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自然地理与环境、国土资源研究 彭补拙学术论文选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自然地理与环境、国土资源研究 彭补拙学术论文选集](https://www.shukui.net/cover/66/34512168.jpg)
- 彭补拙等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5193248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740页
- 文件大小:77MB
- 文件页数:761页
- 主题词:自然地理-文集;国土资源-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自然地理与环境、国土资源研究 彭补拙学术论文选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1
自然地理与环境3
江苏沿海及湖泊底质中重金属的含量和分布与主要土壤及第四纪沉积物关系的初步研究3
新疆天山托木尔峰地区的垂直自然带30
试论新构造运动在土壤形成演化中的作用54
新疆天山托木尔峰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其垂直气候带65
庐山地区古土壤与构造运动关系的初步研究83
南迦巴瓦峰地区土壤类型87
天山托木尔峰地区景观地球化学的某些特征99
关于西藏南迦巴瓦峰地区垂直自然带的若干问题110
南迦巴瓦峰地区微量元素景观地球化学迁移特征121
西藏南迦巴瓦峰地区水化学特征的研究138
西藏高原洞穴堆积物的粘土矿物组合特征及其古地理意义155
关于古土壤研究中的几个问题165
西藏南迦巴瓦峰地区土壤地理分布规律的研究171
Vertical Zonation of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amjagbarwa Massif of Tibet,China181
Progress in the Study on Mountainous Vertical Zonation in China195
南峰地区与我国同纬度山地垂直自然带比较及其在全国自然区划中的地位213
天山托木尔峰地区环境背景值的研究227
人类活动与山地环境相互关系的初探——以西藏南迦巴瓦峰地区为例235
自然资源开发中的环境影响评价问题240
江苏宜兴茶园若干元素的生物循环246
江苏宜兴茶园人工生态系统中物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257
用动态的观点进行环境综合质量评价269
城市人居环境与满意度评价研究277
河岸带研究及其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287
人类干扰对土壤侵蚀及土壤质量的影响——以苏南宜兴低山丘陵区为例305
昆山市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318
国土资源329
国土整治与自然资源研究329
西藏东南部国土整治中几个战略问题的初步探讨340
宜兴南部山地丘陵地区土地资源及其合理开发利用347
西藏南迦巴瓦峰地区的土壤资源及其合理开发利用367
江苏省宁镇扬山地丘陵地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378
中亚热带北缘青梅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探讨387
荒漠绿洲农业区土地分等定级模式研究——以新疆石河子市为例399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垦城镇土地等级体系研究415
干旱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SD模型研究——以新疆吐鲁番市为例428
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思考438
区域城镇土地价格体系研究——南京市域城镇案例分析447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与衔接459
江苏省吴江市土地整理理论与实践研究466
The Effect of Land Use Changes on Soil Conditions in Arid Region475
淮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485
全球变化对长江三角洲土地持续利用的影响及其对策495
我国土地储备制度研究——以南通市为例506
长江三角洲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517
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可持续利用评价531
南京地区农业耗水量估算与分析542
城市化进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551
新疆库尔勒市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性状的影响研究561
区域水资源量的估算及预测分析——以南京地区为例573
城市边缘区耕地预警系统的研究——以温州市为例586
发达地区城市土地可持续管理评估实践研究597
耕地存量临界警戒和耕地非农占用成本的警度修正方法初探610
从资源转移的角度看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的适度治理620
区域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模型研究——以温州市为例630
土地利用的经济生态位分析和耕地保护机制研究641
中国县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模式研究653
我国农用地分等定级研究综述663
城市边缘区农用土地定级评估研究——以广州天河区为例678
二次综合分析法在土地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研究693
滁河流域典型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趋势分析706
附录1 彭补拙论文目录708
附录2 彭补拙专著、译著及教材目录733
附录3 彭补拙科研成果获奖目录735
附录4 彭补拙参事建议部分文章目录736
读后感悟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