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经济地理学新发展 溢出效应、空间相关性与要素流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何雄浪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4154016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45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260页
- 主题词:经济地理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经济地理学新发展 溢出效应、空间相关性与要素流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从传统区位理论到新经济地理学2
1.1.1 传统区位理论与产业空间分布2
1.1.2 新经济地理学与产业空间分布3
1.2 新经济地理学的核心思想、结论与评析6
1.2.1 新经济地理学的核心思想6
1.2.2 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结论7
1.2.3 新经济地理学评析9
1.3 新经济地理学的新发展:溢出效应、空间相关性与要素流动10
1.4 本书的研究方法15
1.5 本书的研究视角、思路与内容15
第2章 要素流动、产业空间演化与多重经济地理均衡19
2.1 模型的建立及短期均衡分析20
2.1.1 基本假设与消费均衡20
2.1.2 生产均衡21
2.1.3 市场份额22
2.2 长期均衡分析26
2.2.1 长期均衡的条件26
2.2.2 实际工资差异与企业空间分布的关系26
2.2.3 作用力与企业空间分布的关系29
2.2.4 nn曲线图解结果分析33
2.2.5 持续点与突破点分析35
2.2.6 战斧图解40
2.2.7 驼峰状聚集租金40
2.3 本章结论41
第3章 技术溢出、要素流动与经济地理均衡43
3.1 模型的建立及短期均衡分析44
3.1.1 消费均衡45
3.1.2 生产均衡45
3.1.3 市场规模的决定47
3.2 长期均衡分析49
3.3 产业空间分布与收入变化53
3.4 本章结论54
第4章 地理空间技术溢出、环境污染与多重经济地理均衡57
4.1 模型的建立及短期均衡分析59
4.1.1 消费均衡59
4.1.2 生产均衡60
4.1.3 市场规模的决定62
4.2 长期均衡分析63
4.2.1 对称均衡与中心—外围结构下的长期增长64
4.2.2 长期内部均衡区位65
4.2.3 突破点、持续点与产业空间结构的稳定性73
4.3 贸易自由度与产业空间均衡76
4.3.1 突破点小于持续点:贸易自由度与产业空间均衡77
4.3.2 突破点大于持续点:贸易自由度与产业空间均衡81
4.3.3 突破点等于持续点:贸易自由度与产业空间均衡86
4.4 本章结论89
第5章 城市空间成本、双技术溢出与环境污染92
5.1 模型的建立及短期均衡分析94
5.1.1 消费均衡94
5.1.2 生产均衡96
5.1.3 市场规模的决定99
5.2 长期均衡分析100
5.2.1 对称均衡与中心—外围结构下的长期增长100
5.2.2 长期内部均衡区位101
5.2.3 突破点、持续点与产业空间结构的稳定性108
5.3 贸易自由度与产业空间均衡110
5.3.1 突破点小于持续点:贸易自由度与产业空间均衡110
5.3.2 突破点大于持续点:贸易自由度与产业空间均衡114
5.3.3 突破点等于持续点:贸易自由度与产业空间均衡117
5.4 区域福利变化的动态分析119
5.5 本章结论124
第6章 知识创新与扩散、地区间技术吸收效应与环境污染127
6.1 模型的建立及短期均衡分析129
6.1.1 消费者行为129
6.1.2 生产者行为131
6.1.3 知识创新部门行为132
6.1.4 市场规模与EE曲线135
6.2 长期均衡与产业空间结构的稳定性141
6.2.1 长期均衡与nn曲线141
6.2.2 nn曲线、EE曲线变动与产业空间结构的稳定性143
6.2.3 突破点、持续点与产业空间结构的稳定性147
6.3 贸易自由度与产业空间均衡150
6.3.1 突破点小于持续点:贸易自由度与产业空间均衡151
6.3.2 突破点大于持续点:贸易自由度与产业空间均衡…………154.6.3.3 突破点等于持续点:贸易自由度与产业空间均衡157
6.4 区域福利变化的分析160
6.5 本章结论167
第7章 空间相关性、企业效益与我国地区资本流动170
7.1 理论模型的建立及分析172
7.1.1 消费均衡172
7.1.2 生产均衡174
7.1.3 空间相关性176
7.1.4 理论模型结论与计量模型建立177
7.2 实证分析178
7.2.1 数据的来源178
7.2.2 变量说明与描述性统计178
7.2.3 空间相关性分析182
7.2.4 面板数据模型估计结果分析185
7.2.5 企业利润率与资本流动悖论187
7.3 本章结论191
第8章 空间异质、空间依赖与我国地区工资变动193
8.1 理论模型的建立及分析195
8.1.1 效用函数分析及消费均衡195
8.1.2 生产均衡与空间工资结构方程198
8.1.3 空间相关性204
8.1.4 理论模型结论与计量模型建立205
8.2 实证分析206
8.2.1 数据的来源206
8.2.2 变量说明与地区工资统计分析206
8.2.3 地区工资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212
8.2.4 面板数据模型估计结果分析214
8.3 本章结论217
第9章 边界效应、国内市场一体化与区域壁垒219
9.1 模型建立与分析221
9.1.1 消费者及其均衡221
9.1.2 生产者及其均衡222
9.1.3 模型修正与计量模型建立223
9.2 实证分析224
9.2.1 数据来源及其描述性统计224
9.2.2 我国边界效应的估计及其区域差异225
9.2.3 我国边界效应的演进及其影响因素226
9.3 本章结论231
第10章 总结及研究展望232
参考文献235
后记245