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七年半 2006年下半年-2013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七年半 2006年下半年-2013年
  • 刘守华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4205261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51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465页
  • 主题词:晚报-新闻工作-中国-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七年半 2006年下半年-2013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自序)1

第一辑:“脱胎换骨”(2006年下半年)1

1.“你这岗位影响大,但是责任更大”3

2.只争朝夕,“为伊消得人憔悴”6

3.一夜间,南京再无“晚报”9

4.两个座谈会,评说扬子“脱胎换骨”12

5.“大纛一张,知所趋赴”16

第二辑:两个“章程”(2007年)19

6.报纸总编网上向读者视频拜年21

7.影响有影响力的读者23

8.13位市委书记贺新春彰显权威性25

9.好稿还是差稿,考评机制说了算27

10.每天有亮点与“一俊遮百丑”30

11.“新闻日历”防止临时抱佛脚32

12.强调新闻整合,却忽视了事件新闻34

13.这是挑战新闻规律吗?36

14.亮点特点,加一个刊头更能彰显38

15.新闻的“眼睛”要明了、灵动41

16.奇招怪招抓捕新闻线索45

17.“高考30年”特刊让读者厚爱的理由48

18.新闻报道项目组:“1+1>2”50

19.见微知著,莫以善小而不为52

20.告别晚报思维,凸显硬新闻冲击力55

21.广告专刊内容要有主题策划57

22.“担心钱被偷,帮老汉口袋缝了34针”的导向59

23.“我们需要精益求精的执行者”61

24.报纸也能培养名主持人63

25.敏感新闻,不采访核实怎敢署名?65

26.“夺命钥匙”与新闻敏感67

27.流程督察总监的诞生70

28.没有爆燃,却说有“一团火球”、“两条火龙”72

29.两个“章程”,把报纸办得又好又快74

30.从三个发力点打造报纸核心竞争力77

第三辑:独立思想(2008年)79

31.“扬子时评”,围绕热点集束发力81

32.头版主图是读者对报纸的第一印象83

33.不陶醉表扬,要让更多读者认可87

34.陈冠希“艳照门”内涵与引导90

35.同样的素材为何写得不一样92

36.“无零不活”:看医院附近报摊零售96

37.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广告宣传99

38.一天出了160版的里程碑意义101

39.“独立思想,不肯把别人脑力当自己脑力”103

40.看美、加报刊应对互联网冲击105

41.一次壮观的报网集群式传播行为109

42.“汶川一月”相册“用心令人钦佩”111

43.品牌就是平时的日积月累113

44.突发性新闻是对媒体的“大考”117

45.这篇评论是“周老虎”报道的最大亮点119

46.奥运报道是对报纸实力的检阅122

47.“网上割肉卖月饼”洋相的背后124

48.学做广告专版专刊的CEO126

49.这些“血肉细节”是怎么丢失的?130

50.怎样成才的三层意思六个字132

51.不吝版面承载人间真善美134

第四辑:主流气质(2009年)137

52.从接力报道“中国红”看创意魅力139

53.重复“精心”是为了强调“精心”141

54.“招考飞信”实时发布一招制胜144

55.定制栏目,为读者多炒“小锅菜”146

56.过程管理从“汗水型”走向“智能型”148

57.做标题时追问自己三个问题150

58.粗心,就是功力不够154

59.广告,宁可让利也不能让地156

60.号称“超市”,就得排列有序158

61.让报纸更加好看、好印、好卖160

62.再改版,读者说报纸更大气了162

63.“‘富三代’剁指拒接家业”的遗憾165

64.“顺手牵羊”交给读者科学知识167

65.版式要让人易读、快读、悦读169

66.两个颁奖会的气场绷满张力172

67.做区域强报,年利润首破亿元174

第五辑:赚“注意力”(2010年)177

68.节日间网上“贡献”三篇暖新闻179

69.冰壶“制胜三要素”的启示181

70.独家新闻每天起码有一个184

71.敏感新闻多报过程慎作结论186

72.创刊以来规模最大的境外采访189

73.3D号外赚到了读者“注意力”191

74.用好用多图片,重在三个环节193

75.让发散性思维擦出火花196

76.从三个融合创意项目看信息的增值198

77.报纸的微博让报纸更亲近可感200

78.追踪式报道也是报纸的核心内容202

79.“伊春空难报道你们最准确”204

80.炮轰“拆报亭”,一个成功的批评报道案例206

81.一组形象创意广告很煽情209

82.请大家思考个人核心竞争力211

第六辑:找“别别窍”(2011年)215

83.影响力=发行量+关注度+转载率217

84.在另外的报道空间再突破220

85.记者亲历的“年味”接地气223

86.漏掉“信义夫妻”是扼腕之痛225

87.一周三个亮点,却都没有写成消息227

88.整合的新闻不能没有“脑袋”229

89.新闻叙述结构在实战中进化231

90.“我哪能代表省委省政府呀?!”233

91.就是要选择“拒绝平庸”的不归路235

92.靠双脚“刨”出来的红歌故事238

93.三大新闻突然在周六“大碰头”后240

94.好标题就像是随口说出来的243

95.网络新闻部为什么要改名245

96.版面需要更多“别别窍新闻”247

97.主动营销,好酒也要吆喝251

第七辑:品牌集群(2012年)255

98.“长假七日谈”寻常中见奇崛257

99.焦点新闻,前面版面集装箱式铺陈259

100.创意大赛比拼“奇思妙想”261

101.这类稿子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263

102.第一批全媒体记者上岗了265

103.神九升空,报道时扯上了“神秘发光体”268

104.这篇报道给了“高富帅”最新诠释270

105.以刚性新闻的落地挑战网络272

106.新开的两个专版健脑、健身275

107.“三个‘知道’一个‘傻等’”惹麻烦277

108.阳光学子,扬子品牌的特别亮色280

109.以网上信息的落地“回敬”网络283

110.15米助威横幅见证舜天战恒大285

111.2分40秒,年会主题视频震撼华文报纸老总288

112.“江苏官员抛售房产”与三无产品292

113.向报纸品牌注入融合发展内涵294

第八辑:矩阵传播(2013年)299

114.两篇时评催生“扬子今日谈”301

115.缺本土新闻,报纸就缺本土印记304

116.在时政报道上面打上扬子烙印306

117.对“第一夫人”报道不按常规破茧成蝶309

118.两张报纸从长报又改回短报的启示312

119.“新闻内核要反复擦拭才能显现”314

120.再办一张“扬网”实现深度融合317

121.凭综合实力闯入“百强报纸”319

122.李岚清祝贺《扬子晚报》出刊1万期321

123.向下打50米,向外打20米323

124.克服和扭转快餐式传播的习惯326

125.建章立制推进矩阵传播328

126.“一定要把人的精神境界往上拉”331

127.“如果知道是我父亲,用这文章就要请示”334

128.在品牌力量号召下融合发展336

129.三句话与扬子人共勉339

七年半《扬子晚报》版面活页343

七年半作者工作照片活页375

附一:作者31年主要新闻作品目录407

附二:“从清晰定位到执行到位”——《七年半》一书呈现的媒体精造精神及启示443

重印后记4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