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市场监管人员应学点经济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市场监管人员应学点经济学
  • 孙百昌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工商出版社
  • ISBN:9787802156999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66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281页
  • 主题词:市场监管-基本知识-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市场监管人员应学点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 市场监管需要经济学作为其核心理论支撑和常用的话语体系1

第1篇 初级篇 我们监管的市场是什么3

第1章 市场和市场机制3

1.1 市场不是场地而是市场经济活动机制3

1.2 市场机制是通过价格信号发挥作用的10

1.3 商品需要恰当的价格,便宜不一定好13

1.4 市场体系是各种买卖机制的综合体18

1.5 市场的四种类型21

1.6 市场监管执法的分寸把握25

第2章 需求和供给27

2.7 需求规律表示越便宜的商品越卖得动27

2.8 供给规律表示便宜的产品生产得较少32

2.9 需求与供给原理给市场监管的启示:市场监管部门经常希望在经营者数量增加上做些贡献。在法律规范的限度内,恰当地制定降低投资者设立企业的“成本”的政策可以达到这一目标34

2.10 需求供给变动程度取决于人们是否需要38

2.11 机会成本:是这样做好还是那样做好46

第3章 效用理论48

3.12 效用是一种心理感觉48

3.13 新增状态如何衡量:边际和边际效用50

3.14 边际效用递减:当一种执法行动的边际效用大于边际成本,这个执法行动应当继续进行,否则应当到此为止52

3.15 等边际准则和无差异曲线54

第4章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56

4.16 消费者剩余:关于买冒牌的解释56

4.17 生产者剩余:关于制假售假的解释57

4.18 劣币驱逐良币58

4.19 帕累托改进和最优:大家好才是真好59

4.20 从社会整体利益的角度看待和处理利益不同的双方争议:消费者自带酒水到饭店就餐是否省钱的讨论62

4.21 消费者权益保护程度的汉德计算公式64

4.22 比较优势:为什么不能限制外地商品70

第5章 外部性:市场监管的理由和着力点74

5.23 看不见的手和国家干预74

5.24 市场失灵和市场监管的适度干预78

5.25 外部性:市场失灵的重要表现80

5.26 虚假宣传导致的外部性81

5.27 用外部性内在化的方式治理虚假宣传82

5.28 交易费用和科斯定理85

5.29 科斯定理在执法中的应用88

5.30 权力的初始界定和此后的市场分配89

5.31 政府把功夫下在减少交易费用上是一个重要的策略91

5.32 交易费用的高低,可以成为市场监管部门确定伪劣商品监管重点的重要分析工具93

5.33 利用执法最大限度地降低交易费用93

5.34 许可听证制度是减消外部性的法律设计95

第6章 对市场的适度干预100

6.35 在执法时需要考虑经济规律100

6.36 政府过度干预会导致交易费用大幅度增加,造成市场结构行为的扭曲,打破了原有市场体系的均衡状态,扰乱了自然形成的脆弱的市场关系101

6.37 市场监管部门处理负外部性的范围103

6.38 经济行政执法的理想模式104

6.39 市场监管一定要考虑效率105

6.40 新的趋势和我国经济治理思路111

第2篇 高级篇:竞争执法的经济学基础116

第7章 竞争企业的行为116

7.41 竞争企业形成的三个原因116

7.42 企业暂时停业和退出注销119

7.43 企业自由进入与退出市场的重要性120

7.44 为什么企业零利润时还要经营121

第8章 垄断企业的行为126

8.45 产生垄断的原因126

8.46 《反垄断法》第十三条禁止限制产量的原因129

8.47 垄断定价导致的消费者受损130

8.48 《反垄断法》第十七条不公平高价的认定131

第9章 寡头企业的行为132

9.49 寡头及其特点132

9.50 寡头企业的勾结:《反垄断法》第十三条禁止的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或者销售数量”垄断协议的经济学原理133

9.51 用博弈论分析寡头135

9.52 让寡头市场中的寡头竞争而不是让他们合作,是行政机关监管市场行为的重要原则137

9.53 我国针对寡头的规制138

第10章 垄断竞争企业的行为141

10.54 垄断竞争的特点141

10.55 长期情况下零利润的垄断竞争价格142

10.56 垄断竞争企业和寡头企业发布广告的区别143

10.57 四种企业类型对于经营者分析报告的意义143

第11章 垄断协议的规制145

11.58 目前我国垄断协议特征145

11.59 关于垄断协议的法律规定146

11.60 3+1逻辑判断分析148

11.61 相关市场的特例149

11.62 相关市场的原理:豆腐坊的简化例子149

11.63 从需求替代角度界定相关商品市场可以考虑的因素151

11.64 从需求替代角度界定相关地域市场可以考虑的因素153

11.65 假定垄断者测试的原理和例子154

11.66 安阳市二手车市场经营者实施垄断经营案160

第12章 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规制170

12.67 关于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法律规定170

12.68 排除、限制竞争违法的经济学原理171

12.69 某市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案172

第3篇 监管技能篇:博弈论和市场监管机制设计179

第13章 销售者困境179

13.70 销售者困境:相互制约下的售假179

13.71 破解销售者困境的三个条件181

13.72 不满足三个条件会出现什么情形182

13.73 经营者之间签订不售假协议为什么不会有效力185

13.74 从猴群博弈看行政监管的另一个重要方法187

第14章 商品质量监管机制设计189

14.75 让企业自动不售假189

14.76 智猪博弈:进货查验和记台账的监管策略191

14.77 斗鸡博弈:经营者争先披露自己的问题195

第15章 对虚假广告的治理198

15.78 企业为什么要做广告198

15.79 企业为什么要做虚假广告199

15.80 治理企业虚假广告的对策200

附录 市场监管经济学随笔205

1.承担监管责任的经济学分析205

2.关于新时期市场主体信用监管的思考209

3.从宏观综合角度挖掘和解释企业登记管理信息217

4.虚假广告背后动因和治理办法研究221

5.网上工商的经济学227

6.为什么二手车市场会签订垄断协议的经济学原理230

7.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意义233

8.消费维权,从教育入手242

9.307处修改的经济学意义(上)245

10.307处修改的经济学意义(下)248

11.市场监管部门大力促进经营者发展对GDP的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250

12.经纪人为什么可以活农254

13.微观经济规律不同于宏观经济规律258

14.行业协会在商品质量治理中的重要作用260

15.以专业的能力服务发展26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