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土地生态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土地生态学
  • 谢俊奇,郭旭东,李双成,邱扬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21630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70页
  • 文件大小:72MB
  • 文件页数:390页
  • 主题词:土地-生态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土地生态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土地生态学的概念与体系1

第一节 土地生态学的基本概念1

一、土地生态特性与功能1

二、土地生态学与相关学科关系8

第二节 土地生态学的基本框架10

一、土地生态学研究目的与意义10

二、土地生态学研究内容13

三、土地生态学研究方法17

第三节 土地生态学的发展18

一、土地生态学的发展历程18

二、土地生态学发展展望24

参考文献34

第二章 土地生态学理论基础36

第一节 系统科学理论36

一、系统论37

二、控制论37

三、信息论37

四、耗散结构理论38

五、协同论38

六、突变论39

七、混沌理论39

第二节 地理学与生态学基础理论40

一、整体论41

二、地域分异理论41

三、人地共生理论42

四、生态进化与演替理论43

五、生态系统理论44

六、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理论45

七、生物多样性理论45

第三节 景观生态学理论46

一、斑块、廊道与基质模式47

二、景观异质性原理48

三、尺度原理48

四、格局与过程原理49

五、级秩理论51

六、生态建设与生态区位理论51

第四节 土地科学理论52

一、土地稀缺性原理52

二、土地利用过程不可逆原理53

三、土地资源空间分异原理53

四、土地价值论54

五、土地区位论56

参考文献57

第三章 土地生态结构60

第一节 土地生态结构形成的理论60

一、土地生态系统等级与尺度理论60

二、土地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理论65

第二节 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及测度方法68

一、土地生态系统结构的形成因素68

二、土地生态系统结构的类型70

三、土地生态系统结构的测度方法73

第三节 土地生态系统类型及地域结构79

一、土地生态系统类型及空间分布79

二、土地生态系统的地域分异及宏观结构83

参考文献87

第四章 土地生态过程与功能89

第一节 土地生态过程89

一、能量流动89

二、物质循环92

三、景观过程96

第二节 土地生态功能101

一、土地生态系统自组织与自我调节功能101

二、土地生态系统稳定性103

三、土地的生产功能106

四、土地的服务功能109

第三节 土地利用与土地生态过程114

一、土地利用方式与土地生态过程114

二、土地利用格局与土地生态过程118

三、土地利用工程与土地生态过程122

参考文献127

第五章 土地生态分类与调查132

第一节 土地生态分类的理论与方法132

一、土地生态分类的原则、方法133

二、作为土地生态分类基础的土地分类系统136

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生态分类系统139

一、已有的中国土地分类方案评述139

二、中国土地生态分类的新方案144

第三节 土地生态调查与监测161

一、土地生态调查与监测的目标161

二、土地生态调查与监测的原则161

三、土地生态调查与监测的内容与类型162

四、土地生态调查与监测的指标体系163

五、土地生态调查的基本方法手段169

参考文献170

第六章 土地生态变化171

第一节 土地生态变化的影响因素172

一、自然环境与土地生态变化172

二、经济发展与土地生态变化176

三、社会发展与土地生态变化177

第二节 土地生态变化的环境影响179

一、对气候的影响179

二、对水文的影响182

三、对土壤的影响185

四、对生态系统的影响188

五、对生态安全的影响191

第三节 土地生态变化的模拟与预测193

一、概述193

二、土地生态变化模型194

三、存在问题与发展建议203

参考文献204

第七章 土地生态评价210

第一节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210

一、基本概念210

二、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210

三、区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212

第二节 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诊断216

一、基本概念216

二、诊断方法217

三、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220

第三节 土地承载力评价221

一、土地承载力的概念221

二、土地承载力研究的简要回顾221

三、土地承载力计算的基本方法224

第四节 土地生态系统综合评价226

一、土地生态系统综合评价的理论框架226

二、生态系统综合评价的主要内容227

三、生态系统综合评价的难点与方向228

第五节 典型生态脆弱区多尺度土地生态安全评价228

一、研究区域简介229

二、评价方法229

三、横山县土地生态安全评价236

第六节 基于改进的农业生态区法的中国耕地粮食生产潜力评价238

一、数据来源和处理238

二、研究方法240

三、结论与讨论245

参考文献245

第八章 土地生态规划与设计250

第一节 土地生态规划250

一、土地生态规划的概念250

二、土地生态规划产生与发展252

三、土地生态规划的原则253

四、土地生态规划的程序255

五、土地生态规划与区域生态安全格局259

六、土地生态规划案例260

第二节 土地生态设计261

一、土地生态设计的概念261

二、土地生态设计的特点261

三、土地生态设计的原则263

四、土地生态设计的程序265

五、土地生态设计模式266

参考文献270

第九章 土地生态恢复与重建272

第一节 土地退化272

一、土地退化的概念272

二、土地退化评价指标273

三、土地退化的类型和特征275

第二节 土地生态恢复282

一、土地生态恢复基本概念282

二、土地生态恢复的理论基础284

三、土地生态恢复的方法与步骤289

第三节 土地生态重建291

一、土地生态重建基本概念291

二、土地生态重建原理291

三、土地生态重建模式和对策292

第四节 土地生态恢复和重建案例295

一、干热河谷区土地贫瘠化生态恢复案例296

二、西北地区土地沙漠化生态重建案例296

三、西南地区土地石漠化生态重建模式297

四、采矿废弃和污染土地生态重建案例298

参考文献300

第十章 土地生态经济305

第一节 土地生态经济系统305

一、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定义和内涵305

二、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特征306

三、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机制307

第二节 土地生态经济系统价值及其测度308

一、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价值类型308

二、土地生态经济系统价值的币值核算312

第三节 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和生态足迹评价316

一、基本理论与方法316

二、基于能值分析的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态势323

三、区域生态足迹计算分析327

第四节 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调控与管理328

一、土地生态经济系统调控原则328

二、土地生态经济系统调控的主要模式329

三、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分区332

四、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管理策略336

参考文献337

第十一章 土地生态管护341

第一节 土地生态管护的目标与原则341

一、土地生态管护的概念与内容341

二、土地生态管护的目标343

三、土地生态管护的原则346

第二节 土地生态管护体系352

一、土地生态管护的法律途径353

二、土地生态管护的经济手段356

三、土地生态管护的行政、技术与公众参与途径359

第三节 基于生态补偿的中国土地生态安全维护策略361

一、中国土地生态安全情势362

二、中国土地生态安全的区域差异362

三、实施区域生态补偿,维护土地生态安全的若干建议364

参考文献3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