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学生生命价值理论与生命教育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大学生生命价值理论与生命教育实践
  • 王敬川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9787513051200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47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258页
  • 主题词:大学生-生命哲学-教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大学生生命价值理论与生命教育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生命之思1

第一节 与生命有关的话题2

一、没有生命就没有价值5

二、没有生命价值就没有生命教育7

三、生命教育是激发生命价值的重要手段10

四、大学生生命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12

第二节 生命价值研究现状14

一、哲学化倾向14

二、交叉学科视角15

三、道德化倾向17

第三节 生命教育研究现状20

一、国外生命教育的发展状况20

二、中国生命教育的现状21

第一章 渊源钩沉:中国生命价值观的历史发展与文化特质31

第一节 因何而生:探索生命的前世由来32

一、中国历史的童年时代:生命与神灵共舞32

二、中国历史的圣贤时代:生命归于天命36

第二节 为何而生:追问生命的意义载体39

一、以德为体,立德修身39

二、以文为体,文以载道40

三、以名为体,功成名就40

第三节 死里求生:寻找生命的终极归宿41

一、百家争论的生死观41

二、文人笔下的生死观43

三、战争时期的生死观44

四、和平年代的生死观44

第四节 德育为先:中国生命价值观的文化特质45

一、经典篇章里的德育:从蒙学读物到方家论纲46

二、现身说法中的德育:从个人孝行到家国情怀46

第五节 结论48

一、生命价值不是口号,生命价值要在教育的形式中获得认同,得以践行,予以升华48

二、良好的教育可以起到关注生命价值,增强生命意识,平衡文化心理的积极作用48

三、关注生命教育,是人自身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49

四、生命价值的教育贯穿于整个历史进程中,不限于中小学基础教育49

第二章 西学探源:西方生命价值的哲学思考与要义拾略51

第一节 崇尚生命自由的非理性哲学52

一、叔本华:生命的虚无52

二、尼采:存在的价值54

三、萨特:自由的矛盾56

第二节 发现生命自身存在的人本哲学58

一、笛卡尔:我思故我在59

二、马斯洛:生命价值是人的最高精神需求60

第三节 探究生命秘密的精神分析学说62

一、记忆深处的伤害:难愈的创伤62

二、无意识的影响者:发现潜意识63

三、消除心理的困扰:生活必须有意义64

理论分析篇69

第三章 价值认同:生命价值的基本原则与范畴69

第一节 生命价值的基本原则70

一、平等70

二、尊重71

三、欣赏72

第二节 生命价值的基本范畴73

一、物质价值73

二、社会价值73

三、精神价值75

第三节 生命价值的基本属性76

一、自然性76

二、道德性78

三、时代性79

四、精神性79

五、发展性81

第四章 内外融合:生命价值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83

第一节 影响生命价值观形成的内在因素84

一、生理结构84

二、心理情绪85

三、文化程度86

第二节 影响生命价值观形成的外在因素87

一、家庭的主导教育理念87

二、高校的德育教育体系90

三、社会的道德文化氛围93

四、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94

第五章 问题聚焦:中国青年学生生命价值观的错误取向及原因99

第一节 中国青年学生生命价值观的错误取向100

一、实用主义取向100

二、金钱至上取向102

三、个人主义取向103

第二节 大学生错误生命价值观生成的主要原因105

一、社会新思潮的影响105

二、网络亚文化的影响106

三、微信自媒体的影响107

四、校内外教育的影响109

第六章 价值导向: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工作的引导取向113

第一节 坚定信仰:生命与信仰116

一、信仰是人类思想进步的精神支柱116

二、信仰是种价值坚守和生命境界118

第二节 奉献精神:生命与奉献120

一、奉献的前提是具有蜡烛的精神,肯于牺牲自我120

二、奉献的意义是形成时代精神121

第三节 团结协作:生命与合作122

一、人的群体性特点决定合作是必然的选择122

二、积极的合作可以带来人类的文明与进步124

第四节 责任意识:生命与责任127

一、孝亲的责任127

二、爱国的责任127

三、感恩的责任128

第五节 人文情怀:生命与人性129

一、成为自己129

二、成全他人132

第六节 文化归属:生命与文化132

一、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133

二、走进高雅文化的殿堂134

三、成为精英文化的代表134

第七节 媒介素养:生命与传媒135

一、乐于对话,理性面对新媒体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135

二、科学认知,发挥媒体激发大学生生命价值的延展功能136

第七章 对策梳理:高校生命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与实施139

第一节 入学教育:高校生命教育的起始点141

一、开学典礼142

二、校长致辞142

三、军训活动142

四、专业认同142

五、校史介绍143

六、安全教育143

第二节 社会实践:高校生命教育的切入点143

一、组织校外走访参观活动144

二、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活动145

三、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146

第三节 校园文化:高校生命教育的关注点146

一、借助宣传媒体,加大网络宣传力度146

二、依托学生组织,开展生命话题活动147

三、关注现实生活,创设生命教育活动147

第四节 理论课堂:高校生命教育的深入点148

一、举办生命教育主题讲座148

二、组织生命教育理论研讨148

第五节 队伍建设:高校生命教育的增值点148

一、业务培训149

二、理论研讨149

三、情感交流149

第六节 毕业教育:高校生命教育的延伸点150

一、针对迷茫心理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150

二、针对情感纠结问题做好爱情观引导工作151

三、针对学业抉择问题做好学习观教育工作152

第七节 课程设置:高校生命教育的改革点153

一、设置生命教育选修课154

二、编写生命教育教科书154

三、参与生命教育实践课154

案例解读篇157

第八章 案例反思:高校生命教育工作中突发事件的应对实践157

第一节 大学生自伤事件及其应对思路158

一、大学生自伤事件背后的潜在隐患158

二、大学生自伤事件应对思路159

第二节 大学生伤他事件及其应对策略159

一、伤他事件透视出的大学生生命价值观160

二、大学生伤他事件的校园反思与对策162

第三节 大学生自杀事件及其应对思路163

一、大学生自杀危机的识别164

二、预防大学生自杀的干预措施170

第四节 结论:大学生生命教育就是一份厚重的爱的教育172

一、爱父母,勿忘生命之源172

二、爱他人,勿忘同生之谊173

三、爱师长,勿忘教诲之恩174

四、爱祖国,勿忘家国情怀175

附录 作者部分有关高校学生工作论文若干篇177

参考文献242

后记24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