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眼科学 中 第3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李凤鸣,谢立信主编;朱秀安,赵家良,黎晓新等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189487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605页
- 文件大小:465MB
- 文件页数:1447页
- 主题词:眼科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华眼科学 中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四卷 结膜、角膜和巩膜疾病1197
第一篇 结膜病1197
第一章 结膜的临床应用解剖和生理1197
第一节 结膜的临床应用解剖1197
一、结膜的解剖1197
二、结膜的显微解剖1199
三、结膜的血管1203
四、结膜的淋巴管1207
五、结膜的神经1207
六、半月皱襞及泪阜的解剖1208
第二节 结膜的生理1208
一、结膜的保护及屏障作用1208
二、结膜腺体分泌物对结膜及角膜的润湿及保护作用1209
三、有利于眼球转动的穹隆部结膜1210
四、结膜的免疫生理1211
第三节 结膜刮片及印痕细胞学检查1211
一、结膜刮片细胞学检查1212
二、结膜印迹细胞学1215
第二章 结膜炎症1217
第一节 结膜炎概述1217
第二节 细菌性结膜炎1219
一、急性卡他性结膜炎1219
二、慢性卡他性结膜炎1220
三、淋球菌性结膜炎1220
四、膜性(白喉性)及伪膜性结膜炎1221
五、结膜结核病1222
第三节 衣原体性结膜炎1223
一、沙眼1223
二、包涵体性结膜炎1225
三、性病淋巴肉芽肿性结膜炎1225
四、鹦鹉热性结膜炎1225
第四节 病毒性结膜炎1225
一、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1225
二、流行性角结膜炎1226
三、咽结膜热1226
四、牛痘苗性结膜炎1226
五、几种病毒性热性传染病引起的结膜炎1227
第五节 变态反应性结膜炎1227
一、过敏性结膜炎概论1227
二、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1229
三、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1230
四、巨乳头性结膜炎1230
五、特应性角结膜炎1230
第六节 其他种类结膜炎1231
一、立克次体性结膜炎1231
二、真菌性结膜炎1231
三、支原体性结膜炎1231
四、寄生虫性结膜炎1231
五、酒渣鼻性结膜炎1231
第三章 药物毒性结膜病变1233
一、常引起药物毒性角结膜病变的药物1233
二、药物毒性角结膜病变常见的临床表现1234
三、药物毒性角结膜病变与药物过敏1234
四、药物毒性角结膜病变的治疗1235
第四章 干眼1236
第一节 干眼的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1236
第二节 泪膜的结构及动力学1236
第三节 干眼的发病机制与分类1237
第四节 干眼的临床表现1238
第五节 干眼的诊断1239
第六节 干眼的治疗1241
一、治疗目标1241
二、治疗方法1241
三、不同类型干眼的治疗方案1242
四、不同类型及不同严重程度干眼的治疗建议1243
第七节 睑板腺功能障碍1244
一、睑板腺的解剖及功能1244
二、睑板腺功能障碍的分类及临床表现1244
三、睑板腺功能障碍的临床检查1244
四、睑板腺功能障碍的治疗1245
第五章 结膜变性与色素沉着1247
第一节 结膜变性疾病1247
一、睑裂斑1247
二、结膜结石1247
三、结膜淀粉样变性和玻璃样变性1247
四、老年性结膜变性1247
第二节 结膜异常色素沉着1248
第三节 结膜松弛症1248
第六章 翼状胬肉1250
第二篇 角膜病1256
第一章 角膜的应用解剖和生理1256
第一节 角膜的大体解剖1256
第二节 角膜的显微解剖1256
一、角膜前泪膜1256
二、上皮及其基底膜1256
三、前弹力膜1257
四、角膜基质1257
五、后弹力膜1257
六、内皮层1257
七、共焦显微镜下的角膜图像1258
八、角膜的神经支配1258
第三节 角膜的透明性与渗透性1260
一、透明性1260
二、渗透性1260
第四节 角膜水肿1260
一、基质水合作用的调节1260
二、角膜水肿的类型1261
三、角膜水肿对视力的影响1261
第五节 临床上评估角膜内皮的方法1262
第六节 角膜的创伤修复1262
一、上皮和基底膜的创伤修复1262
二、基质的愈合1263
三、内皮和后弹力层的修复1263
第七节 泪膜对角膜的防护作用1263
第八节 生理解剖常识的临床应用1264
一、各种滴眼剂和常用防腐剂对眼表上皮细胞的不良作用1264
二、运用角膜组织结构和病理生理特性,提高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成功率1264
三、从内皮细胞密度计数规避内眼手术风险1265
第二章 角膜缘干细胞和眼表疾病1266
第一节 眼表及眼表疾病的概念1266
第二节 角膜缘干细胞缺乏性疾病1267
一、角膜缘干细胞缺乏性疾病的病理基础1267
二、角膜缘干细胞缺乏性疾病的分类1268
三、角膜缘干细胞缺乏性疾病的临床表现1268
四、角膜缘干细胞缺乏性疾病的诊断1268
五、治疗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的多种手术1269
六、影响LESC移植手术成败的因素1271
七、培养的角膜缘和口腔黏膜上皮移植1271
八、解决LSCD难题中的困惑和展望1272
第三章 免疫性角膜病1275
第一节 角膜的免疫学概述1275
一、角膜的免疫学特点1275
二、角膜移植免疫学1277
三、角膜免疫性疾病的一般规律1278
第二节 角膜周边部溃疡1279
第三节 角膜基质炎1279
第四节 Thygeson浅层点状角膜炎1280
第五节 丝状角膜炎1281
第六节 Stevens-Johnson综合征眼部表现1281
第七节 Sj?gren综合征眼部表现1282
第八节 泡性角膜炎1283
第九节 蚕食性角膜溃疡1283
第十节 与免疫相关的角膜内皮病1284
第四章 感染性角膜疾病1287
第一节 细菌性角膜炎1287
一、概述1287
二、肺炎链球菌性角膜炎1288
三、葡萄球菌性角膜炎1289
四、铜绿假单胞菌性角膜炎1290
五、莫拉菌性角膜炎1291
六、链球菌性角膜炎1291
七、非典型分支杆菌性角膜炎1292
八、变形杆菌性角膜炎1292
九、粘质沙雷菌性角膜炎1292
十、厌氧菌性角膜炎1293
十一、不发酵革兰阴性杆菌性角膜炎1293
十二、放线菌性角膜炎1293
第二节 结核、麻风、梅毒性角膜病变1294
一、结核性角膜病变1294
二、麻风病性角膜病变1295
三、梅毒性角膜病变1296
四、非结核分支杆菌性角膜病变1297
第三节 真菌性角膜炎1298
第四节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1299
第五节 其他病毒性角膜炎1303
一、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1303
二、水痘性角膜炎1305
三、EB病毒性角膜病变1306
四、腺病毒性角膜结膜炎1307
五、微小RNA病毒性角膜炎1308
六、麻疹性角膜炎1310
七、风疹性角膜炎1310
八、腮腺炎性角膜炎1310
九、传染性软疣性角膜炎1311
十、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角膜炎1311
第六节 致病性自由生活阿米巴性角膜炎1312
第五章 其他类型的角膜病变1316
第一节 神经源性角膜炎1316
第二节 暴露性角膜炎1317
第三节 大泡性角膜病变1318
第六章 角膜变性与营养不良1320
第一节 角膜变性1320
一、继发于慢性眼病或全身性疾病类1320
二、环境诱发的角膜变性类1322
三、老年性退变类1322
四、组织缺失类1323
五、异常物质沉着1325
第二节 角膜营养不良1326
一、上皮及上皮下角膜营养不良1326
二、Bowman层角膜营养不良1330
三、基质层角膜营养不良1331
四、Descemet膜和角膜内皮细胞层的营养不良1336
第三节 圆锥角膜1339
第七章 角膜的先天畸形与系统性疾病1346
第一节 先天畸形1346
一、无角膜1346
二、大角膜1346
三、小角膜1346
四、扁平角膜1347
五、球形角膜1347
六、规则性角膜散光1347
七、后部型圆锥角膜1347
八、先天性角膜混浊1348
九、巩膜化角膜1348
第二节 与系统疾病有关的角膜病变1348
一、代谢和内分泌性疾病1348
二、营养缺乏性疾病1350
三、皮肤黏膜疾病1351
四、角膜色素沉着1353
第三节 与眼病综合征有关的角膜病变1353
第八章 眼表肿瘤1356
第一节 概论1356
一、解剖1356
二、诊断1357
三、处理原则1357
第二节 先天性眼表肿瘤1360
一、皮样肿瘤和皮脂瘤1360
二、异位泪腺1360
三、骨性和神经胶质迷芽瘤1360
四、畸胎瘤1360
第三节 与炎症和创伤有关的肿瘤1360
一、化脓性肉芽肿1360
二、浆细胞瘤1360
三、纤维性组织细胞瘤1361
四、肉芽肿性病变1361
五、角膜基质内囊肿1361
第四节 上皮性肿瘤1361
一、上皮性良性肿瘤1361
二、上皮性恶性病变1363
第五节 色素细胞性肿瘤1364
一、良性上皮黑色素沉着症1365
二、良性黑色素细胞痣1366
三、恶性黑色素瘤1367
第六节 眼表其他肿瘤1367
一、神经鞘瘤1367
二、血管瘤和淋巴管瘤1368
三、淋巴样肿瘤1368
第九章 手术源性角膜及眼表损伤1370
第一节 手术源性干眼1370
一、手术源性干眼的发生机制1370
二、手术源性干眼的临床特点1371
三、手术源性干眼的预防1371
四、手术源性干眼的治疗1371
第二节 角膜移植和翼状胬肉手术源性角膜损伤1371
第三节 白内障手术源性角膜损伤1372
一、角膜上皮的损伤1372
二、角膜内皮损伤及失代偿1372
三、角膜神经损伤及敏感性下降1373
第四节 屈光性手术源性角膜损伤1373
一、角膜上皮的损伤1373
二、角膜基质的损伤1373
三、角膜内皮的损伤1373
四、角膜神经损伤及敏感性下降1374
第五节 青光眼手术源性角膜损伤1374
第六节 玻璃体手术源性角膜损伤1374
一、角膜上皮损伤1374
二、角膜内皮损伤1374
第十章 眼库技术1376
第一节 眼库的简要历史和发展1376
第二节 眼库的任务和职责1376
第三节 眼库的管理机构1377
第四节 眼库的基本设备要求1377
第五节 供体选择1377
第六节 供体血液和眼部组织DNA的检测1380
第七节 供、受体眼球(角膜)资料的记录1381
第八节 供体角膜的评价方法1381
第九节 角膜的保存技术1383
第十一章 板层角膜移植1388
第一节 板层角膜移植的适应证1388
一、光学性板层角膜移植1388
二、治疗性板层角膜移植1389
三、成形性板层角膜移植1390
四、屈光性板层角膜移植1390
五、美容性板层角膜移植1390
第二节 板层角膜移植的手术技术1390
一、消毒、麻醉、开睑及固定眼球1390
二、植床的制作1390
三、植片的制作1391
四、植片的缝合固定1392
五、术后处理1393
第三节 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1393
一、术中并发症1393
二、术后并发症1394
第四节 深板层角膜移植的手术适应证及技巧1395
一、手术适应证1395
二、深板层角膜移植的基本手术技巧1396
三、深板层角膜移植手术常见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1397
第五节 板层角膜移植治疗免疫性角膜病1397
一、蚕食性角膜溃疡1397
二、Wegener肉芽肿所致的角巩膜坏死1398
第六节 板层角膜治疗感染性角膜溃疡1398
第七节 板层角膜移植治疗角膜变性1399
第八节 板层角膜移植治疗角膜肿物1399
一、角结膜皮样瘤1399
二、角结膜鳞状上皮癌1400
第九节 板层角膜移植治疗复发性胬肉1400
第十节 角膜切除术1400
一、手术适应证1400
二、手术方法1401
第十一节 美容性角膜层间染色术1401
第十二章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1404
第一节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的适应证1404
一、分类1404
二、光学性穿透性角膜移植的适应证1404
三、患眼病变与角膜透明成功率的关系1405
四、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的预后1405
第二节 穿透性角膜移植的手术方法及技巧1406
一、术前检查1406
二、手术前准备1407
三、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技术1407
四、手术后处理1413
第三节 穿透性角膜移植的并发症及处理1414
一、术中并发症1414
二、术后早期并发症1415
三、术后晚期并发症1417
第四节 角膜移植联合手术1421
一、穿透性角膜移植联合白内障摘除术1421
二、穿透性角膜移植联合白内障囊外摘除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422
三、穿透性角膜移植联合虹膜成形术1423
四、穿透性角膜移植联合抗青光眼手术(小梁切除)1423
五、临时人工角膜下的穿透性角膜移植及眼前后段联合手术1424
第五节 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治疗化脓性角膜溃疡1426
一、手术适应证1426
二、术前准备1426
三、手术要点1426
四、手术注意事项1426
第六节 全角膜移植及眼前段重建1427
一、手术适应证1427
二、手术方法1427
三、术后处理1428
四、术后并发症1428
五、手术经验要点1428
第七节 自体角膜转位移植术1428
第十三章 角膜内皮移植术1430
第一节 角膜内皮移植的原理1430
第二节 标准的角膜内皮移植术1430
一、无缝线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DLEK)1430
二、后弹力层撕除角膜内皮移植术(DSEK)1431
第三节 角膜内皮移植的技术改进1432
第四节 特殊病例的角膜内皮移植1433
第五节 角膜后弹力层内皮移植(DMEK)1434
第六节 角膜内皮移植的并发症1434
一、术中并发症1434
二、术后并发症1435
第十四章 角膜缘上皮移植术1437
第一节 角膜上皮移植术1437
第二节 角膜缘移植1438
一、结膜角膜缘自体移植1438
二、亲属结膜角膜缘异体移植1438
三、尸体结膜角膜缘异体移植和尸体角膜角膜缘异体移植1438
四、培养角膜缘干细胞移植1438
第十五章 羊膜移植术1440
第一节 羊膜的组织结构1440
第二节 羊膜的取材与保存1440
一、供体要求1440
二、除菌措施1440
三、取材操作1440
四、羊膜的保存方法1440
第三节 羊膜应用于眼表重建的机制1441
第四节 羊膜在眼表重建中的应用1441
一、羊膜手术种类及手术原则1441
二、羊膜手术的适应证1441
第十六章 眼表重建手术1443
第一节 眼表重建手术的概念1443
第二节 眼表重建手术的种类1443
一、结膜眼表重建手术1443
二、角膜眼表重建手术1443
三、泪膜重建手术1444
四、眼睑原位重建术(tarsoplasty)1445
第三节 急性眼表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案1445
第四节 眼表重建手术的总体原则1445
第十七章 人工角膜和组织工程角膜1447
第一节 人工角膜的历史1447
一、人工角膜发展初期1447
二、人工角膜发展停滞期1447
三、人工角膜快速发展期1447
四、人工角膜现代发展期1448
第二节 人工角膜材料与结构特点1448
一、人工角膜材料特点1448
二、人工角膜结构特点1448
第三节 人工角膜的临床应用1449
一、人工角膜的适应证1449
二、人工角膜术前准备1449
三、人工角膜的手术方法1449
四、人工角膜术后处理1451
五、人工角膜手术并发症及处理1451
第四节 手术效果与展望1453
一、手术效果1453
二、展望1453
第五节 组织工程角膜的构建1453
一、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的构建1453
二、组织工程角膜基质的构建1454
三、组织工程角膜内皮的构建1455
四、组织工程全角膜的构建1456
五、组织工程角膜的保存与运输1456
六、组织工程角膜的发展与挑战1456
第三篇 巩膜病1457
第一章 巩膜解剖和生理1457
第一节 巩膜应用解剖1457
第二节 巩膜生理和病理1458
一、巩膜的化学成分1458
二、巩膜的物理学性质1458
三、巩膜的光学性质1459
四、巩膜药物透过性1459
五、巩膜的病理1459
第二章 巩膜先天异常1461
第一节 蓝色巩膜1461
第二节 巩膜黑变病1461
第三节 先天性巩膜扩张1461
第四节 巩膜软骨组织变形1461
第三章 巩膜炎及其他巩膜病变1463
第一节 巩膜炎1463
一、巩膜炎的病因1463
二、巩膜炎的组织病理1463
三、巩膜炎的临床类型及临床表现1463
四、巩膜炎的眼部并发症1465
五、巩膜炎的全身检查及实验室检查1465
六、诊断和鉴别诊断1466
七、巩膜炎的治疗1466
第二节 特殊类型的巩膜病1467
一、Wegener肉芽肿病1467
二、类肉瘤病1468
第三节 巩膜变性1468
一、巩膜玻璃样变性1468
二、巩膜脂肪样变性1468
三、老年性巩膜斑1468
四、巩膜钙化1468
第四节 巩膜膨出和巩膜葡萄肿1468
一、部分巩膜葡萄肿1469
二、全巩膜葡萄肿1469
第五卷 晶状体病1473
第一篇 基础篇1473
第一章 晶状体组织病理学1473
第一节 晶状体组织形态学1473
一、正常晶状体组织形态学1473
二、白内障组织学改变1476
第二节 白内障病理学1478
一、悬韧带和晶状体囊的异常1478
二、晶状体上皮异常1480
三、晶状体皮质异常1483
四、晶状体核的异常1485
五、继发性白内障1486
六、电离辐射性白内障1490
七、晶状体混浊与全身病1490
八、晶状体混浊与药物或其他物质1491
九、晶状体诱发的炎症1492
第三节 混浊晶状体的光学成像变化1492
一、悬韧带、囊膜和上皮病变引起的晶状体光学成像变化1492
二、晶状体纤维病变引起的晶状体光学成像变化1492
三、晶状体核病变引起的晶状体光学成像变化1493
第二章 白内障病因学1495
第一节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1495
一、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病理学特征1495
二、抗氧化系统1495
三、白内障中蛋白质等成分改变1496
第二节 糖代谢性白内障病因学1497
一、晶状体的化学组成及糖的转运1497
二、晶状体内糖代谢特点1498
三、糖性白内障形成机制1498
四、醛糖还原酶抑制剂1500
五、展望1501
第三节 其他几种类型白内障病因1502
一、辐射性白内障病因1502
二、中毒性白内障病因1504
三、先天性白内障病因1506
四、外伤性白内障病因1507
五、并发性白内障病因1508
六、营养不良性白内障病因1509
第二篇 晶状体异位与脱位1512
第一章 晶状体异位或脱位的分类1512
第一节 先天性晶状体异位或脱位1512
一、单纯性晶状体异位1512
二、伴有其他眼部发育异常的晶状体异位1512
三、伴有全身系统发育异常的晶状体异位1512
第二节 外伤性晶状体脱位1513
第三节 自发性晶状体脱位1513
第二章 晶状体脱位的临床表现1514
第一节 晶状体不全脱位1514
第二节 晶状体全脱位1514
第三章 晶状体脱位的并发症1515
第一节 葡萄膜炎1515
第二节 继发性青光眼1515
第三节 视网膜脱离1515
第四节 角膜混浊1515
第四章 晶状体脱位的治疗1516
第一节 概述1516
第二节 手术治疗1516
一、手术治疗适应证1516
二、手术前准备1516
三、大切口手术1516
四、小切口手术1517
第三篇 白内障1519
第一章 概述1519
第一节 白内障分类1519
一、病因学分类1519
二、形态学分类1519
第二节 症状和体征1519
一、症状1519
二、体征1520
第三节 白内障检查1520
一、视力检查1521
二、对比敏感度试验1521
三、黄斑视功能检查1521
四、裂隙灯显微镜检查1522
五、视觉电生理检查1522
六、虹膜新月影投照试验1522
七、裂隙灯照相及图像分析1522
八、其他非侵害性技术1523
第四节 晶状体混浊及核硬度分级1523
一、LOCSⅠ和Ⅱ晶状体混浊分级记录法1523
二、LOCSⅢ晶状体混浊分级记录法1524
三、晶状体核硬度分级1524
第二章 白内障各论1526
第一节 先天性白内障1526
一、病因学1526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1528
三、先天性白内障的临床类型1529
第二节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1531
一、流行病学1531
二、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危险因素1532
三、临床分型及分期1533
第三节 并发性白内障1535
一、与眼前节疾病有关的并发性白内障1535
二、与眼后节疾病有关的并发性白内障1535
第四节 代谢性白内障1536
一、糖尿病性白内障1536
二、半乳糖性白内障1536
三、低钙性白内障1536
四、营养障碍性白内障1537
五、Wilson病合并晶状体混浊1537
六、其他代谢疾病引起的白内障1537
第五节 中毒性白内障1537
第六节 外伤性白内障1538
一、钝挫伤或冲击伤性白内障1538
二、眼球穿孔伤所致的白内障1538
三、晶状体铁锈、铜锈沉着症1538
四、电击性白内障1538
第七节 辐射性白内障1538
一、放射性白内障1538
二、红外线辐射性白内障1539
三、紫外线辐射性白内障1539
四、微波辐射引起的晶状体损伤1539
第八节 后发性白内障1539
第九节 晶状体囊膜剥脱1540
一、真性晶状体囊膜剥脱1540
二、假性晶状体囊膜剥脱1540
第三章 与白内障有关的综合征1542
第一节 染色体畸变1542
第二节 代谢病1543
第三节 遗传病1545
第四节 感染性疾病综合征1548
第四篇 白内障治疗1549
第一章 白内障手术治疗1549
第一节 白内障视觉损伤的评价1549
一、白内障手术的目的1549
二、视觉损伤的评价1550
三、白内障患者眼部评估1550
四、术前附加眼科检查的意义1550
第二节 手术前准备1551
一、术前对全身疾病的评价1551
二、术前对眼周围病灶的评价1551
三、术前眼部准备1551
四、手术前用药1552
第三节 麻醉1552
一、瞬目麻醉1552
二、球后麻醉1553
三、球周麻醉1553
四、筋膜囊下麻醉1553
五、表面麻醉1554
六、眼内麻醉1554
第四节 白内障手术切口1555
一、眼球固定1555
二、结膜切口1555
三、角巩膜手术切口结构1555
四、透明角膜切口1556
五、巩膜隧道切口1557
六、角膜缘切口1557
七、切口的闭合1557
第五节 白内障吸除术1558
一、适应证选择1558
二、手术方法1558
三、手术并发症及其预防1558
第六节 囊内白内障摘除术1558
一、适应证选择1558
二、手术方法1559
三、手术并发症及其预防1560
第七节 现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1560
一、适应证选择1560
二、手术方法1560
三、手术并发症及其预防1561
第八节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1562
一、基本操作技术1562
二、后房超声乳化技术1566
三、原位碎核技术1568
四、分而治之法1568
五、拦截劈裂法1569
六、微小切口白内障手术1570
第九节 白内障联合手术1573
一、白内障联合青光眼手术1573
二、白内障摘除联合玻璃体手术1577
三、白内障摘除术联合穿透性角膜移植术1582
第十节 无晶状体眼的屈光矫正1585
一、框架眼镜1585
二、角膜接触镜1586
三、角膜屈光性手术1586
四、晶状体屈光性手术1586
第十一节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587
一、人工晶状体发展概况1587
二、人工晶状体的构型和新型人工晶状体1588
三、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计算及选择1589
四、后房及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591
五、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595
六、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1597
七、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599
八、人工晶状体虹膜夹持固定术1600
九、人工晶状体取出与更换1601
第十二节 眼内屈光手术1603
一、临床评价1603
二、透明晶状体摘除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603
三、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604
四、背驮式人工晶状体植入1606
第二章 白内障手术并发症1610
第一节 术中并发症1610
一、与切口有关的并发症1610
二、与虹膜有关的并发症1611
三、与撕囊相关的并发症1612
四、与超乳设备及灌注或吸引系统相关的并发症1613
五、术中出血1613
六、悬韧带离断1614
七、后囊膜破裂1614
八、玻璃体脱出1615
九、晶状体核落入玻璃体腔1615
十、术中浅前房或无前房1616
第二节 术后早期并发症1617
一、角膜水肿1617
二、术后浅前房1619
三、继发性青光眼1619
四、术后眼内出血1620
五、术后炎症反应1621
六、术后眼内炎1623
第三节 术后中、晚期并发症1624
一、角膜水肿及失代偿1624
二、术后炎症反应1625
三、术后囊膜混浊和后发障1627
四、青光眼1630
五、术后眼内出血1631
六、与瞳孔有关的并发症1632
七、黄斑囊样水肿1632
八、视网膜脱离1634
九、与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有关的并发症1634
十、术后散光1638
第三章 白内障药物治疗1644
一、含硫制剂1644
二、抗醌体制剂1644
三、醛糖还原酶抑制剂1645
四、维生素和能量合剂1645
五、天然提取物1646
六、激素类1646
七、无机离子1647
第六卷 青光眼1651
第一章 概述1651
第一节 定义1651
第二节 发展史1652
第三节 青光眼的分类1653
一、青光眼分类的意义1653
二、青光眼分类1653
三、国内外青光眼防治共识与指南1654
第四节 原发性青光眼发病机制研究进展1655
一、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机制1656
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发病机制及研究进展1656
三、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神经损害机制1660
四、上位神经元损伤1661
五、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发病机制及研究进展1661
第五节 青光眼的早期诊断1664
第六节 青光眼治疗的新选择1666
第七节 青光眼的神经保护和再生研究1667
一、概述1667
二、青光眼的视神经保护1667
三、视神经再生的研究1669
四、胚胎干细胞研究与视神经保护1669
五、展望1670
第八节 青光眼的基因治疗1671
第二章 青光眼的预防1673
第一节 预防青光眼致盲的重要性1673
第二节 防治青光眼的途径1674
第三节 青光眼患者的筛查和早期诊断1675
第四节 青光眼患者的管理1677
第五节 青光眼的预防1677
第三章 房水的生成和外流1679
第一节 房水的生成1679
第二节 房水的外流1683
第三节 房水的功能和构成1688
第四章 眼压及眼压测量1690
第一节 正常眼压及病理性眼压1690
一、正常眼压及其对视功能的影响1690
二、眼压的起源1691
三、正常眼压的特征1691
四、眼压的昼夜变化1691
五、影响眼压的因素1691
六、眼压的控制与调节1693
第二节 眼压检查法1693
一、直接测量法1693
二、指测法1694
三、眼压计测量法1694
四、24小时眼压的测量1700
第三节 眼压描记1700
第五章 前房角镜检查1702
第一节 前房角镜检查方法1702
一、直接前房角镜检查1703
二、间接前房角镜检查1703
第二节 前房角镜下房角解剖1705
一、虹膜1705
二、睫状体带1706
三、巩膜嵴(后界线)1706
四、小梁网1706
五、前界线1706
第三节 房角宽度与色素分级1707
一、VanHerick分级法1707
二、Scheie分级法1707
三、Shaffer分级法1707
四、Spaeth分级法1708
五、前房角小梁网色素分级1709
第四节 前房角检查的记录1709
一、示意图1709
二、描述1710
第五节 各型青光眼的前房角改变1710
一、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1710
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1712
三、先天性青光眼1712
四、继发性青光眼1712
五、青光眼手术后的前房角镜检查1714
第六章 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1716
第一节 概论1716
一、超声生物显微镜的工作原理1716
二、超声生物显微镜设备1716
第二节 检查技术1717
一、检查前准备1717
二、检查方法1717
第三节 正常眼的UBM图像1717
一、角膜、巩膜、角巩膜缘1717
二、前房和前房角1718
三、虹膜1718
四、睫状体1718
五、后房1719
六、晶状体和悬韧带1719
七、周边玻璃体1719
第四节 青光眼的UBM检查1719
一、与青光眼相关的眼前段结构参数的测量1719
二、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UBM图像特征1720
三、恶性青光眼的UBM图像特征1721
四、先天性婴幼儿型青光眼的UBM图像1722
五、继发性青光眼的UBM图像1722
六、UBM在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应用1725
七、UBM在青光眼手术后的应用1727
第七章 青光眼的眼底改变1730
第一节 视乳头1730
一、视乳头的解剖1730
二、青光眼性视乳头损害的发病机制1733
三、视乳头的临床检查1739
四、视乳头的检查方法1748
第二节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1749
一、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解剖1749
二、正常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眼底所见1749
三、视网膜神经纤维层萎缩1750
四、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检查方法1750
五、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检查的敏感性1751
第三节 青光眼视神经的定量检测及盘沿的形态分析1751
一、眼底立体照相及计算机图像处理1752
二、共焦激光扫描仪1752
三、偏振激光检测仪1754
四、相干光断层扫描仪1755
五、视网膜厚度分析仪1755
六、青光眼视神经分析仪的临床应用评价1756
七、青光眼盘沿的形态分析1757
八、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分级1757
第八章 青光眼的视野改变1760
第一节 青光眼视野检查发展简史1760
第二节 视野计简介1760
一、平面视野计1761
二、弧形视野计1761
三、Goldmann视野计1761
四、计算机自动视野计1762
附:视野计光照度单位及其换算1763
第三节 检测青光眼视野缺损的方法1764
一、视野检查的基础知识1764
二、视野检查程序及方法1766
三、一般视野检查法1767
四、手动视野计检查基本方法1768
五、特殊手动视野计检查技术1770
六、自动视野计检查法1772
七、影响视野检查的生理和心理因素1774
八、青光眼视野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1775
第四节 青光眼视野检查的新方法1776
一、高通分辨视野检查1777
二、图形分辨视野检查1777
三、蓝黄视野检查1777
四、周边位移阈值1778
五、闪烁和时间调节视野检查1778
六、全视野心理物理学测验1778
七、倍频视野检查技术1778
八、运动自动视野检查1778
第五节 青光眼视野改变1779
一、正常视野1779
二、青光眼视野缺损的解剖学基础1781
三、青光眼视野改变的类型1781
四、青光眼视野缺损的分期1783
五、青光眼早期暗点的分布1783
六、青光眼视野缺损的发展1784
七、各类青光眼视野改变1784
八、青光眼视乳头损害和视野缺损的关系1785
九、眼压控制后视野改变1785
第六节 青光眼视野检查结果的分析1786
一、概述1786
二、自动视野检查结果分析的基础知识1787
三、自动视野检查结果分析1790
四、手动视野计检查结果分析1796
五、一般分析步骤1796
六、视野的随访和比较1796
第九章 青光眼的心理物理学及电生理改变1806
一、心理物理学检查1806
二、电生理检查1809
第十章 原发性青光眼1814
第一节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814
第二节 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818
第三节 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1821
第四节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1825
第五节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1838
第六节 分泌过多性青光眼1843
第七节 高眼压症1843
一、定义1844
二、发病率1844
三、相关因素1845
四、临床演变过程与开角型青光眼的关系1847
五、治疗与处理1849
第十一章 继发性青光眼1852
第一节 炎症相关性青光眼1852
一、继发于病毒感染的炎症相关性青光眼1852
二、继发于眼前节炎症相关性青光眼1853
三、继发于细菌感染性青光眼1856
第二节 外伤相关性青光眼1857
一、钝挫伤早期青光眼1857
二、钝挫伤晚期青光眼——房角后退性青光眼1859
第三节 出血相关性青光眼1859
一、前房积血与青光眼1860
二、血影细胞性青光眼1860
三、溶血性青光眼1861
四、含铁血黄素性青光眼1861
第四节 晶状体相关性青光眼1861
一、晶状体脱位引起的青光眼1861
二、晶状体膨胀引起的青光眼1862
三、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1863
四、晶状体皮质性青光眼(晶状体皮质残留引起的青光眼)1864
五、晶状体过敏性青光眼1864
六、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后眼压升高1865
七、无晶状体眼及假晶状体眼的青光眼1865
第五节 药物相关性青光眼1867
一、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1867
二、非皮质类固醇药物1869
第六节 综合征相关性青光眼1871
一、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1871
二、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1876
三、Fuchs虹膜异色性虹膜睫状体炎/葡萄膜炎1877
四、剥脱综合征性青光眼1878
五、色素播散综合征合并青光眼(色素性青光眼)1881
六、Sturge-Weber综合征(脑面多发性血管瘤病、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1885
第七节 血管疾病相关性青光眼1886
一、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886
二、继发表层巩膜静脉压升高的青光眼1890
第八节 眼部占位性病变相关性青光眼1892
第九节 眼部手术相关性青光眼1894
一、无晶状体眼和人工晶状体眼的青光眼1894
二、角膜移植术所致青光眼1898
三、玻璃体及视网膜脱离手术所致青光眼1900
第十二章 混合性青光眼1904
第一节 概述与定义1904
第二节 混合青光眼的分类1904
一、原发性开角青光眼合并原发性闭角青光眼1904
二、原发性闭角青光眼合并继发小梁损害1904
三、窄角性开角青光眼合并继发房角粘连1905
四、原发性开角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合并房角粘连1905
五、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合并原发性开角青光眼1905
六、原发性开角青光眼合并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1905
七、剥脱综合征合并开角青光眼或闭角青光眼1905
八、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905
九、继发性开角青光眼合并继发性闭角青光眼1905
十、上巩膜静脉压增高合并先天性青光眼1905
十一、两种基因突变引起的家族性青光眼/青少年青光眼1906
十二、外伤性房角后退(劈裂)合并晶状体脱位继发房角粘连合并小梁炎症合并玻璃体阻滞1906
十三、恶性青光眼1906
十四、Schwartz综合征1906
第十三章 发育性及儿童型青光眼1908
第一节 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1908
第二节 原发性少年儿童型青光眼1917
第三节 合并其他发育异常的儿童型青光眼1918
一、Axenfeld-Rieger综合征1918
二、Peters异常1919
三、先天性无虹膜1920
四、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1921
五、真性小眼球1922
第十四章 青光眼的药物治疗1924
第一节 青光眼药物治疗的原则1924
第二节 前列腺素类药物1926
一、拉坦前列腺素1926
二、贝美前列素1928
三、曲伏前列素1929
四、乌诺前列酮1929
第三节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1930
一、β肾上腺受体阻滞剂1930
二、α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1933
第四节 拟肾上腺素药物1933
一、作用于α受体和β受体的拟肾上腺素药1933
二、作用于α受体的拟肾上腺素药1934
第五节 胆碱能药物1935
一、直接作用的拟胆碱药1935
二、抗胆碱酯酶药1936
第六节 碳酸酐酶抑制剂1937
一、全身应用的碳酸酐酶抑制剂1937
二、局部应用的碳酸酐酶抑制剂1939
第七节 高渗剂1939
一、全身应用的高渗剂1940
二、眼局部应用的高渗剂1941
第八节 另一些抗青光眼药物和视神经保护剂1941
一、以降眼压为基础的抗青光眼药物1942
二、青光眼视神经保护剂1942
第十五章 青光眼的手术治疗1946
第一节 概论1946
一、手术解剖标志1946
二、手术分类1948
第二节 虹膜切除术1949
一、周边虹膜切除术1949
二、节段虹膜切除术1952
第三节 滤过性手术1952
第四节 房水引流物植入术1960
第五节 睫状体破坏性手术1971
一、睫状体冷凝术1971
二、睫状体激光光凝术1971
三、手术并发症及其处理1971
四、再次手术问题1972
第六节 儿童青光眼手术1972
一、内路房角切开术1972
二、外路小梁切开术1974
第七节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1975
第八节 青光眼术后处理以及再次手术1978
一、术后处理1978
二、再次手术的选择1979
第十六章 青光眼的激光治疗1984
第一节 激光原理及生物学效应1984
一、激光的基本原理1984
二、激光的特点1986
三、激光的生物学效应1986
四、青光眼治疗中常用的激光器1988
第二节 解除眼内房水流动受阻的激光治疗1989
一、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1989
二、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1994
第三节 解除房水外流受阻的激光治疗1996
一、激光小梁成形术1996
二、选择性小梁成形术1999
三、准分子激光小梁切除术1999
四、其他的激光巩膜切除术2000
第四节 激光睫状体光凝术和激光治疗青光眼的其他方法2000
一、激光睫状体光凝术2000
二、其他的激光治疗方法2002
第十七章 低眼压2005
第一节 原发性低眼压2005
第二节 继发性低眼压2005
一、眼外伤2005
二、玻璃体视网膜病变2005
三、眼科手术2005
四、眼内炎症2006
五、全身性疾病2006
附录 与青光眼有关参考值2009
第七卷 葡萄膜、视网膜和玻璃体病2015
第一篇 葡萄膜疾病2015
第一章 葡萄膜的先天异常2015
第一节 葡萄膜缺损2015
一、典型性缺损2015
二、非典型性缺损2016
三、虹膜和睫状体的先天异常2017
第二节 白化病2019
一、概述2019
二、眼白化病的流行病学2020
三、眼白化病分型及眼部表现2020
四、眼白化病的诊断2021
五、基因咨询2022
六、基因型-表型的相关性2022
七、治疗2022
八、预后2022
九、研究展望2022
第二章 葡萄膜的血液循环及疾病2023
第一节 脉络膜血液循环2023
一、脉络膜循环的结构2023
二、脉络膜循环的特点2025
三、脉络膜循环的检查2025
第二节 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2027
一、概述2027
二、发病机制2027
三、临床特点2028
四、分类2029
五、鉴别诊断2029
六、治疗2030
第三节 脉络膜渗出与脱离2030
第四节 脉络膜缺血2033
第五节 葡萄膜新生血管2034
一、虹膜新生血管2034
二、脉络膜新生血管2035
第六节 葡萄膜渗漏综合征2038
第三章 葡萄膜炎总论2041
第一节 葡萄膜炎的病因学2041
一、内因性葡萄膜炎病因的变迁2041
二、葡萄膜炎的病因2043
三、葡萄膜炎的免疫发病机制2048
四、葡萄膜炎发生中的遗传因素2050
第二节 葡萄膜炎的分类及临床表现2052
一、葡萄膜炎的分类2052
二、葡萄膜炎的临床表现2053
第三节 葡萄膜炎的治疗2058
一、局部治疗2058
二、全身治疗2060
第四章 葡萄膜视网膜炎各论2066
第一节 感染性葡萄膜炎与视网膜脉络膜炎2066
一、角膜葡萄膜炎2066
二、化脓性眼内炎2066
三、结核性葡萄膜视网膜炎2069
四、梅毒性葡萄膜视网膜炎2072
五、麻风性葡萄膜炎2074
六、猫抓病2074
七、弓形体病2075
八、钩端螺旋体葡萄膜炎2076
九、莱姆病2077
十、眼组织胞浆菌病2078
十一、猪囊尾蚴病2079
十二、眼弓蛔虫病2083
十三、弥漫性单眼亚急性视神经网膜炎2085
十四、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眼底改变2086
十五、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2087
十六、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2090
十七、免疫重建葡萄膜炎2091
第二节 非感染性葡萄膜炎、视网膜炎2091
一、风湿性疾病与葡萄膜炎2091
二、晶状体相关的葡萄膜炎2101
三、异色性虹膜睫状体炎2102
四、中间葡萄膜炎2104
五、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2105
六、交感性眼炎2107
七、Beh?et病2108
八、眼结节病2110
九、匐行性脉络膜炎2112
十、急性后部多灶性鳞状色素上皮病变2114
十一、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2116
十二、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2117
十三、多灶性脉络膜炎伴全葡萄膜炎2120
十四、多灶性脉络膜炎伴弥漫性视网膜下纤维化2121
十五、鸟枪弹样视网膜脉络膜病变2121
十六、急性特发性生理盲点扩大综合征2122
十七、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2123
第三节 伪装综合征2124
一、眼内淋巴瘤2124
二、视网膜母细胞瘤2125
三、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2125
第四节 骨髓移植后受体抗供体病2125
第五节 葡萄膜炎并发症及处理2126
第五章 葡萄膜萎缩和退行性变2131
第一节 葡萄膜老年性萎缩2131
一、虹膜的老年性改变2131
二、睫状体的老年性改变2132
三、脉络膜的老年性改变2133
第二节 继发性葡萄膜萎缩2134
一、葡萄膜炎症后萎缩2134
二、外伤性葡萄膜萎缩2135
三、缺血性葡萄膜萎缩2135
四、青光眼性葡萄膜萎缩2136
五、视盘旁萎缩2136
六、神经源性萎缩2137
七、继发性玻璃体视网膜变性疾病的脉络膜视网膜萎缩2137
八、其他继发性脉络膜萎缩2138
第三节 原发性萎缩2140
一、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2140
二、虹膜劈裂症2141
三、无脉络膜症2142
四、回旋状脉络膜视网膜萎缩2146
五、原发性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2150
六、中心性晕轮状脉络膜营养不良2152
七、变性近视的脉络膜萎缩2153
八、匍行性脉络膜萎缩2157
九、眼底血管样条纹2160
十、色素性静脉旁视网膜脉络膜萎缩2163
第六章 葡萄膜囊肿和肿瘤2167
第一节 葡萄膜囊肿2167
一、原发性虹膜囊肿2167
二、继发性虹膜囊肿2167
第二节 虹膜、睫状体肿瘤2168
一、虹膜肿瘤2168
二、睫状体肿瘤2170
第三节 脉络膜黑色素瘤2175
第四节 脉络膜血管瘤2186
第五节 脉络膜骨瘤2189
第六节 眼内淋巴瘤2190
第七节 脉络膜转移癌2192
第二篇 视网膜疾病2197
第一章 眼底的正常和病理形态2197
第一节 眼底的正常结构和分区2197
一、视网膜的正常结构2197
二、眼底的分区2198
第二节 正常眼底的形态2198
一、视网膜的后极部2198
二、视网膜的周边部2200
第三节 眼底病变的基本特征2201
一、视网膜血管病变2201
二、视网膜出血2201
三、视网膜渗出2202
四、视网膜水肿2202
五、色素沉着2202
六、神经胶质增生2202
七、视网膜前膜2202
八、病变的测量2202
第四节 绘制眼底图2202
第二章 视网膜的先天异常2204
第一节 眼底血管先天异常2204
第二节 视网膜的色素异常2205
第三节 视盘的先天异常2206
第四节 眼底的其他先天异常2208
第三章 视网膜血管疾病2210
第一节 视网膜血管阻塞2210
一、视网膜动脉阻塞2210
二、视网膜静脉阻塞2213
第二节 视网膜血管炎2219
一、视网膜静脉周围炎2219
二、巨细胞动脉炎2221
三、主动脉弓综合征的眼底改变2222
四、Susac综合征2223
五、Churg-Strauss综合征2223
第三节 视网膜其他血管病2224
一、获得性视网膜大动脉瘤2224
二、Coats病2225
三、旁中心凹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症2227
四、早产儿视网膜病变2228
五、放射性视网膜病变2235
六、特发性视网膜血管炎、动脉瘤与视神经网膜炎2236
七、树枝挂霜样血管炎2237
第四章 黄斑疾病2239
第一节 色素上皮脱离2239
第二节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2242
第三节 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2245
第四节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2248
第五节 其他病因黄斑脉络膜新生血管2255
一、血管样条纹2255
二、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2257
三、特发性黄斑新生血管膜2257
四、外伤后新生血管膜2258
五、葡萄膜炎并发黄斑新生血管膜2258
六、黄斑营养不良合并新生血管膜2259
第六节 黄斑囊样水肿2260
第七节 黄斑营养不良2263
一、遗传性视网膜劈裂症2263
二、视锥细胞营养不良2265
三、Stargardt病(眼底黄色斑点症)2266
四、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2266
五、视网膜色素上皮图形样营养不良2268
第八节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2268
第九节 药物中毒性视网膜病变2271
一、导致色素上皮变性的药物2271
二、导致视网膜结晶沉着的药物2274
三、导致视网膜血管病变的药物2275
四、导致视网膜/黄斑水肿的药物2276
五、导致视觉障碍的药物2276
六、导致视网膜皱褶的药物2277
七、导致光感受器损伤的药物2277
八、导致葡萄膜炎的药物2277
第十节 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2277
第十一节 玻璃体黄斑界面疾病2279
一、玻璃体视网膜界面解剖2279
二、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2279
三、黄斑前膜2280
四、黄斑板层裂孔2282
五、特发性黄斑裂孔2282
六、黄斑假孔2286
第五章 视网膜退行变性2289
第一节 遗传性视网膜变性2289
一、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2289
二、结晶样视网膜变性2295
三、白点状视网膜变性2295
四、先天性静止性夜盲2296
第二节 视网膜劈裂症2297
一、获得性视网膜劈裂症2297
二、继发性视网膜劈裂症2301
三、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2302
第六章 全身病与视网膜病变2311
第一节 血管病2311
一、血管病在视网膜的表现特点2311
二、动脉硬化的眼底改变2313
三、高血压的眼底改变2314
四、恶性高血压的眼底改变2317
五、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眼底改变2318
六、颈动脉阻塞或狭窄的眼底改变2319
七、主动脉弓综合征的眼底改变2321
第二节 血液病2322
一、贫血2322
二、红细胞增多症2322
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322
四、白血病2322
五、镰刀细胞病2324
六、血内蛋白异常的眼底改变2324
第三节 代谢性疾病2325
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325
二、其他代谢性疾病的视网膜病变2331
第七章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2335
第一节 发病机制与危险因素2335
一、周边视网膜变性2335
二、玻璃体变性与玻璃体后脱离2336
三、视网膜脱离的发病机制和其他危险因素2338
第二节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发病率2342
第三节 临床表现2342
一、症状2342
二、眼底表现2342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2343
第四节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2344
一、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的共同措施2344
二、视网膜脱离的外路手术2347
三、视网膜气体固定术2348
四、玻璃体切除术2349
第五节 玻璃体手术并发症及处理2360
一、术中并发症2360
二、术后并发症2361
第六节 特殊类型的视网膜脱离2363
一、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2363
二、锯齿缘截离视网膜脱离2364
三、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2365
四、无晶状体眼或人工晶状体眼的视网膜脱离2367
五、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2368
六、伴先天异常的视网膜脱离2370
七、Marfan综合征并发视网膜脱离2371
八、Schwartz-Matsuo综合征2372
九、屈光手术后视网膜脱离2374
第七节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2375
一、概述2375
二、病因与病理2376
三、临床表现及分类法2377
四、治疗2380
五、视网膜后膜2381
第八节 视网膜裂孔的预防性治疗2382
一、有症状的视网膜裂孔2383
二、无症状的视网膜裂孔2383
三、格子样变性2383
四、预防性治疗2383
五、患者教育2383
第八章 非孔源性视网膜脱离2385
第一节 渗出性视网膜脱离2385
一、并发于全身病的视网膜脱离2385
二、眼部疾病发生的视网膜脱离2386
第二节 牵拉性视网膜脱离2388
第三节 视网膜脱离的鉴别诊断2388
第九章 视网膜肿瘤2390
第一节 视网膜囊肿2390
第二节 视网膜肿瘤2390
一、先天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肥大2390
二、视网膜母细胞瘤2391
三、斑痣性错构瘤病2401
四、视网膜海绵状血管瘤2404
五、视网膜及视网膜色素上皮联合性错构瘤2405
六、视网膜血管增生性肿瘤2406
七、视网膜玻璃体转移癌2408
第三节 副肿瘤性视网膜病变及自身免疫性视网膜病变2408
第三篇 玻璃体疾病2411
第一章 概述2411
第一节 玻璃体的结构特征2411
第二节 玻璃体检查2412
第二章 玻璃体退行变性2414
第一节 老年性变性2414
第二节 近视性变性2414
第三节 玻璃体后脱离2415
一、玻璃体液化与玻璃体后脱离2415
二、药物诱导玻璃体后脱离2416
第四节 原发性家族性淀粉样变性2416
第五节 玻璃体星状变性2417
第六节 闪辉性玻璃体液化2417
第三章 玻璃体先天异常2419
第一节 先天性玻璃体残留2419
一、Mittendorf斑与Bergmeister视盘2419
二、玻璃体囊肿2419
第二节 永存性原始玻璃体增生症2420
一、前部永存性玻璃体2420
二、后部永存性玻璃体2421
第四章 玻璃体视网膜遗传性疾病2424
第一节 Wagner综合征2424
第二节 Stickler综合征2424
第三节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2425
第四节 Goldmann-Favre综合征2427
第五章 玻璃体积血2431
第一节 玻璃体积血的原因2431
第二节 玻璃体积血的病理生理学2432
第三节 玻璃体积血的临床表现和诊断2435
第四节 玻璃体积血的治疗2436
第六章 玻璃体手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2438
第一节 手术指征2438
第二节 手术各步骤操作要领与注意点2438
第七章 玻璃体手术治疗黄斑疾病2441
第一节 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2441
第二节 黄斑部视网膜前膜2441
第三节 黄斑裂孔2442
第四节 黄斑下手术2445
第八章 玻璃体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2448
第九章 玻璃体视网膜活检2449
一、玻璃体活检2449
二、经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活检2451
第十章 玻璃体腔注药术2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