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宁波城市轨道交通设计技术标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宁波城市轨道交通设计技术标准](https://www.shukui.net/cover/1/34513167.jpg)
- 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主编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7308156451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504页
- 文件大小:256MB
- 文件页数:532页
- 主题词:城市铁路-轨道交通-设计-技术标准-宁波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宁波城市轨道交通设计技术标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总则1
2 术语与缩略语3
2.1 术语3
2.2 缩略语9
3 客流预测12
3.1 一般规定12
3.2 基础资料与数据12
3.3 客流预测内容及成果要求13
4 运营组织15
4.1 一般规定15
4.2 系统运能15
4.3 列车速度16
4.4 行车组织16
4.5 列车编组与运行间隔16
4.6 运行交路17
4.7 停站时间17
4.8 运营配线17
4.9 运用车数18
4.10 运营管理18
4.11 客运服务19
4.12 维护管理19
4.13 运营安全20
4.14 组织定员20
5 车辆21
5.1 一般规定21
5.2 列车编组22
5.3 技术指标24
5.4 车体、车门与车钩26
5.5 转向架28
5.6 电气系统29
5.7 供风与制动系统30
5.8 空调系统31
5.9 乘客信息系统32
5.10 其他要求32
6 限界34
6.1 一般规定34
6.2 制定限界的基本参数34
6.3 线间距35
6.4 设备限界36
6.5 建筑限界36
6.6 站台建筑限界38
6.7 设备和管线布置39
7 线路40
7.1 一般规定40
7.2 线路平面41
7.3 线路纵断面45
7.4 配线46
8 轨道48
8.1 一般规定48
8.2 钢轨及配件48
8.3 扣件50
8.4 轨枕与道床50
8.5 道岔、伸缩调节器53
8.6 无缝线路54
8.7 减振降噪轨道结构55
8.8 轨道附属设备及安全设备55
9 路基58
9.1 一般规定58
9.2 路肩高程、路基面形状和宽度59
9.3 基床60
9.4 路堤61
9.5 路堑62
9.6 过渡段62
9.7 路基排水及防护63
9.8 路基支挡结构64
10 交通衔接65
10.1 一般规定65
10.2 交通设施设置标准65
11 车站建筑67
11.1 一般规定67
11.2 车站总体布置67
11.3 地下车站平面设计68
11.4 高架车站平面设计71
11.5 车站主要设施设置72
11.6 车站出入口74
11.7 风亭、风井与冷却塔75
11.8 无障碍设计76
11.9 车站换乘设计77
11.10 车站环境及导向标志77
11.11 站内便民服务及与车站相邻的地下物业开发相关规定78
11.12 车站管线综合设计79
12 地下车站与地下区间结构85
Ⅰ 地下车站结构85
12.1 一般规定85
12.2 施工方法的选择86
12.3 结构选型86
12.4 荷载87
12.5 工程材料89
12.6 基坑工程设计89
12.7 标准段结构设计91
12.8 端头井结构设计92
12.9 构造设计93
12.10 抗震设计94
12.11 监控与监测96
Ⅱ 地下区间结构97
12.12 一般规定97
12.13 荷载98
12.14 结构计算100
12.15 盾构隧道结构设计103
12.16 盾构选型104
12.17 盾构进出洞设计104
12.18 盾构隧道注浆要求104
12.19 矿山法隧道结构设计105
12.20 联络通道、废水泵房设计106
12.21 矩形顶管结构设计108
12.22 应急疏散平台108
12.23 构造要求108
12.24 监控和监测109
12.25 地下结构设计的安全风险控制111
13 高架车站与区间结构113
Ⅰ 高架车站结构113
13.1 一般规定113
13.2 设计荷载114
13.3 结构设计115
13.4 构造要求116
Ⅱ 高架区间结构117
13.5 一般规定117
13.6 设计荷载120
13.7 结构设计125
13.8 构造要求126
14 结构防水及结构耐久性130
Ⅰ 结构防水130
14.1 一般规定130
14.2 混凝土结构自防水131
14.3 明挖结构防水131
14.4 盾构隧道及矿山法结构防水133
14.5 地面及高架结构防水135
Ⅱ 结构耐久性136
14.6 一般规定136
14.7 环境作用分类与作用等级136
14.8 地下结构混凝土耐久性设计138
14.9 地面及高架结构耐久性设计143
14.10 混凝土耐久性检验145
15 供电146
15.1 一般规定146
15.2 系统配置147
15.3 系统容量149
15.4 主变电所149
15.5 牵引、降压变电所151
15.6 动力照明配电159
15.7 电缆163
15.8 接触网165
15.9 能耗监测管理系统169
15.10 杂散电流腐蚀防护170
15.11 防雷、过电压防护与综合接地172
16 通风空调174
16.1 一般规定174
16.2 设计标准175
16.3 地下车站公共区177
16.4 区间隧道178
16.5 设备管理用房(含车站、车辆基地和控制中心等)178
16.6 地面和高架车站179
16.7 空调冷源和冷冻水系统179
16.8 风道和风管系统180
16.9 机房布置181
16.10 运行模式与系统控制182
17 给水与排水183
17.1 一般规定183
17.2 给水系统183
17.3 排水系统185
17.4 车辆基地给排水187
17.5 主要设备和管材188
18 通信及办公自动化190
18.1 一般要求190
18.2 基本技术要求191
18.3 专用通信传输系统192
18.4 专用通信无线通信系统193
18.5 专用通信公务电话系统195
18.6 专用通信专用电话系统196
18.7 专用通信视频监视系统197
18.8 专用通信广播系统198
18.9 专用通信时钟系统199
18.10 专用通信乘客信息系统199
18.11 专用通信电源系统及接地201
18.12 专用通信集中告警系统202
18.13 民用通信引入系统202
18.14 公安通信系统204
18.15 办公自动化系统205
19 信号207
19.1 一般规定207
19.2 系统基本要求208
19.3 系统构成要求209
19.4 系统的控制方式209
19.5 子系统要求210
19.6 信号设置及显示214
19.7 DCS系统215
19.8 计算机监测215
19.9 系统供电216
19.10 接地与防雷216
19.11 电缆敷设217
19.12 系统主要性能指标218
19.13 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RAMS)219
20 智能化监控与火灾自动报警220
Ⅰ 综合监控系统220
20.1 一般规定220
20.2 系统构成221
20.3 系统功能221
20.4 硬件基本要求225
20.5 软件基本要求225
20.6 系统性能指标226
20.7 系统供电、防雷与接地226
20.8 电缆电线配置227
Ⅱ 电力监控系统227
20.9 一般规定227
20.10 系统构成227
20.11 系统功能228
20.12 系统性能指标229
Ⅲ 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230
20.13 一般规定230
20.14 系统构成231
20.15 系统功能232
20.16 系统网络结构234
20.17 软件基本要求234
20.18 系统技术指标235
20.19 系统防雷与接地235
20.20 电缆电线配置235
Ⅳ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236
20.21 一般规定236
20.22 系统构成236
20.23 系统功能238
20.24 消防联动控制239
20.25 消防控制室的设置240
20.26 系统技术指标241
20.27 系统供电与接地241
20.28 电缆电线配置241
Ⅴ 门禁系统242
20.29 一般规定242
20.30 系统构成242
20.31 系统功能243
20.32 系统技术指标245
20.33 系统供电及接地246
21 自动售检票247
21.1 一般规定247
21.2 票制及票务管理248
21.3 系统构成248
21.4 主要功能249
21.5 车站设备配置与布置252
21.6 网络构成及要求253
21.7 时间同步方式253
21.8 系统供电与接地253
21.9 软件基本要求254
21.10 系统接口254
21.11 系统主要技术指标255
22 自动扶梯与电梯257
Ⅰ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257
22.1 一般规定257
22.2 主要技术要求及参数257
22.3 主要土建技术要求258
Ⅱ 电梯258
22.4 一般规定258
22.5 主要技术要求及参数259
22.6 主要土建技术要求259
23 站台门261
23.1 一般规定261
23.2 系统构成及要求262
23.3 现场布置要求264
23.4 系统软件要求264
23.5 主要技术指标265
24 车辆基地266
24.1 一般规定266
24.2 功能和任务267
24.3 资源共享268
24.4 选址与总图布置269
24.5 站场与线路271
24.6 车辆基地规模273
24.7 车辆运用整备设施274
24.8 车辆检修设施278
24.9 设备维修与动力设施282
24.10 综合维修283
24.11 救援与抢修284
24.12 物资总库284
24.13 培训中心285
24.14 计量室285
24.15 车辆基地定员285
24.16 房屋建筑285
24.17 物业开发289
25 控制中心291
25.1 一般规定291
25.2 选址与规模292
25.3 管理与操作模式293
25.4 工艺294
25.5 建筑与结构296
25.6 附属设施297
26 防灾与安全300
26.1 一般规定300
26.2 建筑防灾300
26.3 消防给水与灭火设施304
26.4 防烟、排烟与事故通风306
26.5 防灾通信309
26.6 防灾供电与应急照明310
26.7 自动扶梯与电梯310
26.8 站台门311
26.9 自动售检票系统311
26.10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311
26.11 车辆基地防灾311
26.12 车辆防火312
26.13 其他灾害预防312
26.14 防恐与安全312
27 人防314
27.1 一般规定314
27.2 建筑314
27.3 结构317
27.4 通风318
27.5 给排水319
27.6 电气321
27.7 平战转换322
28 环境保护324
28.1 一般规定324
28.2 噪声污染防治324
28.3 振动基本要求327
28.4 水环境保护措施327
28.5 大气环境保护措施327
28.6 电磁辐射环境保护措施328
28.7 其他328
29 节约能源329
29.1 一般要求329
29.2 线路329
29.3 车辆329
29.4 行车组织330
29.5 供电330
29.6 车站自动扶梯332
29.7 通风空调332
29.8 给排水及消防333
29.9 弱电333
29.10 建筑333
29.11 车辆基地节能333
30 工程筹划335
30.1 一般规定335
30.2 工程筹划原则336
30.3 施工准备336
30.4 施工组织337
附录A B2型车(鼓形车)限界及坐标图339
附录B 道岔建筑限界加宽示意图341
附录C 曲线地段设备限界计算方法342
附录D 缓和曲线地段建筑限界的加宽计算公式343
附录E 主要断面建筑限界345
附录F 巨粒土、粗粒土填料分组349
附录G 细粒土填料分组353
附录H 宁波城市轨道交通设计技术标准通用图目录354
本标准用词说明378
主要引用标准名录379
附件 宁波城市轨道交通设计技术标准条文说明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