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徐劲松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3542826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88页
- 文件大小:65MB
- 文件页数:300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1
1.1 计算机网络及其特征1
1.1.1 计算机网络的起源和发展1
1.1.2 计算机网络的特点3
1.1.3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及指标3
1.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5
1.2.1 按拓扑结构分类5
1.2.2 按网络工作模式分类7
1.2.3 按网络的传输介质分类8
1.2.4 按网络覆盖范围分类9
1.3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12
1.3.1 分层和协议12
1.3.2 OSI体系结构14
1.3.3 TCP/IP参考模型17
1.3.4 互联网体系架构19
1.4 计算机网络的软件23
1.4.1 标准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23
1.4.2 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套接字)25
1.4.3 协议软件的实现26
1.4.4 互联网软件的实现26
1.5 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26
项目小结27
习题27
第2章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层28
2.1 项目解决方案28
2.1.1 网络操作系统28
2.1.2 网络操作系统安装29
2.2 域名系统30
2.2.1 域名的结构31
2.2.2 域名的资源记录32
2.2.3 域名服务器与域名解析33
2.2.4 域名服务器的安装配置34
2.3 FTP协议与服务35
2.3.1 联机共享式文件访问36
2.3.2 文件传送协议FTP36
2.3.3 简单文件传送TFTP37
2.3.4 FTP服务器的安装配置39
2.4 电子邮件39
2.4.1 电子邮件的体系结构和服务39
2.4.2 电子邮件信息的格式40
2.4.3 电子邮件的协议41
2.4.4 消息传输42
2.4.5 邮件服务器的安装配置44
2.5 万维网45
2.5.1 WWW服务45
2.5.2 超文本传送协议HTTP46
2.5.3 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47
2.5.4 可扩展标记语言XML48
2.5.5 Web交互49
2.5.6 Web服务器的配置和安装50
2.6 网络编程51
2.6.1 探索因特网51
2.6.2 与选定服务器交互的C/S或B/S编程53
2.6.3 套接字编程54
项目小结59
习题60
第3章 计算机网络的传输层61
3.1 计算机网络端到端的通信61
3.2 简单的多路复用UDP62
3.2.1 UDP数据报的格式63
3.2.2 UDP的伪首部和校验和63
3.2.3 UDP的封装和协议的分层64
3.2.4 UDP的多路复用、多路分解和端口65
3.2.5 UDP协议的特点66
3.3 可靠的字节流TCP66
3.3.1 端到端的保障问题67
3.3.2 TCP数据段的格式70
3.3.3 TCP连接的建立和终止72
3.3.4 TCP的滑动窗口74
3.3.5 TCP的重传75
3.3.6 TCP的扩展77
3.3.7 TCP的拥塞控制和拥塞避免78
3.4 性能和资源分配80
3.4.1 性能测试80
3.4.2 计算机网络性能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法81
3.4.3 网络延迟和吞吐量82
3.5 IM软件实现83
3.5.1 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对话84
3.5.2 服务器管理用户84
3.5.3 客户端之间聊天84
3.5.4 程序实现84
项目小结89
习题89
第4章 网络互联90
4.1 简单的网络互联90
4.1.1 什么是互联网络90
4.1.2 服务模型91
4.1.3 全局地址92
4.1.4 IP中的数据报转发95
4.1.5 地址转换(ARP)99
4.1.6 主机配置(DHCP)107
4.1.7 差错报告(ICMP)113
4.1.8 虚拟网络和隧道116
4.2 路由选择118
4.2.1 用图表示的网络119
4.2.2 距离向量(RIP)121
4.2.3 链路状态(OSPF)124
4.2.4 度量标准128
4.3 全球因特网128
4.3.1 子网129
4.3.2 无类路由选择(CIDR)131
4.3.3 域间路由选择(BGP)133
4.3.4 网络地址转换(NAT)137
4.4 多点播送140
4.4.1 多点播送概述140
4.4.2 多点播送技术实现141
4.4.3 典型多点播送网应用145
4.4.4 多点播送技术小结146
4.5 移动IP146
4.5.1 基本原理146
4.5.2 代理发现147
4.5.3 注册147
4.5.4 隧道技术148
4.5.5 移动IP的不足与改进149
4.6 IPv6150
4.6.1 IPv6地址格式150
4.6.2 IPv6地址类型152
4.6.3 IPv6的数据报格式153
4.6.4 IPv6路由机制155
4.6.5 IPv4向IPv6过渡156
项目小结158
习题158
第5章 直连的网络161
5.1 以太网161
5.1.1 物理特性161
5.1.2 以太网的版本和拓扑结构163
5.1.3 访问协议CSMA/CD164
5.1.4 以太网的帧165
5.1.5 以太网组网167
5.1.6 以太网的链路长度限制和信道利用率168
5.2 高速以太网169
5.2.1 快速以太网169
5.2.2 100VG-AnyLAN标准170
5.2.3 千兆以太网171
5.2.4 10G以太网173
5.3 无线网络173
5.3.1 物理特性174
5.3.2 冲突避免174
5.3.3 无线局域网的组成177
5.3.4 无线局域网协议标准178
5.3.5 Wi-Fi与3G179
项目小结181
习题181
第6章 分组交换183
6.1 交换和转发183
6.1.1 数据报183
6.1.2 虚电路交换184
6.1.3 虚电路和数据报的比较186
6.1.4 源路由选择187
6.1.5 实现和性能189
6.2 网桥和局域网交换机189
6.2.1 网桥及其局限性190
6.2.2 交换机194
6.3 虚拟局域网与中继链路199
6.3.1 虚拟局域网199
6.3.2 中继链路202
6.3.3 VLAN配置实例202
6.4 广域网205
6.4.1 PSTN205
6.4.2 X.2 5205
6.4.3 DDN206
6.4.4 帧中继207
6.4.5 ATM208
6.5 接入技术210
6.5.1 传统Modem的接入技术211
6.5.2 基于双绞线的ADSL技术211
6.5.3 基于HFC网的Cable Modem技术212
6.5.4 基于五类线的以太网接入技术213
6.5.5 光纤接入技术213
6.5.6 无线接入技术215
项目小结216
习题217
第7章 网络安全218
7.1 网络安全的概念和标准218
7.1.1 网络安全的定义218
7.1.2 网络安全的内容219
7.1.3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措施及安全意识219
7.2 加密220
7.2.1 一般的数据加密模型220
7.2.2 数据加密的方法221
7.2.3 数字签名223
7.2.4 认证技术与密钥分配223
7.3 IP安全223
7.3.1 IPSec的概念和特点224
7.3.2 IPSec的结构225
7.3.3 封装安全载荷228
7.3.4 验证头(AH)229
7.3.5 Internet密钥交换230
7.3.6 端到端安全233
7.3.7 虚拟专用网络233
7.3.8 Road Warrior234
7.3.9 嵌套式通道235
7.3.10 链式通道236
7.3.11 IPSec VPN配置实例237
7.4 防火墙238
7.4.1 防火墙的概念和作用238
7.4.2 防火墙的安全控制模型和类型239
7.4.3 防火墙的基本技术240
7.4.4 防火墙的系统结构242
7.4.5 防火墙的局限性244
7.5 网络安全扫描与监测245
7.5.1 网络安全扫描技术245
7.5.2 网络扫描器的使用247
7.5.3 网络分析251
项目小结255
习题255
第8章 网络管理256
8.1 网络管理256
8.1.1 网络管理的概念256
8.1.2 网络管理的功能257
8.2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258
8.2.1 SNMP的管理模型259
8.2.2 SNMP通信报文259
8.2.3 SNMP的安全机制260
8.2.4 管理信息标准260
8.2.5 SNMPv2261
8.2.6 SNMP版本比较262
8.3 网络故障排除263
8.3.1 网络故障的分类263
8.3.2 网络故障的检测264
8.3.3 网络故障的排除266
8.3.4 网络设备的诊断技术268
项目小结271
习题271
附录 网络术语和缩写词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