的借鉴意义48
2.3 决策溪流论:一个新的分析框架49
2.3.1 理论构想的思考基点49
2.3.2 决策溪流论的理论构想51
2.3.3 决策溪流论与过程溪流论的区别52
本章小结54
第3章 决策溪流的行进背景:国家重点基建项目的决策语境55
3.1 决策语境的含义及其构成55
3.1.1 语境与决策语境55
3.1.2 决策语境的构成57
3.1.3 决策语境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60
3.2 结构性力量分析:当代中国的政治一行政体系61
3.2.1 政治—行政权力结构61
3.2.2 制度:规则与规范74
3.2.3 重点基建项目决策的程序性规定:一般过程79
3.3 局势性力量分析:当代中国的时代主题83
3.3.1 当代中国的现代化83
3.3.2 发展与经济发展88
3.3.3 “五年计划”92
本章小结98
第4章 决策溪流的构建单元:国家重点基建项目的决策要素99
4.1 决策要素概述99
4.1.1 已有的关于决策要素的观点及分类99
4.1.2 本书对决策要素的界定101
4.1.3 决策溪流视角下的决策要素类型102
4.2 决策渠102
4.2.1 决策堤坝102
4.2.2 决策堤坝的构成104
4.2.3 决策堤坝的功能112
4.3 决策溪流113
4.3.1 溪流与决策溪流113
4.3.2 决策溪流的构成113
4.3.3 决策溪流的行进116
4.4 决策动力119
4.4.1 决策动力的构成因素119
4.4.2 决策势能120
4.4.3 决策势能与决策动力123
本章小结128
第5章 决策溪流中的行动角色:国家重点基建项目的决策主体130
5.1 决策主体的概念与辨析130
5.1.1 决策主体的概念130
5.1.2 决策者134
5.1.3 决策主体辨析138
5.2 决策关键人147
5.2.1 决策关键人的含义147
5.2.2 决策关键人的角色定位149
5.2.3 决策关键人的功能151
5.3 决策利益相关者152
5.3.1 决策利益相关者的含义152
5.3.2 决策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定位153
5.3.3 决策利益相关者的功能155
5.4 决策主体间关系156
5.4.1 决策主体间的有限博弈159
5.4.2 决策主体问的民主协商164
5.4.3 利益综合:竞争均衡模式166
本章小结174
第6章 决策溪流的行进方式:国家重点基建项目的议题构建176
6.1 议题的范畴构建176
6.1.1 政策问题与议题176
6.1.2 议题与政策议程181
6.1.3 议题构建185
6.2 议题的政治性构建191
6.2.1 经济社会发展与项目建设必要性192
6.2.2 官员压力与政府回应195
6.2.3 议题的政治性评估197
6.3 议题的经济性构建203
6.3.1 成本与收益203
6.3.2 成本收益分析的应用及其缺陷206
6.3.3 议题的经济性评估209
6.4 议题的技术性构建212
6.4.1 决策中议题的技术性212
6.4.2 议题的技术性与技术专家213
6.4.3 议题的技术性评估218
本章小结227
第7章 决策溪流行进的关键节点:国家重点基建项目的决策时机228
7.1 决策时机的形成228
7.1.1 决策时机的概念228
7.1.2 决策时机的形成230
7.1.3 决策时机与决策窗口233
7.2 决策诱因与决策事件235
7.2.1 决策诱因的概念235
7.2.2 决策诱因的类型238
7.2.3 决策事件242
7.3 触发机制245
7.3.1 触发机制的概念245
7.3.2 触发机制与决策时机247
7.3.3 决策中断250
7.3.4 决策“冬眠”256
本章小结258
第8章 结论与前瞻259
8.1 执政部门主导的决策溪流分析框架及其适用性259
8.2 决策渠的开放性与决策的公众接受度263
8.2.1 决策的正确性、民主性、科学性三个标尺的局限性263
8.2.2 决策的公众接受度265
8.2.3 提高公众接受度的可行路径266
8.3 非支持联盟与决策的公众接受度270
8.4 研究的局限性及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273
参考文献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