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货币、金融信用与宏观流动性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货币、金融信用与宏观流动性
  • 李宝伟,张云,刘通午,陈瑞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9787504977649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49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269页
  • 主题词:货币信用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货币、金融信用与宏观流动性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日益重要的宏观流动性问题——表现、研究逻辑与方法1

1.1 研究的问题1

1.2 宏观流动性问题及其基本研究思路5

1.3 基本观点、研究逻辑和主要内容7

1.4 研究方法10

1.5 本书结构12

2 宏观流动性问题:概念、逻辑、架构15

2.1 货币与流动性——基础研究的历史路径15

2.2 流动性的定义:综述17

2.2.1 流动性概念之到期日19

2.2.2 流动性概念之便宜性19

2.2.3 流动性:金融影响力的定义方法20

2.3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流动性研究的最新发展21

2.3.1 对金融危机中的金融机构和市场流动性的研究21

2.3.2 对中国流动性过剩和流动性不足的研究24

2.4 货币、信用与宏观流动性的本质:基本观点25

2.5 金融化过程与宏观流动性风险的产生29

2.5.1 货币、资本与金融信用29

2.5.2 经济金融化的含义30

2.5.3 金融化过程与流动性风险的产生31

2.6 流动性测度方法:简要综述34

2.7 中国货币市场宏观流动性风险的实证分析35

3 宏观流动性问题:本质、机制与历史演进——基于货币金融政治经济学资本与信用理论的研究逻辑40

3.1 宏观流动性风险的本质:金融脆弱性的现代表现之一41

3.1.1 金融危机的几个方面的研究41

3.1.2 金融系统性流动性风险的历史背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金融化44

3.1.3 经济金融化的最新研究50

3.2 金融信用、虚拟资本与金融不稳定:实体经济的锚定50

3.2.1 金融不稳定的根本机制:资本积累规律依然是决定性力量51

3.2.2 金融信用的拓展、杠杆化融资机制与虚拟资本52

3.2.3 货币、信用制度、最后贷款人:金融信用膨胀的货币金融制度因素57

3.3 对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启示:一般历史规律和经验59

3.4 总结60

4 金融深化后的宏观流动性问题——后凯恩斯主义货币金融理论对货币、流动性研究的推进61

4.1 后凯恩斯主义货币理论的基本思想62

4.1.1 货币的本质62

4.1.2 货币的储藏功能与流动性65

4.1.3 货币需求理论:货币对实体经济和金融信用的影响67

4.1.4 货币的流动性与货币的流通速度67

4.1.5 货币内生性68

4.2 后凯恩斯主义货币理论中的流动性研究70

4.2.1 流动性偏好理论70

4.2.2 琼·罗宾逊的观点71

4.2.3 保罗·戴维森的观点72

4.3 明斯基金融脆弱性理论73

4.3.1 货币、金融与投资——明斯基的核心思想73

4.3.2 金融脆弱性75

4.3.3 阶段分析法和金融系统发展76

4.3.4 明斯基货币金融理论的发展77

4.4 最新发展——Wray.L.Randall货币理论中的流动性问题78

4.4.1 流动性与货币借据的违约风险78

4.4.2 Wray.L.Randall:全球金融失衡、金融脆弱性与流动性泛滥79

4.5 基于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假说和杠杆周期的模型:金融脆弱性和流动性为什么愈加重要84

4.6 结论88

5 新古典经济学的流动性冲击模型和发展90

5.1 流动性冲击导致经济波动模型的简单分析90

5.2 KM拓展模型的构建以及均衡的定义92

5.2.1 模型的具体假设和环境92

5.2.2 家庭部门的预算约束94

5.2.3 递归均衡的定义97

5.3 KM拓展模型的校准和冲击反应98

5.3.1 校准和估计98

5.3.2 KM拓展均衡对流动性资产冲击的反应101

6 新古典经济周期分析中的金融中介和信贷政策理论分析103

6.1 引言103

6.2 文献综述104

6.3 一个金融中介和经济波动的广义规范模型分析106

6.3.1 家庭部门106

6.3.2 非金融性企业107

6.3.3 银行部门109

6.3.4 均衡115

6.4 广义金融摩擦理论模型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内容116

6.4.1 保证金紧缩116

6.4.2 套利监管与贷款证券化116

6.4.3 外部股本、外部性以及道德风险117

6.5 小结118

7 宏观流动性的测度与影响:方法综述119

7.1 流动性的宏观测度:已有研究方法120

7.2 微观测度方法121

7.2.1 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界定与测度122

7.2.2 金融市场流动性问题的认识和经验测度126

7.3 资产负债表分析法131

7.4 压力测试132

7.5 关于货币流动性外溢影响的测度:clammer,德意志银行134

7.5.1 Klaas Baks和Charles Kramer的研究134

7.5.2 德意志银行2007年与2009年的全球货币流动性研究136

8 国际宏观流动性膨胀与典型国家宏观流动性问题139

8.1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与货币金融优势:货币金融政治经济学视角140

8.1.1 美元的优势地位与美国金融膨胀:综述140

8.1.2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支撑机制的根本转变:从维多利亚式循环到帝国循环142

8.1.3 支撑美元的“帝国循环”机制与美国的货币金融优势144

8.1.4 国际货币金融优势的差异与不同形式的金融化146

8.2 国际货币金融优势、流动性和金融膨胀趋势148

8.2.1 发达国家货币流动性膨胀与金融资产膨胀的相互促进:长期研究中的历史证据148

8.2.2 国际货币流动性泛滥和美国金融资产膨胀149

8.2.3 现代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制度的内在矛盾150

8.2.4 多个视角下的国际货币流动性和金融资产膨胀152

8.2.5 发达国家支撑金融流动性的货币政策:国际货币流动性泛滥和金融膨胀的推手157

8.3 国际货币流动性与金融资产膨胀:实证研究158

8.3.1 全球货币流动性泛滥的影响研究159

8.3.2 全球金融资产规模膨胀与美元泛滥160

8.4 总结162

9 流动性管理政策研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研究165

9.1 量化宽松政策的定义以及相关研究文献综述165

9.1.1 量化宽松政策的相关概念165

9.1.2 量化宽松政策理论基础的演变167

9.1.3 量化宽松政策的传导机制171

9.1.4 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179

9.2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践的分析——基于美国和日本两国的案例分析185

9.2.1 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185

9.2.2 第二、第三、第四轮量化宽松政策191

9.2.3 日本量化宽松政策实践193

9.2.4 美国和日本两国量化宽松政策比较分析199

10 流动性管理政策研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证研究204

10.1 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的美国国内影响204

10.1.1 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的传导机制分析205

10.1.2 实证分析206

10.1.3 结论213

10.2 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通胀影响的实证分析213

10.2.1 量化宽松政策影响我国通胀水平的传导机制分析214

10.2.2 实证分析216

10.2.3 结论221

10.3 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产出的影响221

10.3.1 变量选取及其统计性分析222

10.3.2 数据检验224

10.3.3 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构建225

10.3.4 脉冲响应分析226

10.3.5 结论228

11 对流动性研究的总结230

11.1 马克思主义货币金融理论的总结230

11.2 后凯恩斯主义理论对全球金融危机和流动性问题的观点232

11.2.1 金融危机与宏观流动性风险的根源232

11.2.2 基本观点234

11.2.3 后凯恩斯主义货币金融理论提出的金融不稳定和金融危机的本质236

1 1.2.4 如何治理金融危机和宏观流动性问题237

11.3 对新古典的流动性理论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和述评237

参考文献23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