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风俗通史丛书 明代风俗 全彩插图本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风俗通史丛书 明代风俗 全彩插图本](https://www.shukui.net/cover/70/34546222.jpg)
- 陈宝良著;陈高华,徐吉军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 ISBN:9787532155743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769页
- 文件大小:149MB
- 文件页数:781页
- 主题词:风俗习惯史-中国-明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风俗通史丛书 明代风俗 全彩插图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1
导言2
第一节 风俗论与风俗史2
一、明人风俗论3
二、移风易俗8
三、风俗的社会影响力14
四、风俗的地域特征15
五、民族间风俗的渗透与融合38
六、明代风俗的变迁历程43
第二节 明代风俗形成的社会与文化背景48
一、人口的分化与等级制度的解体48
二、社会流动的加速50
三、朝政的宽大与舆论空间的扩大57
四、晚明的文化土壤及其特质58
第一章 饮食66
第一节 饮食生活特征与风尚66
一、饮食等级制度66
二、饮食生活特征69
三、饮食时尚70
第二节 宫廷饮食73
一、御膳管理与朝廷宴会73
二、宫中饮食品类76
第三节 士人饮食80
一、游宴成风与“妓鞋饮酒”80
二、食不厌精与追求“方物”83
三、素朴清雅84
第四节 民间日常饮食87
一、开门七件事87
二、日常食品与饮食名品90
三、饮食器皿109
第二章 穿着118
第一节 服饰制度与社会风尚118
一、服饰等级制度118
二、服饰风尚127
第二节 衣冠制式139
一、男子服饰139
二、女子服饰159
三、特殊服饰166
第三节 化妆风俗172
一、妆式举隅172
二、化妆品174
第四节 发饰风俗178
一、男子发式与饰物178
二、女子发髻与饰物180
第三章 居住与建筑190
第一节 房舍等第及其变化190
一、房舍等第制度190
二、居宅时尚193
第二节 皇家建筑194
一、皇宫苑囿194
二、王府宫殿203
三、公主府与驸马府206
第三节 衙舍建筑207
一、衙门207
二、廨舍209
三、衙舍建筑风貌210
第四节 士大夫居宅213
一、宅第213
二、园林215
第五节 店铺民居221
一、店铺221
二、民居223
第六节 寺观庙宇228
一、佛教寺院建筑228
二、道教宫观建筑230
第七节 建筑材料233
一、瓦233
二、砖234
三、灰浆235
四、木材236
五、石材237
第八节 居宅美化238
一、明式家具238
二、瓶花与盆景251
三、案头清供254
四、畜养宠物之风266
五、书法、绘画与藏书267
六、装饰陶瓷器皿272
第九节 建筑与风水275
一、居宅风水学说与习俗275
二、相宅、厌胜之俗277
三、暖房与温锅279
第四章 行旅交通282
第一节 舆盖等级制度及其变化282
一、舆盖制度282
二、舆盖制度的变化286
第二节 交通工具289
一、轿子289
二、车马290
三、舟船292
第三节 程图、道路与旅宿298
一、旅行指南书298
二、道路305
三、驿馆、铺舍与客店312
第四节 旅游风俗317
一、旅游胜景319
二、士大夫旅游习俗338
三、民间旅游习俗341
四、游具与旅游社团345
第五章 宗族与生育350
第一节 皇族与孔府350
一、皇族宗室350
二、孔府家族353
第二节 民间宗族355
一、民间祠堂355
二、族长358
三、义田与役田359
四、家训、族规与族谱360
五、科举的家族特点362
六、宗族生活习俗364
七、宗族内结会之俗365
第三节 民间冠礼与冠俗367
一、冠礼367
二、民间冠俗368
第四节 宗族生活习俗的新动向370
一、财产继承权争夺之风370
二、家庭伦理关系的变化374
三、分家之风375
第五节 生育风俗377
一、祈嗣习俗377
二、胎教与育婴381
三、溺女之俗381
第六章 婚姻丧葬384
第一节 婚礼与民间婚姻习俗384
一、皇室婚礼384
二、民间婚礼386
三、民间婚俗392
第二节 丧礼与丧葬习俗396
一、明宫丧礼及其习俗396
二、民间丧礼及其习俗398
三、民间丧葬礼俗的新变化402
四、佛、道与民间丧俗406
五、风水与葬俗407
六、义塚与山场409
七、民间丧葬互助社团410
八、生殡与悬葬411
第三节 祭礼与民间祭祀习俗413
一、祀先典礼413
二、皇族陵寝祭礼414
三、民间祭祀习俗414
四、墓祭415
第七章 卫生保健与养老418
第一节 医疗卫生风俗418
一、医疗制度与机构418
二、医士及其医术422
三、信巫习俗423
四、卫生习俗425
五、儒而医431
第二节 性风俗433
一、宫中性教育433
二、淫风与性病的流行434
三、好男风习俗436
四、春画438
五、春药与淫店438
第三节 寿诞风俗442
一、做寿与祝寿风俗444
二、养老风俗448
第八章 经济生产452
第一节 农业生产风俗452
一、农业节气习俗452
二、农业劳动风俗454
三、农民及其生活习俗459
第二节 林业和副业风俗464
一、茶业风俗464
二、桑蚕风俗465
三、果业风俗467
四、林业风俗467
第三节 渔牧业风俗469
一、渔业风俗469
二、牧业风俗473
三、渔牧业禁忌474
第四节 手工业风俗476
一、百色工匠476
二、酿造业风俗478
三、制糖业风俗479
第五节 商业贸易风俗481
一、天下大“马头”481
二、贸易集市484
三、银子使用的风行489
四、商人、商帮及其生活习俗493
五、弃儒就贾之风496
六、市声与招牌498
第九章 宗教信仰502
第一节 佛教信仰及其习俗502
一、明朝廷的佛教管理政策及制度502
二、寺院的统属制度506
三、佛事风俗511
第二节 道教信仰及其习俗516
一、明朝廷的道教管理政策及制度516
二、宫观的统属制度524
三、法事风俗533
第三节 诸神崇拜及其习俗537
一、朝廷祀典539
二、民间“淫祠”554
第四节 民间的烧香与香会561
一、烧香的起源及意义562
二、香之种类565
三、烧香习俗568
四、烧香社团570
第五节 禁忌576
一、官场禁忌577
二、民间俗讳579
三、民间吉兆580
第六节 方士与方术583
一、方士与方术的流行583
二、卜士与卜法585
三、相士与算命之俗588
四、地师与堪舆术591
五、烧炼之术593
六、巫师与民间巫风594
第十章 岁时节日598
第一节 岁时节序598
一、宫中岁时风俗598
二、民间岁时习俗601
第二节 社祭与社会611
一、社与民间社祭611
二、民间赛社仪式618
第三节 民间庙会624
一、庙会的起源624
二、神庙与庙会626
二、悦神娱人627
第十一章 游艺632
第一节 戏曲杂技632
一、明宫杂戏633
二、戏班与戏文子弟636
三、士大夫与戏曲639
四、堂会社戏640
五、百戏杂技644
第二节 逗闷的乐子650
一、博弈650
二、山歌俚曲664
三、音乐668
四、舞蹈672
五、说书与弹词673
第三节 文字游戏与语言风俗676
一、酒令与急口令676
二、打灯谜678
三、清言679
四、方言681
五、俗语、白话与隐语683
第十二章 社交礼仪690
第一节 官场与民间礼仪风俗690
一、朝会之仪690
二、京官社交692
三、地方官社交696
四、官场交际内容697
五、绅士与官员交往礼仪698
六、民间礼仪风俗700
第二节 社交名帖704
一、名帖种类704
二、社交名帖的风气变迁705
三、名帖中的称呼706
第三节 称谓风气708
一、姓名字号709
二、宫内称谓714
三、君臣称谓715
四、官场称谓716
五、民称官718
六、师友相称719
七、民间一般称谓720
八、家庭血缘称谓721
余论726
一、时代转移与风俗变迁726
(一)明代的时代转移726
(二)明代的风俗变迁729
二、明清易代与风俗转向735
(一)士风升降及其转向737
(二)礼乐之俗的转向739
(三)日常生活风俗的转向741
三、清初士大夫对明代风俗的反思及其应对746
(一)对士风政俗的反思747
(二)对消费习俗的反思755
(三)对文化风俗的反思758
(四)改良风俗的应对之策761
后记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