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中古礼律综论 法文化的定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中古礼律综论 法文化的定型
  • 高明士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129237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614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630页
  • 主题词:礼仪-研究-中国-古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中古礼律综论 法文化的定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中国中古的礼律——儒学的实践1

上篇 中古礼律的法制化13

第一章 中古时期的制礼13

前言13

第一节 先秦礼说三义14

第二节 中古时期的制礼19

结语26

附表1-1:汉至唐国家礼典编纂简表28

第二章 法文化的定型:礼主刑辅原则的确立31

前言31

第一节 法文化的定型——从礼刑合一到礼主刑辅33

第二节 法文化定型的特质38

一、以律典正秩序而大备于唐律38

二、则天应时立法设刑50

三、法典的伦理化59

四、民族和谐的法理化67

结语71

第三章 东亚传统法文化的理想境界——“平”75

前言75

第一节 礼的身份差序76

第二节 “(唐律)出入得古今之平”82

第三节 从法文化释“平”90

第四节 “平”在东亚传统政法的运用95

结语99

第四章 中古皇家宗庙的祭祀礼仪——礼律的考察103

前言103

第一节 从礼制上探讨宗庙祭祀的意义106

一、庙数问题106

二、祭礼问题108

附表4-1:开元六年至廿七年(718—739)禘祫表120

附表4-2:开元廿七年(739)以后的禘祫相代表122

三、宗庙祭祀的意义136

附表4-3:《开元礼》有关“馈食”皇帝跪读祝文仪节145

第二节 从法制上探讨宗庙祭祀的意义146

结语151

附表4-4:宗庙祭祀统计表(220—580)152

附表4-5:宗庙祭祀统计表(581—960)164

第五章 唐代礼律规范下的妇女地位——以武则天时期为例171

前言171

第一节 武则天对提高妇女地位的作为172

一、关于高宗封禅泰山降禅礼以皇后为亚献、越国太妃为终献174

二、关于洛阳妇女参观明堂180

三、关于“父在为母服齐衰三年”182

四、其他礼仪189

附表5-1:唐代礼令对郊祀礼地点与主神规定表189

第二节 律令规定下的妇女地位192

结语200

第六章 义合与义绝——兼论唐朝律令的非血缘法制秩序202

前言202

第一节 义合关系的法制化——建立非血缘关系的人伦秩序204

一、何谓义合?204

二、义合类型探讨205

第二节 义绝关系的法制化——终止非血缘关系的人伦秩序216

第三节 义合与义绝在法制上的意义218

结语219

中篇 隋唐礼制的探讨223

第七章 隋文帝时代的制礼作乐223

前言223

第一节 代周建隋时期224

一、改正服色·冠冕·舆辇之制225

二、制定开皇礼228

三、作乐233

第二节 平陈以后237

一、作乐237

二、修定仁寿礼240

第三节 隋文帝“不悦学、不知乐”质疑——有关隋代立国政策的辨正246

一、问题所在246

二、关于“不悦学”247

三、关于“不知乐”252

结语265

第八章 隋炀帝时代的制礼作乐270

前言270

第一节 制礼270

一、舆服制274

二、七庙制277

第二节 作乐280

结语283

第九章 从唐武德到贞观礼的成立286

前言286

第一节 从令典到礼典287

附表9-1:《贞观礼》篇数一览表288

第二节 序例礼的变迁291

一、三祀礼292

附表9-2:隋唐三祀礼293

二、卤簿制295

三、衣服制296

四、祀天神·祭地祇299

附表9-3:开皇、大业、武德、贞观有关郊丘·地祗祭祀礼仪302

附表9-4:隋唐冬至圆丘筑坛图式307

五、祭宗庙309

六、释奠礼313

七、乐的变迁320

附表9-5:《八十四调法》323

结语331

第十章 唐代敦煌官方的祭祀礼仪335

前言335

第一节 国家礼仪概要337

一、中央祭祀礼仪337

附表10-1:《开元礼》所载中央祭祀礼仪一览表339

二、州县官主祭祀礼仪342

第二节 敦煌政府的祭祀礼仪343

一、藉田、社稷之祀344

二、风伯、雨师、雷师之祀359

结语381

下篇 隋唐法制的探讨387

第十一章 唐律研究及其问题387

前言387

第一节 唐律诸问题389

一、唐律的渊源问题389

二、唐律是否为罪刑法定?391

三、《唐律疏议》制作年代问题393

四、唐律及令格式等篇目研究396

五、特定法制问题研究400

第二节 法律思想问题401

附述:《唐六典》的性质与施行问题407

结语412

第十二章 唐律中的家与家长责任413

前言413

第一节 家长的责任421

一、祭祀祖先的义务422

二、教养子孙的义务425

三、申告户口的义务427

四、输纳租税的义务431

五、主婚权与责任432

第二节 家人共犯止坐尊长433

第三节 家父长与家、国家、家天下的关系441

一、“家”是国家统治下的基本单位442

二、家长对家内成员有专制权447

结语448

第十三章 关于《贞观律》中的捕亡、断狱两律问题451

前言451

第一节 《旧唐书·刑法志》太宗朝纪事453

第二节 关于敦煌文书的唐律捕亡律残卷464

结语468

第十四章 唐永徽东宫诸府职员令残卷若干问题473

前言473

第一节 唐“永徽东宫诸府职员令残卷”名称商榷480

一、令卷第六宜曰东宫王府职员482

附表14-1:S.3 375具有“言”字部首写法一览表483

附表14-2:开皇至开元令官品职员令篇一览表486

附表14-3:《永徽·职员令》残卷内容概览487

二、“三师三公府”与“三师三公”问题490

第二节 试释S.3 375的读经规定493

一、考试项目及其考试办法494

二、考试资格与学馆推定——记室、功曹与崇文馆505

结语512

第十五章 “天圣令学”与唐宋变革514

前言514

附表15-1:《天圣令》残卷条数统计表520

第一节 所谓“唐宋变革”521

第二节 “唐宋变革”说的下限523

结语 “天圣令学”的开拓543

第十六章 关于唐代《法例》书546

前言546

第一节 所谓法例547

第二节 关于《法例》书550

第三节 日本《令集解》所见《法例》实例554

结语561

结论563

附录一 台湾近五十年来(1961—2008)大学文学院“法史学”研究趋势——以硕博士论文为分析对象565

附录表1-1:大学文史哲研究所1961—1987年法史学博硕士论文统计表571

附录表1-2:大学文史哲研究所1988—2008年法史学博硕士论文统计表571

附录表2-1:大学文史哲研究所篇数统计表572

附录表2-2:大学法学院1964—1995年法史学博硕士论文统计表573

附录表2-3:大学法学院1996—2008年法史学博硕士论文统计表573

附录表3-1:各校统计表573

附录表3-2:代表学校(总数5篇以上者)统计表575

附录表4:指导者统计表576

附录表5:台湾近五十年来大学文学院“法史学”硕博士论文总表579

附录二 《中国中古礼律综论》原刊论文目录587

人名索引589

名词索引59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