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我国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政策评价与体系完善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我国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政策评价与体系完善研究
  • 宋维明,薛永基,温亚利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ISBN:9787503895456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25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238页
  • 主题词: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林业政策-研究-西北地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林业政策-研究-西南地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我国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政策评价与体系完善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研究背景1

1.1.1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政策取得了初步的成效1

1.1.2 林业生态建设政策和相关制度效果显著,但“协调性”问题无法回避2

1.1.3 完善现有的政策体系是西部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国家战略实施的现实需要2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3

1.2.1 研究意义3

1.2.2 研究目的3

1.3 相关概念界定3

1.3.1 生态建设3

1.3.2 林业生态建设政策3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3

1.4.1 研究思路4

1.4.2 研究方法5

1.5 研究内容与报告结构5

1.6 主要创新点7

1.7 本章小结8

第2章 生态建设理论与国际实践9

2.1 “社会一生态系统”的提出9

2.2 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11

2.2.1 生态环境破坏的发生11

2.2.2 市场体制与生态破坏12

2.2.3 生活方式与生态破坏12

2.2.4 从不协调到协调:基于内生性市场经济的一种改进12

2.3 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的政策实践基本过程13

2.4 区域性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的政策和实践14

2.4.1 国家意志驱动,主要表现为政府的宏观生态环境政策工具14

2.4.2 公众参与下的生态建设行为15

2.5 生态建设政策实践变化——从政府全能控制型治理到主导型治理模式16

2.5.1 政府全能控制型治理模式16

2.5.2 政府主导型治理模式17

2.6 本章小结19

第3章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政策背景及演进20

3.1 研究背景20

3.2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政策归类21

3.2.1 政策搜集与编码21

3.2.2 政策分类21

3.3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政策演进24

3.3.1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政策演进24

3.3.2 退耕还林工程政策演进24

3.3.3 三北及长江流域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政策演进26

3.3.4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政策演进27

3.3.5 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28

3.3.6 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政策演进29

3.3.7 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政策演进30

3.3.8 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政策演进31

3.4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政策演进动因和趋势分析32

3.4.1 动因33

3.4.2 趋势35

3.5 本章小结37

第4章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政策的区域与模式分析38

4.1 中国西部地区区域生态特征与林业生态建设政策类型39

4.1.1 中国西部地区区域分布、生态特征与建设目标39

4.1.2 西北草原荒漠化防治区区域范围、生态特征与建设目标39

4.1.3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区区域范围、生态特征与建设目标39

4.1.4 青藏高原江河水源涵养区区域范围、生态特征与建设目标40

4.1.5 西南石漠化防治区区域范围、生态特征与建设目标40

4.1.6 重要森林生态功能区区域范围、生态特征与建设目标41

4.1.7 林业生态建设政策类型与重点区域范围41

4.1.8 小结43

4.2 中国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政策实施的区域特征分析43

4.2.1 数据来源43

4.2.2 中国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政策实施的区域特征分析44

4.2.3 小结49

4.3 中国西部林业生态建设区域的政策模式50

4.3.1 分析方法50

4.3.2 指标选取50

4.3.3 计算过程与分析结果51

4.3.4 中国西部林业生态建设区域模式与政策重点53

4.3.5 小结55

4.4 本章小结56

第5章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政策综合影响评价57

5.1 我国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活动概况57

5.1.1 林业生态建设政策57

5.1.2 我国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活动概况58

5.2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综合效果评价方法59

5.2.1 评价内涵59

5.2.2 评价方法59

5.3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综合效果评价的实证分析60

5.3.1 生态效益指标分析61

5.3.2 经济效益指标分析62

5.3.3 社会效益指标分析64

5.3.4 林业生态建设综合效益分析67

5.4 本章小结67

第6章 西部林业生态协调性评价68

6.1 林业生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68

6.2 林业生态建设的层次协调分析69

6.3 西部地区林业生态建设的区域协调分析72

6.3.1 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林业生态建设的协调分析72

6.3.2 西部地区各省份林业生态建设的协调分析73

6.4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分析74

6.4.1 林业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74

6.4.2 林业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评估的理论模型75

6.4.3 西部地区林业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评价的实证研究77

6.5 西部地区林业生态政策的协调性分析80

6.5.1 西部地区林业生态政策与西部开发其他政策协调分析80

6.5.2 西部地区林业生态政策间的协调分析81

6.6 本章小结82

第7章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可持续性评价84

7.1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区域可持续性评价84

7.1.1 可持续性理论84

7.1.2 评价体系的构建85

7.1.3 西部地区总体状况描述86

7.1.4 典型省份示例评析91

7.2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产业可持续性评价94

7.2.1 评价体系构建94

7.2.2 西部地区总体状况描述95

7.2.3 典型省区示例评析98

7.3 农户视角下西部林业生态建设可持续性评价100

7.3.1 研究设计100

7.3.2 农户认知与满意度现状描述102

7.3.3 基于农户满意度的可持续性影响因素106

7.3.4 小结107

7.4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问题与对策108

7.4.1 存在的不足108

7.4.2 优化的建议108

7.5 本章小结113

第8章 林业生态建设政策演进博弈114

8.1 林业生态建设的激励性规制114

8.1.1 激励性规制114

8.1.2 激励性规制理论在林业生态建设规制中的应用115

8.2 林业生态建设主体博弈分析——基于两层次的规制机制116

8.2.1 理论假设116

8.2.2 博弈模型116

8.3 林业生态建设主体博弈分析——基于三层次的规制机制118

8.3.1 委托一代理理论与寻租行为118

8.3.2 基本假设119

8.3.3 基本博弈关系分析119

8.3.4 博弈模型构建121

8.4 企业主体实施林业生态建设激励机制的构建124

8.5 本章小结125

第9章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政策效果的分析与评价127

9.1 指标选取及数据描述127

9.1.1 指标选取128

9.1.2 数据描述129

9.2 面向林业生态建设的支持向量回归方法137

9.2.1 统计学习理论137

9.2.2 传统支持向量回归机理论138

9.2.3 多输出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机140

9.3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政策效果评价142

9.3.1 模型构建142

9.3.2 结果及分析142

9.4 本章小结148

第10章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政策系统分析与动态建模149

10.1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政策体系与功能构建149

10.1.1 Netlogo平台简介149

10.1.2 模型构建151

10.2 系统运行动态模拟(以甘肃省天保工程为例)158

10.2.1 系统有效性分析158

10.2.2 基准情况下设置158

10.2.3 天保工程政策影响分析160

10.2.4 天保工程满意度调整分析162

10.2.5 补贴额度调整分析164

10.3 政策建议167

10.4 本章小结167

第11章 西部林业生态政策创新及职能转变168

11.1 西部林业生态政策创新及政府职能转变原则168

11.1.1 协调性原则168

11.1.2 有效性原则169

11.1.3 可持续性原则169

11.1.4 可操作性原则169

11.1.5 以人为本的原则169

11.1.6 尊重自然文化的原则169

11.2 西部林业生态政策创新170

11.2.1 西部林业生态政策内容创新170

11.2.2 西部林业生态政策过程创新171

11.3 林业管理部门政府职能转变172

11.3.1 规则制定职能172

11.3.2 规则维护职能173

11.3.3 引导支持职能175

11.3.4 组织协调职能176

11.4 本章小结177

第12章 结论、政策启示与研究展望178

12.1 主要结论178

12.1.1 西部林业生态政策的演进呈现科学化、法制化等特点178

12.1.2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可归类为4种模式,区域性特点显著178

12.1.3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显著179

12.1.4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整体协调较好,局部存在冲突179

12.1.5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可持续性良好,但后续发展挑战多179

12.1.6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政策效果存在区域差异180

12.1.7 西部林业生态政策应进行系统创新,其职能应转变180

12.2 研究启示180

12.2.1 新制度下林业生态建设政策需要新的要求180

12.2.2 新背景下西部林业生态政策的创新及职能转变181

12.2.3 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制度本身的系统性和协调性181

12.2.4 发挥农户利益核心驱动力,鼓励农民生态创业,推进林区生态富民182

12.2.5 林业生态建设研究的“点面结合”与系统性、科学性182

12.3 研究展望183

12.4 本章小结184

参考文献185

附录191

_省(自治区、直辖市)西部林业生态建设调查问卷(村表)192

_省(自治区、直辖市)西部林业生态建设调查问卷(农户表)206

_省(自治区、直辖市)西部林业生态建设调查问卷(政府表)22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